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G~ 、G~-菌均有作用,尤其适用于G~-杆菌的感染。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损害,  相似文献   

2.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东 《中国药房》1992,3(6):30-31
<正>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已四十多年,这类抗生素为人类抵抗疾病所起的作用早已广为人知。但人们对其引起耳、肾等毒性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据对药物性耳聋患者调查发现,83%是由氨基糖甙类药物引起。有关学者还对北京市四所聋哑学校、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聋哑门诊儿童及两所工厂的聋哑青年工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共1039例。其中男554例(53.5%).女485例(46.7%)。致聋原因:药物(小儿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618人  相似文献   

3.
自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简称AmAn)问世以来,其肾、耳毒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重要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促使人们对其毒性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AmAn的肾、耳毒性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在耳科领域,预防和治疗此类抗生素致聋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胡亚莉  胡亚欣 《河北医药》1992,14(3):165-165
氨基糖甙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也是最易发生耳毒性的一类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本文仅综述其耳毒性特点及防治措施。1 耳毒性特点:(1)发生率高: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包括对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的损害。前者发生较早,通常在2~4周发生,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及时停药可恢复;后者发生较晚,多数在1~3个月出现,主要表现为耳鸣、耳聋。据统计全国1770万聋人中,有300万为应用耳毒性药物引起,足见其危害。(2)  相似文献   

5.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对大多数G^-引起的感染疗效确切等特点。但该类药物具有个体差异大、治疗指数窄等缺点,应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参数近期文献从葡萄糖转运及其代谢、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处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机制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甙类抗生毒具有抗菌谱广,对大多数G-引起的感染疗效确切等特点.但该类药物具有个体差异大、治疗指数窄等缺点,应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参考近期文献从葡萄糖转运及其代谢、第二信使、微量元素和线粒体功能等方面就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可能机制及临床处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视网膜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多数治疗眼内炎的方案均包括向玻璃体注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并发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视网膜的毒性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作者收集了玻璃体内注射硫酸阿米卡星0.2~0.4mg或硫酸庆大霉素0.1~0.2mg以防治眼内炎的13例患者的病史,对患者的体征和方程等关键性细节进行调查和总结.结果表明,这些病例提示阿米卡星和低剂量庆大霉素,与庆大霉素一样,也能导致黄斑梗塞.导致所有病例病变的药物剂量还不能确定,但医院药剂师按照打印的规则配制药物,这种规则有助于避免发生稀释误差.许多病例与先前报道的使用氨基糖甙抗生素所致毒性不同,这些病例的黄斑分布十分散在.大多数患者视力损害严重,但有2例的大部分无灌注区邻近有黄斑,而且一些中央四周围毛细管稀疏,视力恢复到20/50.  相似文献   

8.
陆玉碧  黄鹂 《中国药业》1999,8(10):29-30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甙元化合而成,它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巴龙霉素、庆大霉素及了胺卡那霉素等。本类抗生素疗效确切,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放对其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这类药物主要影响人的第八对脑神经,产生耳蜗神经、前庭神经损害,导致听觉和平衡障碍,故习称为耳毒性抗生素。1耳毒损害的机理及特点人的第八对脑神经主要由主司听觉的耳蜗神经和主管平衡功能的前庭神经组成。在使用氨基糖式类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因药品纯度、剂量、给药途径、疗程及间隔时间或特异体质…  相似文献   

9.
慎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于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疗效较好,且价格便宜,常被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过多使用,不但造成耐药菌株的增加,其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后遗症更为严重。所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均能引起可逆或不可逆的前庭、耳蜗及肾脏的毒性损害。这些毒、不良反应对人的危害很大,因而,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应受到限制。1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毒、不良反应这类药物的毒、不良反应可大致分为1.1耳毒性使用任何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均可导致前庭及听觉功能的损害。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内耳淋巴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损害内耳柯蒂氏器内、外毛细胞的糖代谢和利用,导致内耳毛细胞膜上钾、钠离子泵发生障碍,使毛细胞功能受损,发生退行性变性和永久性听力丧失。这类毒性作用是随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而变化,一旦进展到听力丧失,即使停药也不能恢复。耳蜗毒性的早期症状是高音调的耳鸣,甚至在停药后仍持续数日至2周,这个阶段的损害是可逆的。前庭毒性作用的临床症状是持续1~2d头痛,继之为迷路功能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及平衡功能失调,闭目时坐、立困难,眼聚焦及阅读发生障碍,直至共济失调。停药数月后这些症状可逐渐消失,但部分患者仍可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前庭功能失调者:多...  相似文献   

10.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系指分子结构中含有1个氨基醇环和1个或多个氨基糖分子,由配糖链相联接的一类药物。对多数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价格便宜,故在肺部感染中一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结核病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但是其存在剂量依赖性的毒性,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尽管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西梭霉素和福提霉素的某些衍生物其抗菌作用显著增强,但在毒性和疗效上,过去十年中没有一个新品种优于丁胺卡那霉素,估计近五年内也不会有更优良的新品种。氢基糖甙类抗生素将在若干年内继续在临床应用,并作为免疫功能不全和严重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3.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方案孙昕,王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北京100853)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广谱抗生素,但因耳、肾毒性较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通过对用药方案的研究,发挥其抗菌优势,降低不良反应。1-日一次给药方案的设想1.1一日一次...  相似文献   

14.
氨基糖甙类(Aminoglucosides)抗生素系化学结构含有氨基糖分子的一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品种较多,临床用途较广,目前用于临床的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包括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新霉素及巴龙霉素五类。其共同特点为:1.它们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多个氨基或胍基碱性基团,是较强的有机碱,故临床多用其硫酸盐。这类药物离解度大,脂溶度小,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分布于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一些专家提出抗生素循环(轮换)用药策略和策略性换药,使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很多耐药菌株敏感。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为合理的使用该药物,本文重点介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氨基糖忒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antibi-ties)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阴性苗以及结核杆菌均具抗菌作用的广谱抗生素;其分子结构中都有两个或三个氨基糖分子和脂环族结构。由于其含有多羟基及氨基精碱性忒,故都易溶于水;而其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紫外发色团和荧光团,给含量分析带来了困难;目前各国药典[”’,’]绝大多数用微生物测定法分析氨基糖俄类抗生素的含量。本文以近几年的文献为主,综述了氨基糖式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的进展,并简单地评述了其在体内外分析中的应用。一、分光光度法(Sepctrophotometry)(见表1)。表2*过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决策分析的方法,以抗菌活性,不良反应和治疗代价为主要评价标准,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西梭霉素和乙基西梭霉素等五种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临床实用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丁胺卡那霉素以其抗菌活性强为特点可供首选。决策分析系统为临床安全、有效和经济的使用药物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药方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昕 《药学情报通讯》1994,12(3):161-164
  相似文献   

20.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AG)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常用抗菌药 ,口服不易吸收 ,仅供注射给药 ,其水溶性好 ,性质稳定 ,抗菌活性强 ,特别是AG第三代产品 (如奈替米星与依替米星 )对钝化酶相当稳定 ,对金葡菌和G-杆菌均有效 ,其中阿贝卡星与依替米星抗耐甲氧苯西林金葡菌 (MRSA)最有效。由于这一类药物的耳、肾毒性问题而受到应用的限制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与临床医师们为提高AG的疗效与降低毒副反应 ,从药动学与药效学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为日剂量一次给药方案提出了科学依据 ,现概述如下。1 首次暴露效应与功能性耐药早在 1994年 ,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