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采血车为献血者自愿献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存在车内空间小、拥挤、外环境差等不利因素。为了加强流动采血车的消毒灭菌管理,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管理办法》以及《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有关规定和要求,我们对流动采血车的消毒灭菌管理进行了定期的微生物监测和不定期的检查,将监测结果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反馈到科室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促进采血车的消毒灭菌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加强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的管理.方法 对流动采血车的消毒灭菌进行定期微生物监测和不定期现场抽查.结果 实施定期微生物监测与不定期现场抽查,使消毒灭菌效果明显提高.结论 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管理意识存在薄弱环节,只有加强对流动采血车消毒灭菌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对提高血液质量,确保患者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流动采血车内工作全过程进行医源性感染控制,保证血液安全。方法:严格各类消毒工作,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规范采血及留样操作,加强对采血环境、采血材料、血液的工艺卫生监测,积极开展采血车内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结果:有效预防了采血车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保证了血液安全。结论:控制采血车内的医源性感染应当以培训为基础,以质控管理为核心,以改善采血设施环境为保证,从工作细节入手,切实保证献血者、受血者、工作人员安全,从源头上保证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无偿献血工作的广泛开展中,街头流动采血车已成为目前主要采血形式。流动采血车由于功能的特殊性,对车内的空气质量标准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中的要求执行。常规的消毒方法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法、活动紫外线灯照射法等。但由于受环境因素特别是夏天的霉雨季节的影响,霉菌的消毒效果难以得到质量保证,同时需要天天对车内空气进行消毒,才能保持空气环境的达标。  相似文献   

5.
复方香艾液气溶胶对特定空间的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香艾液气溶胶对特定空间消毒的效果。方法:借助气溶胶喷雾机将复方香艾液呈气溶胶状喷洒到流动采血车内,同时用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溶液作阳性对照,分别于消毒前、消毒后0.5 h、1 h、2 h、4 h各时间段按自然沉降法取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两种消毒方法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的效果及维持时间。结果:两种消毒剂比较,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维持时间相当。结论:复方香艾液气溶胶具有和三氯异氰尿酸气溶胶相同的消毒效果,能有效防治采血车空气中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防和控制采血场所空气及采血护士手细菌污染的办法。方法: 2009~2010年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及《消毒技术规程》相关操作要求,对安徽省亳州市中心血站站内采血室和采血车空气及采血护士的手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采血车空气卫生合格率为87.50%,站内采血室空气卫生合格率为100.00%,采血护士手卫生合格率为97.22%。结论: 加强监督管理,能有效提高采血场所的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站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在流动采血车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可能发生站内感染的各个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以监测为主要手段,控制站内感染的发生。结果统计2009~2010年共在流动采血车中采集无偿献血10万人次,无1例献血者发生感染。结论实施有效站内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医源性感染及细菌感染,确保血液质量,保证献血者及用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上海“今是牌”MKJ600-1型空气消毒洁净器在采血车工作中消毒结果。方法 使用“今是牌”空气消毒洁净器,自然沉降法细菌培养记数。结果 通过在采血车上使用空气消毒洁净器开机前后检测结果,发现使用和不使用空气消毒洁净器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今是牌”空气消毒洁净器能在动态环境中使用,并具有良好的净化空气作用,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向维娜 《当代医学》2014,(22):162-163
目的探讨街头流动采血车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经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测的30000名街头来流动采血车血液样本,将其与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未经初筛直接采血的50000名采血车血液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街头流动采血车中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方法。结果初筛后初复检不合格率远低于初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组的不合格率略低于2011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感染方面,2012年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2011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筛选检测法能够有效提高血液合格率,降低报废率和合并感染率,值得在街头流动采血车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烟台市民对无偿献血认识的不断提高,烟台市中心血站自2001年5月起,将以往间断上街的流动采血车改为每周6天街头采血,3年来志愿献血者多次献血和一次选择献400mL血的人数正逐年递增,笔者对烟台市2001年5月-2003年12月期间两辆流动采血车志愿献血者的献血量和出现献血反应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深入推行,公民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热情越来越高,流动采血车是最便利的献血选择,但是由于流动采血车的特殊性,做好几个环节的管理对血液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血站臭氧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1月—12月乌鲁木齐市血站臭氧消毒机的应用效果。结果2013年对血站采血车、采血室、体检室三个场所进行空气培养,消毒前后空气培养结果有显著差异;臭氧消毒机对血站不同场所的消毒效果比较,采血车和采血室的细菌总数高于其他场所。结论空气消毒净化机的使用,能有效控制人在条件下采血室的空气质量,保证献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程明霞 《当代医学》2009,15(25):25-26
我国无偿献血经过10佘年的发展,市民知晓度、参与意识提高,无偿献血已得到深入普及。枣庄市临床供血已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所采集的血液98%在流动采血车上完成。因此,规避风险,完善血液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提高流动采血车的无偿献血护理服务质量,是血液的风险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枣庄市中心血站于2008年全方位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安全认证体系,建立了血站的持续改进机制,加强了流动采血车血液采集的风险管理,努力把高质量的献血服务贯穿于献血全过程,确保了血液质量和临床供血安全,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无偿献血实施以来,公民对这一新生事物由好奇到认同,直至参与,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献血队伍的需求,实行采血模式由政府部门计划向自愿无偿转变已提到一个新的日程。采血工作由站内等候式固定采血模式变为流动采血车上门采血的服务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在方便了献血者的同时,也打下了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赢得了人民群众对献血事业的了解支持和信任,促进了无偿献血工作顺利发展。流动采血车的工作模式方便简捷,同时采血工作也受(如操作场地小、条件简陋、时间紧、设备不足、人员少、季节气候(温)等因素)影响,为保证血液质量,在流动采血车上采集血液对操作要求更为严格。笔者经四年多来的工作实践,认为流动采血车完成采血的整个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采供血机构,应做好医院感染(院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可以减少交叉感染,提高工作质量,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中心于1996年5月第一辆流动采血车开上街头,到2012年已拥有3辆流动采血车、2辆采血房车,年采血35 000人次,其中流动采血车、采血房车采血近30 000人次,无1人次发生血液污染  相似文献   

16.
张丽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51-153
目的探讨对流动采血车护士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方法,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流动采血车工作的21名护士为绩效考核研究对象,将初次考核结果和末次考核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结果献血者对采血车护士满意度考评初次为93.23%,末次考评为96.90%,各种采血登记表抽查合格率初次为90.48%,末次为99.48%,对献血员追踪回访完成率,初次为95.88%,末次为100.00%。两次考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新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 ,能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明显提升流动采血车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流动采血车上计算机管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连钧 《北京医学》2005,27(4):235-236
随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目前全国各采供血机构已经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采供血工作.我院输血科于1996年开始研发采供血管理系统并与医院信息系统联网.2000年我们又研发了流动采血车上献血管理系统,在北京市22部流动采血车率先应用,实现了医院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  肖瑞卿  李兵 《重庆医学》2006,35(8):736-737
目的 通过对流动采血车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以探讨尽可能减少、避免献血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我站2004年1月-2005年6月共432例流动采血车上献血反应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紧张176例,占41%;劳累、睡眠不足112例,占6%;饮食不当75例,占17%;环境因素引起48例,占11%;技术因素21例,占5%。结论 加大时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改善献血环境能够减少、避免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献血法>实施以来,采血模式已经以街头流动采血车及献血屋为主.两者常位于人流密集、周围环境复杂的街区,而且内部空间较小,人员拥挤.这给血液质量保证、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和降低血站感染带来难度.而医务人员操作的双手是引起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所以选择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手消毒方法是保障献血环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市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公益、奉献爱心的意识不断增强,无偿献血家喻户晓,每天前来血站、流动采血车及献血屋的市民络绎不绝,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临床用血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