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直肠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儿科2017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20例行手术的小儿直肠疝气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快速康复理念干预,护理后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同时比较术后两组患儿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1.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直肠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促进缩短患儿手术时间,减轻痛苦,能够促进患儿术后胃肠道功能快速康复,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儿科收住院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患儿症状缓解的时间、体征消失的时间、各项生活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的时间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生活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术期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国际视觉模拟( VAS)评分分别为(4.5±1.2)分、(7.6±1.3)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无一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术后4例患儿发生尿潴留、牵拉痛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7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FMA运动功能、生活质量、适应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FMA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等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小儿疝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8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2例患儿,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疼痛程度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0.9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显著缓解患儿疼痛,加快患儿术后康复,显著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计算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干预前后的心理评估结果,比较两组的切口VAS评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HA评分、H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心理状况,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38-140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路径应用到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3~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急性哮喘患儿中选出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舒适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在护理5d时,WHOQOL-100生活质量量表的各个方面评分均比对照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0%比对照组的86.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急性哮喘患儿的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联合睡眠干预应用于小儿下肢骨髓炎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4例小儿下肢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护理方法分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实施心理护理和睡眠干预,收集整理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住院时间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SAS、SDS)、睡眠质量评分(PSQI)、疼痛程度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8.202,P <0.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442,P=0.020)。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769,P=0.009)。结论 心理护理配合睡眠干预能改善下肢骨髓炎患儿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促进患儿伤口疼痛症状缓解,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择期实施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65例患儿,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多学科护理模式的患儿纳入多学科组(n=33),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儿纳入常规组(n=32)。常规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多学科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术前焦虑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焦虑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学科组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学科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低/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学科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应用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儿焦虑状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对小儿疝气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48例腹股沟疝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在术后综合护理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术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生命体征。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心理、呼吸频率、收缩压和FLACC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 0.05);两组患儿家属对信息支持、尊重支持、情感支持、护理支持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抚触护理可有效减轻小儿疝气手术后疼痛和因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8例患儿,采用随机性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29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GMFCS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情况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率要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MFC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小儿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施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治疗3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300例手足口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150例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方法,试验组150例实施综合性前瞻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转归、抢救成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儿家属出院满意度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出院满意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者在正确诊断和治疗同时予以综合性前瞻性的干预措施效果较好,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2.5±4.0)d、病死率为30.0%,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7.7±3.6)d、病死率为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加强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促进快速康复,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儿的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护理前后CNS评分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CN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行临床治疗后,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对护理质量有效改善,并促进患儿的康复速率缩减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供较佳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曾鑫 《中国医药指南》2023,(16):162-164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80例展开调查。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将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儿。将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设为试验组。分析两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后的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比临床症状,如体温恢复时间、肺音消失时间和心力衰竭纠正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试验组患儿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护理时,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满意度、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止血时间、S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童眼外伤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眼外伤科住院的儿童患者36例随机分为单独干预组和共同干预组各18例.采用焦虑评分计量表(SAS)对患儿术前及出院前进行焦虑评分.结果 2组术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共同干预组焦虑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干预组出院前与术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干预组焦虑评分低于单独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外伤患儿及陪护家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儿术前和出院前的心理焦虑,促进眼外伤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2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8例,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1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SAS、SDS、PQSI评分量表及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第1天及出院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时PQS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SQI评分逐渐下降,且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术后第1天及出院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消除宫外孕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住院过程中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王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4,(34):220-22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康复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效果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