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以2010年1月至6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前组,以2012年4月至9月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归档病历210份为整治后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用药时机、品种选择及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整治前后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83.5%、88.5%、85.3%分别下降为整治后的26.7%、38.7%、35.8%,用药合理性由整治前的23.1%、15.7%、18.5%分别上升为整治后的94.3%、78.6%、85.7%,平均用药天数由整治前3.8 d、5.2 d、4.8 d分别下降为1 d、1.8 d、1.5 d,术前0.52.0 h内用药由整治前18.33%上升到整治后84%。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措施得力,进展良好,效果明显,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调取2011年(整治前期)、2012年(整治中期)以及2013年(整治后期)全年门/急诊以及住院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整治时间的延长,门/急诊、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下降;各抗菌药物的构成比排序发生明显改变,整治后期,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分别较整治前期和中期下降28.96%和19.13%;口服给药的构成比显著上升,注射给药、口服+注射给药的构成比均显著下降,而整治后期注射给药的DDDs降幅最大;非限制使用类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构成比显著下降,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构成比显著上升,而整治后期,特殊使用级药物的DDDs降幅最大;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显著下降,使用时间也显著缩短,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天数限定的合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医院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分级管理制度、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这两方面的成效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的使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专项整治前后(2011年4月-2012年6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实行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后,抗菌药物用药金额、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均有所下降,除部分指标外,大部分指标已下降至控制目标。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显著,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在专项整治活动后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实施前后我院肿瘤科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分析专项整治后我院肿瘤科抗菌药物应用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科2010年10-11月与2011年10-11月肿瘤科病历821例,对抗菌药物的用药种类、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用药合理性等进行调查。结果:专项整治前后,我院肿瘤科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以广谱抗菌药为主,用药种类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主要类属于第3、4代头孢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的联用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在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时发现,感染治疗组在专项整治前后合理性差异不显著;预防用药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不合理用药的数目较专项整治前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大范围推广,使我院肿瘤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部分改善,但在累计使用强度及病原学检测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35):4902-4904
目的:评价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分别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2年4月、2012年5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4年4月4个时间段,从我院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的出院病历中随机抽取100份,共计40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利用指数、围术期抗菌药物选用的种类、给药时间等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11年5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从96%下降至33%,药物利用指数从1.44下降至0.79,药物选择合理率从19.8%上升至100%,给药时间合理率从43.8%上升至100%。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使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4):1896-1898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成效,为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行甲状腺清洁切口手术患者病历888份,分为整治前组439例(2010年7月-2011年6月)与整治后组449例(2011年7月-2012年6月),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从整治前的51.02%下降至整治后的18.93%(P<0.01);首次给药时机合理率由整治前的43.75%提高至整治后的89.41%(P<0.01);整治前用药疗程超过24 h患者比例由28.70%下降至整治后的2.00%(P<0.01);手术切口愈合率和感染率整治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我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规范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不同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12年5—7月(整治前期),2012年8-10月(整治中期),2012年11月-2013年1月(整治后期)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期分别下降19.83%和15.54%,AUD下降了17.54%和14.15%。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903.52元下降到843.65元,人均下降59.87元。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整治前期下降了17.60%和8.75%。分级管理制度被严格执行后,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明显,其中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整治前期下降了49.06%和40.1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了20.08%和12.95%。I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整治前期22.22%下降到整治中期的16.67%和整治后期的14.58%,均符合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的规定。整治期间,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未见明显变化,且检出阳性率较低。结论:本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是要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还必须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7~12月该院588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588例骨科手术患者有432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品主要为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硫脒、克林霉素磷酸酯等。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药物选择不合理、预防性用药时机和疗程不合理。结论专项整治后该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质量监控,规范用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赵德斌  许愉 《中国药业》2014,(10):55-57
目的分析医院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第2年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后,医院整治指标多已达标,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明显下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大幅降低,但用药合理性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结论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评价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查门、急诊处方和出院病历,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各种控制指标等,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效果。结果医院能按要求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明确控制指标,签订责任状,落实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达标,住院患者清洁手术预防性用药率高,品种选择不当,疗程长等不合理现象仍存在。结论通过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医院部分管理指标达标,仍需加大管理和整治力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11):1456-1459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2013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情况、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2013年,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分别为3.37%、3.25%、2.81%、2.41%,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所占比例分别为12.85%、9.71%、7.71%、6.75%;抗菌药物使用以非限制使用级、口服抗菌药物为主,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所占比例分别为99.03%、99.09%、99.94%、99.61%,口服抗菌药物用药金额所占比例分别为97.57%、96.66%、97.00%和95.88%;抗菌药物二联应用率分别为21.87%、25.49%、21.64%、19.39%,无三联及以上应用情况;4年中抗菌药物处方数量、用药金额均居前5位的科室有急诊科、种植科、口腔黏膜科和颌面外科。结论:专项整治前后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均较为规范,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减少了抗菌药物的使用,今后仍需坚持不懈地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巩固专项整治活动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本院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定量评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所取得的实效.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至6月(专项整治前)和7月至12月(专项整治后)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用药比例分别为94.6%和43.5%,品种选择合理率分别为74.1%和98.0%,用药时机合理率分别为13.4%和98.1%,疗程合理率分别为6.9%和68.9%,没有联合用药.结论 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问题,须继续整改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出院的633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统计分析。633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占24.17%,术后用药时间达3~7d的占24.18%。选择药物主要有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达52例/次。主要表现为疗程不合理、选药不当、给药时机不合理、联合用药等。  相似文献   

14.
任飞宇 《北方药学》2015,(10):152-153
目的:调查我院2014年全年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 方法:通过药学干预,规范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结果:抽查我院2014年Ⅰ类切口手术560例,预防用药率35.89%. 无指征预防用药58例,占预防用药28.86%. 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及一系列干预措施,虽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下降,但还需加强管理,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刘蔚 《河北医药》2014,(5):779-783
目的调查了解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的43份病历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2012年本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的43份病历。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用药品种、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43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1例占2.33%,二联用药38例占88.37%,三联4例占9.30%;术前2h内使用的只有6例占13.95%,术前1d使用30例占69.77%,手术结束立即使用7例占16.2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最短的2d有1例,44d4例,5—6d12例,7~10d21例,11~15d5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6种抗菌药物的DUI值≥1。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43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39.53%;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15例占88.24%。二联用药2例占11.76%;术前2h内使用10例占58.82%,手术结束立即使用7例占41.1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最短1d8例,2d6例,≤4d2例,5—6d1例;DUI值〉1的只有1个品种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结论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经过抗茵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存在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得到初步改善,主要表现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减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趋于合理、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下降及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更加恰当。  相似文献   

16.
顾建英  蔡映云  顾萍  叶晓芬 《中国药房》2012,(46):4344-43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呼吸病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8-12月,整治前)、后(2011年8-12月,整治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均值由整治前的96.93%下降至整治后的79.78%(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均值由整治前的43.81%下降至整治后的32.99%(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均值由整治前的67.72DDDs/100人/天降至整治后的51.10DDDs/100人/天(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较整治前下降32.49%,注射剂类降低35.30%,口服剂类无明显变化;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46.43%降至39.67%,呈下降趋势,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3.57%上升至60.33%,呈上升趋势;痰培养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24.43%上升至整治后的48.15%,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73.76%下降至整治后的51.8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我院呼吸病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比例尚未达到理想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2011年1-5月和2012年1-5月骨科住院患者消耗药品品种、数量、金额及统计同期各临床科室住院人数和平均住院天数,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骨科住院患者AUD为63.5DDD,活动后AUD为21.8DDD。结论:专项整治活动显著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结果,探讨专项整治实施的成效。方法按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要求,分析医院2011年至2013年门诊、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患者限定日剂量(DDD)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3年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一定成效,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指标未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结论抗菌药物整治已初显成效,但仍需长期持续加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26):3625-3627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呼吸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3年9月-2014年4月)、后(2014年5-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病历各73份和88份,对比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AECOPD患者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AECOPD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17.74下降至91.5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率由67.12%下降至6.82%,无理由更换抗菌药物率由15.07%下降至0,患者住院时间由(10.21±3.44)d缩短至(7.13±3.14)d,医疗总费用由(6 117.73±1 164.52)元减少至(4 574.82±997.28)元,药费和抗菌药费所占百分比分别由(61.83±11.49)%和(28.84±9.55)%下降至(43.52±9.97)%和(20.07±6.43)%,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治疗效果未受影响。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增强抗菌药物的针对性,节约患者的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本院住院期间所有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病历,排除术前已存在感染并已开始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对纳入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87例患者中,122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42.5%。单一用药122例(占100%);术前0.5-2 h给药93例(占76.23%);术后1-2 d停药者101例(占82.79%)。结论本院还未达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30%这一指标,存在预防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