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1988-01~2009-12期间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文献资料库,以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三种期刊。纳入吡柔比星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8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754例患者;②所纳入的研究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退出或失访、意向性分析和基线情况的描述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质量均为B级。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随访1年膀胱癌复发率与卡介苗比较,OR=0.78,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随访2年膀胱癌复发率与卡介苗比较,OR=0.77,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与卡介苗比较,OR=0.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后出现血尿与卡介苗比较,OR=0.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据本研究结果,膀胱癌术后推荐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效果好,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交替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C(MMC)交替膀胱灌注的护理对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及提高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7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43例在术后采取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交替膀胱灌注,32例单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灌注后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随访l0~18个月,平均14个月。采取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交替膀胱灌注的43例患者复发率为7.0%,疗效较单用THP(复发率为9.4%)者好,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膀胱灌注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完成全程化疗,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其中,丝裂霉素C组用丝裂霉素C 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30 ml,膀胱灌注2 h;吡柔比星组用吡柔比星30 mg+5%葡萄糖注射液30 ml,膀胱灌注30 min;两组均术后每周1次,共8次;再每月1次,至手术后24个月。观察2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患者均随访24个月,其中丝裂霉素C组复发率为14.3%,吡柔比星组复发率为1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肿瘤进展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丝裂霉素C组化学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32.0%,吡柔比星组为38.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全身药物反应。结论:丝裂霉素C和吡柔比星用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相似,两者均可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4.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肿瘤之一,术后易复发是其主要特点。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已成为预防肿瘤复发的主要保护性措施。我院2002年3月-2008年2月采用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膀胱癌术后分别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为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9%(12/42);MMC组2年内复发率为31.58%(12/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12/38)。2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满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MMC相对膀胱刺激症状较轻,仍可作为常用的膀胱灌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和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01~2010-12收治的80例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按照入组顺序采用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THP和MMC膀胱灌注治疗。随访12-36个月,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复发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和MMC组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率分别为15.0%和1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和MMC组化学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42.5%和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和MMC组均无尿道狭窄、白细胞减少和肝肾功能损害病例。结论 THP和MMC用于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临床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小,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MMC)膀胱内交替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27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应用THP与MMC交替膀胱灌注,并作随访和疗效与副作用的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观察12—20个月,平均16个月,复发率10%(3/27),疗效与单用THP相当,副作用轻微。结论:THP与MMC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0例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38例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和27.5%(11/40);MMC组2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9%(11/38)和31.6%(12/38)。两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但是费用较高;MMC疗效虽没有THP好,但是费用较低,因而亦常用MMC作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吡柔比星和丝裂霉察膀胱内灌注治疗两组,随访12~36 个月.[结果]吡柔比星组43例,复发5例(12%);丝裂霉素组43例,复发7例(1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吡柔比星组有2例因为不能耐受膀胱局部刺激症状,暂停灌注,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与丝裂霉素疗效相当,病人耐受性好,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对26例患者术和术后定期采用高温低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结果:随访6-60个月,复发率为11.5%,结论:此法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干扰素β与安慰剂对照治疗继发进展性多发性硬化(SPM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disc及CNKI有关于扰素β与安慰剂对照治疗SPMS随机对照试验,手工补充检索与该病治疗有关的中文期刊文献,按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干扰素口与安慰剂对照治疗SPMS的随机对照试验5个,共计患者2552例,根据随机分配、分配方案隐藏及盲法三项指标进行质量评分,A级2个,B级3个。Meta分析显示,干扰素β治疗组复发RR=0.84,95%CI为(0.76,0.92),P=0.003;持续进展RR值为0.86,95%CI为(0.76,0.98),P=0.02,RR值均较安慰剂治疗低。干扰素β治疗组注射部位感染发生的RR值为0.64,95%CI为(6.99,16.19),P〈0.0001;注射部位坏死RR值为35.99,95%CI为(4.95,261.50),P:0.0004;发热RR值为2.91,95%CI为(2.20,3.85),P〈0.0001;抑郁RR值为1.24,95%CI为(1.02,1.51),P=0.03;高血压RR值为3.64,95%CI为(1.35,16.01),P=0.02;白细胞减少RR值为2.87,95%CI为(1.34,6.14),P=0.007;头痛RR值为2.22,95%CI为(1.38,3.57),P=0.0009;淋巴细胞减少RR值为1.35,95%CI为(1.10,1.66),P=0.0006;发生转氨酶升高RR值为4.52,95%CI为(1.91,10.72),P=0.0006。干扰素β治疗组不良事件RR值均较安慰剂高(P〈0.05)。结论干扰素β治疗使SPMS复发率及持续进展的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以干扰素β治疗组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3.
14.
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 (THP)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46例膀胱癌术后 (电切或局部切除 )并有随访结果的病例 ,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THP 3 0mg/3 0ml 1次 /周 ,连续 8次后改为 1次 /月 ,连续 10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46例术后患者平均获得 10 5个月的随访。无肿瘤复发 41例 (89 1% ) ,复发 5例 (10 9% )。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有 4例出现短期尿路刺激症状。结论 :膀胱灌注THP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确有满意疗效 ,患者耐受性好 ,副作用小 ,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5.
吡柔比星与羟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膀胱灌注吡柔比星与羟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50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吡柔比星组及羟喜树碱组。羟喜树碱组:膀胱灌注采用羟喜树碱;吡柔比星组:膀胱灌注采用吡柔比星。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提高(P〈0.01)。吡柔比星组与羟喜树碱组的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喜树碱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吡柔比星组。结论吡柔比星与羟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均可靠、副作用小,但是羟喜树碱可明显节省费用,防止患者因经济承受力不足而中断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THP)及术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术后膀胱灌注1年。结果4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60个月,中位时间为45个月。患者1、2、3年复发率为8.8%(4/45)、14.1%(7/45)、17.8%(8/45);复发患者肿瘤分级和分期进展率为12.5%。88.9%膀胱癌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轻度膀胱局部症状。全身不良反应率为2.2%。结论术中黏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及术后膀胱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复发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惟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3):422-423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手术治疗37例膀胱癌患者,术后用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治疗,并做随访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复发6例,复发率为16.2%,并发症和副作用较轻。结论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