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哲  康虹阳  刘洁  张斌  张灵  高炳华  仲梅 《临床军医杂志》2023,(11):1187-1189+1193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0例成人ITP患者纳入B组。根据血小板计数(PLT)及是否有出血,将B组患者分为有效组(n=83)与无效组(n=37)。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A组。比较各组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与PD-L1表达水平、PLT、ITP出血评分。结果 有效组与无效组治疗前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与PD-L1表达率、出血评分均高于A组,PLT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与PD-L1表达率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PLT高于无效组,出血评分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率具有极强负相关性(P<0.05);而出血评分与CD4+、...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患儿 5 2例 ,其中男 34例 ,女 1 8例。年龄 8~1 2岁 ,平均 9.2岁。其中微小病变型 (MC) 2 8例 ,非微小病变型 (NMC) 2 4例。后者又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GS) 5例、膜性肾病 (MN) 5例、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1 0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PGN) 4例。患者均经肾组织活检确诊。缓解期组是指经治疗尿蛋白消失 ,各项血液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的患者。另有正常对照组 2 0例 ,年龄 1 0~ 1 2岁 ,平均 1 1 .2岁。均为同期健康查体儿童。提取血 PBMC单个核细胞层和尿 MC悬液分别进行下列检测 :1 β2 - MG测定 (FT- 6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arrestin 1 mRN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以及在各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于TaqMan-MGB探针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50例PBC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和5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PBMCs中的表达;再利用磁珠分离PBC患者、健康体检者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β-arrestin 1 mRNA在各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β-arrestin 1 mRNA在PBC患者PBMCs、CD4+T细胞、CD8+T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P<0.01),在B细胞,PBC组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arrestin 1可能参与PBC发病机制,其中涉及CD4+T细胞、CD8+T细胞和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otch1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乙型肝炎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21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5例,正常对照20例,抽取抗凝外周血,以免疫磁珠法分离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抽提两种细胞的总RNA,荧光定量PCR分析Notch1、Hes1、Jag1和NF-κB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CD4+T细胞中仅NF-κB在AHB和CHB组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而其他基因各组间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中Notch1、Jag1和Hes1的mRNA表达在AH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同时其在CHB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NF-κB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otch1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CD4+和CD8+T细胞的异常分化参与调节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区别于CD4~+ CD25~+ FoxP3~+ 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表型特征,观察HLA-G~+ T细胞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移植免疫调节中的活性和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HLA-G~+ GD8~+ HLA-G~+ T淋巴细胞的含量,分选HLA-G~+ T淋巴细胞,分析细胞表型,采用RT-PCR检测调节性T细胞的特异性标志FoxP3在HLA-G~+ 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PBMC、CD4~+ CD25~(high)、CD4~+ CD25~-细胞作为对照.取5对活体肾移植供受者的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分别加入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后的HLA-G~+ 、HLA-G~- T淋巴细胞,对照组只加入供、受者淋巴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和抑制情况.结果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CD4~+ HLA-G~+ 、CD8~+HLA-G~+ T淋巴细胞表达率分别为1.95%±0.34%、3.13%±0.56%.流式细胞术分选HLA-G~+ T淋巴细胞后纯度可达55.0%~75.1%.RT-PCR 结果证明上述细胞CD25、FoxP3均为阴性表达.与HLA-G~- 组、对照组比较,混合淋巴培养3d后HLA-G~+ 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中存在CD4~+ HLA-G~+ 、CD8~+HLA-G~+ T淋巴细胞,这类细胞不同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它们不表达CD25和FoxP3而表达免疫耐受分子HLA-G,在混合淋巴培养体系中,能显著抑制反应性细胞增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华林  杨月丽 《武警医学》2018,29(11):1072-1074
 目的 观察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不同程度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2013-01至2015-06神经外科住院的合并HAP患者31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确诊TBI但无HAP患者19例(TBI组),另有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23例)。3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指标检测。结果 TBI合并HAP患者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52.71±5.24)%和(29.30±3.15)%]及CD4+/CD8+(0.89±0.17)比值明显低于TBI组及对照组(P均<0.05)。同时,TBI合并重度HAP患者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49.64±4.81)%和(28.76±3.04)%]以及CD4+/CD8+(0.85±0.13)比值明显低于TBI合并轻度HAP患者(P均<0.05)。结论 TBI合并H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异常,且随病情加重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将血清可溶性CD30(sCD30)和外周血CD3 CD8-T淋巴细胞Th1/Th2检测用于评估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CRAD)患者免疫状态的价值.方法 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结合移植肾穿刺活检,选取移植术后远期(>6个月)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A组)、非免疫损伤为主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B组)和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C组)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每例患者外周血CD3 CD8-T淋巴细胞IFN-γ和IL-4表达率,以IFN-γ和IL-4表达率之比作为Th1/Th2比例,同时留取标本以ELISA法行血清sCD30水平测定.结果 A、B、C组患者外周血CD3 CD8-细胞IFN-γ表达率(11.2%±6.2%、10.9%±6.4%、12.3%±6.9%)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外周血CD3 CD8-T细胞IL-4表达率(4.0%±2.8%)明显低于B、C组(7.9%±5.5%、10.2%±7.5%,P<0.01),且其Th1/Th2比例(3.1±1.1)明显高于B、C组(1.5±0.5、1.4±0.5,P<0.01).B、C组患者外周血CD3 CD8-T细胞IL-4表达率和Th1/Th2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血清sCD30水平(20.2±12.4ng/ml)明显高于B、C组(7.8±3.1ng/ml、7.6±3.0ng/ml,P<0.01),而B、C组患者血清sCD3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当Th1/Th2比例取1.95时,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0%;血清sCD30水平取10.0ng/ml时,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6.7%.结论 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患者大都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向Th1方向偏移),且血清sCD30水平相对较高.根据外周血CD3 CD8-T细胞Th1/Th2比例和血清sCD30水平鉴别以免疫损伤为主的CRAD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脾脏树突细胞(DC)中负性共刺激分子(PD-1、PD-L1)和CD86、MHC-Ⅱ的表达情况,探讨DC在脓毒症末期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h、12h、24h、48h、5-7d、10-12d组和对照组,前6组实验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脓毒症-MODS模型(每组20只),对照组(10只)不做处理。观察各组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使用BDIMagTM树突细胞富集磁珠分离出脾脏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DC中PD-1、PD-L1、MHC-Ⅱ分子(I-Ab)及CD86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病程的关系。结果24h、48h组和10-12d组实验小鼠脾脏组织结构明显破坏。脾脏DC中PD-L1的表达在病程早期(6h)即明显升高(78.4%±34.5%,P<0.05),而后迅速下降,至24h时恢复至正常水平,5d后再度升高,持续至病程终末的MODS期(10-12d)达到高峰(81.7%±31.8%,P<0.01)。PD-1在脾脏DC中表达量较低,但具有与PD-L1相同的变化趋势。MHC-Ⅱ分子(I-Ab)与CD86在致伤早期(6h)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交联素V和Fas配体(FasL)的表达.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了20名狼疮性肾炎患者和1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体外培养48 h前后Annexin V和FasL的表达. 结果狼疮肾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狼疮肾组Annexin V和FasL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Annexin V、FasL和血沉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的T细胞凋亡增加,且与狼疮活动性呈正比.T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FasL系统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ACE术后肿瘤微环境的T细胞表型、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及其配体PD-L1和免疫抑制相关蛋白CD73表达变化及其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例2019年5月到2020年12月间经TACE治疗后转化切除的肝癌组织样本(TACE组,简称T+组),同时收集20例同期未接受过TACE治疗的肝癌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组(无TACE组,简称T-组)。通过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内(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耗竭的(CD8+/PD-1+)T细胞数量及PD-L1和CD73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不同的T细胞表型及CD73表达水平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并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果T+组中的肿瘤组织中的CD7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T-组(11.86 vs 7.7,P = 0.047)。T+组的Treg、CD8+和CD8+ PD-1+ T细胞数量分别为35.93、86.09、13.91,明显低于T-组的60.02 (P = 0.013) 、120.27(P = 0.043)和28.36(P = 0.015),而PD-L1表达水平在T+与T-中无明显差异(23.68 vs 21.04,P = 0.380)。CD73高表达组显示更少的CD8+ (84.83 vs 121.53,P = 0.029)和CD8+ PD-1+ (15.00 vs 27.27,P = 0.041)T细胞数量,FOXP3+数量两组无差异(45.50 vs 50.45,P = 0.62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73高表达以及CD8+ PD-1+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更差(P值分别为0.009和0.019)。 结论TACE术后肿瘤免疫微环境CD73表达升高,而FOXP3+和CD8+/PD-1+ T细胞数量降低,而CD73高表达以及CD8+ PD-1+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提示靶向CD73可能会成为TACE联合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均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而肿瘤细胞也常常利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通路等免疫调节检查点成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目前,一些靶向于程序性死亡蛋白-1通路的免疫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过去,放疗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局部性的免疫抑制性肿瘤治疗手段。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更可能是一种全身性的免疫刺激性肿瘤治疗手段,因而靶向于程序性死亡蛋白-1通路的免疫治疗与放疗之间可能会存在协同作用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疗效。本文旨在探讨目前放疗联合PD-1/PD-L1通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内取得的新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程序死亡蛋白1(PD-1)及配体(PD-L1)抗体与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在眼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上的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英文数据库,时间截止为2019年12月。纳入恶性实体肿瘤采用PD-1/PD-L1抗体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化疗比较的临床研究。通过提取关键特征,应用RevMan 5.3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应用漏斗图对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估。结果 PD-1/PD-L1抗体与化疗相比,眼部相关免疫不良反应(1~5级)及严重不良反应(3~5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64~2.80);OR=1.20,95%CI(0.35~4.08)]。漏斗图基本对称分布,偏倚可控。PD-1抗体与化疗相比,眼部相关免疫不良反应(1~5级)及严重不良反应(3~5级)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1.20,95%CI(0.55~2.65);OR=1.00,95%CI(0.26~3.86)]。PD-L1抗体与化疗相比,眼部相关免疫不良反应(1~5级)及严重不良反应(3~5级)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2.82,95%CI(0.29~27.19);OR=2.85,95%CI(0.12~70.15)]。结论 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抗体眼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严重程度与化疗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PD-1是新近研究较热门的一个免疫细胞抑制性共刺激分子,是CD28家族成员之一,它的配体PD-L1和PD-L2是B7家族成员。PD-1:PD-L途径对于保护机体避免自身免疫损伤,维持免疫稳态有重要意义;其在免疫调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在慢性病毒、细菌、原虫感染、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肿瘤免疫治疗中重要的免疫检查点,PD-L1主要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髓样细胞中表达。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靶向PD-L1分子探针可被PET/CT检测,使PD-L1表达在分子层面可视化,是指导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靶向PD-L1的PET探针有抗体、多肽、小分子及其他类,目前部分探针应用于临床。笔者对靶向PD-L1的分子探针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诱导DNA损伤与细胞死亡,并且通过改变肿瘤表型、肿瘤微环境,参与内源性免疫反应的调节。免疫检查点信号途径在抗微生物免疫反应中参与维持自身耐受,限制组织损伤,但其在抗肿瘤免疫中抑制细胞毒T细胞活化与功能,增强免疫抑制细胞作用,导致免疫逃逸。阻断免疫检查点信号能够恢复抗肿瘤免疫,延缓肿瘤进程。近年来,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已成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在此就放疗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检查点的负性调控机制以及放疗联合阻断免疫检查点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拓展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克隆人PD-L1胞外区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及相应蛋白的抗体制备,为进一步研究PD-1/PD-L1通路及针对该通路进行疾病治疗和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编码人PD-L1胞外区的基因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进行表达,用His抗体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并验证结合活性.用纯化的hPD-L1胞外区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流式法检测抗体滴度及其特异性.结果 原核表达质粒pET28a(+)-hPD-L1成功构建,并可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高效表达,得到的hPD-L1胞外区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用纯化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强的免疫结合活性,抗体滴度可达105.结论 鉴定和纯化了原核表达的hPD-L1蛋白,制备的相应多克隆抗体能够检测真核细胞表达的hPD-L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D-1/PD-L1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绘制肺鳞癌中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共表达基因关系网络,筛选潜在的PD-L1协同检测生物标志物,寻找可能参与PD-L1调控肿瘤免疫状态的基因及通路.方法 采用TCGA肺鳞癌数据集,利用cBioPortal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共表达基因集检索,从全基因转录组水平对PD-L1的共表达基因进行Venny分析,筛选目标基因,进行多种类型的聚类和分子关系网络分析,并建立PD-L1调控网络.结果 共获得PD-L1中等程度表达相关基因126个,主要为质膜定位型基因,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过程,其中IRF2/NFKB 1/IRF1三个转录因子参与了对PD-L1基因集30%以上基因的转录调控.经过PD-L1共表达基因集的核心分子筛选,分析网络节点连接度,得到具有最高连接度的前6个节点基因,依次为IFNG、JAK2、STAT1、CTLA4、CD80和CCR5,对这些基因不同表达水平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CR5是一个有意义的预后指标分子.进一步对PD-L1和CCR5的表达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R5与PD-L1表达谱水平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7(P<0.05);GO-BP聚类分析显示,CCR5的功能主要聚集在免疫调控、T细胞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等领域,与PD-L1调控网络的功能相符.结论 PD-L1共表达基因集内的主要节点均为免疫相关分子,其中IFNG、CCR5、NFKB1分子对PD-L1共表达基因网络具有最广泛的调控作用,该发现为肺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使负向调控信号受阻,重新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应答。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D-1/PD-L1抑制剂对多种肿瘤有明确的疗效,且疗效与肿瘤PD-1/PD-L1的表达水平相关。因此在免疫治疗之前检测患者PD-1/PD-L1的表达水平对筛选可能获益的患者、预测免疫治疗反应尤为重要。靶向PD-1/PD-L1的分子影像学方法能够在活体内无创、全面、准确地显示肿瘤PD-1及PD-L1的表达水平,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笔者对靶向PD-1/PD-L1肿瘤分子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L1在膀胱癌中表达及其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6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PD-L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根据其临床结果统计分析无复发生存期、疾病特异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结果正常膀胱组织PD-L1阳性率为6.7%,明显低于肿瘤组织的45.1%(P<0.05)。膀胱癌肿瘤细胞上PD-L1表达对中位无复发生存期无影响(P>0.05),对肿瘤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及中位疾病特异生存期有影响(P<0.05)。被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上的PD-L1表达对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疾病特异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无影响(P>0.05)。结论肿瘤细胞PD-L1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疾病特异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相关,而与无复发生存期无关。肿瘤细胞上高PD-L1是肿瘤疾病特异生存期及总生存期负面预后标志,可能是肿瘤逃逸或者耐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种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但仅有部分患者临床获益,其影响因素之一是恶性肿瘤PD-1/PD-L1的表达水平。使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完整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片段等制成靶向PD-1/PD-L1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进行显像,可无创、实时、动态地监测肿瘤PD-1/PD-L1的表达并量化其表达水平,进而筛选适宜治疗的患者、全面评估治疗疗效和预后。笔者综述了靶向PD-1/PD-L1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