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行TACE治疗22例(手术+TACE组)、仅行手术切除而不行TACE治疗患者20例(单纯手术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TACE组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前者肿瘤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但两组2年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TACE组1年及2年生存率(76.1%,48.2%)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52.8%,23.6%)(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后结合TACE治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近期复发率且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7例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二组:A组37倒,行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B组40例,单纯行TACE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以及半年和1年生存率。结果A组AFP下降比B组明显(P〈0.05),A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B组(P〈0.05)。结论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优于单纯性行TACE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肝癌组织和外周血液中树突状细胞(DC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TACE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17例(TACE+手术组)和未经TACE单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30例(单纯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的DCs含量。另选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7,15天采集周围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DCs的含量。结果TACE+手术组肝癌组织中DCs数量明显少于单纯手术组(P〈0.05);经TACE治疗后第7,15天,患者外周血DCs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均为P〈0.05)。结论TACE治疗后,患者肝癌组织和血液中DCs数量的减少可能是TACE后肝癌易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术后行TACE组(实验组,103例)及未行TACE组(对照组,118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血管癌栓及肿瘤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1%、65.0%、40.8%,对照组为71.2%、40.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肿瘤1年复发率为22.3%,对照组为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年、3年的复发率为57.3%、73.8%,对照组为61.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行TACE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肿瘤的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序贯性应用较单纯应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势和实用价值。方法: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行单纯TACE治疗,25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观察指标:(1)治疗后第4周肝功能变化;(2)治疗后4周增强CT/MRI检查肿瘤坏死率的情况;(3)局部肿瘤的复发率;(4)治疗后的生存率的比较。结果:治疗后两周行肝功化验检查,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1个疗程结束后的2个月行强化CT和DSA检查,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3.3%(12/30)、92%(23/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复查随访,有13例复发,复发率46.7%(14/30);综合组半年复发率为12%(3/25)。复发率行统计学处理(X^2=7.34,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率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半年生存率几乎相同,均在90%以上,无统计学意义。而1年及两年的生存率比较,综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显示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联合经皮穿刺脾选择性门静脉化疗栓塞(TACE+PTSPV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无手术切除指征并有门静脉血供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两组,13例(TACE+PTSPVCE组)施行TA-CE联合PTSPVCE治疗,19例(对照组)施行单纯TACE。全部病例随访11~37个月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TACE+PTSPVCE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缩小率分别为84.62%和63.16%;肝左叶体积增大率分别为38.43%、10.78%;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78%、55.56%、33.33%和58.82%、35.29%、17.65%,两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PTSPV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TACE;经皮穿刺脾门静脉插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门静脉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对原发性大肝癌(直径5~10c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n=42)及联合治疗组(TACE+PMCT组,n=60),均予一次或多次TACE,对TACE+PMCT组1~2周后给予微波消融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TACE+PMCT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AFP下降率均高于TA-CE组(P=0.030、0.024、0.020),其1、2年生存率亦均高于TACE组(P=0.007、0.001)。TACE+PMCT组与TACE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个月和13个月(P<0.001)。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行TACE治疗的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63月,平均为(21.8±27.3)月。总体患者TACE术后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75%、37.49%和21.84%。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癌灶个数、肿瘤有无假包膜、病灶分布情况、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情况、血清AFP状态、Child-Pugh分级、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及治疗次数与TACE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P均<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肝癌患者TACE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依次为: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情况、门静脉癌栓。结论Child-Pugh分级、术后碘油沉积分型及门静脉癌栓是影响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对7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先TACE后3DCRT相结合,观察疗效及生存率,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70例中单发病灶20例,多结节病灶50例。放射治疗总剂量48-62.5Gy。结果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41例,有效率68.6%。6个月生存率为62.9%(44/70),1、2年生存率分别为32.9%(23/70)、4.3%(3/70),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对放射治疗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结合3DCRT是治疗PHC的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中晚期PH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ACE组(40例)、RFA组(38例)及TACE+RFA组(47例),观察3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 TACE+RFA组总有效率为74.5%,明显高于TACE组的52.5%和RFA组的47.4%(P0.05);TACE+RFA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17.0%、31.9%,均明显低于TACE组(37.5%、57.5%)和RFA组(42.1%、60.5%)(P0.05);TACE+RF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0.2%,均明显高于TACE组(70.0%、47.5%)和RFA组(68.4%、44.7%)(P0.05);且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21个月)和RFA组(19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RFA可有效治疗中晚期PHC,减少术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其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单纯RFA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eareinoma,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veintumorthrombus,PV.IT)患者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e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化疗(pereutaneoustranshepaticportalveinchemotherapy,PVC)联合TAC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可手术切除的PHC合并PVlTr患者3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术后1个月肝功能基本正常后行TACE;B组患者术后1个月肝功能基本正常后行PVC,术后2个月肝功能基本正常后行TACE,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3个月;B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7个月。A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22.2%、11.1%;B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33.3%,两组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并PVr丌的PHC患者手术切除后经双路(PVC+TACE)介入治疗比单纯TACE治疗更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以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90%、40.20%、22.20%,中位生存期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远处转移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FP、GGT、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BCLC分期、动静脉瘘为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影响TACE治疗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AFP、GGT、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BCLC分期及动静脉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介入方法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HBVR-HCC)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85例确诊为HBVR-HCC、没有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其中44例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段性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41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48周HBV-DNA水平、肝功能、AFP水平和Child-Pugh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状况。 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观察组HBV-DNA水平逐渐降低,而对照组逐渐升高,两组差异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与AFP水平、逐渐降低,但观察组在治疗24周后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hild-Pugh评分逐渐升高,但观察组在治疗24周后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CC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1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TACE对HBV活动存在激发作用,抗病毒联合TACE治疗HBVR-HCC可有效控制HBV,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预测指数(predictive index,PI)模型,评价PI模型在HCC根治术后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201例HCC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获得影响HCC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HCC根治术后5年生存情况的PI模型,运用ROC曲线获得PI模型临界值,根据PI模型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划分为高危组、低危组,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高危组和低危组TACE治疗各阶段累计生存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根据独立预测因子以及其回归系数建立PI生存预测模型:PI=0.32×NLR+0.39×HG(高=1,中=2,低=3)+0.92×VEGF(高表达=1,低表达=0)+0.87×MVI(是=1,否=0)+0.73×AT(单发=0,多发=1)+0.53×MTS(≥5 cm=1,<5 cm=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PI临界值为2.75,Cox回归模型显示PI值成为独立预测因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危组,TACE治疗亚组和非TACE治疗亚组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ACE亚组:97.6%、95.2%、90.5%,无TACE亚组:95.2%、85.5%、83.9%,P>0.05);高危组,TACE治疗≥3次亚组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100%、80.0%、53.3%)显著高于TACE治疗<3次亚组(81.8%、40.9%、36.4%,P<0.05);TACE治疗<3次亚组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81.8%、40.9%、36.4%)显著高于未行TACE治疗亚组(73.3%、13.3%、13.3%,P<0.05)。结论 PI≤2.75且伴有1或2项侵袭性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推荐给予1~2次TACE治疗,不伴有危险因素的低危患者不推荐术后TACE治疗;PI>2.75的高危患者,予以三次以上TACE治疗可以提高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肝切除术(LR)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都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PLC)破裂出血的治疗,但相关疗效结果报道仍有较大差异.目前,在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以降低院内病死率和改善长期生存方面仍未达成共识.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LR和TACE治疗PLC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预后,以期为该病提供合理的治...  相似文献   

17.
以载药微球CalliSpheres栓塞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以载药微球CalliSpheres栓塞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alliSpheres栓塞治疗22例无法手术切除PHC,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3天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高于术前,白蛋白(ALB)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1个月ALT、AST、TBIL、ALB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6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6.36%(19/22)、68.18%(15/22)及50.00%(11/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36%(19/22)、81.82%(18/22)及68.18%(15/22)。术后不良反应以发热和腹痛为主,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alliSpheres栓塞治疗不可切除PH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TACE+微波消融(MWA)+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TACE+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接受TACE+MWA+PD-1(观察组)或TACE+MWA治疗(对照组)的PHC患者各40例,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90.00%和72.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7.50%和95.00%;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30.80个月和15.7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23.35个月和6.80个月;观察组OS和PFS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经相关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TACE+MWA+PD-1联合治疗PHC效果优于TACE+MW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ACE术中小剂量化疗灌注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56例不可手术切除的PHC患者接受4次超选择性TACE,按化疗药物剂量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组(n=24)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常规剂量组(n=32)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比较两组第1次TACE术前与第4次TACE术后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及近期疗效。结果常规剂量组术后4项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小剂量组术后4项肝纤维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PHC时,采用小剂量灌注化疗药有利于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对于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而言,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其治疗方式目前仍有很多争议。笔者总结可切除HCC合并PVTT的外科治疗经验,比较手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此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39例可切除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组),16例行TACE治疗(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手术组除1例肿瘤广泛侵犯仅取材活检,其余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19例示切缘阴性;2例术后肝功能不全,经人工肝及其他支持治疗痊愈出院。TACE组16例肝动脉超选、灌注、栓塞顺利;1例因肝动脉完全栓塞,术后3 d因急性肝衰竭救治无效死亡。手术组8例术后辅助TACE治疗,5例靶向治疗,其中1例I型PVTT患者手术后联合TACE等治疗后仍生存47个月。TACE组13例多次治疗,4例给靶向药物,其中1例II型PVTT患者TACE术后经过7次灌注化疗及栓塞仍然生存25个月。与TACE组比较,手术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术后行TACE的例数更少、术后未做其他治疗的例数以及术后AFP恢复正常的例数更多(均P<0.05)。手术组与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个月与9.5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43.5%、34.8%、17.4%与46.7%、33.3.0%、13.3%、0。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与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VTT分型、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PVTT分型、肿瘤直径、AFP水平是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PVTT分型、肿瘤直径、AFP水平直接影响HCC合并PVTT患者的术后生存,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TACE治疗,尤其是对于可切除HCC合并I/II型PVTT的患者,但治疗选择可能受患者意愿、经济因素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