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电针刺激光明穴时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和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IRRTM与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CSEP)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和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48名健康志愿者的IRRTM和CSEP的变化.结果 ①电针刺激对经脉循行线上的温度影响不大,但对轨迹的影响比较清楚,它可使IRRTM变得更加连续和规整;②电针刺激感传显著者,当循经感传沿胆经路线上传至头面部时,大脑皮层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除了在靠近中线的下肢代表显示1个红色高电位反应外,越过了上肢代表区,在外侧端的面部代表区又出现1个红色的高电位反应区. 结论 电针刺激光明穴产生的IRRTM及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CSEP,再次证实了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上下肢穴位时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功能活动的影响,探讨外加刺激与皮层体觉诱发电位地形图(CSEP)变化的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脑诱发电位地形图技术,观察23名健康成年无感传志愿者,以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结果 ①电针刺激下肢穴位时,在CSEP地形图上只在下肢代表区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瘫侧足三里(ST36)和风市(GB31)联合穴位电针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监测患侧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aterality index,LI)改变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评定价值。方法对恢复期可配合检查15例脑损伤致偏瘫的住院患者,选择瘫侧足三里和风市穴位进行电针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功能图。15例患者相隔14~49d后再进行1次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比检查。计算出每次的针灸对侧脑激活簇偏侧指数LI影响,LI=(C-I)/(C+I),C与I分别为针灸侧的对侧与针灸侧的同侧脑激活簇数目之和。同时,计算出同期相应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S(score)。统计分析2期LI值对比变化△L(ILI2-LI1)及其与S改变△S(S1-S2)的相关性。结果15例均获得2期检查的完整资料。15例共做43次功能磁共振成像,选择其中较优质30次脑功能图做统计分析。15例LI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4,P〉0.05);△LI和△S均为正值,且△LI与△S呈正相关(r=0.959,P〈0.001)。结论脑损伤患者瘫侧足三里和风市穴位联合电针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动态监测患侧脑激活簇LI改变△LI对脑损伤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具有一定的评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测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电针和高频电针刺激后干预状态时相关经穴和非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的规律,探寻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相关经穴的相关性.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内关穴组、经穴高频电针内关穴组,每组10只.于第3天治疗后,检测心电图,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穴区的皮肤温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大鼠在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双侧相关经穴内关、足三里穴区温度均降低(P<0.01,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双侧相关经穴内关穴区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穴区皮肤温度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以内关穴尤为明显,足三里穴次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扶正温阳法”对阳虚质的影响,探讨阳虚质者红外热图的共性规律,分析判断“扶正温阳法”干预阳虚质人群的疗效。方法 纳入30例阳虚质患者给予益气温阳药物在大椎、肾俞(双侧)、命门等进行穴位贴敷,分别在干预前后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测定督脉、腰部、腹部、双手及双足局部温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阳虚体质患者的督脉、腰部、腹部、双手、双足温度均升高(P<0.05),阳虚体质局部温度得以改善。结论 本研究发现“扶正温阳法”可诱发循经热传导现象,通过调节热能代谢而起到调治阳虚体质的作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来辅助评价阳虚质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指导制定阳虚质人群的干预方案疗效判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为推拿在中枢机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研究发现,推拿时引发的脑区中镇痛、愉悦回路的改变,并影响疼痛传递通路的某些环节,可能是推拿所产生的中枢机制之一.但当前研究尚存在不少缺陷,如穴位刺激对大脑皮层的反应不是对应的,经常是混合反应,常引起多个脑功能区反应等.从既往推拿所引发的中枢效应特点及不足,fMRI技术的特点与中医整体现的相关性,以及利用fMRI技术探讨脑中的推拿效应进行分析总结能为推拿学科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心肌缺血大鼠后不同时间相关经脉穴位"内关""郄门""天泉"穴皮肤温度的变化情况,探寻针刺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后其相关经脉穴位反映的后效应。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经穴低频电针组(简称经穴A组)和经穴高频电针组(简称经穴B组)。经穴A组、经穴B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记录经穴即刻、30 min、60 min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心肌缺血损伤时,相关经脉穴位皮肤温度均升高;电针治疗后,各穴区温度不同程度下降,近端"天泉""郄穴"最接近正常态相同穴区温度。电针治疗结束即刻,经穴A组双侧"内关"、双侧"郄门"、左侧"天泉"体表温度较经穴B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3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郄门"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60 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右侧"郄门"、右侧"天泉"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大鼠心包经经脉线上穴区温度会下降,低频电针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高频电针起效慢,后效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借助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高频电针刺激"内关"穴或非穴后,相关经穴、非相关经穴及非区穴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损伤组(简称模型组)、高频电针经穴组和高频电针非穴组。高频电针经穴组、高频电针非穴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于第3天电针治疗后30、60 min,应用红外热成像仪记录"内关"穴、"阳陵泉"穴、非穴区皮肤红外热像图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温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频电针经穴组"内关"穴区皮肤温度升高(P0.01),高频电针非穴组"内关"穴、"阳陵泉"穴、非穴区皮肤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高频电针经穴组"内关"穴区皮肤温度以治疗后30 min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结论 "内关"穴区皮肤温度能相对特异性地反映大鼠心肌所处的不同状态,高频电针"内关"穴能阻抑由于心肌缺血损伤诱发的相关经穴皮肤温度的下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早在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就发现了热与红外辐射的关系。作为非接触性的快速测温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较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各学科,特别是应用于人群的健康情况调查及与温度有关的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等。目前,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红外热成像图特征研究报道尚少。因此,探索红外热图区域变化特征,对于亚健康态颈部不适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明确诊断的颈椎病患者180例及30例健康者的颈肩部红外热图,以C6、T2和肩胛下角水平连线为标志线,将采集部位分3个区;以不同温度刻度伪码条对应从低温到高温相应的红外热像图,对所有采集对象的颈肩部功能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正常成人颈肩区红外热图呈左右两侧对称,脊柱力线连贯居中,颈区及肩背靠中间区为粉色热区,两侧为黄色凉区。而颈椎病呈明显异常热图,其中有三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的颈椎病有相对特定的红外表达特性。结论红外热成像在颈椎病中有特定的表达特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弱电流刺激兔隔区明显地抑制大脑皮层诱发电位,而且外侧隔核的作用较内侧隔核显著。刺激隔区的抑制作用可被静脉注射纳洛酮(0.4mg/kg)所对抗,而被电针穴位所加强。由此提示,阿片受体参与电刺激隔区的抑制作用,电针穴位能激活隔区而加强其效应。  相似文献   

12.
心脏手术中的热成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温度等,以期为心脏手术提供直观的术中指导。方法实验用比格犬20只常规开胸,建立体外循环,灌注冷停搏液,分时段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同期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12例常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分时段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结果经红外热成像技术,所有研究对象顺利采集到心脏手术过程中相应心肌温度变化数据及术前术后心肌缺血区域相应热区分布变化。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技术手段,可应用于心脏手术中监测并提供术中指导。  相似文献   

13.
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针灸取穴倾向于以夹脊穴及局部经验穴为主治疗,治疗中多种疗法联合应用较为常见。综合疗法中,电针多为首选,配合针刀、推拿、穴位注射、刺络拔罐、中药外敷等疗效肯定。急性期采用精选穴位电针刺激,止痛效果明显;缓解期多种治疗方法协同,相关症状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前后阳虚体质人体任督二脉皮肤温度变化特征,并与平和体质比较,探讨电针对任督二脉阳虚体质皮肤温度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Thermo Tracer TH9100型红外热像仪(日本NEC公司生产),分别于每日上午9~11时对20名阳虚体质和20名平和体质受试者任督二脉皮肤温度进行检测,并对阳虚和平和两种体质电针前后任督二脉皮肤温度进行比较。结果自然状态下,阳虚体质任脉线上膻中穴、下脘穴、气海穴体表温度均要低于其相应的平和体质的三个穴位,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阳虚体质督脉线上腰阳关穴、中枢穴、至阳穴体表温度也低于其相应的平和体质的三个穴位,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是阳虚体质还是平和体质,电针对任督二脉体表温度的影响是一致的,电针对阳虚体质的任督二脉体表温度的影响是升高的,而对平和体质的任督二脉体表温度则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针灸纠偏作用与机体的偏离状态的程度有关,偏离程度越高,针灸纠偏作用也越大,反之亦然;平和体质,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针灸对人体的影响较小,或基本不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阳虚体质中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期望能够对该项技术在阳虚质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有所启示,使之在中医体质领域的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阳虚体质中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阳虚质者的成像特点、疗效评价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阳虚质人群的热成像特征及相关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有效的研究。结论积极探索并完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临床应用包括辅助中医诊断、辅助疗效观察、辅助体质辨析三方面;二、理论研究主要为辅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辅助针灸原理及经络现象研究。综观目前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中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基础问题:如统一检测设备参数、环境标准以及如何逐步确立红外热成像判读标准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钙尔奇D、罗盖全、福善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腰背疼痛分布区域相应节段夹脊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测量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压痛指数、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比较上述指标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结果]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压痛指数、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均有改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压痛指数在治疗2周和4周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热图温度均值在治疗4周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温度均值变化值,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针刺治疗有助于加快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症状,且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值对骨质疏松患者慢性腰背疼痛程度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灸麻醉是祖国医学宝藏之一,目前国内各医院已普遍应用甚至对某些胸腹部手术也在针灸麻醉下进行在心肺肝机能障碍,不适于全麻者,更宜用针灸麻醉,因其对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无不良影响及后遗症,临床应用中电针麻醉作用较强,可用于较大的手术,关于电针麻醉的效果,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曾有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尚欠不足,至于大脑皮层在电针麻醉过程中的作用亦有一些研究报告,但文献材料不多,我们过主所进行的研究证明,电针麻醉能引起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加强,表现为动物的自由运动減少和阳性条件反射建立速度变慢.为了更进一步说明电针麻醉与大脑皮层的关系,我们又进行了这一部分实验.  相似文献   

19.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穴位主治作用还未得到比较完整的科学的解释,近年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应用,使在活体非创伤性地研究针刺不同穴位对大脑活动的影响成为可能。本文对2004年以来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针刺不同穴位脑活动效应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D-丝氨酸(D-ser)在大鼠电针耐受形成和维持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初步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SD大鼠给予多次电针刺激后建立大鼠电针耐受模型;观察电针耐受大鼠机械痛阈(MWT)变化百分数的改变;ELISA法检测大鼠在电针耐受前后PAG中D-ser水平变化;电针耐受大鼠PAG微量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Fc)后给予电针刺激观察大鼠MWT变化百分数改变。结果:大鼠经多次电针刺激后,其MWT变化百分数逐渐降低伴PAG中D-ser水平逐渐升高;电针耐受大鼠给予Fc后再电针刺激,PAG中D-ser水平下降,大鼠MWT变化百分数升高。结论:多次外周穴位电针刺激导致大鼠电针耐受形成,其机制与PAG中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引起D-ser释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