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勇霞  罗执芬  白冰 《安徽医学》2021,42(11):1285-1288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表达水平与骨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71例女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和79例乳腺癌未见骨转移者分别纳入转移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NTx和BSP水平,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并随访预后,每3个月随访1次,时间为5年,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x和BS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x和BSP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 转移组血清NTx和B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x、BSP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9(95%CI:0.714~0.851)、0.710(95%CI:0.630~0.781)和0.838(95%CI:0.769~0.893);转移组和对照组5年死亡率分别为73.24%(52例)和59.48%(47例),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5个月(95%CI:37.9~52.1)和57个月(95%CI:53.7~60.3),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NTx和BS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x、BSP及二者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606(95%CI:0.523~0.684)、0.754(95%CI:0.677~0.821)和0.764(95%CI:0.688~0.829).结论 乳腺癌骨转移或死亡患者血清NTx和BSP水平均明显升高,NTx和BSP对骨转移诊断具有良好参考价值,但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骨唾液酸蛋白(BSP)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含量与骨转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转移组38例,无骨转移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NTx、BSP和PS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移组血清中NTx、BS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转移组血清PSA含量与无骨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x含量作为骨转移分子标志的灵敏度达90.0%,特异度为68.6%;血清BSP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1.4%;血清P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37.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NTx和BSP含量对骨转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99m 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联合碱性磷酸酶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癌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骨转移情况、不同病理类型肺癌骨转移发生情况、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水平及其与骨转移数目的关系、99m 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和血清ALP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360例肺癌患者最终诊断为肺癌骨转移242例,无骨转移118例.病理报告显示,小细胞肺癌94例,非小细胞肺癌266例;发生骨转移的肺癌中,小细胞肺癌51例,非小细胞肺癌19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骨转移发生率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骨转移数目>5个的患者比例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骨转移肺癌患者的血清ALP水平高于无骨转移患者(P<0.05).血清ALP与肺癌骨转移数目行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LP与肺癌骨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绘制并分析ROC曲线可知,当血清ALP截断值取215.50 U/L时,血清ALP诊断肺癌骨转移的AUC为0.784,99m 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AUC为0.825,二者联合诊断肺癌骨转移的AUC为0.904,此时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2.5%,诊断效能最好.结论 99m 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和血清ALP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及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氨基末端肽(NTx)、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与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发生肺癌骨转移(转移组)、无骨转移组(未转移组)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各组60例。检测3组肿瘤标志物及骨代谢(BALP、ICTP、NTx)水平。根据ROC曲线评估肺癌骨转移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转移组NTx、ICTP、BALP、NSE、Cyfra21-1CEA水平较未转移组高,且未转移组高于对照组(P<0.05);转移组的6项指标阳性率较未转移组高(P<0.05);CEA、NSE水平在不同组织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腺癌中最高,NSE在小细胞肺癌中最高(P<0.05);随着肺癌分期的增加,NTx、ICTP、BALP、CEA、Cyfra21-1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NTx、ICTP、CEA、NSE与骨转移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6项标志物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肺癌骨转移的AUC(95%CI)为0.934(0.879~0.970),高于单项指标预测效能。 结论血清骨代谢指标(NTx、ICTP、BALP)及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水平与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6项联合检测预测肺癌骨转移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唾液酸蛋白(BSP)、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按临床诊断不同分为NSCLC骨转移组(52例)、NSCLC无骨转移组(58例)及肺部良性病变组(46例)。对所有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BSP,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YFRA21-1含量。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此3项指标检测结果及对NSCLC骨转移灵敏度、特异度的差异。结果:NSCLC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含量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NSCLC骨转移组血清BSP含量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和肺部良性病变组。血清BSP对NSCLC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EA、Cyfra21-1的检测;BSP、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的特异度较单一检测有明显的提高,且血清BSP水平增高的NSCLC患者1年内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BSP水平正常的患者。结论:BSP、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不仅有效地提高了NSCLC骨转移患者诊断的特异性,而且在NSCLC骨转移危险的预测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骨转换生化指标在诊断原发性肺癌骨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骨转换生化指标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监测作用。方法 选择10例已经确诊为原发性肺癌伴骨转移的患者,10例无骨转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以及10例健康人,分别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 AL P)、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型胶原羟基末端肽(s CTX)和骨钙素(N-MID)以及酶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 AL P)。结果 健康人群组和原发性肺癌不伴骨转移组中各生化指标的个性指数均小于0 .6。两组中N- MID的临界差异(CD)最小,s CTX的CD值最大。经统计学分析,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中的各骨代谢指标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 .0 5 ) ;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中的t AL P、b AL P和s CTX有明显差异(P<0 .0 5 ) ,N- MID无明显差异(P=0 .0 8)。结论 b AL P和s CTX可以用于随访无骨转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早期监测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AL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59例[骨转移组(n=82)、无骨转移组(n=77)] 和83例肺炎患者(肺炎组)。检测血清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记录年龄、性别等信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EA、CYFRA21-1和ALP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发生骨转移77例,发生骨转移82例,骨转移发生率为51.6%,腺癌与鳞状细胞癌骨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均高于非骨转移组和肺炎组(P<0.05),非骨转移组血清CEA、CYFRA21-1和ALP的水平均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与CYFRA21-1、CEA呈正相关(r= 0.278,P<0.01;r= 0.34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CEA和ALP是NSCL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CEA、CYFRA21-1和ALP联合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95%CI:0.761~0.884,约登指数为0.512,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0%和79.2%。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AL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I型胶原吡啶交联氨基末端肽(sNTx)和血清I型胶原吡啶交联羧基末端肽(sICTP)检测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病理学确诊乳腺癌患者58例,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将入组患者分成骨转移组35例和无骨转移组23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NTx和血清ICTP水平,分析其与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NTx和ICTP水平在乳腺癌骨转移组患者中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骨转移组中,两者水平呈正相关(R2=0.8377)。血清NTx以9nmol/L为临界值,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为87%,灵敏度为94.3%。血清ICTP以4.5μg/L为临界值,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为82.6%,灵敏度为91.4%。而两者在联合检测时,特异度为87%,灵敏度达到100%。在伴有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血清NTx和ICTP的水平在多发骨转移组中较单发骨转移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疼痛程度的增加,血清NTx和ICTP的浓度亦呈升高趋势。结论:血清NTx和ICTP水平在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和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唾液酸蛋白(BS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和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40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治疗后随访是否有骨转移分为乳腺癌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用免疫组织化染色法测定840例原发性乳腺癌石蜡标本中BSP的表达,采用X2检验和COX生存分析乳腺癌治疗后骨转移和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840例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病灶大小、TNM临床分期、分子分型表达情况与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SP在骨转移组表达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无转移组+骨外转移组)(P<0.05);乳腺癌术后骨转移与淋巴是否转移、CerbB-2情况、是否绝经、病理类型、细胞分级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小、肿瘤体积越大、临床分期越晚、三阴性乳腺癌、BPS高表达是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危险因素.COX生存分析提示:乳腺癌组织标本中BSP高表达和低表达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时临床分期、年龄、原发病灶大小、分子分型是乳腺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BSP表达可能和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及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对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初诊肺癌患者108例,其中58例为骨转移组,50例为无骨转移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3组研究对象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 结果 治疗前骨转移组与无骨转移组TPINP、N-MI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转移组TPINP、N-MID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5);TPINP、N-MID诊断肺癌患者骨转移的AUC分别为0.887、0.70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明显缓解的患者TPINP、N-MI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未见缓解或加重的患者TPINP、N-MID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缓解的患者TPINP、N-MID水平明显低于未见缓解或加重患者(P<0.05);TPINP>72.36 μg/L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TPINP ≤ 72.36 μg/L的患者(P<0.05);N-MID>17.58 μg/L的患者和N-MID ≤ 17.58 μg/L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PINP、N-MID水平可作为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疗效评估的有效指标,其中TPINP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