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HSP)伴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随机收集40例HSP患儿及40例正常儿童的粪便标本,先用快速免疫检测卡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判定有无H.pylori感染.然后提取两组粪便标本目标细菌DNA,采用16Sr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并计算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比值.结果 HSP患儿H.priori检出率为50.0%,正常儿童为27.5%(x2=4.266.P<0.05).双歧杆菌在HSP伴H.Pylori感染组和HSP非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鼍明显减少(P<0.008 3);大肠杆菌在正常儿童H.pylori感染组和非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升高(P<0.008 3),在HSP伴H.pylorii感染组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相比,数量明显升高(P<0.008 3).B/E值在HSP伴H.pylori感染组分别与HSP非H.pylori感染组、正常儿童H.priori感染组和正常儿童非H.pylon感染组相比,数值明显降低(P<0.008 3).结论 HSP患儿H.pylori检出率较正常儿童明显增多,HSP发病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HSP伴H.pylori感染和HSP非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均较正常儿童减少,HSP伴H.pylori感染患儿肠道大肠杆菌较HSP非H.pylori感染息儿升高,HSP伴H.pylori感染患儿B/E值明显降低,提示HSP患儿肠道菌群失调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儿Hp根除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感染Hp分为Hp感染组与Hp未感染组,留取Hp感染组治疗前及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30 d的粪便行16S rDNA测序,应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Hp感染组与Hp未感染组肠道菌群检出情况,配对 t检验比较Hp感染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检出情况,以非参数检验比较Hp感染组与Hp未感染组的菌群多样性[多样性(Shannon、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Chao 1)指数]和Hp感染组治疗前后的菌群多样性。 结果:治疗前Hp感染组与Hp未感染组的双歧杆菌[(5.92±1.85) lg copies/g粪便比(6.58±2.01)lg copies/g粪便]、乳杆菌[(4.89±1.35) lg copies/g粪便比(4.47±1.59)lg copies/g粪便]、类杆菌[(8.42±2.12) lg copies/g粪便比(8.01±2.20) lg copies/g粪便]、产气荚膜梭菌[(5.90±1.90) lg copies/g粪便比(5.88±2.01) lg copies/g粪便]、肠球菌[(5.41±1.27) lg copies/g粪便比(5.02±1.48) lg copies/g粪便]、肠杆菌[(5.01±1.80) lg copies/g粪便比(5.37±1.47) lg copies/g粪便]、酵母菌[(5.90±1.85) lg copies/g粪便比(5.88±2.01) lg copies/g粪便]检出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Hp感染组与Hp未感染组的肠道菌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3.84±0.52比3.90±0.45)、Simpson指数(0.16±0.04比0.15±0.05)、Chao 1指数(178.52±40.22比185.32±42.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前比较,Hp感染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检出数量均下降(均 P<0.05);与治疗7 d及治疗14 d比较,治疗结束后30 d双歧杆菌[(4.54±1.78) lg copies/g粪便比(4.20±1.22) lg copies/g粪便比(5.21±1.55) lg copies/g粪便]、乳杆菌[(4.01±1.20) lg copies/g粪便比(3.89±1.32) lg copies/g粪便比(4.43±1.10) lg copies/g粪便]、类杆菌检出数量[(6.78±1.88) lg copies/g粪便比(6.55±1.90) lg copies/g粪便比(7.68±2.00) lg copies/g粪便]均有所升高(均 P<0.05);Hp感染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检出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前比较,Hp感染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hannon指数与Chao 1指数均降低,Simpson指数均增加(均 P<0.05);与治疗7 d及治疗14 d比较,治疗结束后30 d的Shannon指数(2.85±0.45比2.57±0.48比3.20±0.50)与Chao 1指数(148.45±32.33比140.32±30.47比160.42±38.42)均增加,Simpson指数(0.25±0.06比0.27±0.08比0.19±0.05)降低(均 P<0.05)。 结论:Hp感染对十二指肠溃疡患儿肠道菌群无明显影响,抗Hp治疗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及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在抗Hp治疗时应考虑大量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39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定量检查,与30名健康儿童对照比较,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下降,肠杆菌在菌群中所占比例相对升高,提示肠菌群失调。对其中20例腹泻患儿进行肠菌群动态定量分析,发现在发病早期即出现肠菌群紊乱,随着腹泻症状消退,肠菌群失调逐渐纠正,而且厌氧菌上升速度较快。提示菌群失调程度与临床病情及脱水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初探婴儿期肠道菌群菌种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婴儿粪便菌种组成,探索婴儿期肠道菌群定植规律。方法收集15例健康婴儿出生后第0、2、4、7、10、14、28天,以及3、6、12月时的新鲜粪便,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对其优势菌种进行测序,分析婴儿期肠道菌群菌种演替过程。结果 DGGE指纹图谱可见,婴儿期的肠道菌群结构随出生后时间变化显著;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变形菌门的细菌定植最早,以专性需氧菌肠杆菌、假单胞菌为主,其次是厚壁菌门的专性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小韦荣球菌)和兼性厌氧菌(多枝梭菌)定植,随后疣微菌门定植,放线菌门定植最晚,以双歧杆菌为主,并逐渐成为优势菌群。结论婴儿期肠道中专性需氧菌首先定植,随后是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变形菌门细菌定植最早,厚壁菌门细菌次之,随后是疣微菌门细菌,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放线菌门细菌定植最晚。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并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健康儿童进行比较.为采用微生态制剂防治抗生索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收集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提取目标细菌DNA,测量和比较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标本细菌的DNA-D(260)值;应用细菌的16S rRNA/D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引物,行常规PCR完成细菌定性;然后取标准定量的两种细菌DNA经一序列稀释后行荧光定量PCR,并制成标准曲线;将待测标本同样行荧光定量PCR后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得出标本中两种细菌含量.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后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F=50.78,P<0.01);肠道中双歧杆菌数量(拷贝数/克湿便)的对数值,患儿治疗第1天为7.10±0.59,治疗第3天为6.03±0.51,治疗第7天为6.34±0.52,健康儿童为9.48±0.4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患儿治疗第1天为6.74±0.38,治疗第3天为6.13±0.35,治疗第7天为7.08±0.40.健康儿童为7.54±0.4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比健康组低.因此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时采用微生态制剂,调整细菌比例.改善肠道内环境,使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尽快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肠道微生态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人的肠道中栖息着大约 1× 10 14个、约 10 0多种细菌 ,构成了所谓肠内菌群 ,其中肠杆菌、肠球菌等需氧菌仅占菌群的 1/ 10 0 0 ,绝大多数为厌氧菌 ,健康情况下它们与宿主之间处于生理的、和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状态 ,维持人体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对保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1 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过程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 ,生后数小时粪便中首先出现肠球菌、链球菌和肠杆菌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后2 4h大肠杆菌占优势 ;双歧杆菌于生后第 2天出现 ,增长十分迅速 ,第 4~ 5天开始占优势 ,1周后其数量可达细菌总数的…  相似文献   

7.
急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学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学变化张琳,邱学对74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发病早期粪便中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与30名健康儿童对照。着重对17例细菌性腹泻、2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自发病时始至愈后1周分别作粪便...  相似文献   

8.
采集54例生后1-28天母乳喂养及12例15-28天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做拟杆菌、乳杆菌、双支杆菌、真杆菌、韦荣氏球菌五种厌氧菌与肠杆菌、肠球菌两种需氧菌培养、菌落计数的动态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第一天除拟杆菌外,其它菌均可检出,检出率10-70%不等。(2)乳杆菌、双歧杆菌及真杆菌随日龄增加而增多,肠球菌以生后5天内为高峰其后逐渐减少,其它菌群总体呈上升趋势,只有6-14天略有波动,9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过敏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物过敏(food hypersensitivity,FA)是儿童尤其婴儿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假说认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暴露减少有关眼1演。近年来研究发现食物过敏儿肠道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比例减少,而以需氧菌为主,尤其是大肠杆菌、链球菌占多数,梭菌计数增加眼2演。不少临床研究也显示双歧杆菌、乳杆菌有一定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作用眼3,4演。现代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含有多糖类的中药多可以作为双歧因子增加体内双歧杆菌眼5演,调节肠道菌群。金银花水溶剂提取物含有葡萄糖、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等多糖类物质眼6演,本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反复肺炎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和D-乳酸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反复肺炎(反复组)患儿、30例急性肺炎(急性组)患儿及15例外科手术儿童(外科组)的粪便标本和血标本,采用16S r 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各组粪便标本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并计算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B/E值),同时测定血清D-乳酸含量,并进行肠道菌群与D-乳酸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反复组患儿的双歧杆菌数量以及B/E值均低于急性组及外科组(P0.05),而大肠杆菌数量高于外科组(P0.05),反复组患儿的大肠杆菌数量与急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组患儿D-乳酸较急性组及外科组均增高(P0.05);反复组患儿的B/E值与血清D-乳酸呈直线负相关(r=-0.539,P0.05)。结论反复肺炎患儿存在肠黏膜生物屏障及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  相似文献   

11.
运用乳果糖──双歧因子(是含有N—乙酰—D—葡萄糖胺的糖类,为双歧杆菌合成细胞壁所必需)制成饮料给31名急性白血病接受化疗的患儿服用一周。分析患儿粪便中肠道菌群和SIgA含量于服用前后的变化,结果提示服用乳果糖制剂后,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肠杆菌数和SIgA含量增加,尖杆菌数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双歧杆菌变化有显著意义(P<0.01),而肠杆菌,类杆菌数和SIgA量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乳果糖能有效刺激肠道内双歧杆菌生长,并能减少有害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有助肠道微生态平衡和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差异, 阐明先天性巨结肠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来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与体检的正常儿童粪便样本。1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组(HDBNor组), 其中男7例, 女3例;年龄为(1.22±0.65)岁;14例正常儿童纳入对照组, 即正常儿童组(Normal组), 其中男8例, 女6例;年龄为(1.67±0.84)岁。利用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 通过QIIME 2平台对测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图, 对比分析两组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菌群差异、菌群物种间相关性以及菌群与疾病之间联系。结果在肠道菌群组成、Beta多样性方面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与正常儿童肠道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fSe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假小链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瘤胃菌属等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组中物种显著增加;放线菌属、粘滑罗斯菌属及弗氏柠檬酸杆菌等三个细菌种属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组中显著减少。通过肠道菌群与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分析发现AKK菌属、大肠埃希-志贺氏菌属、肠球菌属和伯克霍尔德菌...  相似文献   

13.
低聚果糖在恶性肿瘤患儿肠内营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低聚果糖(FOS)配方在恶性肿瘤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和前生物效应。方法1999年7月至2001年2月,66例2~12岁恶性肿瘤患儿分FOS组(32例)和.Non-FOS组(34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患儿均按标准方案接受化疗并用Nutren Junior FOS或Nutren Junior进行30d的肠内营养支持。分别测定营养支持后第13d及30d的身高、体重、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等营养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免疫指标,并计算预期感染营养指数;同时测定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梭菌含量。结果两组治疗期间营养和免疫指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预期感染及营养指数(PINI)D30时FOS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6)。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在FOS组逐步上升,高于Non-FOS组。FOS组乳酸杆菌含量上升,Non-FOS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肠内营养含FOS营养配方可提高抗感染能力、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提示其可能具有前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方法提取64例HSP患儿和25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并比较粪便标本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结果 HSP患儿粪便中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含量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伴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HSP患儿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均低于无消化道症状的HSP患儿以及健康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可能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调的情况,尤其是伴有消化道症状的HSP患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收集36名HDMTX化疗前后ALL患儿及36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粪便标本,并提取目标细菌DNA.用细菌的16SrRNA/D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引物,行常规PCR完成细菌的定性,然后取准确定量的2种细菌DNA,经系列稀释后做荧光定量PCR,制作出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并和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获得各样品中2种细菌的量.结果 ALL组HDMTX化疗前1 d、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的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24±0.33)拷贝数/克湿便、(6.00±0.27)拷贝数/克湿便、(6.59±0.33)拷贝数/克湿便和(9.49±0.41)拷贝数/克湿便;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ALL组化疗前1 d、化疗后第3、7天和对照组的分别是(6.62±0.42)拷贝数/克湿便,(5.96±0.42)拷贝数/克湿便,(7.02±0.41)拷贝数/克湿便,(7.52±0.43)拷贝数/克湿便.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对照组均较ALL组高(F=739.61,88.67,P均<0.01).ALL组化疗前和后,大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化疗第3天下降最明显,第7天有所回升.结论 (1)HDMTX化疗方案对ALL患儿肠道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影响,化疗后数量显著下降;(2)ALL患儿肠道菌群和健康儿童相比,益生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与食物过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定植过程及其在食物过敏症患儿的变化 ,分析肠道菌群形成与婴幼儿食物过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细菌 16SrRNA ,经与标准曲线对照计算细菌数量 ,对 71例健康无过敏症母乳喂养婴儿和 10 0例食物过敏婴儿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行定量检测。结果 婴儿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定植过程 ,随生长发育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在肠道定植增加 ,大肠杆菌数量减少。食物过敏婴幼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较健康婴幼儿低 ,而大肠杆菌数量较健康婴幼儿高。结论 婴儿期肠道菌群仍处于动态演替过程。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婴儿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食物过敏(FA)婴儿和健康婴儿的主要肠道菌群,为食物过敏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2003年5~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52例FA婴儿和100例健康婴儿的大便菌群(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杆菌科),大便菌群的分析采用GLM的广义析因法。结果FA婴儿大便双歧杆菌计数减少[(9.61±1.16)VS(10.31±1.20)Log10CFU/g,P<0.001],肠杆菌计数增多[(9.54±0.60)VS(9.07±0.64)Log10CFU/g,P<0.001]。不同喂养方式下FA婴儿大便的肠道菌群改变相似。结论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儿童症状、病理及胃排空的影响。方法FD儿童110例,H.pylori阴性组30例,H.pylori阳性组80例,H.pylori阳性组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A组(吗丁啉组)30例,B组(H.pylori根除 吗丁啉治疗后复查H.pylori转阴者)42例。比较各组症状积分、胃窦粘膜病理积分和胃液体排空情况。结果H.pylori阳性组饱胀和食欲下降症状重于阴性组(P<0.05),根除H.pylori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H.pylori阳性组胃窦液体排空慢于阴性组,根除H.pylori后排空加快(P<0.05)。结论H.pylori感染是FD患儿的致病因素之一,H.pylori感染可能影响FD儿童的胃排空,根除H.pylori可改善胃排空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方法将43例H.pylori阳性伴IDA患儿分为3组,A组15例采用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抗H.pylori治疗2周,同时服用铁剂治疗;B组14例单纯抗H.pylori治疗2周;C组14例单纯口服铁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分别查血红蛋白、血清铁及血清铁蛋白。结果A组贫血治愈14例,治愈率93.33%(14/15例);B组治愈8例,治愈率57.14%(8/14例);C组治愈4例,治愈率28.51%(4/14例),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04,P<0.01)。反映铁储备贮存形式的指标血清铁蛋白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5.53~24.36,P均<0.01)。结论H.pylori感染与IDA之间存在相关性,单纯抗H.pylori治疗及单纯口服铁剂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在补铁同时抗H.pylori治疗才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细菌的16SrRNA,对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和其他专家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V肠炎患儿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现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用细菌培养的方法所得结果一致。结论RV肠炎患儿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更省时和省力,临床上可用此方法对患儿肠道细菌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