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2~2008年间724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药物治疗致肝损害的95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患者有肝损害作用,轻者不需停药,重者减量或停用抗结核药物同时保肝治疗。结论抗结核化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肝损害的表现,做好用药安全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覃永红 《华夏医学》2005,18(6):954-95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0~2004年住院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65例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患者有肝损害副作用,轻者不需停用抗结核药而加用保肝药物,重者减量或停用抗结核药物而综合保肝治疗.结论:掌握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种类、剂量、时间、程度、防治措施,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停用或调整抗结核药物,确保抗结核治疗全程进行,达到化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92-993
目的:探讨保肝治疗在预防抗结核治疗中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新城区结核病门诊就诊的2010及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化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年度活动性肺结核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相关资料。结果:2010年活动性肺结核239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未加保肝药物,患者发生肝损害36例(15.06%),20例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者11例出现肝损害(55%)。2011年活动性肺结核294例,抗结核治疗同时加保肝药物,患者发生肝损害11例(3.74%),26例合并HBV感染者4例出现肝损害(15.38%)。结论: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肝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物对HBV M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HBV M阳性和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 :HBV M阳性患者肝损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结论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 ,HBV M阳性者比阴性者多 ,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有关。应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深对抗结核药致肝损害临床特点和防治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住的38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致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抗结核药致肝损害89.47%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后的2~6周,有危险因素者,如年老、肝炎病毒感染、嗜酒等易致肝损害。结论抗结核治疗过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早期防治,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并能完成抗结核的全程化疗。  相似文献   

6.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较为常见,是导致化疗中断,造成耐药,影响结核患者化疗的重要原因之一[1].为了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使肺结核患者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提高肺结核病的系统管理率和治愈率,结防门诊在2009年随机抽取部分肺结核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配用水飞蓟宾萄甲胺进行保肝治疗,观察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桂深  李桂仙 《海南医学》2010,21(11):75-76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73例初治肺结核病例接受抗结核药治疗后100例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损害大多发生在抗结核药物前期2-4周内,以中毒性多见。老年患者抗结核化疗时易发生肝损害。根据肝损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肝功能大多在积极保肝治疗后2-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严密观察、定期监测肝功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处理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黄章 《广西医学》2009,31(3):415-416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HBV-M阳性和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HBV-M阳性.患者肝损害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结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其中HBV-M阳性者比阴性者多,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有关,应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护肝治疗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9.
黄雪梅  王继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54-2856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HBV—M阳性和阴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HBV-M阳性患者肝损害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结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HBV-M阳性者比阴性者多,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有关。应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0.
初治肺结核病人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永和 《西部医学》2005,17(6):590-591
目的总结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863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者104例,发生率12%,肝损害轻者在抗结核同时加保肝治疗;中、重度者暂停抗结核药并静滴保肝药治疗.病人肝功能在4周内恢复正常者占90.4%,并完成抗痨疗程.结论了解抗结核药物的肝损害和防治措施,保证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治疗结核病多选用联合短程化疗方案,是治疗结核病患者和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首要措施。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和持续治疗时间长,是结核病化疗和特点。由于抗结核药物中多数都有不同损肝作用,所以引起肝损害的患者逐渐增多,应当引起重视和正确处理。我科于1999年1月-2003年5月对412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中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方案致肝损害69例患者观察情况如下。病例标准:①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明确(依据病史、胸  相似文献   

12.
刘琰 《吉林医学》2010,31(28):4941-4942
目的:探讨慢肝养阴胶囊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19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RZE/4HR"方案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加用慢肝养阴胶囊,对照组加用肝泰乐。结果:观察组HBsAg阴性和阳性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分别为7.7%和22.2%;与对照组的28.7%和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肝养阴胶囊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汉升 《中原医刊》2007,34(22):47-48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甲葡胺片初治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85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方案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加用水飞蓟宾甲葡胺片,对照组加用肝泰乐。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7.7%,中断抗结核化疗的为4.9%,与对照组19.7%、15.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飞蓟宾甲葡胺片可显著降低初治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减少了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  相似文献   

14.
王美泽 《右江医学》2010,38(4):417-418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HBV-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分为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每组40例,经HBsAg抗结核治疗后观察两组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 HB-sAg阳性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较HBsAg阴性患者明显增高(P<0.01)。结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有关。应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最佳的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药物,笔者对20例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患者,在不改变化疗方案的情况下加用强力宁治疗药物性肝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西利宾胺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24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RZS(E)/4HR”方案抗结核化疗,观察组加用西利宾胺,对照组加用肝泰乐。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6.6%,抗结核化疗中断率为4.1%,调整化疗方案率为1.6%;与对照组的19.2%、14.2%和9.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利宾胺可显著降低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因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吴文恩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90-439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本院2001年至2005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周~第8周。结论:对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结核病的上升,联合化疗仍然是目前治疗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收集了一年来我院初治肺结核化疗方案致肝损害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就其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肺结核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环醇在初治肺结核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269例患者,均为初治肺结核,以HRZE方案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肝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加用双环醇,对照组应用葡醛内酯(肝泰乐).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降低ALT方面.继续抗结核治疗后中断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环醇对初治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并能进一步减少继续治疗时的停药机会,具明显的安全性,减少了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损害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抗结核药物致严重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对策.结果 在护理过程中,做到观察病情细致,早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处理,及时停用抗结核药,加强抗炎护肝等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多数患者病情好转.结论 抗结核药致严重肝损害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及加强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