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应用银染色技术对30例前列腺癌、20例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的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进行检测,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其DNA含量。结果显示,在前列腺癌组织中,AgNOR计数与DNA含量均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症组织(P<0.001);肿瘤分化越差,AgNOR计数和DNA含量越高,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P<0.001);AgNOR计数与DNA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果提示AgNOR计数与DNA含量可作为反映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DNA倍体类型和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6例肺癌石蜡标本进行细胞AgNOR定量计数和DNA含量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二倍体肺癌细胞AgNOR计数(1.65±0.87)显著低于异倍体肺癌细胞者(3.09±1.03)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20%的肺癌细胞AgNOR计数(1.38±1.02)显著低于S期细胞≥20%者(2.77±1.14)。在二倍体肿瘤中,分化Ⅱ级和Ⅲ级细胞的AgNOR计数显著高于分化Ⅰ级者,但在Ⅱ、Ⅲ级之间AgNOR计数则无显著差异;分化Ⅲ级肿瘤的异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分化Ⅰ、Ⅱ级肿瘤,但在Ⅰ、Ⅱ级之间异倍体检出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细胞DNA含量和AgNOR计数与肺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恶性程度及预后有密切相关性;在病理分级中以上两种检测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血卟啉衍生物对鼠肿瘤细胞DNA含量,AgNORs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移植W256肿瘤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和血卟啉衍生物并放射治疗组(实验组)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及AgNORs计数,探讨血卟啉衍生物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肿瘤细胞DNA含量为(5.84±1.22)C,AgNORs计数为2.42±0.73;对照组大鼠肿瘤细胞DNA含量为(7.83±0.68)C,AgNORs计数为5.35±0.84;前者DNA含量及AgNORs计数显著低于后者(t=6.37,t=11.77,P<0.01)。表明血卟啉衍生物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有明显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功能图像分析仪,检测了鼠W256移植性肿瘤细胞DNA含量,并同时测定细胞AgNORs计数,探讨紫外光血液辐照疗法(UBI)对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光量+放疗组肿瘤细胞DNA含量为5.34±1.09C,AgNORs计数为2.24±0.43;单纯放疗组肿瘤细胞DNA含量为7.83±0.86C,AgNORs计数为5.35±0.84;前者DNA含量及AgNORs计数显著小于后者(P<0.05)。表明UBI对放疗恶性肿瘤有明显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5.
余力  区士欢 《癌症》1996,15(2):144-144
甲状腺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s的图像定量分析余力,区士欢,肖莎本文作者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3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肿瘤细胞核面积、DNA含量及AgNORs进行定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材料与方法甲状腺腺癌30例,其中乳头状腺癌22例,滤泡状...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DNA含量与AgNOR计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NA含量与AgNOR对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胶体银染技术对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和36例滤泡生肿瘤(22例腺瘤和14例腺癌)进行DNA含量分析和AgNOR计数。结果:14例滤泡性癌中,11例为DNA异倍体,而22例滤泡性腺瘤仅1例为DNA异倍体,且伴有不典型增生。AgNOR由正常甲状腺组织、滤泡性腺瘤至滤泡性癌逐渐增加,相互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7.
采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染色技术,对71例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组织石蜡切片进行AgNORs定量研究。结果显示:32例淋巴结良性病变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计数为1.79±0.59,31例恶性淋巴瘤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计数为6.62±3.02,8例淋巴结内低分化转移癌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计数高达13.77±5.24,表明良、恶性病变AgNORs计数差别十分显著(P<0.01)。20的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低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3.79±1.46,而中、高度恶性组AgNORs计数为平均每个细胞核内AgNORs8.28±2.58,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显示低分化的恶性肿瘤,具有更加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中AgNORs计量,PCNA,p53的表达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嗜银染色、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别检测了60 例大肠癌组织中的AgNORs 颗粒数、AgNORs 面积、PCNA及p53 的表达量,结合临床Dukes′分期,采用Cox 回归分析评估AgNORs 颗粒数、AgNORs 面积、PCNA、p53 表达量及Dukes′分期在大肠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建立预后判别方程为pv =e((0 .710238Xl + 0.9185X2 + 0.527513X3 + 0.463156X4),判别值Ln(pv)≥12.0 时判别为存活5 a 以下,反之判为存活5 a 以上,灵敏度为90.3% ,特异度为93.1 % ,准确率为91 .6% 。提示AgNORs 计量、PCNA、p53 的表达多少可用于辅助评估大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AgNORs变化对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应用银染技术对50例胃粘膜良、恶性病变进行AgNORs计数,其中正常胃粘膜4例,萎缩性胃炎5例,异型增生9例,胃癌32例(高分化型腺癌8例,低分化型腺癌18例,未分化癌6例)。结果: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细胞核内AgNORs颗粒均数,分别与胃癌各型癌细胞核内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以认为这种方法有助于区别胃粘膜良、恶性病变及其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AgNOR技术对20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细胞核内AgNOR进行计数,同时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其DNA指数及S期细胞百分率,并与AgNOR计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核内平均AgNOR数目与S期细胞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r=0.73)。而DI与AgNOR计数无明显相关关系(r=0.3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AgNOR技术对20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癌细胞核内AgNOR进行计数,同时运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其DNA指数(DI)及S期细胞百分率,并与AgNOR计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核内平均AgNOR数目与S期细胞百分率呈明显正相关(r=0.73)。而DI与AgNOR计数无明显相关关系(r=0.30)。  相似文献   

12.
应用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AgNOR)技术,对109例宫颈良、恶性病变进行了AgNOR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慢性宜颈炎、宫颈非典型增生、宫颈鳞癌三种病变的AsNOR均值有显著差异(P<0.01)。2.宫颈鳞癌组织学1级AgNOR计数低于组织学Ⅱ级(P<0.001)。3.随访10年以上的73例宫颈鳞癌患者,核仁组成区蛋白高均值组(≥5)的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均值组(<5)(P<0.0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8%与46%。作者认为,AgNOR计数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定量指标,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推测宫颈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10例肠化、30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胃粘膜,10例正常胃粘膜和10例高分化腺癌细胞核内AgNOR蛋白的面积及其颗粒的形状进行了定量,并测定了其DNA含量,结果显示,随胃粘膜病变程度的加重,其核内AgNOR蛋白与DNA含量依次增加,而AgNOR颗粒的形状因子呈递减趋势。AgNOR蛋白面积/核和其颗粒的形状因子与DNA含量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前者为正相关(r=0.99P<0.001),后者为负相关(r=-0.952P<0.001)。我们认为,AgNOR面积及其颗粒的形状可以反映出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可作为胃癌前病变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对癌细胞核酸和基因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测定叔丁基脂氢过氧化物(tbooH)对直肠腺癌HR8348细胞系间期细胞核及中期染色体上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s)的作用,同时测定DNA含量和细胞毒效应。结果10-6mol/L的tbooH能使体外生长的大肠癌细胞出现细胞毒作用;AgNORs颗粒在tbooH作用早期以聚集型为主,颗粒面积增大,而晚期颗粒分散,数量明显减少。早期AgNORs颗粒增大并非是染色体上rRNA基因活性位点的增多,而是与间期细胞核内AgNORs的聚集状态有关;晚期间期细胞内AgNORs减少则是由tbooH引起染色体上rRNA基因位点减少所致。tbooH还可引起癌细胞DNA含量减少。结论细胞基因活性或DNA改变是自由基介导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增加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指标。[方法]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PCNA)单克隆抗体PC10,采用SP 免疫组化方法和 AgNORs图像定量分析技术,对有确切随访结果的 78例鼻咽鳞状细胞癌和 22例鼻咽粘膜组织标本进行了定量 研究。[结果]经PCNA阳性反应计算出的增殖指数(PI)和图像分析的AgNORs计数及其颗粒总面积均与NPC分化程度高度相关, 随NPC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减少;PCNA阳性反应增殖指数与AgNORs计数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认为PCNA的 表达和 AgNORs图像分析技术有助于 NPC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AgNOR计数在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25例甲状腺腺瘤,18例甲状腺癌进行了AgNOR定量观察。结果表明:AgNOR计数多少与细胞的异型性及分化程度有关。乳头状及滤泡性良恶性肿瘤之间瘤细胞含AgNOR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AgNOR计数有助于它们之间的鉴别。但分化好的滤泡癌及乳头状癌与不典型腺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典型腺瘤为一交界性肿瘤,另外也说明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AgNOR计数虽有一定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AgNOR计数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银染色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CNA表达和AgNOR计数。结果PCNA增殖指数与AgNOR计数在癌组织中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均<0.001),且两者均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密切关系(P均<0.01和P均<0.001);前列腺癌PCNA增殖指数与AgNOR计数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PCNA增殖指数和AgNOR计数结合分析,在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和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发生中DNA与AgNOR蛋白量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9例正常大肠粘膜、45例大肠腺瘤和27例腺癌的组织切片进行Feulgen-AgNOR结合染色,并用图象分析仪对其进行DNA和AgNOR蛋白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随正常大肠粘膜经腺瘤到癌,其DNA与AgNOR蛋白含量逐渐增加,腺瘤组和腺癌组的DNA与AgNOR蛋白的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但无论是DNA含量或AgNOR蛋白含量,在正常组与腺瘤组和腺瘤组与腺癌组之间,都有较大的重叠范围和较多的重叠例数,而从DNA和AgNOR蛋白含量两者的相关性角度来判断,可使正常组与腺瘤组和腺瘤组与腺癌组的重叠范围明显减小,重叠例数明显减少。因此认为,用同细胞DNA和AgNOR蛋白含量相关性区分大肠良恶性病变,可使判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03例子宫内膜癌癌细胞中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化、肌层浸润>1/2者的癌细胞核面积、每核AgNOR颗粒总面积、颗粒数及颗粒平均面积明显大于高分化及无肌层浸润者。Ⅱ、Ⅳ期、复发、死亡患者的癌细胞的核面积及AgNOR颗粒平均面积较Ⅰ期、无复发、存活者明显增高。AgNOR的颗粒平均面积多在1.20μm×1.20μm以上,并且AgNOR颗粒分布多呈聚集型;而预后较好的患者,AgNOR颗粒平均面积多在亚.15μm×1.15μm左右,颗粒多呈弥散分布。结果提示,细胞内AgNOR的含量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图像分析进行AgNOR的定量研究较传统的光镜下计数AgNOR颗粒数目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0.
吴敏  孙嘉 《肿瘤防治研究》1996,23(5):277-279
本实验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儿童NHL33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AgNORs参数(数量和面积),探讨了AgNORs参数与临床特征、工作分类及生存的关系。结果显示:1.AgNORs与生存、工作分类及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NORs数量多,面积大,生存时间短,反之结果相反。2.AgNORs的中位数可做为预测患儿预后更客观直接的指标,大于中位数,生存期短,小于中位数,生存期长。因此,AgNORs可成为儿童NHL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