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治疗的给药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时阿托品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004年7月至2005年8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105例的阿托品的给药方法、给药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时间及阿托品中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给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给药效果。结果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方法在阿托品化的时间、阿托品化的维持及阿托品中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滴注和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阿托品化的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3种给药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阿托品治疗有机磷中毒患者最佳给药方式。方法:对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取不同给药方式,A组40例给予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B组40例静脉滴注给药,C组40例间隔静脉推注给予。对给药后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维持时间及中毒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与间隔静脉推注给药方式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阿托品化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中毒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同时观察阿托品化情况。结果:24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给药时间平均5天17小时,成功抢救22例。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护理工作量减轻,血药浓度相对恒定,有利于药物控制、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将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阿托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对照组:阿托品采用常规间隔静脉推注。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在阿托品中毒、治疗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给药具有省时、省力,容易维持和不容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是较好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注阿托品;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阿托品。其他抢救措施及药物应用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剂量及反跳和中毒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治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微量泵持续静脉推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用药方法简便,易于观察和调整阿托品用量,能缩短阿托品化时间,减少阿托品中毒及反跳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时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均应用阿托品,A组采用静脉输注给药,B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给药,C组采用间隔静脉注射方法给药,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维持时间及72 h胆碱酯酶活性、阿托品中毒情况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B组与A组、C组比较,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维持平均时间及72 h胆碱酯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阿托品中毒情况及预后均优于B组、C组.[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推药具有阿托化时间短,容易维持和不易发生阿托品中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品不同给药途径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实验Ⅰ组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实验Ⅱ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持续泵入阿托品.观察三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实验Ⅰ组达阿托品化时间与实验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先间歇静脉推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用微量泵泵入阿托品给药途径起效速度快,迅速达到阿托品化后具有恒速、恒量、稳定、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给药方法与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静脉推注给药(A组)113例,微量泵给药(B组)26例,先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C组)47例,对3组进行比较.主要评价内容为阿托品化时间、给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组给药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B组阿托品化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也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既能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减少给药次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又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生命体征波动范围小,有利于治疗与护理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荷英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123-124
目的:探讨阿托品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8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首次给药时间在洗胃同时静脉注射阿托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追加静脉用量,出现阿托品化后维持用药根据医嘱采用分次间断静脉推注;观察组首次给药时间在确诊后(院前)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根据需要追加静脉用量,出现阿托品化后维持用药按医嘱将需要量配置成适宜浓度,微量泵匀速泵入,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随时调整用量及输入速度。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瞳孔、皮肤变化不明显,但心率和精神变化较大;两组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中毒、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药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金娥  王霞 《现代护理》2006,12(7):633-634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给药方法与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的关系。方法将18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静脉推注给药(A组)113例,微量泵给药(B组)26例,先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C组)47例,对3组进行比较。主要评价内容为阿托品化时间、给药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结果A组给药次数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5);B组阿托品化时间明显延长(P〈0.05),且平均住院天数也延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静脉推注达阿托品化后微量泵给药,既能快速达到阿托品化,减少给药次数,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又能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生命体征渡动范围小,有利于治疗与护理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阿托品的观察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5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使用阿托品的观察要点进行分析,认为阿托品的用量因中毒程度和个体对阿托品的耐受性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掌握阿托品用量不足、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的指征,为阿托品的准确使用提供动态信息,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伴有糖尿病的腹部大手术后危重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腹部大手术后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1周(或以上)的伴有糖尿病的危重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和胰岛素盐水微量输液泵静脉持续输入组,分别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以及切口感染和愈舍情况。结果 CSII组和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后第1天、第2天CSII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3—7天两组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伤口愈合障碍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CSII控制腹部大手术后TPN支持期间伴有糖尿病危重患者的血糖,与传统静脉胰岛素滴注相比,血糖控制平稳,发生低血糖情况少,且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障碍等并发症,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微量输液泵在外科手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 10 5例外科术后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用镇痛泵持续镇痛 ,对照组用常规间断肌注杜冷丁镇痛。结果 :两组术后 1h、 2 4h内镇痛效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两组患者在 2 4h内睡眠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两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后用微量镇痛泵镇痛效果优于常规肌注药物 ,且安全、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术中改变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式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中被迫改变为体外循环下施术的原因和处理、预防措施。方法:1999年3月-2001年3月不完全统计OPCAB手术143例,术中23例出现严重影响手术继续进行的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其中6例(3%)术中被迫转变为体外循环下施术,其直接原因是:①不能转复的严重心律失常(房颤并室上速1例,室速、室颤3例)。②不能耐受显露靶血管搬动心脏而出现持续性血压下降(2例)。结果:肾急转变为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和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和术中对意外情况处理欠妥与发生术中被迫改变术式的直接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足底静脉泵在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本预防措施和药物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足底静脉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足底静脉泵能降低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造影指导肝纤维化分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分级中的意义。方法12只实验兔,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0.10ml/kg)制作动物模型,经肝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成功,并予以F0~F4分级。应用脂质-氟烷气体超声造影剂进行肝超声造影,并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肝纤维化模型建立前后测量造影剂通过时间及超声造影剂灰阶时间-强度曲线。结果肝静脉显影时间及肝动静脉渡越时间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而递减(F4期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平均为5.16s,与F0~F3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间-强度曲线提示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造影早期门静脉-肝实质灰阶强度差逐渐增大。结论超声造影肝静脉内造影剂出现时间、肝动静脉渡越时间及造影早期门静脉-肝实质灰阶强度差可视为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正常兔脑血流动力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种大白兔15只,行CT平扫后,选择基底节层面及相邻层面,分别经耳缘静脉与股静脉途径以1 ml/s,0.5 ml/s,0.3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同时开始连续50 s多层动态扫描,经后处理获得灌注图像.对感兴趣区测量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股静脉团注对比剂途径可以获得较好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可反映出大部分兔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团注对比剂速率获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为兔脑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18.
吴丽梅  曾佩 《现代护理》2005,11(22):1904-1905
目的总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护理体会。方法85例低钾血症患者使用微量注射泵,以5~15ml/h(6.65~20mmol/h)的速度经中心静脉输注浓度为10%氯化钾原液,以纠正低钾血症,对补钾过程严密监测和护理。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补钾前后血钾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钾浓度的改变与补钾速度呈线性关系,补钾2~8h血钾回升到正常为83例(占97.6%),补钾后出现高钾血症2例(占2.4%)。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经中心静脉高浓度补钾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在ICU是有效、安全的,但需要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消肿活络散结合踝泵训练预防老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64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踝泵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消肿活络散熏蒸.比较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血液黏度、凝...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Patients with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equently require a myocardial perfusion study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However a conclusive study cannot be accomplished in many due to non-attainment of target heart rate. AIM OF THE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e-stress administration of atropine in exercise performance of patients with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TERIAL AND METHODS: Study included 43 test and 43 control patients and were matched for their age, sex, status of pretest exercise tolerance, area of infarction and for interval between infarction and stress thallium test. Atropine (0.01 mg/kg) was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3 min prior to treadmill stress in all the 43 test patients and no atropine was administered to control patients. RESULTS: Target heart rate was attained in 95.3% patients receiving atropine compared to in 67.4% of control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an ages (p>0.33), basal BP (p>0.47), peak BP (p>0.18) of both grou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crement in exercise-induced heart rate (p<0.004), peak heart rate (p<0.001) and double product (p<0.001) attained between both groups.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 was noted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atropine. CONCLUSION: Pre-stress administration of atropine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safe and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ly better exercise performance, which might be useful in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equivocal myocardial perfus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