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李培 《工企医刊》1998,11(5):83-83
我院自1993年11月~1996年2月共收治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男:女=3:1。全部病例来自农村,均系旧法接生。日龄5天~8天。临床表现为频繁抽搐伴窒息、发绀、呼吸困难及角弓反张。潜伏期长短不一,其中3天发病者2例,4天~6  相似文献   

3.
孟茶仙 《工企医刊》2002,15(6):81-8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4例,其中男21例,占62%,女13例,占38%,第一胎22例,占65%,第二胎12例,占35%,均来自农村,其中12例系外地来绍民工。 1.2 治疗方法全部采用镇静解痉、抗炎补液对症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及脑细胞营养药物等。  相似文献   

4.
熊瑛 《医疗保健器具》2012,(9):1561-1562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破伤风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及其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要点。结果痉挛护理,脐带护理和口腔呼吸道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要点。结论做好新生儿破伤风要点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1 12%,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娩出时窒息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儿(P<0 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院内感染.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网络,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破伤风病情重,病死率高,是当前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1995年开始,国家卫生部下令在传染病分类中,新生儿破伤风由两类上升为乙类,1999年开展了新生儿破伤风疑似病例的主动监测,现将我院1990~1998年收住入院的24例新生儿破伤风分析如下。 临床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台州市2009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新生儿破伤风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台州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发病资料,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新生儿破伤风报告病例13例,发病率0.20‰。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椒江区(4例,病死1例);病例报告2~7月份高发,占76.92%(10/13);报告病例男女性别比例为2.25∶1;患儿母亲均未接种过破伤风内毒素,接受过产前检查者仅占46.15%(6/13);患儿均未在医院出生,在家中出生占92.31%(12/13);61.54%(8/13)由未经培训的接生员接生。结论加强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工作,对孕产妇加强健康教育,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提高基础卫生服务等是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死亡率的方法 .方法 为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实施脐部、呼吸道、抽搐、皮肤、口腔、营养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加强危重病例的护理.结果 14例患儿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治愈好转率83.3%.结论 提高综合护理水平对降低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破伤风是目前我国农牧区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掌握我国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将我国4个项目县的新生儿破伤风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 发病资料来自我站1991~1994年统计资料档案。2 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高危因素、病原菌等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与胎龄、出生体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长期静脉营养等有关。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性高,难以避免,需医护人员加强防护意识,积极预防,尽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成人破伤风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成人破伤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主要病原菌,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1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4例成人破伤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1.89%;重型、老年和实施侵入性治疗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显著增高,分别占单因素的75.86%、70.37%和61.9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感染率分别为54.83%和16.13%;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属和真菌,分别占医院感染病原菌的36.84%、31.58%和10.53%.结论 成人破伤风患者医院感染率极高,其发生与病情轻重、发病年龄、侵入性治疗有直接关系,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属和真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医院内肺部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调查和分析长期应用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医院内常见的肺部感染。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6月住院期间中长期应用机械通气的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普通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发生普通肺炎53例,肺结核7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3例,卡氏肺囊虫8例;引发普通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应用通气机的时间和误吸。结论缩短用通气机时间和防止误吸是预防普通细菌性肺炎的重要措施;对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还要警惕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新生儿感染的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合理方案。方法采用API细菌鉴定分析系统,对住院新生儿临床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采用K—B法选用17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31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和胃液标本,共占74.8%;其在临床病区分布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为主,占82.4%;13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高,均〉70.0%;而对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的敏感率则次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治疗应结合新生儿的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株的出现与扩散。  相似文献   

14.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医院感染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医院感染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法,对38例发生医院感染的HIE新生儿(感染组)、30例未感染HIE新生儿(未感染组)的血清PCT进行测定,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比较.结果 感染组中PCT阳性率(81.58%)与hs-CRP(73.68%)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6.67%,P<0.01),而感染组hs-CRP阳性率与未感染组(60.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助于新生儿HIE患儿继发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可作为新生儿HIE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  曾亚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211-121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以2006年1月-2010年6月487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73例肝硬化合并医院肺部感染,感染率14.99%,病死率28.77%。显著高于无感染患者的病死率6.76%(P〈0.01)。该类患者临床表现早期不典型,主要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是:Child-pugh C级和低蛋白血症、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基础疾病、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4.0×109/L,病毒性肝炎是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应予重视并规范治疗,减少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葡萄球菌属感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球菌属的感染及防治对策,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该菌感染提供指南。方法采用API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对葡萄球菌属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从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葡萄球菌属165株,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11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7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75株;MRS在血标本中的检出率高于分泌物和脓液及其他标本(P<0.01);112株MRS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100%耐药,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结论MRS菌株已成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一旦发现感染病例,应根据新生儿生理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室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8月-2001年8月,73例院内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内真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在ICU为10.34%,含球菌占88%,主要表现有大量白色淡黄稀痰,诱发因素主要有病情危重、气道开放、不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等,氟康唑疗效好。结论 应重视消除诱发因素,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ICU)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1999年 1月~2 0 0 1年 11月入住综合ICU ,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的 36例患者 ,感染原因、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ICU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年龄、住ICU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皆高于非肺部真菌感染者 (P <0 .0 5 ) ,其基础疾病与普通病房有所不同 ,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 5 3% ,非白色念珠菌占 4 7% ,肺部真菌感染后死亡率高达 39%。结论 综合ICU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及真菌类型有自己的特点 ,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免疫状态。方法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42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53例,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和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这样(P﹤0.05)。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有关。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疾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