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牙齿缺失与上消化道肿瘤关系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与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1986~1991年林州市营养干预试验研究中的普通人群组,随访11年,观察牙齿缺失与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生的关系,资料采用SPPSSl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牙齿缺失与食管癌、贲门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265(95%CI=1.115~1.435,P=0.000);1.170(95%CI=1.009~1.356),P=0.037.女性牙齿缺失与胃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RR值为1.470(95%CI=1.042~2.074),P=0.027.经调整年龄、吸烟、体质指数、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男性牙齿缺失增加食管癌发病、女性牙齿缺失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性.牙齿缺失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林州市男性牙齿缺失增加食管癌、贲门癌发病的危险,女性牙齿缺失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方法分析原发性食管癌染色体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SS  Liu JF  Wang MR 《癌症》2007,26(2):132-136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食管癌常有染色体的改变,包括染色体基因组异常扩增和缺失.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可以显示这些染色体的异常变化.本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和分析原发性食管癌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16例食管癌组织中染色体的异常改变,并分析染色体异常与预后的关系.研究的病例中7例食管癌术后2年内死亡(对照组),9例术后生存3年以上(生存组).结果:食管癌患者中多数染色体基因组发生改变,最常见的染色体基因组高扩增频率发生在1q/p,2q/p,3q,5q/p,8q/p,9q/p,11q/p,17和20q/p染色体区段上,在染色体1q/p,4p,9p,18q和xp中常见染色体基因缺失.染色体7q/p和19扩增频率和染色体4q/p和18q缺失频率,生存组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区段基因易发生异常扩增和缺失,生存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许齐 《世界肿瘤杂志》2009,8(1):40-42,52
目的检测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185例食管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ANXA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率为35.7%(66/185),而癌旁鳞状上皮中均有表达。ANXA1的缺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生存分析表明ANXA1是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是鳞癌分化的重要指标,其缺失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ANXA1可用来判断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非手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体积(VLN)与生存的关系,探讨其对非手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70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按淋巴结体积分为A组25例、B组23例和C组22例,比较3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分析转移淋巴结体积对非手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26个月,70例患者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5%、44.3%和13.0%.A、B和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2.566)、(21±2.057)和(10±0.739)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和C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叉,P值均<0.05;Cox回归显示,转移淋巴结体积及T分期是影响非手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转移淋巴结体积是影响非手术胸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淋巴结体积与非手术食管癌预后关系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指导非手术食管癌的务层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p5 3、PCNA、C- erb B- 2、nm2 3等多项癌基因表达与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按术后 2年内死亡 (对照组 )和长期生存 5年以上 (生存组 )分组 ,随机随访食管癌切除术后 6 3例患者的手术标本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多项癌基因检测。结果 :生存组和对照组中的癌基因 p5 3、PCNA、C- erb B- 2表达均较强烈 ,但与患者生存期长短无关。生存组的 nm2 3阳性表达率 87.1% (2 7/ 31)明显高于对照组 2 8.1% (9/ 32 ) ,两组比较 (P<0 .0 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m2 3的强烈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相关 ,说明机体对食管癌的转移和复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术前放疗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生存率随访结果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随机化60Co γ线术前放疗提高食管癌远期生存率的效果.方法:运用生存分析的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对比分析了本院1972~1986年经随机抽签决定的336例术前放疗和1 680例单纯手术患者随访15~30年的资料.结果:发现术前放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食管癌5、10、15年生存率;术后15年内术前放疗与单纯手术者相比生存曲线位置显著提高(P=0.001);分组分析发现Ⅱa期食管癌术前放疗后分期下降者比分期不变者生存曲线位置显著提高(P<0.04);术前放疗对中段食管癌、根治切除者提高远期生存率效果显著.结论:60Co γ线术前放疗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远期生存率,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数目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手术切除淋巴结的数目、转移的数目和生存情况,随访5年,评价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和转移数目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淋巴结切除数目和转移的数目对患者的2年、3年和5年的平均生存率影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切除的数量是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保护因素,淋巴结转移的数量是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而手术中切除淋巴结数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拒绝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自然发展状态.方法 1985年至1990年间,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现场,完成内镜筛查4800例.按内镜下观察为浅表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鳞癌的标准,共检出13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其中48例因不同原因拒绝治疗.对48例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自然发展状态.随访期间,有40例患者曾做过1~4次内镜复查.结果 随访至2005年12月31日,48例患者中,5例仍生存,43例死亡,其中死于食管癌者38例,占79.2%;死于非癌疾病者5例,占10.4%.全组生存时间≥5年者37例,患者的5、10、15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9.6%、25.0%和10.4%.结论 食管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很有帮助.如果要评价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应充分考虑其自然发展史的领先时间偏倚.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蛋白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NNP-2)是一种锌离子依赖的蛋白水解酶,它们的蛋白表达与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DcR3和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8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食管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DcR3和MMP-2的表达,并电话随访所有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生存的关系.结果:98例食管癌组织中DcR3阳性表达64例(65.3%),阴性表达34例(34.7%);MMP-2阳性表达57例(58.2%),阴性表达41例(41.8%);DcR3、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P<0.05);食管癌组织中DcR3、MMP-2表达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及3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DcR3和MMP-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0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放射治疗后生存十年以上110例分析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于1978年1月至1983年10月收治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首次实施放射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病人1853例,全部行60Co外照射,经长期随访,生存10年以上者110例,生存率为5.9%。现将放疗后生存10年以上110例与放疗后生存不满10年的1743例加以回顾性分析,试图为提高食管癌放射治疗后远期疗效寻找规律,并着重对远期生存因素进行讨论。1 材料与方法本组1853例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110例生存10年以上病人远期存活情况见附表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60Co体外照射,照射野在病灶上下两端各延长3cm,胸前野宽6cm,背后施行角度斜野宽5cm,2野者均…  相似文献   

11.
刘炬  徐志坚  张凯 《中国肿瘤》2013,22(12):1029-1032
[目的]探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对诊断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129例常规体检发现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CA125、CA242、SCC、NSE、CYFRA211)升高人员,对其进行颈胸部、腹盆部CT、内窥镜检查,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未明确诊断者进行长期随访(大于6个月)。[结果]经过随访,共发现肿瘤患者22例,其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6个月内诊断为恶性肿瘤15例(68.2%),6个月至1年诊断3例(13.9%),1年至2年诊断2例(9.1%),2年至3年诊断2例(9.1%)。COX分析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RR=1.154,95%CI:1.078~1.237,P〈0.001)、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RR=3.863,95%CI:1.504~9.919,P〈0.005)和有相关临床症状(RR=3.935,95%CI:1.178~13.14,P〈0.05)是体检肿瘤标志物升高人员患肿瘤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体检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并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DICER基因rs3742330A〉G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病例一对照研究为基础,收集2008—10—01—20091130镇江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80例食管癌患者和380例非肿瘤患者,采用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DICER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42330A〉G进行分型,计算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及95%CI。结果:DICER多态性位点rs3742330A〉G基因型AA、AG和GG在食管癌组频率分别为33.9%、51.6%和14.5%,在非肿瘤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38.1%、48.4%和13.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AA基因型的个体,AG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1.19,95%CI=0.87~1.62;与AA+AG基因型相比较,GG基因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OR=1.09,95%CI=0.72~1.65。结论:DICER基因rs3742330A〉G多态性可能不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马骁  王莹莹  杨万水 《中国肿瘤》2014,23(4):265-27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1979年1月至2012年10月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2型糖尿病与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包括10778543名观察对象。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合并相对危险度(RR)为1.15(95%CI:1.03~1.28)。2型糖尿病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l-39f95%CI:1.23-1.57)。2型糖尿病可以增加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合并RR分别为1.83(95%CI:1.58-2.12)、2.13(95%CI:1.86-2.43)和1.16f95%CI:1.03-1.32)。卵巢癌风险的增加接近临界(RR=I.21,95%CI:0.99~1.48);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RR=0.92,95%CI:0.78~1.09)。亚组分析提示,在欧美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RR为0.80(95%CI:0.74-0.87)。[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是欧美人群前列腺癌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莹莹  马骁  杨万水 《中国肿瘤》2013,22(11):845-85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利用Medline、Embase与Web of Science检索2012年10月之前国外公开发表的关于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关系的队列研究文献。利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41篇。经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间的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为1.52(95%CI:1.40~1.66)。2型糖尿病与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以及结肠癌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9(95%CI:1.61~1.99),1.16(95%CI:1.07~1.27),1.34(95%CI:1.11~1.61),1.56(95%CI:1.49~1.64),1.32(95%CI:1.23~1.40)和1.24(95%CI:1.15~1.33)。2型糖尿病与直肠癌合并相对危险度为1.07(95%CI:0.91~1.2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可能是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徐秀君  应丽英 《肿瘤学杂志》2014,20(11):925-929
[目的]分析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发生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0例因阴道出血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绝经前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良性病变组(595例)和恶性病变组(3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子宫内膜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恶性病变相关高危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调整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因素后,肥胖(RK=2.938,95%CI:1.060~8.142)、糖尿病(RR=9.945,95%CI:3.297—29.997)患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癌恶性病变的风险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患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癌恶性病变的风险是无高血压患者的1.752倍(95%CI:0.903~7.83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肥胖、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因此,若能尽早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增加活动量则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KK4基因-1304T〉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型在中国东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对食管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食管癌患者与对照人群频数匹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PCR-RFLP)对571例食管癌患者和785名正常人的MKK4基因-1304T〉G位点(rs3826392)进行基因分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并校正年龄和性别。结果:MKK4基因-1304T〉G位点基因多态性在病例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G基因型(OR=0.98,95%CI:0.67~1.61),TG基因型(OR=1.12,95%CI:0.90~1.43),P=0.435。结论:MKK4基因-1304T〉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中国东部人群食管癌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饮酒及酒精代谢酶基因多态与食管癌发病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饮酒及乙醇脱氢酶2(ADH2)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对江苏省泰兴市221食管癌新发病例和191对照调查饮酒习惯等因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检测研究对象ADH2和ALDH2基因型。[结果]①携带ALDH2 G/A或A/A饮酒者患食管癌危险性,分别是携带ALDH2G/G饮酒者或不饮酒者的3.08倍和3.05倍(OR=3.08,95%CI:1.65~5.78;OR=3.05,95%CI:1.49~6.25)。②携带ALDH2 G/A或A/A且酒精消耗总量≥2.5kg·年者患食管癌风险是携带ALDH2G/G且酒精消耗总量〈2.5kg·年者12.31倍(OR=12.31,95%CI:3.01~50.37)。③携带ALDH2 G/A或A/A者患食管癌风险,随酒精消耗总量增加呈趋势性显著上升(P=0.023),当达到≥2.5kg·年时患食管癌风险是不饮酒者的6.58倍。④同时携带ALDH2 G/A或A/A和ADH2 G/A或G/G且酒精消耗总量≥2.5kg·年者患食管癌风险,是同时携带ALDH2G/G和ADH2A/A且酒精消耗总量〈2.5kg·年者(OR=35.59,95%CI:1.86~680.1)。[结论]可将酒精消耗总量达≥2.5kg·年作为显著增加携带ALDH2 G/A或A/A饮酒者患食道癌风险的阈值。对同时携带ALDH2 G/A或A/A和ADH2 G/A或G/G且酒精消耗总量≥2.5kg·年者,劝其戒酒和定期随访对降低食管癌危害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基因rs488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经病理确诊的3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癌组)的外周静脉血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 TOF MS)分析SOD2 rs4880的基因分型,同时收集38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进行对比。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SOD2 rs4880的遗传平衡情况,采用两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比较两组SOD2 rs488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并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来评价发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对风险。结果 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SOD2 rs4880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食管癌组和对照组的SOD2 rs4880 T>C 3种基因型TT、TC、C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1.84%、22.37%、3.68%和74.74%、20.79%、3.42%,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1)与携带SOD2 rs4880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SOD2 rs4880 TC基因型、CC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升高1.12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2,95%CI:0.79~1.59,P>0.05;OR=1.12,95%CI:0.52~2.43,P>0.05);(2)隐性模型中相对于TT+TC基因型,携带纯合突变CC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升高1.09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9,95%CI:0.51~2.36,P>0.05);(3)经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状态后,与携带SOD2 rs4880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携带SOD2 rs4880 CC基因型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升高1.10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50~2.39,P>0.05)。结论 SOD2 rs4880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易感因素,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21和TNF-α的基因多态性及联合作用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esophagealcancer,EC)家族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2009-02—01—2011—02—0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EC患者33例,选取43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家族成员及40例哈萨克族非食管癌对照家族成员外周血p213’UTR、TNF-α30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p213’UTR位点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EC家族组和对照家族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OR=2.502,95%CI:1.153~6.987;p213’UTR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新疆哈萨克族EC患者与非患者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11.243,95%CI:1.393~16.743。TNF-α308位点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新疆哈族食管癌家族组和对照家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R=8.786,95%CI:2.824~12.322;TNF—α308位点的不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新疆哈族食管癌患者与非患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R=2.821,95%CI:1.722~5.016。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TNF-α308GA+AA基因型和p21TC+CC基因型的联合作用与新疆哈族食管癌的家族聚集性相关,P=0.023;而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与非患者之间,2种基因多态性频率差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13’UTR、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家族易感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