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全麻与异氟烷吸入全麻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12岁。择期行腭裂修复术小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P)组和对照组(Ⅰ)。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法和药物。P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Ⅰ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以及清醒后疼痛评分。结果 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恶心呕吐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较对照组少。结论 瑞芬太尼一异丙酚靶控全麻更适合于小儿腭裂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术中不同血浆浓度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ASAⅠ~Ⅱ级急诊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不同血浆浓度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每组10例。A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5μg/ml与8ng/ml,B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3μg/ml与6ng/ml,C组:丙泊酚与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3.5μg/ml与4ng/ml。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即刻、CO2气腹时、CO2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MAP、HR。以停麻药的时间为零点计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3组患者插管前的MAP、HR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插管后至拔管时各时间点的MAP、HR与插管前的无差异。拔管后5min的MAP、HR与麻醉诱导前无差异。A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最短,且术后苏醒质量评分最佳。B组次之,C组最长(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适用于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低浓度的丙泊酚复合高浓度的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好,苏醒快、质量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拟行单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女性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n=30),S组: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3.0μg/mL);R组: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3.0μg/mL)。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5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完全清醒是指患者自动性睁眼和指令性恢复)、术后24 h恶心呕吐(24 h PONV)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24 h PONV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P〈0.05)。结论对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术后苏醒安全迅速,但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4.
李春霞 《西部医学》2014,(8):1074-1076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靶控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3 min后(T1)、插管(T2)、切皮(T3)、术中探查(T4)以及拔管(T5)时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靶控组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诱导3 min后(T1)的SBP、DBP、HR低幅度大于靶控组(P<0.05);拔管(T5)时,对照组SBP、DBP、HR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两组BMI正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中肥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麻醉药用量,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可降低老年肥胖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行静吸复合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术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40例,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0~1.5mg,瑞芬太尼4μg/L血浆靶控输注,P组丙泊酚3mg/L血浆靶控输注,S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g/kg,2组均用琥珀胆碱1.5~2.0mg/kg静脉注射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麻醉维持:S组吸入2%~4%七氟烷,使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达到1MAC,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P组仍为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2组均静脉滴注琥珀胆碱,吸入65%氧化亚氮。随手术进程调整麻醉深度。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HR在诱导后1min(T1)较术前(T0)明显降低(P<0.05)、MAP在诱导后1min(T1)及插管后1min(T2)较术前(T0)明显降低(P<0.05);P组患者在诱导后1min(T1)、插管后1min(T2)及术毕(T7)的HR明显低于S组(P<0.05);S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结论2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支撑喉镜术,应用七氟烷麻醉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6.
孙坤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2):134-13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丙泊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Ⅰ组(P均〈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0.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CI)异丙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特点。方法选择40例行扁桃体或增殖体切除术的患儿,年龄4-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静脉麻醉(TIV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C)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TIVA组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采用吸入异氟醚及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立即停止所有药物的输入。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即刻、1h、3h的意识状态(OAM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C组术中的HR较TIVA组明显增快,并且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也较TIVA组高。2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TIVA组拔管后即刻、1h的OAMS评分高于C组。结论靶控输入异丙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中的HR较低、苏醒质量较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行肝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苏醒的过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40例年龄38~6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为S、P两组(n=20),自诱导至术毕两组均以2~4ng/ml效应室TCI输注瑞芬太尼,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P组TCI输注丙泊酚麻醉维持。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记录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h镇静评分(OAAS)和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P组明显长于S组(P〈0.01)。拔管后OAAS评分、V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比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可控性更佳,术后苏醒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靶控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及单次静脉注射阿曲库铵诱导及维持,常规组采用依托咪酯、芬太尼及阿曲库铵诱导,丙泊酚持续泵注及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HR、MAP及HR、MAP的变异性;总麻醉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后拔管时间;苏醒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靶控组、常规组麻醉总时间相同(P>0.05),而靶控组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拔管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靶控组与常规组相比,HR、MAP的变异性更小(P<0.05);两组病人复苏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术的快通道麻醉方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更平稳,术后苏醒更快,可推广应用于支撑喉镜术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入的小儿手术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各42例。试验A组采取全静脉麻醉(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试验B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吸入七氟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插管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在麻醉诱导前、术中、术后的各时间点的心率(HR)、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 O_2)波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插管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的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但靶控输注丙泊酚及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郑红 《海南医学》2010,21(5):27-28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0例择期行唇腭裂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B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停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之间 T1、T2、T3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A组(P〈0.05)。停药到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A组比B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B组平均追加氯胺酮2-3次以维持麻醉,A组未追加其它镇痛药物。B组拔管后有轻中度呼吸道梗阻及恶心、呕吐、躁动不安,而A组无上述并发症。结论 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中安全、有效,明显缩短患儿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少,较全凭静脉麻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注射丙泊酚对全麻病人气管拔管反应及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20~60岁病人120例行腹部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无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疾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Ⅰ组:对照组,满足拔管指征即拔管;Ⅱ组:满足拔管指征,丙泊酚用药后1min拔管;Ⅲ组:满足拔管指征,丙泊酚用药后5min拔管;Ⅳ组:满足拔管指征,丙泊酚用药后10min拔管;监测麻醉诱导前、术毕丙泊酚注射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记录各组拔除气管至清醒对答的时间等情况。结果:气管拔管时Ⅱ组和Ⅲ组心血管反应、躁动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清醒时间、低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Ⅳ组心血管反应、清醒时间、躁动、清醒时间、低血氧饱和度较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病人术毕有拔管指征,立即注射丙泊酚1mg/kg,用药后5min行气管拔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宋成伟 《河北医学》2011,17(1):45-47
目的:了解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下患者脑血流量和颅内压变化情况,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使用8%的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Ⅱ组: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麻醉前平卧位稳定后5min(T1),水平截石位稳定后5min(T2),...  相似文献   

14.
钟剑洪  刘妙雯  梁江惠 《吉林医学》2011,32(28):5932-5933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与七氟谜吸入麻醉比较,为此类手术探讨更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TCI组: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4 ng/ml、异丙酚3μg/ml;B组持续吸入2.5%~3.5%七氟谜维持手术;观察气管插管、拔管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手术结束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拔管的时间;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知晓情况。结果:A组各时点MAP、HR明显低于基础值及B组(P<0.05),B组各观察点MAP、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及拔管时间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 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B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有1例发生术中知晓。结论:本研究示A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5.
两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念  徐莉 《四川医学》2011,32(5):669-671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对术中麻醉维持、苏醒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0例2~6岁拟行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术中S-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P-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P-R组时间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S-R组12例(40%)P-R组3例(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是术后躁动发生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级或Ⅱ级行宫腔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各30例。Ⅰ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0.9%生理盐水配置成4 mL),20 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1~2 mg/kg;Ⅱ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4 mL,20 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5~2.5 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即可开始手术,必要时每次追加丙泊酚0.5~1mg/kg。观察患者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宫腔操作时(T2)、检查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的SBP、HR、RR和SpO2变化;以及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肢动、术后腹痛和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患者在睫毛反射消失时的SBP较麻醉前有明显降低(P〈0.05),在T1时Ⅱ组患者的SBP、RR明显较Ⅰ组低,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苏醒时间长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术中肢动、术后腹痛、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可以安全用于无痛宫腔镜检查且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tLg/kg、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F组除芬太尼3.0μ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丙?白酚2mg kg-1·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相似文献   

18.
杨慧蓉 《当代医学》2011,17(36):95-97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PR)和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R)。麻醉诱导:PR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ug/ml),SR组吸入8%七氟醚,两组均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R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1.5~3ug/ml),SR组吸入2%~4%七氟醚,两组均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5ng/kg),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1.2ug.kg-1.min-1。维持BIS45~5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5mi(n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15mi(nT3)和气腹放气后15mi(nT4)记录患者PETCO2、气道峰压(Ppeak)和气道平台压(Pplat)的变化,并取动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肺内分流率(QS/QT)和肺动态顺应性(Cd)。结果与T0比较,T1-3时两组患者QS/QT升高(P〈0.05),于T4时QS/QT有所下降,但仍高于T0水平;与T1比较,T2-3时气道峰压(Ppeak)、PETCO2升高,肺顺应性((Cd))降低(P〈0.05),于T4时恢复至T1水平;与P组比较,S组T2-3时上述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腹腔快速充气阶段呼吸变化最明显,与七氟烷麻醉相比,异丙酚麻醉时呼吸动力学影响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丙泊酚在全麻拔管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在全麻拔管期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Ⅰ组)于手术结束达到拔管条件,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1,2min后吸痰拔管;对照组(Ⅱ组)达到拔管条件,不予镇静,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各组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呛咳反应、拔管后清醒时间、拔管知晓率。结果:Ⅰ组拔管期MAP、HR值较稳定,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时MAP、HR较拔管前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Ⅰ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Ⅱ组(P<0.05),Ⅱ组重度呛咳反应发生率、拔管知晓率较Ⅰ组明显增高(P<0.01或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可用于抑制全麻拔管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