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鼠感染不同数量旋毛虫后幼虫在鼠体内的发育及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不同数量旋毛虫幼虫后 ,幼虫在体内的发育、分布以及密度上的差异。方法 :小鼠随机分组感染不同数量旋毛虫幼虫 ,2 8天、35天后解剖观察鼠体不同组织内幼虫的发育 ,分布以及密度。结果 :旋毛虫在 3组小鼠体内发育情况大体相同 ,幼虫在鼠体膈肌和咬肌中的密度最高。不同动物组感染不同数量旋毛虫后 ,鼠体幼虫密度和分布有明显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较小数量旋毛虫幼虫感染适宜于旋毛虫保种 ,较大数量旋毛虫幼虫感染适合于旋毛虫幼虫的收集及进行旋毛虫病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IL-2对小鼠旋毛虫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的小鼠不同时期IL-2的水平及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方法小鼠感染旋毛虫后,采用ELISA检测小鼠不同时期外周血中IL-2含量。取不同部位肌肉观察旋毛虫在鼠体内的发育。结果小鼠感染旋毛虫后1~5周IL-2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1d即可检出旋毛虫,以膈肌中检出数为高,其次为咬肌,舌肌最少。结论IL-2对感染旋毛虫小鼠早期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感染后35~42d幼虫密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旋毛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及炎性细胞反应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毛虫感染小鼠后,幼虫在鼠体内的发育、分布及密度上的差异,以及外周血细胞动态变化。方法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21d、28d、35d、42d解剖,观察鼠体各组织内幼虫的发育,分布以及密度。采集血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旋毛虫幼虫在鼠体的分布和密度有一定差异,但以膈肌和咬肌中的密度为高。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于第14d后逐渐上升趋势,21d、28d达高峰,后逐渐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而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一定数量旋毛虫幼虫感染适宜于旋毛虫保种,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与宿主免疫现象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模型上,体内和体外实验都证实悬挂旋毛虫幼虫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脂质体(~(14)C-POPC/Chol/PA),在幼虫体内的含量远高于对照脂质体。实验结果表明,免疫脂质体可以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为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治疗旋毛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进一步探索旋毛虫在本地的存在情况 ,以期防患于未然。方法 :于 1997年 3~ 9月感染实验动物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共 32只 ,观察动物对旋毛虫易感性及侵犯脏器和肌肉内分布情况。结果 :实验动物对旋毛虫普遍易感 ,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旋毛虫主要寄生于横纹肌内 ,以膈肌最为多见 ,在各内脏器官中均未查见幼虫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广西龙州果子狸旋毛虫分离株进行虫种研究,确定当地是否存在新虫种。方法对龙州果子狸旋毛虫分离株进行囊包形态学、毒力和保姆细胞形成时间进行实验观察。提取并且扩增该旋毛虫及从德保、南丹野鼠体内分离的旋毛虫、河南旋毛虫分离株细胞色素氧化酶1(COX1)基因,分析同源性及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并且与Genbank已知的旋毛虫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原代囊包的平均大小为328.72μm×236.42μm。小鼠接种旋毛虫(2 000条/只)后,半数死亡天数为24~25d,死亡率为84.62%。小鼠感染后第18d开始形成保姆细胞,第34d后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至56d实验结束时仍可见少量游离幼虫,未见钙化死亡囊。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和南丹旋毛虫分离株、河南分离株之间COX1的同源性为99.8%~100.0%,遗传距离为0.000~0.003。龙州旋毛虫分离株、南丹旋毛虫分离株及河南分离株与基因库中T.spiralis COX1基因的同源性为98.8%~99.0%,遗传距离为0.003~0.005。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果子狸分离株与德保、南丹分离株及Genbank中的T.spiralis在同一分枝,与其它旋毛虫种在不同的分枝。结论广西龙州发现果子狸自然感染旋毛虫,与广西德保、南丹两县野鼠体内分离旋毛虫为同一虫种,即T.spirilas,广西未发现新的旋毛虫种株。  相似文献   

7.
旋毛虫幼虫感染小鼠后2周内即发育成熟并产出幼虫。解剖结果以感染后5~8周检出的虫数为多;第8周以后幼虫周围形成完整的囊包。旋毛虫幼虫在鼠体内的分布,显示以膈肌感染虫数为多,依次为咬肌,前腿肌等。旋毛虫小鼠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后d_(14)已能测出抗体,d_(35)后抗体开始升高,d49~70抗体达高峰,d77后抗体开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9-硝基喜树碱纳米脂质载体系的体外释放、巨噬细胞摄取及体内组织分布特性。方法以B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进行9-硝基喜树碱纳米脂质载体系统的体外细胞吞噬实验;以一级昆明种小鼠为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组织分布实验;并进行多晶X-射线衍射及体外释放实验的测定。结果9-硝基喜树碱可能以无定形物分散在纳米脂质载体中,液态脂质的加入并没有改变纳米粒固态内核的性质;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纳米脂质载体系统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PEG的修饰使巨噬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减少,且能够增强纳米粒抵抗蛋白吸附的能力;纳米脂质载体系统能够延长9-硝基喜树碱在血中的滞留时间,并改变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特征。结论由Myrj59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系统具有缓释特性,且具有良好的长循环性及肝、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9.
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中士的宁在体内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超细粉体技术对马钱子主要成分士的宁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小鼠以100mg/kg剂量灌胃给予2种不同粒径的马钱子粉末后,在规定的时间摘取各脏器,匀浆提取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士的宁浓度。结果:马钱子超细粉给药组士的宁在各组织器官中吸收,分布,排泄普遍快于普通粉组,且在体内脏器含量明显高于粉组。结论:超细粉体技术可加快马钱子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其减少其在体内蓄积。  相似文献   

10.
实验小鼠受寄生虫侵袭时,其生理、生化内环境可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多种实验研究的进程和结果。例如,找们在作旋毛虫人工感染研究时,发现寄生短膜壳练虫的小鼠,对旋毛虫的感染率比无虫鼠低的现象。为了作好实验小鼠寄生虫监测及培养无虫小鼠,必须首先了解小鼠寄生虫状况。为此,我们对上海市5个主要实验动物中心或动物房小鼠作了寄生虫调查。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静脉给药探测 ̄3H-天麻甙元和 ̄3H-天麻素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并采用硅胶薄板层析法对注射 ̄3H-天麻素的小鼠组织提取液的放射性成份进行分析,研究了二者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结果显示:天麻素(Gastrodin)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并在脑、血及肝中迅速分解为天麻甙元(Gastrodigenin),然后以天麻甙元的形式存留在脑组织内,发挥中枢镇静作用。天麻甙元和天麻素都主要经肾脏排泄,天麻素在小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法筛选旋毛虫抗肿瘤相关基因,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获取可靠的实验样本。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检测组(Tester)和驱动组(Driver),Tester为经口服感染旋毛虫250条、400条和550条组,Driver为不接种组,在感染后11 d,两组同时在皮下分别接种SP2/0细胞2×106个/只,检测组和驱动组小鼠荷瘤后,于20 d后处死,采集两组肿瘤组织和脾脏组织,用天平称量肿瘤块的重量,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块3个互相垂直直径进行体积比较;为了检测两组小鼠免疫情况,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内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以便评估所需样本的可靠性。结果将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后,经统计分析比较两组肿瘤块重量和体积大小的差异均极为显著(P<0.01)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类,FACS共检测1×105个细胞,分别得到脾细胞中CD3 、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感染组小鼠机体的CD3 、CD4 、CD8 和CD4 /CD8 显著增高,在接种不同剂量的旋毛虫后荷瘤,小鼠脾脏特异的T淋巴细胞亚类:CD3 差异显著(P<0.05);CD4 差异显著(P<0.05);CD8 差异显著(P<0.05);CD4 /CD8 差异显著(P<0.05)。通过以上指标的测定,我们认为所建立的动物模符合SSH的实验要求。结论建立的旋毛虫抗实体瘤动物模型,可用于旋毛虫抗肿瘤差异基因筛选的实验起始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抗肿瘤分子机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常小鼠静脉注射国产光卟啉后血中放射性快速降低。快、慢两项生物半衰期分别为2.8分钟和980分钟。药物在正常小鼠体内分布高峰值依次为肝、肾、肺、肠、皮、脾、心、骨、胃、脑和肌肉。在荷Lewis肺癌小鼠体内分布高峰值依次为肝、肺、肾、脾、瘤、肠、心、卵、胃、皮、肌肉、骨和脑。给药后72小时瘤组织含量为肌肉的8.4倍,为皮肤的4倍。粪尿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立论依据】 旋毛虫是一种在多种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的寄生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在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肉内。旋毛虫的唯一传播方式是食入含有活幼虫的肌肉组织。基于寄生虫操纵(Parasite manipulation)理论,寄生虫在生存压力下,会进化出某种机制,改变宿主的某些行为,增加宿主被捕食者捕食的几率,从而有利于寄生虫的传播。有研究表明,旋毛虫感染小鼠会出现胃肠道炎症、食欲减退、活动减少等临床表现以及某些社会行为的减退等,以上种种改变,可能使得宿主身体素质变差,易于脱离群体,从而增加被捕食者捕食的机会。 【设计思路】 旋毛虫的感染方式只能是食入含有活幼虫的肌肉组织,因而我们设想感染了旋毛虫的小鼠会出现行为学上的损失,从而使得旋毛虫更易完成生活史。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拟用行为学分析仪观察、记录并分析小鼠感染旋毛虫后行为学上的一系列变化,并进而检测旋毛虫感染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试图阐述行为学改变的可能机制。 【实验内容】 旷场实验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和探索行为水平;用猫尿等刺激物观察小鼠对天敌的规避反应;观察旋毛虫感染对小鼠的配偶选择及个体社会等级的建立、维持、逆转的影响;检测小鼠体内17β雌二醇和睾丸酮水平的变化。 【材料】 雌性及雄性昆明鼠,RIA激素测量试剂盒,动物行为学分析系统。 【可行性】 本项目基于寄生虫操纵理论设计了感染旋毛虫小鼠行为学的完整观察体系并检测小鼠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实验设计既有理论指导,也有成熟的技术路线,可行性强。小组成员已基本掌握小鼠建模、行为学观察和激素检测等相关技术。 【创新性】 本项目首次观察了感染后的小鼠对捕食者的反应等一系列行为学,以期阐明感染除了使宿主变得虚弱外,也会通过使宿主对捕食者不敏感,增加宿主被捕食的机会从而利于寄生虫延续种族。  相似文献   

15.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richina)是毛形科毛形属成员,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肠道和肌肉组织,人与多种动物均易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学术界对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多数研究是以大鼠和小鼠等啮齿动物为实验模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的影响。方法ICR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3周后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为旋毛虫单独感染。结果与旋毛虫单感染相比,小鼠预先经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再感染旋毛虫,在感染后5~14d其小肠内的成虫数明显增加(肠道排虫明显延迟),而感染后23~90d其肌肉中的幼虫数明显下降。结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异源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病是人畜共有的寄生虫病,人体感染的主要来源是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的猪肉,感染后常引起较为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引起死亡。1963年我室得知郑州肉类联合加工厂从南阳地区调来的生猪经宰后检查不断发现旋毛虫幼虫,遂取回阳性猪肉一块,于1963年8月至1966年3月感染实验动物小白鼠和豚鼠共25只,观察旋毛虫幼虫在其体内的分布情况,目的是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拟  相似文献   

18.
IgE在小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Ig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并通过IL-4、IL-5的表达测定,探讨IgE在旋毛虫感染小鼠急性期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感染旋毛虫后7、14、21、28、35、60d小鼠外周血中总IgE水平,同时用间接ELISA法测定特异性IgE水平,采用体外培养法做IgE介导嗜酸性粒细胞对旋毛虫肌幼虫的体外杀伤实验,按分组设计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板孔中加入感染旋毛虫小鼠外周血提取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感染鼠血清及感染鼠的旋毛虫肌幼虫与含有10%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共培养2d。显微镜下,分别在12、24、48h观察小鼠Eos对旋毛虫肌幼虫的影响,另外,用RT-PCR方法观察感染旋毛虫小鼠脾脏中IL-4、IL-5的mRNA含量,观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总IgE水平增高,在14、21d达到高峰(P0.01),第3周后逐渐下降,特异性IgE在14和21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率达88.9%。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单纯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无杀伤作用,在免疫血清参与下,Eos对幼虫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灭活IgE后,Eos的杀伤作用明显减弱,与单纯Eos的情况无差别。感染组小鼠脾脏中IL-4和IL-5mRN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IgE抗体参与了旋毛虫急性期的免疫,主要作用为快速排出肠道内的旋毛虫脱囊幼虫,Eos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的过程需要IgE的参与,且IgE是Eos发挥ADCC效应所依赖的重要免疫球蛋白,感染旋毛虫小鼠的IL-4和IL-5表达量明显升高,故说明IgE是小鼠旋毛虫感染急性期重要的抗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溶液及混悬液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将三氧化二砷溶液及混悬液注入小鼠体内后,不同时间取小鼠脏器组织并测定其三氧化二砷含量,而得到三氧化二砷溶液及混悬液在小鼠体内的大致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从分布总量看,①肝、肺、肾中砷分布量的时间过程变化显著而血、心、脾、胃、脑中砷分布量的时间过程变化不明显(P>0.05);②2种制剂在各脏器(体液)中砷分布量的差异明显(P<0.01);③混悬液在血、脾、肺、脑中的砷分布量明显高于溶液(P<0.05).  相似文献   

20.
α-第二丁基对羟基苄醇是天麻甙元的衍生物,脂溶性较强,易透过血脑屏障。采用~3H-α-第二丁基对羟基苄醇注射小鼠,检测该药在小鼠体内的分布,结果以脑最高,其次是肝、肾、小肠。中枢抑制作用迅速而短暂。分布实验结果与对小鼠遥测脑皮层电图的抑制性变化及给药后对小鼠的镇静作用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