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d,疗程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金玉梅 《中外医疗》2013,(31):114-115
目的探讨分析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银杏达莫组)和对照组(脉络宁组),每组4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20 mL银杏达莫注射液加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20 mL脉络宁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银杏达莫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脉络宁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银杏达莫组)与对照组(脉络宁组)两组进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治疗,安全、无明显毒副作,其治疗效果显著,可在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硝普钠、硝酸甘油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在高血压脑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硝酸甘油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变化均数经t检验(P〉0.05),尚不能认为两样本总体均数不等,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痊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联合银杏达莫疗效更好。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硝酸甘油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较好改善症状,较硝普钠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程培丽  张静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43-14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压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观察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AE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UAER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控制好血糖及血压的基础上,使用黄芪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固本通络汤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 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固本通络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及Cy C、RB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SCr、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 C和RB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清Cy C和RBP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本通络汤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RF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前列地尔),肾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治疗,银杏达莫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比较三组患者的各项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肾康组、银杏达莫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肾功能指标(Scr、BUN、Ccr、24 h尿蛋白、β2-MG、CysC)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康组肾功能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银杏达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改善CRF患者肾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胆固醇、肾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进行常规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治疗;银杏达莫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尿蛋白、胆固醇、肾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银杏达莫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有明显下降(P<0.01),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从而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与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成本-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组及参麦注射液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银杏达莫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30ml,参麦组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天。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并以成本-效果分析法对2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银杏达莫组总有效率较参麦组高(87.50%VS 67.50%,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银杏达莫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参麦组降低更明显(P<0.05);银杏达莫组成本效果比较参麦组低(13982.40 VS21656.70)。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AMI有较好的效果,单位效果成本较参麦注射液低,且未发现毒副作用,为治疗AMI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本科室收治的5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银杏达莫组19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每天1次,加入5%葡萄糖液或者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曲美他嗪组17例,给予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天3次;观察组2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三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调脂治疗,以15天为一疗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银杏达莫组明显好转5例,好转8例,好转率(明显好转和好转之和)为68.42%,曲美他嗪组明显好转4例,好转8例,好转率为70.58%,观察组明显好转9例,好转9例,好转率为90.00%.经统计学分析,银杏达莫组与曲美他嗪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银杏达莫组、观察组与曲美他嗪组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绞痛更好地改善心肌供血,减轻患者胸痛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康辉  李岩 《中国民康医学》2014,(2):45-45,4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盘锦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CRF患者50例,随机分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慢性肾衰竭常规用药相同,治疗组加用PGE1(10μg,静脉滴注,1次/d)和羟苯磺酸钙(500mg,口服,3次/d)。观察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以及24h尿蛋白定量(TP/24h)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组治疗4周后,Scr、BUN、TP/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GE1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早期DN患者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U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BUN、SCr、24 h UP、TC、TG、SBP及D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SCr及24 h U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和24 h U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SBP及D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DB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DN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大鼠膜性肾病模型,通过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及其血清生化指标,判断加味过敏煎对膜性肾炎的治疗效果,了解并初步探讨其治疗膜性肾炎的机理。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过敏煎组、雷公藤组,共四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多次注射方法建立大鼠膜性肾病模型,分别在造模成功后(实验第4周)和实验结束时(实验第8周)检测大鼠24 h的尿蛋白定量,连续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1)24 h蛋白定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出现大量蛋白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加味过敏煎组与雷公藤多甙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生化指标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CHOL、TG、SCr、BUN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雷公藤片组比较,加味过敏煎组血清CHOL、TG、SCr、BUN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加味过敏煎能明显降低24 h尿蛋白、调节脂质代谢紊乱;(2)加味过敏煎可通过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改善肾功能,减轻了尿蛋白对肾小球功能的直接损害,使炎症细胞的浸润减少,以达到缓解肾小球进行性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福康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造模前取尾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尿素氮(BUN)含量测定,按BUN水平均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肾福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肾福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致大鼠CRF模型,同时肾福康组连续给大鼠灌胃肾福康胶囊40 d,分别按低、中、高剂量[0.225、0.45、0.9 g生药/(kg·d)]进行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灌胃尿毒清颗粒[6.7g/(kg·d))]共40 d。造模后12、24 d测定各组大鼠血清BUN、血清肌酐(SCr)含量;造模后第40天测定各组大鼠心、肾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及心、肾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SOD含量较空白组显著性降低(均P<0.01)。阳性对照组、肾福康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BUN、SCr及心、肾组织中MDA含量(P<0.05),明显增加心、肾组织匀浆液中SOD含量(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肾福康中、高剂量组在降低大鼠血清BUN、SCr含量,升高肾组织匀浆中SOD含量方面与肾福康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肾福康胶囊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保护CRF大鼠心、肾等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辅治慢性肾功能不全(CRF)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RF伴CHF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服芪苈强心胶囊,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24 h尿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及中医症候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SCr、BUN、NT-proBNP、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LVEF、CO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上升,LVEDD均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46.63%(P<0.05);地高辛使用量观察组平均(0.114±0.053)mg/d,少于对照组的(0.235±0.068)mg/d(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辅治CRF伴CHF,能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心功能,减少洋地黄制剂使用剂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管炜  胡爱民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3):119-120,124
目的观察糖肾煎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在基础糖尿病的治疗上,对照组再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组给予羟苯磺酸钙加糖肾煎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含量、肌酐(Cr)、血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Cr、BUN及FBG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h尿蛋白、BUN、Cr及FBG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肾煎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效,优于单用羟苯磺酸钙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和(或)肺栓塞(PE)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治体会.方法 对10例确诊的NS并发DVT和(或)PE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NS无血栓患者(无血栓组)的年龄(AGE)、血浆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P)、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血栓组10例,肾活检6例,膜性肾病3例.血栓组AGE、ALB、24-UP、FIB与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L、TG、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经抗凝、溶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等治疗后,血栓均基本消失.结论 AGE、ALB、24-UP、FIB在NS并发DVT和(或)PE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膜性肾病是NS合并血栓栓塞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一旦合并DVT和(或)PE,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抗凝、溶栓、介入治疗.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预防DVT导致P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氯沙坦联合百令胶囊、黄芪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百令胶囊、黄芪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的尿微量白蛋白(u—ALB)、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指标同时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FBG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u—AI.B,TC,TG,SCr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O.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百令胶囊黄芪颗粒比单独使用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佳,且没有毒副作用,能够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邵玲就  刘琦 《浙江医学》2014,(11):958-959,1027
目的 观察高通量与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高通量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采集第1天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血标本,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HFHD组治疗3个月后血磷、PTH、TG、LD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D组治疗后比较,血磷、PTH和TG明显下降,HD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常规透析相比,HFHD更能降低MHD患者血磷、PTH、TG和LDL,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常规给予降糖、降压、调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栓通+前列地尔,对照组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24h.Upro、SCr、BUN、CysC、FBG、CH、TG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24h-Upro、CysC、FBG、CH、TG均有下降,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24h-Upro、CysC、FBG、CH、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SCr、BUN在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比单独用血栓通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