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用耳屏软骨环 软骨膜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其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用耳 屏软骨环 软骨膜对3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并于术后2周,1、3、6个月,1、3年进行追 踪观察。结果:术后2周时,Ⅰ期愈合34例,鼓膜前下方出现裂隙2例,中耳感染2例,再次手术治愈,追踪观察 3年成功率100%;3~6个月时所有移植的新鼓膜形态完整,6个月~3年有2例鼓膜出现萎缩斑。听力情况:术 前平均气导为(45.66±8.40)dBHL,骨气导差距为(26.05±8.15)dBHL;术后1个月分别为(31.58±7.45)dB HL和(19.61±6.41)dBHL;3个月分别为(26.18±7.02)dBHL和(12.63±7.59)dBHL;6个月为(23.55± 7.70)dBHL和(10.79±5.52)dBHL。术后听力1个月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显著提高(均 P<0.01);但术后6个月,1、3年与术后3个月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耳屏软骨环 软骨 膜行鼓室成形术,取材方便,手术操作便利;修复移植的新鼓膜形态接近正常,保持了听力的稳定、持久,是理想的 移植材料,对提高鼓室成形术的质量及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前后骨导听力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接受鼓室成形术后骨导听力的改变。方法 对 1995~ 1999年间住院的 188例接受鼓室成形术的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手术前后的骨导听阈进行分析 ,以 0 .5、1.0、2 .0、4 .0、6 .0kHz至少 2个频率骨导听阈改变超过 15dBHL以上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记录阴、阳性例数 ,并比较术前阴、阳性组之间在术中所见的听骨链固定或坏死、前庭窗或蜗窗功能不良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健侧对比 ,4 4例(2 3.4 % )术前为阳性 (阳性组 ) ,14 4例 (76 .6 % )为阴性 (阴性组 ) ,阳性组中 5 6 .8% (2 5 / 4 4 )术后骨导听力改善 ,术中发现听骨链或两窗功能不良的有 75 % (33/ 4 4 ) ,较阴性组的 10 .4 % (15例 )高 (P <0 .0 1)。结论 在部分接受鼓室成形术的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 ,术前骨导听力可因听骨链和两窗功能不良而下降 ,但部分病例术后骨导听力可以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耳甲腔成形术在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对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乳突病变切除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同时行耳甲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77例,其中41例(41耳) (治疗组)采用耳后切口施行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36例(36耳)采用耳后切口施行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 3 年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干耳情况并行纯音听阈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5.66±8.40 dB HL,骨气导差为26.05±8.15 dB,术后3年气导平均听阈为23.55±7.10 dB HL,骨气导差为10.79±5.52 dB.平均干耳时间24.25± 5.37天,治愈率100%.未发生外耳道狭窄.对照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3.78±9.25 dB HL,骨气导差为25.65±8.55 dB,术后3年气导平均听阈为29.33±8.32 dB HL,骨气导差为17.10±6.62 dB,12例发生外耳道狭窄,其中有8例胆脂瘤复发,干耳时间32.35±15.60天.结论 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同时行耳甲腔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同—软骨膜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应用自体复合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和耳后反“Z”字形改形法带蒂肌皮瓣填塞乳突腔治疗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37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示气骨导间距缩小0-10dBHL12耳,11-20dB14耳,21-30dB7耳,31dB以上4耳;显示大多数病例听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此种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膜成形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行鼓膜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9例(59耳)和54例(54耳)鼓膜大穿孔患者分别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简称软骨组)和颞肌筋膜(简称筋膜组)行鼓膜穿孔修补,分别于术后1、3、6个月、1年及3年追踪观察鼓膜生长情况并行纯音听阈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鼓膜穿孔愈合率:软骨组近期(术后3个月内)为89.8%,远期(3年)为89.1%;筋膜组近期为81.5%,远期为71.5%;两者鼓膜愈合率近期对比无显著差异(χ2=1.617,P>0.05),远期具有显著差异(χ2=4.41,P<0.05)。听力改善情况:软骨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听力显著提高(t=4.32,P<0.001);术后6个月、1年、3年与术后3个月听力保持稳定(t=1.39,P>0.05);筋膜组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听力均有明显改善(t=4.12,P<0.001),术后6个月、1年、3年比术后3个月听力则有所减退(t=2.17,P<0.05),下降至术后1个月的水平。两组间比较:远期听力改善情况软骨组明显优于筋膜组(t=5.03,P<0.0001)。结论软骨环-软骨膜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理想材料,其远期愈合率高,听力恢复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前骨导听阈提高与术后骨导听阈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45例,术前3 d内和术后3个月分别行常规纯音测听,术前患侧与健侧相比,骨导听阈0.25~8.00 kHz至少连续2个或2个以上频率增加≥10 dB为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0.25~8.00 kHz至少2个或2个以上频率减少≥10 dB为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增加≥10 dB为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果:45例中35例(77.8%)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与病程长短、是否伴有胆脂瘤无关,但与听骨链破坏有相关性(P<0.05),听骨链中断易导致术前骨导听阈提高;术前骨导听阈提高阳性35例中有6例(17.1%)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45例患者中有5例(11.1%)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造成骨导听阈提高,鼓室成形术不仅可使气导听阈下降、缩小气骨导差,还可使骨导听阈下降;术中过多触动听骨链及噪声等可造成术后骨导听阈提高.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胆脂瘤及骨疡型中耳炎应用自体复合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自体耳屏复合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和耳后反“Z”字形改形法带蒂肌皮瓣填塞乳突腔治疗胆脂瘤及骨病型中耳炎37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气骨导间距缩小0~10dBHL12耳,11~20dB14耳,21~30dB7耳,31dB以上4耳;显示大多数病例听力有明显改善。结论此种方法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0年9月在本院行中耳炎外科治疗的28例患者资料,并依据随访结果评价疗效.结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术式,利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修复鼓膜、上鼓室外侧壁和外耳道后壁缺损.其中,行不伴乳突根治的鼓膜修补术7例,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膜修补术9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膜修补术12例.28例患耳切口均一期甲级愈合,移植物皆成活,干耳时间3~12周,中位数6周.术前0.5、1.0、2.0和4.0 kHz纯音听阈均数气骨导差值为8-36dB,中位数为32dB;术后气骨导差值为8~28dB,中位数13dB.手术后气骨导差值缩小15dB以上14例(Z=-2.073,P=0.038).结论 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作为鼓膜修补及上鼓室外侧壁和外耳道后壁缺损修复材料,干耳率和移植物成活率高,术后听力改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听力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听力重建术的疗效。方法: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鼓膜和听骨链,并根据听骨链是否完整而采取了不同的术式。结果:48耳手术穿孔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8个月-5年半,未见再穿孔,术前,术后骨,气导间距分别为22.1dBHL和6.8dBHL,术后较术前平均缩小15.3dBHL。结论: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理想材料,并能起到槌骨和/或砧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耳屏软骨-软骨膜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耳屏软骨-软骨膜行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52例(52耳)鼓膜穿孔患者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鼓膜,并根据听骨链是否完整及鼓膜是否残存而采取了不同的术式,并于1年后复查纯音听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2耳手术后一个月鼓膜穿孔均愈合。术后随访1~3年,除3耳鼓膜再穿孔外,余均愈合,纯音测听示术后较术前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6dB。结论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是修复鼓膜大穿孔的理想材料,其远期愈合率高,听力恢复满意,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耳屏岛状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大穿孔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64例(64耳)鼓膜穿孔患者用耳屏岛状软骨-软骨膜行鼓膜修复,所有患者均采用内植法一期完成手术。术后1年复查耳内镜及纯音听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耳鸣加重、无眩晕、无面瘫等。除1例鼓膜再穿孔外,余均愈合,愈合率为98.4%(63/64);术后1年复查纯音测听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为29.1dB(术前为38.3dB),骨气导差距平均为13.4dB(术前为24.6dB),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屏岛状软骨-软骨膜修复鼓膜穿孔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尤其适合于鼓膜大穿孔、复发性穿孔患者。  相似文献   

12.
对121耳鼓室成形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比较患耳之骨导听力改变。结果表明:所有病例术后骨导听阈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手术范围及复杂程度的增加,骨导听阈升高显著,0.25-4kHz平均听阈升高数值,在鼓膜修补组(I组)、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Ⅱ组)和电钻下联合进路胆脂瘤清除+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Ⅲ组)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三组间平均骨导听阈升高大于15dB者所占比例依次有所升高,其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Ⅰ、Ⅱ组骨导听阈升高无频率差异,Ⅲ级导听阈升高各频率不均衡,以4kHz骨导听阈的升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阈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导听阈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测试83例不同类型、不同病程的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双耳骨导听阈,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测试结果。结果慢性中耳炎类型、病程可影响骨导听阈。结论慢性中耳炎骨导听闽提高,多数提示内耳受损,但也存在其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耳屏软骨软-骨膜作为移植材料用于鼓膜大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收治的96例(96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病例,采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作为移植材料完成I型鼓室成型术,所有病例均采用内植法I期完成,并与同期用颞肌筋膜修补的82耳相同病变进行比较。术后对鼓膜愈合情况、听力恢复效果等进行定期观察。结果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行鼓膜修补术鼓膜愈合的长期有效率为97.9%(94/96);颞肌筋膜组为96.3%(79/82)。两组的听力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听力检测结果稳定。结论对于紧张部大穿孔的病例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行鼓膜修复术是可行的,并获得满意的听力效果。  相似文献   

1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骨导听阈变化尹兆富,李道长,刘翠云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骨导听力下降,临床多见。本文分析了125例无并发症的单耳和双耳用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纯音听阈,比较了骨导听阈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门诊就诊的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耳内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数据取自本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98例Ⅰ型鼓室成形术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显微镜治疗,n=48)、研讨组(耳内镜治疗,n=48),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术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较基础组,研讨组气道听阈、气骨导差更低;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听力提高幅度更高;研讨组有效率(97.92%)高于基础组(85.42%),研讨组并发症率(4.17%)低于基础组(1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型鼓室成形术患者行耳内镜下选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治疗可改善听力水平、提高气道听阈及气骨导差,达到预期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鼓室成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鼓膜穿孔患者82例(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分为显微镜下颞肌筋膜行鼓室成型术的对照组(41例)与耳内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鼓室成型术的观察组(41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出院时间少,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改善情况好,P<0.05。结论耳内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鼓室成型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住院时间少且听力改善情况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骨导听力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室成形术后骨导听力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61耳)合并骨导听力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术后0.5、1、2、4kHz骨导听力的变化及其与病程、是否合并胆脂瘤、术式、是否行听骨链重建的关系。结果61耳术前骨导平均听力在4kHz处损害最为严重,术后4个频率听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提高幅度以2kHz处最为显著,术后骨导改善阳性(4个频率无一频率骨导听力下降,且有至少二个频率的骨导听力提高10dB以上)有32耳,阳性率为52.5%。病程长短及是否伴有胆脂瘤与术后骨导听力改善与否无明显相关。行听骨链重建的病例骨导听力提高明显优于未行听骨链重建病例。未行乳突切开的鼓室成形术和保留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骨导改善较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明显。结论伴骨导听力下降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经鼓室成形术后部分患者骨导听力可以提高,其术后听力改善程度与病程长短及是否伴有胆脂瘤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耳屏软骨环—软骨膜在鼓膜大穿孔修补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其远期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4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膜成形术的325例(37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年龄,病程,干耳时间,术前气导听阈,术后骨导听阈,鼓室粘膜状况,鼓室硬化灶,听骨重链病变,咽鼓管功能,术中创面渗血;随访3年以上,用SPSS 16.2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病例年龄11~62岁,平均(36±8.32)岁,病程1年至36年,平均(21±7.62)年;1年鼓膜愈合率为94.8%,3年愈合率为91.6%;其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经多因素分析其作用依次为:鼓室硬化斑灶,术前气导听阈,术前骨导听阈,病程,咽鼓管功能,术中创面渗血具相关性。结论影响耳屏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成功率的因素有:鼓室硬化灶、病程长短、咽鼓管功能有关、术前气骨导听阈损失状况,术中创面渗血明显也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