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丰泽区2010-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中过敏性皮疹的发病特征,为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2010-2015年丰泽区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丰泽区2010-2015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29例,报告发生率3.7/10万剂,25例过敏性皮疹最终分类为异常反应(86.2%).男女性别比3.83:1;<1岁占48.3%、1岁占17.2%、2岁和3岁各占10.3%.发生在接种后≤1d的占93.1%.报告发生率前3位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18.1/10万剂)、麻疹减毒活疫苗(13.4/10万剂)和水痘疫苗(4.7/10万剂).结论 异常反应多见过敏性皮疹,常发生于接种疫苗后24 h内的小年龄组儿童,需加强接种后24 h观察,规范预防接种后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和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中,接种疫苗后过敏性皮疹的发生特征,为规范接种疫苗后过敏性皮疹的报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2008~2012年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过敏性皮疹(包括最终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和斑丘疹)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中国2008~2012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19 888例,其中19 655例(98.83%)分类为异常反应。在19 655例异常反应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占68.68%、21.09%、10.23%;男、女性别比为1.34∶1;≤1岁儿童占69.81%;第三季度报告数占35.56%;第1剂占68.79%;不伴发热的占72.24%;发生在接种后≤1d的占82.60%。报告发生率之高居前五位的疫苗为: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86.89/100万剂),麻疹减毒活疫苗(112.76/100万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38.91/100万剂),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灭活脊髓灰质炎-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联合疫苗(27.46/100万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27.30/100万剂)。结论结合过敏性皮疹的发生特点,报告时需加强过敏性皮疹等各类皮疹的鉴别;对部分疫苗过敏性皮疹报告发生率相对较高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3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估该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3年报告中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AEFI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异常反应个案250例,报告发生率为3.16/10万。发生异常反应疫苗构成前3位的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分别占报告数的27.6%、19.6%和9.2%;异常反应报告率前3位的疫苗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7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百白破IPV和Hib五联疫苗,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4.14/10万、38.37/10万和12.02/10万;异常反应临床表现前3位的症状是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和速发型过敏反应,分别占91.2%、2.8%和1.4%,其中痊愈和好转占99.20%。异常反应58.8%发生在接种24 h内,无明显的季节聚集性。结论海淀区异常反应监测敏感性高,对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鉴定、补偿流程畅通,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接种疫苗后发生过敏性皮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的特征,为规范监测报告、调查诊断与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哈尔滨市AEFI报告登记信息和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 - 2015年报告中最终诊断为过敏性皮疹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哈尔滨市2005 - 2015年共报告过敏性皮疹130例,报告发生率为6.96/100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为122例 (93.85%)、8例(6.15%);男性高于女性;93例(71.53%)为2周岁以下婴幼儿;7 - 9月病例报告数略高;97例(74.62%)为第1剂接种,且多见于接种当天出疹,但不常伴发热;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疫苗种类为:麻疹 - 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结论 过敏性皮疹作为常见异常反应,起病急且原因复杂,需加强接种后24 h观察和护理;加强接种后过敏性皮疹AEFI监测敏感性,进一步规范调查诊断标准与处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异常反应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耀春  李彬  闫绍宏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870-1872
目的监测并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内蒙古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中发生并报告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20例,一般反应占189例,异常反应30例,偶合症1例。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160例。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占50%。结论此次强化免疫组织妥当,实施规范,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症状轻微。麻疹减毒活疫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范耀春    武贵森  闫绍宏 《现代预防医学》2015,(17):3225-3226
摘要: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特征。方法 对内蒙古2009-2013年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生并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自治区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42例,报告发生率12.79/10万,一般反应223例,异常反应占19例,无后遗症和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全年5-7月和10-11月是报告高峰期,接种疫苗后24 h内监测到AEFI病例197例。结论 内蒙古使用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2010年潍坊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0年潍坊市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活动中异常反应发生情况,为今后此类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潍坊市2010年共报告AEFI病例56例,报告发生率为10.05/10万。报告发生率,一般反应为7.00/10万,异常反应为1.62/10万,偶合反应为1.44/10万,无心因反应和过敏性紫癜。AEFI发生率,女童为8.78/10万,男童为11.10/10万;2~5岁为13.53/10万。56例中,诸城市占17.86%;92.86%的AEFI病例为接种后2d内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过敏性皮疹,病例均治愈。[结论]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AEFI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李燕  雷静  武振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4,(18):3405-3407,3420
目的分析银川市2009-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报告的2009-2013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内共报告AEFI个案347例,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分别占87.03%、7.02%和5.77%;男女比为1.28︰1,报告AEFI个案年龄≤1岁儿童占67.73%。每年秋季发生较多,以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和麻疹减毒活疫苗为主。临床损害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为7.11/10万剂,在预期发生率范围之内;完整率、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100.00%、90.78%和90.16%。结论 2009-2013年银川市AEFI监测工作质量显著提升,但监测系统敏感性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2015年漯河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表现特点,评价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评价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5年漯河市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5年监测系统共报告漯河市AEFI病例612例;报告发生率为10.85/10万剂;反应多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占77.12%),反应时间主要集中在接种后48 h内(占89.70%);以一般反应为主(占80.55%),主要表现为中度发热;异常反应共97例,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多(占46.39%);出现反应居前三位的疫苗分别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29例(占21.08%),乙脑减毒活疫苗101例(占16.50%),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99例(占16.18%);2014年以后48h内报告及调查率达到了100.00%。结论漯河市AEFI监测系统正常运转,但不同县区监测敏感性不同,应继续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断、分类和规范处置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成都市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探讨MV强化免疫活动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10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10年MV强化免疫活动共报告57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28.9/100万剂次;男性多于女性,0岁组异常反应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大异常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接种后<2 d出现反应的占71.93%;临床损害以过敏性皮疹为主,绝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MV强化免疫活动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低,各年龄组儿童在接种MV后<2 d是监测的重点。应加强监测,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东莞市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为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东莞市2013年AEF1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个案589例,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73:1;〈2岁占70.29%;6—8月份发生最多;共占38.53%;一般反应326例,占55.35%,主要以发热、局部红肿、局部硬结为主,涉及疫苗报告数居前3位的是百白破(无细胞)疫苗、Hib疫苗、23价肺炎疫苗;异常反应213例,占36.16%,主要以过敏性皮疹为主,涉及疫苗报告数居前五位的是麻风疫苗、水痘疫苗、百白破(无细胞)疫苗、Hib疫苗、脊灰减毒(猴肾细胞)疫苗;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接种后≤1d,占89.31%;所有AEF1个案均治愈或好转,未见有后遗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AEFI常发生在〈2岁Jll童、棒种后≤1d:此为峨涮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扬州市2008-2014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特征,评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方法 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4年报告中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 结果 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58例,报告发生率4.35/10万。发生异常反应疫苗构成前3位的是: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分别占报告数的15.64%、13.13%和12.01%;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和不同疫苗间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7、38.12、691.07,均P<0.01);异常反应56.15%发生在<1岁儿童、64.53%发生在接种24 h内、78.21%发生在接种第1剂次。 结论 扬州市AEFI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预防接种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和应对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70例预防接种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70例病人由17种疫苗引起,死亡5例。接种狂犬病疫苗、乙脑疫苗、乙肝疫苗引起的合计41例(占58.57%)。疫苗接种后〈30min发生的占78.57%,30-60min发生的占10.00%;〉60min发生的占11.43%;28例合并过敏性皮疹;5例有药物过敏史,2例有食物过敏史,1例有疫苗接种过敏史。[结论]单价多针次灭活疫苗是引起预防接种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疫苗品种。  相似文献   

14.
The Japanese Committee for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 (SSPE) confirmed that 215 cases of SSPE occurred in the 20 years from 1966 to 1985, as discovered in the 10-year surveillance from April 1976 through March 1986. The annual incidence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between 10 and 23 cases. Among cases with a certain history of measles illness or measles vaccination, 184 (90.2%) had a history of measles illness without receiving measles vaccine. There were 11 probable measles vaccine-associated cases (5.4%), three (1.5%) being vaccinated with a combined use of killed and live vaccine and eight (3.9%) with further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There were nine cases (4.4%) without a history of either measles illness or measles vaccination. Intervals between measles illness and the onset of SSPE varied from 1 to 16 years (mean, 7.0 years). The periods following measles vaccination with further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were 2 to 11 years (mean, 4.6 years). Annual incidence rates of SSPE per million cases of measles ranged between 6.1 and 40.9 (mean, 16.1) in the 10 measles epidemic years 1968-1977, and those following vaccination with further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were zero in most years and at the highest 3.08 (mean, 0.9) per million doses of distributed vaccin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0年河南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总结全省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方法对全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3.72/100万,较2009年下降75.70%,为历史最低水平。驻马店、南阳、信阳、洛阳、商丘5个地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8.71%。年龄别发病率以<1岁组最高(74.34/10万),其次是1岁组、2岁组、3岁组和4岁组。全省2010年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0.94/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 h内完整调查率89.08%,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75.67%,血清学检测结果 7日内报告率78.55%,麻疹爆发13起,其血清学确诊比例91.67%,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8.33%。结论全省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麻疹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江门市2012—2018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18年江门市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江门市2012—2018年共报告1 207例AEFI个案,年均增长率为13.45%,全市7个市(区)均有报告,98.76%的个案在48 h内报告,99.46%的个案在48 h内完成调查。男女性别比为1.39∶1,≤1岁占52.86%,AEFI发生在接种后1 d内占91.47%,各年报告发生率为7.20/10万~12.43/10万;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55/10万~3.53/10万。一般反应以发热和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为主,严重异常反应少见。结论 江门市AEFI监测的敏感性逐步提高,达到全国监测方案标准。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后≤1 d,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5 - 2017年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rotavirus vaccine,ORV)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ORV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湖北省2015 - 2017年接种ORV发生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湖北省2015 - 2017年接种ORV发生AEFI 223例(33.82/10万剂),未报告肠套叠等严重AEFI病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为197例(29.88/10万剂)和20例(3.03/10万剂次)。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25.63/10万剂)和胃肠道反应(9.71/10万剂),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2.12/10万剂)和荨麻疹(0.91/10万剂)。发病年龄集中在2岁以下,其中51.57%发生在<1岁,35.43%发生在1~2岁;各剂次中,首剂接种后发生186例(83.41%)、第2剂30例(13.45%)、第3剂7例(3.14%);66.37%的病例发生在接种当天;17.04%发生在接种后1 d;4.48%发生在接种后2 d,0.45%发生在接种后3 d及以上;联合接种时92.04%为一般反应;98.21%病例治愈或好转,无后遗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