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内营养支持(EN)是临床危重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而肠内管饲(ETF)又是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最普遍、最经济、操作最简单的措施。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及病情的影响,会引起管饲时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包括鼻咽部的不适感、疼痛、鼻部皮肤破损;胃肠道并发症(腹泻、胃潴留、应激性溃疡出血);吸入性肺炎;血糖紊乱;管道相关并发症(管道堵塞、意外拔管)等,这些并发症造成病人的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了我科65例管饲2周以上,年龄60岁以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是临床危重症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肠内营养分口服和肠内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及各种造瘘管.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一般经鼻插管,也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经口插入.现将鼻胃管应用于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肠内营养是经过胃肠道采用口服或鼻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在临床上已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危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危重症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安全性管理:应用护理程序,建立流程清单,做好心理护理,确保肠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掌握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只要胃肠功能允许,应尽量采用胃肠营养.肠内营养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原则是严格控制应用适应症,精确计算营养支持的量、速度、温度和持续时间,合理选择营养支持的途径.同时做好管饲护理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在使用鼻饲管进行肠内营养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交接班,监测生命体征,定期检查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高质量的护理可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是临床危重症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肠内营养分口服和肠内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一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及各种造瘘管。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由肠外营养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肠内营养支持为主。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一般经鼻插管,也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经口插入。现将鼻胃管应用于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志华  黄淮 《中医药研究》2012,(9):1079-1080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81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鼻胃管组、肠内营养鼻空肠管组。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营养指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鼻空肠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肠内与肠外营养途径均能满足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需求,与肠外营养途径相比,肠内营养途径能减少并发症,尤以鼻空肠管组为著。  相似文献   

6.
管饲营养支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EN)营养的研究与应用日渐增多。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具有维护胃肠道功能、维持血流稳定及胃黏膜完整性的优点,对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均有良好的效果。加之方法简单、易行,费用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蕾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56-56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途径营养支持的营养疗效,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肠内外营养35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9例)和肠外营养组(16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8.
临床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2种,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它不仅能用口服或管饲方法提供人体全部营养需要,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地维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我科2004年7月-2005年2月对17例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6~24h早期肠内营养,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胃肠管给药的相关注意事项,避免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规范用药。方法:分析经饲管给药致饲管堵塞、药物的性质、不良反应及药效改变等常见不良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肠内营养支持的置管方式、输注部位、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所给药物的特性、给药及冲管的方式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经胃肠管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掌握正确的给药、冲管方法,对相关的不良反应提高警惕,妥善处置,并注意积累临床经验,以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ICU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肠内营养前的评估、营养液的配置、营养液的输注、空肠管的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营养功能指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后,患者总蛋白、肝功能及体重等指标明显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的应用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卒中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2007年至2011年对25例卒中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观察患者PEG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结果:25例患者PEG操作成功率为100%,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操作时间平均(15.4±4.2)min,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25,术后实施肠内营养顺利,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卒中患者,PEG是一种微创手术,并发症少、管饲保留时间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1].EN通路种类有:鼻胃管、鼻空肠管、PEG、PEJ手术放置胃造口管及空肠造口管的方式.我科常规通过鼻肠管来进行EN,因此加强鼻肠管置管前、后的管理来避免管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确保EN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比较,探讨早期规范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46例和肠外营养(PN)组40例。EN组在病情稳定无禁忌症的情况下,行早期肠内营养,PN组给予传统的肠外营养,两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EN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等营养指标无明显下降,较PN组营养支持后高(P<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严重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肝功能损害、脓毒血症等发生率及1个月内病情加重最终死亡率EN组较PN组少(P<0.05),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张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06-107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两大支柱。但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肠内营养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降低疾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也为患者带来了痛苦。本文把近年来对肠内营养并发症研究总结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应用益生菌对于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呼吸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肠内营养前30 min给予益生菌,分别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胃肠道适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腹泻、反流、便秘、胃潴留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自首次给予肠内营养至达到目标量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患者胃肠道适应性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可提高呼吸内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益生菌有利于改善患者肠内微环境、促进营养吸收和肠道适应性、减少并发症,从而使肠内营养支持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肠外营养(PN+EN)组。通过观察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周、第2周的营养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肠内与肠外途经均能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第1,2周时PN+EN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TPN组(P0.01),且PN+EN组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N+EN组预后亦显著优于TPN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EN联合应用PN能给患者带来较满意的营养支持效果,从而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营养支持对维持术后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对技术租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费用低廉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是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旨选途径。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0例胃癌患者,术前经鼻留置肠内营养管,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很好的促进康复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意义已被人们充分认识。在具体实施时,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是必须正确把握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涉及机体的代谢特点、器官功能状态、营养物质特性、设备条件、并发症及费用等诸多因素。临床医师要酌情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营养输入途径。目前常用的是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FN)途径。肠外营养途径又分经中心静脉及经周围静脉营养途径。肠内营养途径又分经口、经曼胃/鼻肠、经胃/空肠造瘘管管饲途径。且多数肠外营养支持最终要过度到肠内营养支持[1]。1肠外营养的途径1.1经中心静脉与周围静脉途径营…  相似文献   

19.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其目的是对有正常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进行基本营养补充及营养治疗。ICU患者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无法经口进食,同时,对于危重患者而言,肠内营养又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在肠内营养支持时如何将营养液规范输注体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部位的管饲喂养。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鼻胃管、鼻肠管、经皮内镜胃造口术(PEG)、经皮内镜空肠造口术(PEJ)等。现将我们科室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人肠内营养后胃潴留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它能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营养支持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于具有胃肠功能的患者,推荐使用肠内营养,且有研究表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并发症和死亡率。但危重患者在肠内营养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影响了肠内营养的实施,其中胃潴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们使用中药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