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及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儿童免疫基金(GAVI)项目实施以来乙肝疫苗的发放、接种、阻止浪费和补充不足现象.方法 整理、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生物制品出入口登记本的登记记录以及各地、州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上报数据.结果 2003年下发乙肝疫苗979 200支,实际接种乙肝疫苗232 611支,接种率34.14%,2006年实际应种人次数与实际接种人次数相近,接种率达到92.02%. 结论 2003年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及实施GAVI项目后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增长,但是个别地、州因疫苗使用计划不准确出现疫苗超量或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阜康市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项目的进展情况,分析阜康市项目实施至2007年6月以来,4年的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方法收集阜康市各乡、镇、厂矿、办事处常规免疫接种月报表。结果GAVI项目实施4年来,乙肝疫苗接种率年间有显著性差异;全程接种率也有统计学差异(χ^2=38.26,P〈0.05),4年的GAVI项目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8.3%,91.4%,92.9%和94.9%,经分析无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88,P〉0.05)。结论根据4年HepB3全程接种、HepB1、HepB2、儿童免疫接种率,可知免疫接种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而提高新生儿及时接种率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郝凤  李书胜  崔伟红  李波 《山东医药》2012,52(31):60-6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分析烟台市乙肝病毒感染及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状况,探讨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实施20a来,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率保持在97%以上.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儿童乙肝发病率大幅下降,五年降低了78.99%.结论 烟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显著,应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工作,提高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昆山市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现状,分析影响接种率的因素,为正确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在昆山市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乙肝疫苗首针的儿童、在昆山所有医疗机构产房出生的儿童乙肝首针接种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 我市乙肝首针接种率较高;医院外分娩是乙肝疫苗首针接种不及时主因,早产和低体重是产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主因;存在扩大禁忌症情况。 结论 促进住院分娩、严格执行产房接种、正确把握禁忌症是提高首针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的主要途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永靖县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和乙肝预防免疫工作进展。方法(1)工作量化考核,制定督导计划并落实责任;(2)儿童强化免疫常规监测;(3)加大宣传和人员培训;(4)开展儿童强化免疫。结果监测结果表明四苗接种率达到85%,2000年完成无脊灰目标;自2002年7月开展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结论加强农村计划免疫工作需要政府领导重视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队伍建设,以保证项目的开展和提高疫苗接种率、保护率,实现预订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昌吉州健康人群乙肝抗体和表面抗原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最经济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昌吉州自1999年开始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全州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稳步提高.为评价昌吉州乙肝免疫接种效果,为今后的接种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昌吉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对昌吉州8县(市)进行了乙肝抗体水平的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平南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现状,了解未接种乙肝疫苗原因,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提供资料,对2009年在平南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活产新生儿未接种乙肝疫苗原因,为提高乙肝疫苗举措提供资料。方法统计2009年在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及未接种原因分析。结果 2009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活产新生儿共3907名,未接种乙肝疫苗352名,占9.01%,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早产居第1位,占未接种乙肝疫苗的48.10%,其依次为吸入性肺炎62名,占17.61%,羊水III度浊或胎粪样45名,占12.78%,窒息31名,占8.81%;足月低体质量18名,占5.11%,其他27名,占7.67%。结论早产是造成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因,应加强围生保健工作,提高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15岁以上居民乙肝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提出科学的防控建议.方法 2011年设计调查问卷,通过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电话调查法进行调查,进行权重调整,计算北碚区15岁以上居民乙肝疫苗接种率和近6个月来乙肝相关危险因素暴露率.结果 总共拨打电话1 041个,有效应答率为66.85%;近6个月8.33%的居民进行过输液治疗,3.46%的居民接受过牙医治疗,2.21%的居民和乙肝患者共同生活;乙肝疫苗接种率为31.78%,和乙肝患者共同生活者均未接种.结论 北碚区15岁以上居民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存在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15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和乙肝患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祝县)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方法开展全人群HBsAg携带、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调查,儿童HepB接种免疫效果血清学检测。结果全人群HBsAg阳性率为3.08%;1~4岁、5~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0.83%和2.27%;男、女HBsAg阳性率分别为3.57%和2.55%;城镇、农村HBsAg阳性率分别为1.30%和3.83%。结论天祝县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明显降低,表明自1992年将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后,免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的长期免疫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普遍接种预防儿童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长期免疫效果和对儿童乙肝发病的影响。 方法 1986年起在乙肝高发区隆安县实施不筛检母亲HBsAg、新生儿普遍接种常规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方案。采用出生队列定群随访、横断面调查和监测乙肝发病情况的方法对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1 3年HBsAg阳性率为0.7%~2.9%,平均1.7%,保护率为83.5%~96.6%,HBV感染率为1.1%~5.1%,平均2.4%,保护率为93.5%~98.4%。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HBsAg阳性率为1.8%~2.4%,平均2.0%,保护率为78.4%-85.2%。免疫实施14年后, 1~14岁人群乙肝发病率为1.5/10万,比历史对照同龄者减少了91.8%;未免疫儿童发病率为14.4/1 0万,与历史对照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儿童中无乙肝病例发生,保护率为100%。 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13年内不必加强免疫,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与血源性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相似,乙肝疫苗预防作用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福海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2013年在辖区内医院出生登记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不同年份间的接种率及各影响因素间差异。结果 2009—2013年福海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0.47%、73.87%、75.92%、82.07%和90.16%;影响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因素除新生儿疾病外,依次为产程延长与过期妊娠、早产、低体重、监护人拒绝、出生黄疸等。结论近五年来福海县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接种禁忌症把握过严是影响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不能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监护人拒绝接种亦为影响因素之一,应加强对医院预防接种工作的督导与培训,加大对群众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医院出生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甲肝灭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甲肝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项目实施方案》,在镇原县范围内对2~14岁儿童集中式接种一剂次甲肝灭活疫苗后,采用现场快速评价法进行调查评估。结果项目实施后,全县2~14岁儿童甲肝疫苗平均接种率96.32%,现场快速评价接种率98.00%。常住儿童接种率96.31%,流动儿童接种率98.31%,流动儿童高于常住儿童(P<0.01)。农村地区接种率96.31%,城区接种率96.5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乡镇接种率在85.09%~100%,孟坝、平泉等乡镇在90%以下;不同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在87.89%~99.38%,2岁年龄组最低,为87.89%;不同乡镇、不同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5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率由项目实施前的10.51/10万下降为项目实施后的0.88/10万(P<0.01)。结论甲肝灭活疫苗接种率达96%以上,预防接种效果显著,15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今后进一步开展甲肝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后的效果监测,在做好重点地区低年龄组人群查漏补种的同时,重点要加强15岁以上人群甲肝疫苗的免疫接种,逐步在各类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甲肝疫情。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技术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引言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坏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全球均有分布,但我国是HBV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我国自1992年起在全国实施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工作,并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1992年和2006年我国开展了两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明显下降,预防效果显著。为加速控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比较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血清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分别按标准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接种,比较儿童HBV感染率情况。结果 在11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0.9%,与24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24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分别为39.6%和24.2%)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15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50例接种乙肝疫苗联合HBIG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3%和3.3%,与10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100例新生儿(分别为25.0%和11.0%)比,也无显著性相差(P>0.05),但无论在血清HBsAg阳性还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母亲,联合接种儿童HB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只接种乙肝疫苗者(P<0.05)。结论 采取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所生儿童的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血清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分别按标准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接种,比较儿童HBV感染率情况。结果 在11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0.9%,与24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24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分别为39.6%和24.2%)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15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50例接种乙肝疫苗联合HBIG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3%和3.3%,与10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100例新生儿(分别为25.0%和11.0%)比,也无显著性相差(P>0.05),但无论在血清HBsAg阳性还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母亲,联合接种儿童HB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只接种乙肝疫苗者(P<0.05)。结论 采取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所生儿童的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自1982年以来,我国血源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先后进入大规模生产。经过数亿新生儿、婴幼儿等人群的使用证明,两种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优。据在广西农村地区不筛选母亲,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85%以上,儿童血源性乙肝疫苗免后13~15年效果的观察,免疫后HBsAg阳性率已从16%下降至2%以下,抗体水平虽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中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甘肃省静宁县接受体检的儿童及其监护人400人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0人,对照组行常规乙肝疫苗接种管理,研究组在上述管理干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PDAC管理模式。结果研究组接种儿童监护人乙型肝炎防控知识评分(t=22.32)、对服务的满意率(χ2=30.8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成功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3,P0.05);研究组接种后精力、疼痛、情绪反应、睡眠状态、躯体活动等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指标功能均显著提升,总指数(0.94±0.17)明显优于接种前(0.85±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1,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环节中,接种儿童监护人对乙型肝炎防控的认识程度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消除接种对象的疑惧心理,增加接种成功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性抗体的时限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性抗体时限观察。方法 199例幼儿或儿童出生后按0~1~6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个月~12个月后检测乙肝抗原和抗体五项,并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BsAb阳性128例,HBsAb弱阳性49例,HB-sAb阴性22例,HBV感染为5例。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滴度存在下降的趋势。应按时复查,了解抗体的滴度变化情况,以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加强或补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6年甘肃省华亭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为规范预防接种工作、促进免疫规划扎实、持续地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方案》,采用WHO推荐的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10个乡(镇)30个行政村(社区),共计210名适龄儿童,入户调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适龄儿童建证率100.00%、建卡率97.14%,建卡率各乡(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9,P0.05);卡、证、册及儿童信息录入一致率仅为58.10%,接种信息录入率92.86%;全程接种率88.57%,其中策底镇、神峪乡和砚峡乡最高(均为100.00%),马峡镇最低(71.43%);合格接种率64.29%,其中马峡镇、安口镇和河西乡均低于60.00%,各乡(镇)合格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4,P0.05);"白破"疫苗和A+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二剂次接种率分别为81.63%和90.57%,其他疫苗接种率均达到了95.00%以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3.33%,卡介苗疤痕阳性率94.29%。结论华亭县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正常,但卡、证和册及儿童信息一致率、全程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偏低;应重点加强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促进免疫规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