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宁宁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36-1838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见于35~55岁青壮年,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是骨科临床常见难治症之一[1]。ONFH是源于不同病因引发的股骨头供血不足,致软骨下骨细胞和骨髓坏死,最终导致骨小梁吸收、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对于晚期(Ⅲ期及以后)股骨头塌陷并伴严重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表面标志。将BMSCs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LPS干预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采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呈集落样生长,免疫细胞化学鉴定,CD44阳性,CD34、CD45阴性。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190±0.037)相比,0.01、0.1及1μg/mlLPS干预组吸光度(A)值均增高,其中0.01μg/mlLPS干预组(0.253±0.030)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100μg/mlLPS干预组A值则较对照组下降,其中10μg/mlLPS干预组(0.159±0.04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LPS可以提高BMSCs的增殖能力,但随着LPS浓度的增大,BMSCs增殖能力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梗死区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生退行性左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传统药物、搭桥手术、导管介入治疗等血运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肌缺血的症状,使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然而恢复血流灌注后出现心肌功能障碍和结构损害,表现为致死性再灌注损伤、心肌顿抑、心律失常和能量代谢的改变,称之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1],即MI/R。  相似文献   

4.
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炎症疾患,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上升趋势。目前研究表明哮喘是多个免疫细胞参与的气道炎症与高反应疾病,其中CD4+T淋巴细胞在调控气道炎症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的抗炎药物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的症状缓解药物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并不能达到哮喘的理想控制效果及逆转哮喘病理改变,因此有必要寻求哮喘防治新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细胞群体,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目前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定植到肺组织并分化为肺上皮细胞,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改善Th1/Th2失衡,上调Treg细胞数量,调控Th17比例等机制缓解哮喘病情。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大多数实验尚停留在动物实验水平,临床应用较少,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中的应用尚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常是指从骨髓或其他组织中分离到的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自Friedenstein等首次报道骨髓中有少量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能贴壁分化形成类似骨、软骨的集落后,人们对这些细胞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从鼠、兔、犬、人等多种动物的骨髓中均分离到了这种贴壁细胞。它们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6.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和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干细胞治疗技术在各大学科的应用,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干细胞的性质和功能,并应用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单纯的干细胞移植效果不佳,但对干细胞进行移植前修饰可以提高其疗效。该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4,(37):3532-3534
目的:寻求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子细胞组织工程学细胞增殖等的中、英文词汇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等的相关文献,综述有关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文献106篇,其中有效文献27篇。经分析表明,目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诱导、电磁场刺激、细胞外基质结合、机械刺激、生长因子调节、基因转染等。其中,中药诱导、电磁场刺激相比其他几种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形成产品并应用于临床。但每种扩增方法均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作用机制不够明确、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肺气肿大鼠氧化应激和肺气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8),肺气肿组(B组,n=8),肺气肿+MSCs移植组(C组,n=10),将B与C组大鼠在香烟烟雾中暴露14周,制作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大鼠予MSCs移植。完成4次MSCs移植后的2、4周分别处死C组大鼠各1只,观察MSCs在肺气肿大鼠肺部的定植情况;MSCs移植8周后同时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定量分析;用硫代戊巴比妥法测定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的水平,用WST-1法测定各组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 MSCs移植后2周及4周,C组大鼠肺组织内均可见标记过的MSCs,随着时间的推移,肺组织内MSCs比例逐渐减少。B组和C组大鼠的肺组织呈现肺气肿样改变,B组和C组大鼠肺组织的平均内衬间隔(MLI)高于A组,平均肺泡数(MAN)明显低于A组,B组大鼠肺组织的MLI高于C组,MAN低于C组(P<0.05)。B组和C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MDA高于A组,SOD低于A组,B组血清及肺组织中MDA高于C组,SOD低于C组(P<0.05)。结论 MSCs移植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大鼠肺气肿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晶莹  孙晓林  耿立霞 《天津医药》2019,47(12):1273-1276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是细胞疗法的理想来源。基因修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ADSCs的全部特性,而且能够高效表达某些外源基因,加强其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为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了新的转机。本文就近年来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基因修饰的ADSCs在临床研究的应用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近年来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微粒的特点、分类、原理、方法及最新研究动态。方法:通过不同超临界流体技术方法比较,介绍该方法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特点。结果:超临界流体技术用于药物微粉化时,气化所需能量低,颗粒规则、均匀、晶型纯度高;在用于微球制备时,其粒径均匀,无有机溶媒残留,对药物的稳定性影响小,工艺重现性好。结论:超临界流体技术必将在药物微粉化和微球的制备方法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其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ASC-ST)对大鼠颅脑创伤(TBI)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及其潜在机 制。方法 将 7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Sham 组(n=18)、TBI 组(n=26)和 TBI+ST 组(n=26)。应用电子颅脑损伤仪 (eCCI)建立TBI大鼠模型,Sham组只开骨窗;TBI组经尾静脉注射0.3 mL生理盐水,TBI+ST组经尾静脉注射0.2 mL ASC-ST 和 0.1 mL 生理盐水,连续注射 7 d。在 TBI 后 3、7、14 和 21 d 对 TBI 和 TBI+ST 组 8 只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 (mNSS);每组选取6只大鼠在TBI后3、7和14 d行头颅核磁(MRI)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采用干湿比重法测量脑 水含量并提取损伤周围脑组织总RNA,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 介素(IL)-1β和IL-6的mRNA 表达水平。结果 TBI 后14、21 d时,TBI+ST 组mNSS 评分均低于TBI 组(P<0.05)。 TBI后3 d,TBI组和TBI+ST组损伤周围皮层(IC)和损伤对侧皮层(CC)的ADC值均高于Sham组(P<0.05);TBI后7 d,TBI+ST组IC和损伤侧海马(IH)的ADC值均低于TBI组(P<0.05);TBI后14 d,TBI+ST组IC和CC的ADC值均低于 TBI组(P<0.05)。TBI后3 d和7 d,TBI+ST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与TB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后14 d, TBI+ST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低于TBI组(P<0.05)。TBI后3 d,Sham组大鼠损伤周围脑组织中IL-6表达显著低于 TBI组和TBI+ST组,TBI+ST组TNF-α表达显著低于Sham组和TBI组,TBI组高于Sham组;TBI+ST组与TBI组IL-1β 表达均低于Sham组(均P<0.05)。TBI后7 d,TBI+ST组与Sham组IL-6表达均低于TBI组,TBI+ST组低于Sham组; TBI组TNF-α表达高于Sham组;TBI组IL-1β表达高于其余两组,Sham组高于TBI+ST组(均P<0.05)。TBI后14 d, TBI+ST组与Sham组IL-6表达均低于TBI组;TBI+ST组TNF-α表达仍低于其他组;TBI组IL-1β表达仍高于其余两组 (均P<0.05)。结论 ASC-ST可通过减少TBI后炎症反应和炎性因子表达,显著改善大鼠TBI后脑水肿状况和神经 功能预后,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生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13.
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颅内肿瘤的治疗中,血脑屏障(BBB)的存在阻碍了药物向脑内肿瘤的扩散,药物难于达到有效的治疗。而MSCs可绕过BBB,因此在颅内肿瘤的治疗中,其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肿瘤治疗。同时,经过基因修饰的MSCs,可以迁移到肿瘤局部,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显著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基于已有的研究表明,MSCs在肿瘤治疗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关于MSCs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MSCs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MSCs作为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以及基因修饰的MSCs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MSCs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正>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发育早期的具有全能干细胞特点的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干细胞,因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以及免疫调节等功能,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糖尿病足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间充质干细胞(MSCs)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免疫调节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更为许多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历经了半个世纪,以MSCs为基础的细胞治疗仍然未能普遍地被接受.文章从MSCs的制备、安全性、有效性、医学伦理和质量管控等方面综述MSCs在研究中和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贾淑利  董碧蓉 《现代临床医学》2021,47(2):132-134,138
在全球老龄化加速的当下,老年衰弱是老年人群中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找到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巨大进展及应用,以及MSCs的功能与老年衰弱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契合,为老年衰弱的干预带来了机遇.本文对MSCs治疗老年衰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衰弱的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组织工程技术为根治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近年来,心肌组织工程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在种子细胞等方面的难题还远没有解决。本文对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作了一下综述,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多相分化潜能。由于取材容易、培养简便及应用前景广泛等特点成为干细胞中研究的热点,在医学各个领域都具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已应用于多种临床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19.
瘢痕是机体皮肤组织受到创伤或烧伤等不良应激后引发受损部位发生一系列的损伤修复反应,最终以结缔组织修复而告终,形成一种与正常皮肤结构和功能不完全相同的组织形式。间充质干细胞(MSCs)能够分泌各种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且可以促进瘢痕组织内血管生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降解异常堆积的胶原,重塑瘢痕组织;对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MSCs应用于瘢痕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回顾近年发表的文献,从MSCs对瘢痕组织治疗机制的再生愈合、抗炎效应、抗纤维化作用、免疫调节等研究方向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全身输注联合局部介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例SLE股骨头坏死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经旋股内动脉灌注MSCs悬液,同时静脉输注MSCs。间隔2周再进行第2次治疗。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SLE疾病活动性、疼痛、行走距离、关节功能、磁共振成像(MRI)评价等指标。结果短期随访(6个月),4例疼痛改善及关节活动度均改善,1例影像学无改善。随访终点(3年),治疗组4例中1例发生股骨头塌陷。结论 MSCs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安全,无不良反应,短期内有效率高,长期随访可降低股骨头塌陷发生率,本研究为小样本观察,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病例数,以期作为一种新技术进行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