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于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3970-397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在治疗过程中的医源性因素。方法:分析16例进展性脑梗死病例。结果:进展因素与降血压治疗不当,使用能量合剂及胞二磷胆碱等影响能量代谢药物等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起脑梗死进展的医源性因素,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2006年-2009年收治的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诊疗经过,总结临床中发生进展性脑梗死的原因,结果发现进展性脑梗死与临床治疗经过密切相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7):1529-152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特点、病因。方法:将发病在24 h内入院治疗108例患者分组,观察进展组临床表现,对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症状以肢体瘫痪加重为主,高血压及急性期血压下降,糖尿病,纤维蛋白原增高,梗死灶部位是重要的相关因素。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干预治疗尤期避免过快降压治疗可控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4.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患者人院采取干预治疗措施后,临床症状、体征仍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种临床类型。此类患者约占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35%~40%。常导致患者重度残疾,失去劳动、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而长久的负担与压力。早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进展原因极为复杂。现将部分危险因素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0例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血管狭窄的例数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脑血管狭窄可能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玉田县医院2010~2012年收治的5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的资料有病患血糖、血压、体温、血脂等,并将进展组病患临床资料相关情况与同期随机抽取的非进展组(非进展性脑梗死)53例病患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5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出现了30例合并糖尿病、31例原发性高血压、24例血脂升高,与同期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展性脑梗死而言,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发热、高脂血症及血管狭窄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巴曲酶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巴曲酶治疗后能快速阻止局限性脑缺血症状的进展,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增加梗死后出血发生率。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快速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起病在24 h内852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比较有进展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的特征、危险因素、重要体征、头部CT、彩超下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以及预后情况.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根据起病到7 d内肌力下降情况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判断.结果 852例患者中有206例发展为进展性脑卒中(24.18%),有进展的患者头颅CT早期异常(78.24%)及严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较无进展的患者多;血流动力学指标异常率高;有进展的患者入院时血糖较无进展的高;医源性处理不当亦为进展性脑梗死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进展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头颅CT早期异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入院时高血糖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医源性处理不当,均可能是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探讨该危险因素用于区分脑梗死进展的最佳分界值。【方法】连续纳入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4h内发病的非溶栓的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病情发展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血糖、血压、血脂、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相关因素的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判断上述危险因素的分界值。【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厂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OSAT分型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构成比在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占61.1%,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的5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是进展性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LDL—C分界值为2.45mmol/L(其敏感度:86.1%,特异度:52.8%。),以2.45mmol/L为分界值,将LDL-c分层,逐步10gistic回归显示高水平的LDL—C仍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DL-c为进展性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将LDL-c分层后,高水平LDL-c仍为进展性脑梗死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应用LDL-c分层更有利于区分脑梗死进展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ute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APCI)是指急性脑梗死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继续加重的一种临床过程.进展的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十数天不等.本文就其概况、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陈玉  李递通 《临床医学》2011,31(10):13-1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体温、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尿酸、C-反应蛋白、颈部血管B超检查结果,并与40例完全型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存在感染、收缩压偏低、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颈部血管狭窄明显、不稳定斑块出现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血糖升高、急性期收缩压降低、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颈部血管狭窄、不稳定斑块形成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密切,应作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血凝指标、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指导临床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凝指标 (TT、PT、APTT、FIB、PAGI)、脑血流动力学(CVA)、血液流变学、血糖及血压 ,并设对照组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进展型脑梗死的病变侧CVA均有异常 ,即其Vmax、Vmin减慢 ,DR增加 ,DP减小 ;其血凝指标中APTT、PT明显缩短 ,PAGI明显升高 ;而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稳定型脑梗死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是进展型脑梗死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进展型脑梗死与血液粘稠度、甘油三脂、PAGI的增高及PT、APTT的缩短 ,Vmax、Vmin的减慢、DR增加、DP减小及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别模型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IP)的临床预测指标,建立判别模型早期预测SIP的发生.方法 收集连续住院缺血性脑卒中进展者110例及非进展者336例的31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经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后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16个相关因素单因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梗死OCSP分型及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早期CT低密度影、入院48h内体温升高、血压骤降8个因素进入并构建了SIP的判别模型.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显示判别模型的判别效果较好.结论 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梗死OCSP分型及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早期CT低密度影、48h内体温升高、血压下降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所建判别模型有助于早期预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ainly affect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brain, which has a high demand for oxygen and glucose for the nerve tissues to perform its nerve function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 not only cause stroke, bu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asymptomatic infarction and minimal bleeding that can lead to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changes. These changes ultimately manifest as vascular dementia or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linical setting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 be classified as a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 progressive stroke, complete stroke, marginal infarction, or lacunar infarction. In this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maging technologies for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was reviewed, with an aim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clinical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其中进展性卒中38例,非进展性卒中44例,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LPA的浓度,分析进展性卒中与非进展性卒中血浆LPA区别,评价LPA在进展性卒中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浆LPA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浆LPA的改变与脑梗死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卒中的监测和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进展型脑卒中患者以及68例非进展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组相关因素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发热、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是导致进展型脑卒中的高危因素。2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根据高危因素,针对相应靶点,采取早期预防、早期综合性治疗的措施能通过不同环节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进展性脑梗死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非进展性脑梗塞2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狭窄斑块72.50%、平均体温为(38.71±0.29)℃、CRP水平为(20.22±3.71)mg/L、FBG水平为(8.72±1.32)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42.50%、(37.58±0.24)℃、(11.98±3.27)mg/L、(7.09±0.98)mmol/L(P<0.05);平均动脉压(106.82±14.40)mmHg低于对照组(128.68±15.23)mmHg(P<0.05),是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调脂抗凝、调控血压、处理发热、控制血糖等措施预防和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2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血浆BNP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死亡率为15.09%(32/2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OR=3.819)、大面积脑梗死(OR=6.228)、血浆BNP浓度≥280 ng/L(OR=5.191)、NIHSS评分≥13分(OR=3.536)为脑卒中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13分筛查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1%、75.0%、87.0%;血浆BNP≥280 ng/L筛查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0%、81.3%、84.4%。结论:房颤、大面积脑梗死、血浆BNP水平及NIHSS评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中血浆BNP水平和NIHSS评分可能可作为预后死亡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A型行为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A型行为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组编制的"A型行为类型问卷”筛选出A型行为(简称TAB组)和与之相匹配的非A型行为(简称非TAB组)脑梗死患者各45例,同时随机选取4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三组人员均于晨6时空腹抽静脉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TAB组患者全血低切粘度(1s-1)、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1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非TAB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A型行为可能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对A型行为给与适当的干预,应是脑梗死一级预防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