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本院6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主要包括畅通呼吸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动态病情观察、应急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认为急诊心肺复苏和有效护理应完全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有效的复苏,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探讨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护理。方法:对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气道管理、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及护理,除1例电击伤后倒入水中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l例复苏后反应稍迟钝。其余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是内科的危重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曾瑞兰  冯涛 《临床荟萃》2007,22(5):330-331
心跳骤停是最危重急诊,脑复苏是心肺复苏中的焦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现将我院自2001~2005年抢救的41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高压氧(HBO)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心跳呼吸骤停为急诊患者最紧急的病症之一,该症状起病急,易导致患者死亡,故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1]。研究[2]显示,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最短时间内实施有效的复苏措施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心源性猝死2 min内及时的复苏和除颤可使半数以上的心脏骤停患者获得心肺复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AVB时,所有心脏冲动都不能从心房通过房室结区到达心室,心房与心室各自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6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的抢救要点:开通气道,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心电监护和心肺复苏药物应用及复苏后的护理,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及护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突发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充分认识这类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机制,及时正确地实施心肺脑复苏,对挽救患者生命,为手术创造时机提供了可能[2].2003年6月至2009年10月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抢救治疗的26例非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措施,除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通气和电除颤外,药物复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本院在标准CPR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血管加压素及胺碘酮联合应用救治心跳骤停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临床状态,必须分秒必争,抢救及时.因此,熟练掌握小儿心肺复苏技术,早期发现、快速准确的判断,急救小组的分工协作,及时采取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室对28例小儿心跳呼吸骤停患儿采取了规范的急救措施,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CPR)是指患者心搏呼吸骤停时,以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重新建立呼吸循环的复苏过程,是急救体系中抢救心搏呼吸骤停最有效的方法。按医学急救规范,心肺复苏30min内无成功者,一般放弃抢救,复苏1h后心跳呼吸恢复者实属罕见。我们遇到的1例重度颅脑损伤致心跳呼吸骤停后复苏1h成功。  相似文献   

10.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急诊,有报道院内心肺复苏(CPR)生存率达42.6%,院外生存率为103%[1]。本院从1992年1月至1998年9月诊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46例,其中114例进行CPR,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心跳呼吸骤停1...  相似文献   

11.
心脏外伤所致的心跳骤停是急诊中最危急的一种情况。急救护理措施是否有效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一环。作者就5例心脏外伤行胸内心脏按压术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医护人员对心脏外伤所致的心跳骤停要有积极的态度,在做好各项基础抢救工作的同时.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上最危急的病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均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孕产妇由于血容量、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心脏负荷加重,与一般病人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应及时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于最佳时间内及早实施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术,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并通过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改善孕产妇复苏后结局[1]。作者对本院2006年6月至2013年9月,住院期间发生呼吸心跳骤停11例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抢救与护理重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措施,除及时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通气和电除颤外,药物复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院在标准CPR的基础上,同时使用血管加压素及胺碘酮联合应用救治心跳骤停患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危重病儿反复心跳呼吸骤停予后差,死亡率高。对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若忽略了复苏后进一步处理和监测可发生反复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本文对我科62例初步复苏压再次心跳呼吸骤停死亡者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临床上应重视的致死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的临床经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7年急诊抢救的5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结果:50例中初步心肺复苏的12例,最终康复出院的6例。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该患者的原发病,心跳呼吸骤停时间,CPR的及时正确,电除颤的及时准确使用,及早气管插管以及脑复苏的正确及时实施有相关性。另外碳酸氢钠及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使用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程芳 《当代护士》2014,(5):149-150
总结了1例低血钾致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急救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的心脏停搏后治疗。认为现场医务人员专业急救技术和急救仪器完好配置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每组其它抢救措施均相同,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kg,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治疗组心跳恢复和呼吸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气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提早(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夏燕亮 《临床荟萃》2006,21(9):654-656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惟一有效的方法.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机械通气,心脏复苏药物应用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现将18例小儿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脏外伤所致的心跳骤停是急诊中最危急的一种情况:急救护理措施是否有效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一环。作就5例心脏外伤行瞻内心脏按压术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医护人员对心脏外伤所致的心跳骤停要有积极的态度,在做好各项基础抢救工作的同时,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126例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心跳骤停的程序及方法,以便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在急诊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抢救程序及方法对心肺复苏的影响。结果:126例患者中31例复苏成功,63例复苏有效,32例复苏无效。结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与开始抢救时间、胸外按压方法、抢救药物及仪器的合理应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