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心室起搏 (VVI)和双腔起搏 (DDD)对各种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左心构型的影响。方法 对安装永久起搏器的 45例患者行VVI起搏 (19例 )和DDD起搏 (2 6例 ) ,平均随访 (2 5 .2± 4.2 )个月 ,于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观察左心房内经 (LAD)、左心室内经(LVD)、心室间隔厚度 (VST)和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结果 DDD起搏组的LAD显著减小 ,为3 2 .2 3mm± 1.45mm比 3 1.47mm± 1.47mm (P <0 .0 5 ) ;LVD趋向于正常 ,为 5 1.62mm± 1.91mm比 5 1.40mm± 2 .15mm (P >0 .0 5 ) ;VST和PWT虽无明显变化 ,分别为 0 .98cm± 0 .12cm比1.0 1cm± 0 .11cm (P >0 .0 5 )和 0 .99± 0 .10比 1.0 0± 0 .10cm(P >0 .0 5 ) ,但有增加的趋势。VVI组的LAD和LVD显著增大 ,分别为 3 2 .81± 1.5 1比 3 2 .94± 1.5 5mm和 5 2 .17mm± 2 .0 8mm比5 3 .46mm± 1.73mm(P <0 .0 5 ) ;VST显著增加 ,为 1.0 1cm± 0 .11cm比 1.0 3cm± 0 .12cm (P <0 .0 5 ) ,PWT也有增加的趋势 ,为 1.0 0± 0 .10比 1.0 2± 0 .0 9cm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改善患者的左心房室腔构型 ,但可能增加VST和PWT的厚度 ;VVI起搏对患者的左心构型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VVI与DDD对起搏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 6 4例VVI和 5 1例DDD起搏患者术前 ,术后 6 ,12个月作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评价其心律失常变化及其机制。结果 :VVI起搏者术前房性心律失常 (AA)发生率为 12 .5 % ,术后 12个月为 45 .3% ,术后AA明显增加 ;室性心律失常 (VA)手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EF值、左室内径、左房内径 ,术后 12个月与术前比较分别为 40 .8%± 5 .2 %vs 5 0 .6 %± 6 .7% ;6 4.2± 9.5vs 5 6 .4± 8.2mm和 39.4± 8.6vs 34 .2± 9.6mm ,P <0 .0 5。DDD起搏者手术前后比较AA、VT、EF值、心腔内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VVI起搏可使AA增加、EF下降、心腔内径增大 ;DDD起搏对心律失常、EF、心腔内径大小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心脏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DDD与VVI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4 7例安装了起搏器心功能II级以上患者 ,分为DDD起搏组与VVI起搏组 ,术前测血浆BNP值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 4~ 6月内随访血浆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BNP差别、心脏射血分数 (EF)差异。结果 :DDD起搏组BNP水平较VVI组为低 (5 7.2 3± 19.19pg/mlvs 88.35± 2 3.11pg/ml,P <0 .0 5 ) ;EF值在DDD起搏组较VVI组为高 (0 .5 6± 0 .0 8vs 0 .4 5± 0 .16 ,P <0 .0 5 )。两组患者的BNP与LVEF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与VVI起搏方式相比血浆BNP水平较低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观察双室起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治疗的效果 ,对 10例充血性心衰病人置入InSync(三腔 )起搏器 ,并观察术前及术后 3个月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的情况。结果 :置入起搏器术后 3个月 ,心功能明显改善 ,从 3.4 4± 0 .5 2级降至 1.5 0± 0 .72级 (P <0 .0 1) ,心衰症状评分从 8.1± 3.2 9分降至 1.4± 1.74分 (P <0 .0 1)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从 6 7± 6 .6 8mm减至 6 2 .75± 5 .92mm(P <0 .0 5 ) ,射血分数从 0 .35± 0 .0 7增至 0 .4 3± 0 .10 (P <0 .0 5 )。结论 :双室起搏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逆转左室重塑。  相似文献   

5.
评价长期心房或心室起搏对病窦综合征 (SSS)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对 1 1 8例SSS伴房室传导正常的患者 (AAI组 56例、VVI组 62例 )进行随访。随访 40 .8± 2 .3个月 ,VVI组 62例中 1 9例NYHA分级增加 ,而AAI组 56例中 4例NYHA分级增加 (P <0 .0 5)。左室射血分数VVI组明显下降 (从 0 .491± 0 .0 4 1至 0 .451± 0 .0 4 3 ,P <0 .0 5) ,而AAI组则增加 (从 0 .482± 0 .0 75增至 0 .535± 0 .0 59,P <0 .0 5)。左房内径VVI组明显增加 (从 33± 6增至 40± 6mm ,P <0 .0 5) ,AAI组从 34± 7增至 36± 6(P >0 .0 5)。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VVI组明显增加 (从 35 .5 %增至 45 .2 % ,P <0 .0 5) ,AAI组减少 (从 2 6 .8%降至 0 % ,P <0 .0 1 )。结论 :心房起搏对SSS患者是一安全、可靠的起搏方式 ,可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7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效果进行对照观察.方法对植入VVI起搏器的38例(VVI组)和DDD起搏器的34例(DDD组)患者配对观察(1) Holter 24小时早搏数;(2)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IVEF);(3)存活年限;(4)死亡率.随访时间4.6±1.6年.结果两组Holter早搏数分别减少1250±1002次/24h和2546±1600次/24h.IVEF值分别为(20.6±5.0)%和(29.8±4.3)%,存活时间分别3.1±1.9年和4.0±2.3年,死亡率分别为10.5%和2.9%.结论DDD起搏器治疗Ⅲ度AVB患者的以上4项指标全部优于VVI起搏器.  相似文献   

7.
生理性与非生理性起搏对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病窦综合征 (SSS)、房室阻滞 (AVB)患者安置生理性起搏器 (AAI/DDD)与非生理性起搏器 (VVI)对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分别对 4 6例AAI/DDD与 6 1例VVI起搏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近 1年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 :AAI/DDD组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由术前的 5 0 %降至术后的 32 % ,VVI组发生率由术前的 4 4 .2 %上升至术后的 6 5 .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改善 (P <0 .0 5 ) ,房室大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VVI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血下降 ,心房、心室扩大 (P <0 .0 1)。结论 :生理性起搏优于非生理起搏 ,前者有利于消除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不同起搏方式(DDD方式和VVI方式)对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分别对43例VVI起搏治疗和32例DDD起搏治疗患者进行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4±6.8个月和32±8.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组随访期左房内径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减退(P均<0.05);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组左房内径、LVEF无显著差异;与DDD组比较,VVI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LVEF显著减退(P<0.01),房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加(P<0.01),心功能显著恶化(级别显著增加),P<0.05。结论:DDD心脏起搏器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房性心律失常,比VVI起搏器为佳。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顺序起搏 (DVI)与心室按需起搏 (VVI)模式下患者的多普勒血流频谱改变 ,同时测定血浆心房肽 (ANP)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安置埋藏双腔 (DDD)型起搏器患者 15例 ,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6 6 .4± 13.5岁。自主心房率 6 9± 11次 /m in,心室起搏频率 70次 /min。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有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6例 )或病窦综合征 (9例 )在我院安置永久起搏器或起搏器随诊患者。除外瓣膜性心脏病及严重心功能不全。1.2 仪器及检查内容HP SONOS1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10.
普通电极导线行右房左室或双心室起搏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普通电极导线置入心脏静脉起搏左室的可行性。选择 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扩张型心肌病 3例、缺血性心脏病 3例、其他 3例 ,均伴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 ,心功能Ⅱ~Ⅳ级。所有患者都安置DDD起搏器。窦性心律伴房室阻滞 (AVB)或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CLBBB)患者 ,行右房左室顺序起搏 ;房颤患者行双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是将普通右心室导线 (MedtronicCapSureSP 4 0 2 3)通过冠状窦送入心脏静脉施行的。结果 :7例成功 ,2例失败。导线定位在左室后静脉 1例、后侧静脉 3例、侧静脉 3例。术中测左室起搏阈电压、阻抗和R波振幅分别是 0 .7± 0 .2V、6 2 3± 6 6Ω、10 .1± 6 .0mV。术后 2~ 18个月阈电压、阻抗分别是 0 .5± 0V、5 2 1± 5 1Ω。术后 1~ 2周平均心功能从2 .9级改善到 1.9级 ,平均心胸比值从 0 .6 1缩小到 0 .5 7,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从 0 .39升至 0 .4 4。随访期未发现左室导线脱位 ,膈肌起搏等并发症。结论 :普通电极导线置入心脏静脉长期起搏左心室是可行的、牢靠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脏起搏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影响因素及房颤与血心钠素(ANP)的关系。方法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03例进行随访,分析房颤与年龄、起搏方式、心律失常类型、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ANP的关系。结果①65岁以下患者房颤发生率低于65岁以上组(P<0.05)。②VVI组房颤发生率高于DDD组(P<0.05)。③慢快综合征组房颤发生率较缓慢型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组高(P<0.05)。④VVI房颤组术后LAD增大、LVEF下降(P<0.05),VVI房颤组术后与DDD组比较有差异(P<0.05)。⑤VVI房颤组和VVI窦性心律组ANP浓度较DDD组高(P<0.05);各组不同心功能级别(NYHA)之间ANP浓度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加重而升高。结论长期心脏起搏术后房颤的发生可能与年龄大、VVI起搏、病窦综合征(慢快型)、LAD增大、LVEF降低及ANP浓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患者置入具有AAISafeR功能的Symphony2450起搏器后,短期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及其与心室起搏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方法共入选22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观察同一患者在不同起搏模式下(AAISafeR和DD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V)、左室收缩末径(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不同起搏模式分别观察3个月后,LAD缩小(38.5±5.7mmvs39.7±4.5mm,P<0.05),但LVEDV、LVESV及LVEF变化不大。与DDD模式相比,AAISafeR模式下心室起搏、感知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7.49%±13.09%,43.89%±12.28%vs45.23%±11.15%,64.88%±15.08%,P均<0.05)。结论AAISafeR模式可有效减少心室起搏的百分比,较高比例的心室起搏百分比短期内(3个月)可影响心腔结构的重塑,但尚未引起心室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为参照,评估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心室电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20例患者植入全自动双腔(DDD型)起搏器,随机分组,一组10例行间隔部起搏(RVS组),一组行心尖部起搏(RVA组);分析两组有效起搏及1、3个月随访时各起搏参数差异;对比术中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自身心律心电图、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形态;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差异。结果RVS组和RVA组起搏电压阈值、电极阻抗、R波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电极植入后第1、3个月随访,两组起搏参数之间无明显差异,且动态变化相似;心室电极到位所需X线曝光时间:RVA组为(203.0±127.3)s,RVS组为(581.0±124.7)s(P<0.05)。电极植入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前和术后心电图Ⅱ导联QRS宽度:RVA组分别为(0.11±0.03)s、(0.19±0.02)s(P<0.05);RVS组分别为(0.10±0.02)s、(0.12±0.02)s(P<0.05),术后QRS形态与术前心电图相似。间隔部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心电图的QRS波宽度对比,前者明显窄于后者(P<0.01)。术前2组LVEF、E/A比值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RVA组6个月随访的LV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无明显变化(P>0.05)。6个月随访RVS组LVEF、E/A均明显高于RVA组(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特别是慢-快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利用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对21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生理性起搏(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AAI:53.5±6.1%vs47.2±7.8%,4.95±0.57L/minvs4.20±0.62L/min;DDD:52.5±6.8%vs44.3±0.1%,5.12±0.71L/minvs4.41±0.38L/min;P均<0.01),左房内径(LAD)无明显变化;DDD组E/A比值明显增加(0.98±0.09vs0.87±0.15,P<0.01),AAI组E/A比值呈增加趋势(P=0.05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5.9%vs50%,P<0.01)。非生理性起搏(VVI)组术后LVEF、CO明显下降(44.1±4.7%vs48.3±4.3%,3.77±0.42L/minvs4.17±0.85L/min,P均<0.01),LAD明显增大(39.26±2.37mmvs36.81±2.35mm,P<0.01),E/A比值呈?  相似文献   

15.
观察右房 左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的临床效果。选择 1 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 (NYHA分级Ⅲ Ⅳ级 ) ,男 1 0例、女 6例 ,年龄 6 8.4± 6岁 ;均为窦性心律 ,合并有Ⅰ度房室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按安置起搏器的模式分为右房 左室起搏治疗组 (LV组 ,n =6 ) ,右房双室起搏治疗组 (BiV组 ,n =1 0 )。左室起搏电极分别放置于心大静脉左室侧后分支 9例 ,心大静脉左室后分支 7例。观察起搏治疗前后左室心功能参数、6min步行距离、左室壁运动的同步性及体表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BiV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由术前的 0 .2 3提高至 0 .31 (P <0 .0 0 1 ) ;在LV组LVEF由术前的 0 .2 4提高至 0 .33(P <0 .0 0 1 )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在二组分别由术前的 1 4 9± 5 1ml/m2 和 1 5 3±5 3ml/m2 下降至 1 1 6± 38ml/m2 和 1 2 1± 4 1ml/m2 (P均 <0 .0 0 1 )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的延迟时间在二组分别由术前的 1 95± 94ms和 1 97± 89ms下降至 1 7± 6 0ms及 1 6± 5 6ms(P均 <0 .0 0 1 )。 6min步行距离则分别由术前的4 0 3± 5 3m和 4 0 1± 5 9m提高至 4 4 1± 6 2m和 4 4 2± 6 7m(P均 <0 .0 5 )。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提示右房 左室起搏治疗与右房双室起搏治疗相比 ,同样可有效地改善慢性心衰?  相似文献   

16.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心脏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4年至2006年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86例,其中A组:单腔心室起搏(VVI)心尖起搏组(right ventricle apex RVA)31例;B组:VVI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ight high-interventricular septum RHIVS)8例;C组:双腔心脏起搏(DDD)RVA起搏组38例;D组:DDD RHIVS起搏组9例。分别于起搏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QRS波时限、心脏射血分数(EF)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并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问卷调查(MLHFQ)。结果:1.单腔起搏器组,无论RVA或RHIVS组术后心功能各项指标(EF、ESVI、ED-VI、MLHFQ)均有下降趋势,A组于术后6个月,B组于术后12个月时出现下降趋势。2.双腔起搏器RVA组于术后12个月时心功能出现下降趋势,而双腔RHIVS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3.组间比较显示:D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术后均高于A、B、C组。结论:DDD起搏优于VVI起搏,间隔部起搏明显优于心尖部起搏,特别是DDD间隔部起搏对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小,接近于生理起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AAI与DDD起搏方式对有正常房室传导功能的病窦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长期影响。方法104例因病窦综合征置入起搏器的患者,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AAI组36例,DDD组68例。术后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程控,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分级(NYHA)。主要终点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脑卒中的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随访43.2±15.7(21~79)个月,①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AAI组(20.6%vs5.6%,P<0.05),而脑卒中发生率无差异(7.4%vs2.8%,P>0.05);②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在AAI组置入前后无差异,而DDD组术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均<0.05);③AAI组与DDD组比较,对心功能影响较小。结论对于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窦综合征患者,与DDD起搏比较,AAI起搏房颤发生率较低,对心功能影响较小,更符合生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