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 对58例102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早期予以激光光凝。结果 光凝治疗后,58例102眼术后随访均满1y。其中视力提高25眼,占24.50%,视力不变64眼,占62.75%,视力下降13眼,占12.75%,总有效率87.25%。由于先处理已存在的黄斑水肿,未见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黄斑水肿加重。结论 适时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早期进行激光光凝,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视力。FFA是进行正确有效激光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老年糖尿病人白内障手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统计分析了糖尿病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117例的发病状况、术后效果以及有关因素。结果表明:糖尿病人白内障的手术占同期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的19.1%。术后视力≥0.5的百分比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为95%,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64.4%,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为零。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5)。结果还显示: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为影响糖尿病人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作者认为老年糖尿病人白内障应及早手术,以便及早施行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要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观察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效果及光凝后的远期复明效果 ,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 ,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 5年来行白内障手术的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且具有光凝指征的病人 ,将其分为两组 ,白内障术后行光凝治疗组5 3例 ,未行光凝治疗组 45例。结果 :白内障术后早期光凝治疗的病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 ,黄斑水肿消褪或减轻 ,视力保持稳定。未行光凝治疗的病人 ,视网膜病变加重 ,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结论 :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白内障病人行白内障手术后 ,如有光凝指征 ,应尽早行光凝治疗。这对于控制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稳定病人视力 ,提高这些白内障病人的远期复明效果 ,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利  成静 《国际眼科杂志》2008,8(3):639-640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对50例(76眼)白内障术后DR患者施行激光光凝同时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以视力和眼底改变为疗效判定指标。结果: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黄斑水肿减轻或消退,视力稳定。结论:白内障术后DR患者具有光凝指征应尽早综合治疗,对于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提高白内障远期复明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人白内障手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糠尿病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117例的发病状况,术后效果以及有关因素。其发生率为同期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的19.1%,术后视力≥0.5的百分比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为95%,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64.4%,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为零。二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5)。结果显示,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为影响糖尿病人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6例与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浑浊程度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无相关性 ,以期对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 2 64例有轻度白内障的 2型糖尿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确定视网膜病变分期 ,作为A组。对 10 1例白内障囊外摘出后再行FFA检查 ,作为B组。对两组间糖尿病病史、年龄、晶状体浑浊和视网膜病变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病史≤ 5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5年的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病史 >5年的 2型糖尿病患者晶状体浑浊程度与其眼底病变程度有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早期黄斑水肿发生率有所增加。这对手术时机选择和手术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DR 52例(52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的26例,为A组;未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的26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3个月、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低视力眼数.结果 白内障术后3个月时,两组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A组有低视力15例(57.69%),B组有21例(80.77%).A组有1例(3.85%) DR病情发展,B组有7例(26.92%).结论 视网膜光凝可以改善DR患者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状态,控制DR病情.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内障手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影响尹虹姜燕荣黎晓新徐秀兰随着现代糖尿病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逐渐增多,白内障手术是否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mopathy,DR)进展?我们对1988年至1994年在我院行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徐涛涛  徐国旭 《眼科新进展》2019,(12):1162-1165
目的 利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6例36眼。糖尿病病程(10.3±2.9)a;术前视力0.10±0.06。所有患者术眼术前1周及术后6个月采用mf-ERG进行检查。检测项目包括术前和术后视网膜后极部各环和四个象限P1波和N1波潜伏期和振幅密度。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在0、1、2环的P1波潜伏期均较术前延长(均为P<0.05);3、4环P1波潜伏期均较术前变化不大(均为P>0.05);0、1环N1波潜伏期较术前延长(均为P<0.05);2、3、4环N1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均为P>0.05)。术后6个月,患者在0、1环的P1波、N1波振幅密度均较术前减小(均为P<0.05);2、3、4环P1波、N1波振幅密度变化不大(均为P>0.05)。术后6个月,患者鼻上象限P1波潜伏期较术前延长(P<0.05);鼻下、颞上、颞下象限P1波潜伏期变化不大(均为 P>0.05);四个象限N1波潜伏期均较术前变化不大(均为P>0.05)。术后6个月,患者四个象限P1波和N1波振幅密度较术前均变化不大(均为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变会进一步加重,mf-ERG能客观定量地评定视网膜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手术的特点,及其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对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做过玻璃体切除术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时首先建立玻璃体腔灌注系统,以维持眼内压力,然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切口全部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玻璃体腔硅油充填眼先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然后行眼内硅油取出术.非硅油眼术中可以见到前房的深浅出现异常变化.手术中为减轻前房深度的异常变化,应控制灌注压力及抽吸负压.对白内障核的超声乳化操作与后囊膜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先进行充分地水分离将白内障核脱出囊袋后再进行超声乳化.所有术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时间4~27个月.结果 26例(26只眼)均成功地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发症主要有短暂角膜轻度水肿、一过性高眼压、个别病例玻璃体少量出血及脉络膜水肿等.最后一次随访时,22只眼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8只眼视力>0.3.未发生角膜失代偿、爆发性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改善不明显的病例均存在糖尿病黄斑病变及视神经病变.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曾施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白内障患眼,由于玻璃体被广泛切除和眼球内微血管的异常,手术中的低眼压甚至发生眼球塌陷,将可能导致严重眼内出血等危险.因此,术中建立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系统以维持术中的眼内压,手术结束时保持住眼内压,对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使手术更安全、可靠.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Diabetes mellitus is a major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rough retinopathy and is frequently complicated by cataract formation.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visual outcome of cataract surgery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ver a 26 month period in a general hospital eye clinic. Eighty-five consecutive diabeti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ataract surgery we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ir type of diabetes, duration and treatment, operative technique, pre-operative visual acuity (VA) and degree of retinopathy. Visual acuity and retinopathy status were recorded at a minimum of 4 months postoperatively. Factors affecting visual outcome and progression of retinopathy were then examined.
Results: Of the 107 eyes of the 85 consecutive cases, 55 were without retinopathy (NR), 21 had background retinopathy (BDR), six had background retinopathy with macular oedema (BDR/MO), four had 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 and 12 cases had inadequate fundal view. In the NR and BDR groups, 90 and 81% of patients, respectively, had improved VA compared with 33% of patients with BDR/MO. Retinopathy progressed in 50% of BDR/MO patients compared with progression in 9 and 19% of NR and BDR patient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illustrates the poor visu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untreated retinopathy, particularly maculopathy, following cataract surgery. Larg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better define risk groups and pre-opera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光凝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及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对60例108眼行超声乳化或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指导下根据DR分期,早期予局限性视网膜光凝、格栅样光凝或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术后随诊1a,所有患者视力提高30眼(27.8%),视力不变71眼(65.7%),视力下降7眼(6.5%),光凝术后FFA随访检查显示,视网膜水肿消退,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出血、渗出部分吸收,18例合并有黄斑水肿眼光凝术后完全消退。结论:白内障术后合理及时的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稳定视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我们对7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70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术眼及对侧非手术眼进行了观察比较。发现术眼中38眼(54.3%)非手术眼中(15.7%)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术眼中66眼(94%)视力优于术前。但视力结果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黄斑病变程度。说明白内障手术加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但非禁忌证。早期视网膜光凝可防止病变进展,有助于稳定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02/2017-02实施治疗的PDR患者80例83眼,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吸出术,观察组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术后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的虹膜新生血管(iris neovascularization,INV)和囊膜混浊发生率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PDR治疗中,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临床效果优于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吸出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与正常眼底的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恢复情况。方法:选取63例63眼白内障患者,其中33例伴有轻至中度糖尿病眼底改变,为糖尿病组;另外30例正常眼底为对照组。相同的术式、手术医生及术后处理。于术前、术后1,6wk及6mo检查视力及眼底情况,于术前、术后6wk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术后黄斑水肿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32例及对照组29例患者完成检查并随访。术后6wk,糖尿病组有24例(75%)出现眼底渗漏,而对照组只有6例(21%);糖尿病组有5例(16%)出现临床型黄斑囊样水肿(CME),对照组有2例(7%)出现临床型CME;术后6mo,两组视力水平差异无显著性,黄斑水肿恢复。结论:白内障术后不管是对正常眼底还是对伴轻中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可发生CME,但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发生CME予随诊,一般不需处理,多能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李斌  李琦  李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4):748-749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39眼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行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根据眼底情况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随访3mo~2a,视力<0.1者12眼,0.1~0.2者14眼,0.2~0.5者9眼,>0.5者4眼,与术前视力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2~3mo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7眼眼底激光斑清晰,新生血管萎缩,无明显荧光渗漏,12眼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瘤以及荧光渗漏,16眼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斑水肿。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医源性视网膜裂孔、高眼压、后囊膜混浊、玻璃体再出血。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常并发于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面临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联合治疗的决策问题,包括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时机及策略,尤其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23G/25G玻璃体切割术以及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激素等药物为近年的热点问题。随着手术技术、设备、材料和药物的不断进步,使得联合治疗有更多的选择和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糖尿病性白内障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联合治疗时机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眼部并发症之一.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病年龄更早,进展更迅速.虽然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相比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风险仍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术中小瞳孔的出现概率较大,手术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术后更易发生黄斑水肿、眼内炎、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变化情况。

方法: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58例116眼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8眼,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度NPDR)41眼,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度NPDR)51眼,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度NPDR)6眼,随访6~12mo,观察视网膜病变变化情况。

结果:患者视力、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76.7%,其中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视力及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有效率均显著低于轻、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及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稳定的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稳定或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