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迅行  卢杰  黄劭敏  钱剑扬 《癌症》2001,20(7):775-777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照射体位对即刻效应的影响。方法:1995年7月至1996年11月,采用^60Co γ线取坐式体位作全身照射11例,其中白血病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1996年11月至2000年8月,采用直线加速 器8MV X线取坐式+侧卧式体位作全身照射52例,其中白血病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果:^60Co照射组,恶心、呕吐4例(36%)、头晕3例(27%);直线加速器组,仅一例轻度恶心。结论:采用坐式+侧卧式体位作全身照射,体位舒适,即刻效应较坐式单一体位照射明显减轻,不失为一种安全的全身照射方式。  相似文献   

2.
腰骶椎平片X线检查,占放射工作的很大比重,特别是基层医院更甚。而全身受X线照射的第一敏感区—性腺,常常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医疗照射损害。相反腰骶椎X线检查的阳性率却很低,70年代国外就有人提出:腰骶椎X线平片检查害大于利,值得重视,国内王瑶山等亦对此有类似的报导。  相似文献   

3.
采用 B16黑色素瘤血道转移及 Lewis肺癌自发转移两种模型研究小剂量辐射对小鼠肿瘤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 ,接受 X线单次全身预照射各组 (2 5 ,5 0 ,75 ,10 0 m Gy)小鼠的 B16黑色素瘤血道肺转移结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0 .0 1) ,以 75 m Gy组为最低。75 m Gy X线全身预照射组小鼠 Lewis肺癌自发肺转移率及转移结节数均低于对照组 (P<0 .0 5~ 0 .0 1)。全身照射后 2 4小时检测小鼠免疫功能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75 m Gy照射组小鼠胸腺及脾有核细胞数增多 (P<0 .0 2 ) ,脾细胞对 Con A刺激反应性增强 (P<0 .0 0 1) ,NK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P<0 .0 1)。上述结果提示 :小剂量 X线全身照射对小鼠肿瘤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小剂量辐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抗肿瘤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外照射放射疗法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1981年以前,我院常规方法是~(60)Co照射鼻咽部,深部X线照射颈淋巴结。于1981年下半年,我们对采用国产电子感应加速器的β线照射鼻咽癌进行了探索性的工作。本文就电子感应加速器和~(60)Co加X线治疗的两组病例疗效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于某些脑病患者(如松果体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脑室管膜瘤)需要给予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以控制肿瘤,提高疗效。 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1)全脑,全脊髓均用8MV-X线照射。(2)全脑使用8MV-X、全脊髓使用12~21MeV-电子线照射。由于使用高能量电子线时而损害磁控管而致加速器发生故障,故时常以8MV-X线取代电子线照射全脊髓。用高能X线照射全脊髓,除全身放疗反应会相应提高外,对女性青少年儿童患者还存在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即卵巢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无照射),低剂量照射组(每次2 Gy)和高剂量照射组(每次5 Gy),每组各8只。比较不同剂量X射线对小鼠进行单次全身照射后,胸腺、脾脏变化及对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数量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照射组胸腺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照射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X线照射剂量的增大,脾脏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免疫器官对X射线敏感度不同,X射线对免疫功能的损伤随着射线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应该加强对放射治疗患者免疫器官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CpG对X线放射治疗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增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含胞嘧啶磷酸盐鸟嘌呤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cytosinephosphateguanine oligodeoxynucleotide,CpG ODN)对X线照射荷瘤小鼠Lewis肺癌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 在小鼠右前腋窝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制备荷瘤小鼠模型,将32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无任何处理; X线照射组,3 Gy/次,第1、3、5、8、10、12天照射,总剂量18 Gy; CpG组,第1、3、5、8、10、12天注射,每次腹腔注射CpG ODN 0.05 mg;D组:CpG+X 线照射组,每次X线照射前6 h腹腔注射CpG ODN。观察各组移植瘤生长速度和各治疗组移植瘤生长延迟时间,HE染色法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建立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经治疗后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都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CpG+X线照射组移植瘤体积最小;X线照射组移植瘤的生长延迟时间为2.1 d,CpG组为2.3 d,CpG+X线照射组为4.8 d,CpG ODN的放射增敏比为2.09。HE染色病理观察到各治疗组都较对照组移植瘤坏死明显,CpG+X线照射组最显著。TUNEL法检测对照组瘤组织细胞凋亡率为(2.75±0.89)%,X线照射组为(4.87±1.13)%,CpG组为(7.63±1.41)%,CpG+X线照射组为(32.63±4.66)%;各治疗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CpG+X线照射组显著高于X线放射组和CpG组(P<0.01)。结论: CpG ODN能明显提高Lewis肺癌移植瘤对X线的放射敏感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研究恩度联合X线照射对心肌纤维母细胞(CF)影响及miR-21的作用。方法:使用大鼠CF进行实验,设空白对照组、10 Gy X线照射组、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组、10 Gy X线+恩度+NC mimics组(阴性对照组1)、10 Gy X线+恩度+miR-21 mimics组、10 Gy X线+恩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照射及半导体实时剂量监测方法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6 MV X线对57例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行半坐立姿或侧卧式两野或四野前后平行对穿野单次或分次照射,并在照射中使用6个半导体探头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实时剂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采用不同厚度的铅皮调整人体中平面受照剂量的均匀性.结果 接受分次照射的41例患者疗后均有轻度和中度恶心、呕吐、腮腺肿胀等症状,但均能耐受,经对症治疗后好转,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无一发生间质性肺炎.实时监测也表明,患者全身照射剂量均匀性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结论 采用半导体探测器实时剂量监测与半坐立姿或侧卧式前后平行对穿照射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身照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27例,采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照射靶区包括肿物边缘外5mm,照射剂量为DT30Gy/15次/3周。结果:27例在完成治疗后疣体完全消失,且未出现难以耐受的皮肤放射损伤,不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结论: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是一种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大、中学生升学体检,X线透视常常重复. 短期内频繁进行胸部X线透视不妥而且有害.X线照射存在风险,电离辐射可诱发癌症或遗传学疾病.受照次数越多,照射剂量越大,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率X线照射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制定放疗计划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A549肺癌细胞进行培养48 h,采用直线加速器行X线照射,照射剂量为6 Gy,照射剂量率分别为1、2、4、6 Gy/min,照射后24 h收集细胞,用70%乙醇固定,RNA酶处理,碘化丙啶染色,采用流式细胞学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X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的改变,细胞在G2/M期发生明显阻滞,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其中以2 Gy/min照射的细胞G2/M期的阻滞最为明显。结论 X线照射影响A549细胞周期的进程,相同的剂量,不同的剂量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选取最佳剂量率进行治疗,可能有助于提高肿瘤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K2抑制剂对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蛋白激酶CK2α、β亚基在不同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CK2激酶抑制剂醌茜素对肺腺癌细胞A549和大细胞肺癌细胞H460对X线的放射敏感性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醌茜素与X线联合作用对A549、H460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影响。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成组t检验。结果 蛋白激酶CK2α、β亚基在对放射不敏感的A549、H1650、H460细胞中高表达, 而在放射敏感的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中低表达。使用醌茜素预处理的A549、H460细胞存活分数(SF)明显低于未处理组, 25 μmol/L的增敏比(D0值比)分别为2.771、2.463。醌茜素可引起细胞凋亡增加, 但X线联合醌茜素与单独醌茜素作用相比未增加A549细胞和H460细胞凋亡(X线照射+醌茜素:单独醌茜素, A549细胞P= 0.487和H460细胞P=0.254), 然而X线联合醌茜素与单独X线照射或醌茜素作用相比可明显引起其G2+M期阻滞(X线照射+醌茜素:单独X线照射, A549细胞P=0.000, H460细胞P=0.0024;X线照射+醌茜素:单独X线照射, A549细胞P=0.000, H460细胞P=0.000)。结论 通过醌茜素抑制蛋白激酶CK2活性可增加NSCLC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27例,采用深部X线放射治疗。照射靶区包括肿物边缘外5mm,照射剂量为Dτ 30Gy/15次/3周。结果:27例在完成治疗后疣体完全消失,且未出现难以耐受的皮肤放射损伤,不影响生殖器官功能。结论:深部X线放射治疗尖锐湿疣是一种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十年来,骨髓移植(BMT)有了迅速进展,临床积累了丰富经验,对BMT 成功起了保证作用,仅就此作一综述。骨髓移植及适应症1949年Jacobson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给动物用X 线照射1,025伦琴的致死剂量时,如果用铅挡住脾或骨髓,可使82.5%的动物免干死亡。1951年Lorenz 用超致死剂量X 线照射小白鼠和豚鼠后予以BMT,使小白鼠和豚鼠生命  相似文献   

16.
自1964年6月至1986年6月经本科术后放疗的44例小脑髓母细胞瘤,男性34例,女性10例,44例中行肿瘤全切或大部切除36例,肿瘤部分切除7例,仅取活检1例。放射治疗采用250kv X线照射13例,180—220 kv X线加~(60)C_o照射3例,单用~(60)C_o照射28例。小脑加脊髓照射23例,全脑加脊髓照射21例。全脑剂量20.3~51.05Gy,小脑剂量22.75~51.05Gy;脊髓剂量20~36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照射对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对定量法分析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24、48 h SW480中Kiss-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24 h,各照射组Kiss-1 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48 h,2、4、6 Gy组Kiss-1 mRNA表达上调(P<0.05),8 Gy组Kiss-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照射不会导致结直肠癌细胞Kiss-1基因表达下调,放疗可能不会增加结直肠癌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能X线、高能电子柬以及混合照射技术治疗浅表肿瘤的剂量学特点,探讨使用混合照射技术时优势。方法 采用西门子MD7745型直线加速器6MV-X线和12MeV高能电子柬为辐射源,通过STAR200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模拟三种照射技术治疗浅表肿瘤。结果 取得了三种照射情况下的等剂量分布图。结论 通过对这些等剂量分布图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治疗浅表肿瘤时,应采用每日同时照射高能X线和高能电子柬这一混合照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采用直线加速器8 MeV X线全身照射治疗26例全身性恶性肿瘤。所用焦点皮肤距为(FSD)3米,最大射野为110厘米×110厘米。病人坐在射野中心,双臂环抱竖起的双膝,头部包括在射野中,双眼用8厘米厚铅块保护。每次中线剂量125拉得,共三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从身体两侧照射,每侧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本期文章有一些好经验,也有值得讨论的问题。 软组织肉瘤在治疗上有许多困难,上海按分化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照射剂量,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松果体瘤治疗的五年生存率达到76%,不仅疗效高,而且深部X线与~(60)Co疗效相近,为只有深部X线机的单位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对喉癌的治疗分析中,部分病例因“全身情况较差”而采用放疗,对这类问题,应采用健康指数进行分析,它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使结论的科学性更高。关于鼻咽癌原发灶照射的适宜剂量,各家观点不一,如果高剂量提高疗效不多,且疗后并发症增高,则得不偿失。现代医学,已将治疗与生命质量看作统一的整体,治疗是各种策略的选择过程,肿瘤治疗在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