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部队呼吸道腺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暴发原因及临床表现,为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从PubMed、万方数据库搜集2009-2017年国内公开报道的部队呼吸道腺病毒暴发疫情文献,对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原分型:7型、55型暴发病例最多,分别占暴发疫情的47.11%(1782/3783)和30.11%(1139/3783)。7型10起,检测数551例,阳性率为54.02%(551/1020);55型5起,检测数1035例,阳性率为90.10%(437/485);时间分布以2013年最多,共发生7起;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河南地区报告最多,共发生4起;主要以新兵为高发人群,共18起是新兵为主的聚集性暴发疫情。呼吸道腺病毒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50.83%~100.00%)、咽部充血(37.91%~100.00%)、咳嗽(48.17%~95.45%)、咽痛(57.14%~87.00%)、咳痰(15.66~85.23%)等症状。结论 呼吸道腺病毒是引起部队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提示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的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驻高原某部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标准流感现场调查方法对此次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快速抗原检测,描述性统计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首例病例发病于2019年3月19日,末例病例发病于2019年4月6日,共发病69例,总发病率13.01%。首发分队发病率最高,为23.01%,显著高于其他分队(P<0.01)。临床症状以急性发热、咳嗽、咽痛为主,并发肺炎23例(33.33%),预后良好,100%治愈,无死亡病例。实验室检测190份咽拭子标本,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14例,阳性率7.36%,检测腺病毒IgM抗体96份,均为阴性。结论 基层部队人群聚居,是流感疫情暴发的高危环境,驻高原部队冬春季节易出现流感暴发流行,必须加强疫情监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5-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搜集整理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开展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兵团实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05~2014年兵团甲肝十年平均发病率为8.20/10万(5.31/10万~18.04/10万),8~11月为发病高峰。南疆四个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四师)平均发病率(17.77/10万)高于北疆和其他师(4.58/10万);<15岁儿童病例占总报告病例的34.84%。结论兵团2005~2014年甲肝报告发病数(率)呈下降趋势,疫苗接种为主的控制措施成效显著;加强监测,可有效控制疫情爆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查明7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发病原因、流行因素,以便控制疫情,防止进一步蔓延。方法 采用个案调查、查阅病例、现场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患者驻地属出血热高发区;患者在发病高峰均曾外出活动及食用鼠污染的食品和接触鼠排泄物历史,且无出血热疫苗接种史。结论 落实流行性出血热防制措施;加强鼠情、疫情的监测及上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强化个人防护意识;提高疫苗的全程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22日下午,市二小上报一起不明原因的发热,均在39℃以上的疫情,致使28位同学未来上课,为查明原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人分布情况该次疫情总发病人数28例,其中24例集中在二年级(3)班,其余4例散发于其它班级,且这几个班级与二(3)班在同一楼层。 2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共填写流调表24份,占发病人数的88.89%,失访4人。 2.1 性别分布:该次发病男性13例,女性11例,男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发生的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效果,提出进一步防控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所有病例的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和聚集性活动等进行个案调查。根据血清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在2013年5月16日至2013年6月11日期间,某部队共出现49名确诊病例和38名疑似病例,均为男性,总体罹患率为7.8%。疫情高峰时间段为5月27日至6月2日(7 d),病例总数66人(占75.9%)。在疫情暴发期间,学兵10队、其他学兵队和非学兵队人群的罹患率分别为47.5%、4.5%和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9名确诊患者年龄为17~26岁,不同年龄组人群罹患率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籍贯和兵源地无明显聚集性。感染病例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发热和咳嗽,62.5%确诊病例出现了单侧或双侧肺部炎性改变,肺部阳性体征少见。所有确诊病例均住院治疗,无重症或危重病例出现。在采取病例监测、隔离观察、取消密集性活动、分散居住以及预防性服用阿奇霉素等防控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封闭、密集的学习和训练部队易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有必要进一步提高防病意识,加强病例管理,尽量分散居住,减少密集活动,落实个人卫生制度。  相似文献   

7.
某部传染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部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该部所属单位的传染病上报资料信息,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部2009年度共报告各类传染病637例(含食物中毒)。其中,甲类传染病无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4种432例,占报告发病数的67.82%;丙类10种203例,占31.87%;其他非法定传染病108例;食物中毒2例。该部传染病疫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初和年末发病数较少,4、6、9月份发病数最多,为215例,占所有发病数的33.75%。呼吸道传染病在以传播途径划分的各类传染病中居首位,高达56.04%;肺结核共报告发病184例,居报告传染病第一位,占全部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28.89%。结论该部传染病疫情不容乐观,要重点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和聚集性发病疫情的监控力度,尤其是要对甲型H1N1流感和聚集性发热病例给予高度重视,必须加强对新发传染病和重大疫情的监测,加强对发病数较高的传染病的防控力度,重视部队官兵的主动预防意识和平时的教育管理。要从疫情监测、疾病预防、易感人群的保护、传染病的综合防治等多个环节做起,才能有效地减少暴发和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某部幼儿园先后出现2例猩红热和1例疑似猩红热病例,由于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得当,及时控制了疫情蔓延。现将具体处置过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某部驻训期间发热呼吸道综合征(febrile respliratory syndrome, FRS)病原体种类和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蔓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9-08至2019-11某部驻训期间FR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RT-PCR和PCR方法对FRS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01例FRS病例中,均出现发热症状(≥37.5℃),伴有乏力50例(49.50%)、肌肉酸痛39例(38.61%)、头痛36例(35.64%)、咽痛29例(28.71%)和咳嗽29例(28.71%)等症状;检出阳性标本37例,总阳性率为36.63%,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26.73%)最高,其次为人副流感病毒(3.96%)、人呼吸道合胞病毒(2.97%)、人鼻病毒(2.97%)、人偏肺病毒(1.98%);人博卡病毒、人腺病毒、人冠状病毒均未检出。结论 某部驻训期间FRS病例中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为流感病毒,提示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院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取"分区隔离,疏散人口,加强防护"的防护策略对疫情暴发进行控制;收集每日使用的防护用品量与每日新发病例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区隔离,疏散人口,加强防护"的防护策略能够有效控制院内SARS的暴发流行,防护用品的使用对减少每日新发病例起到决定性作用.结论采用恰当的控制策略,能够成功控制综合医院院内SARS疫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1.
杨慧宁  王鲜平  曹力  赵雯  贺江 《武警医学》2008,19(9):798-801
 目的 督查我院住院患者传染病的报告情况,了解传染病疫情动态,为防止传染病院内暴发流行与控制提供相关信息.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及医学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我院传染病报告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1月~2006年12月传染病报告人数分别占27.41%、28.15%和44.44%,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乙类传染病居首位,占报告发病例数的91.11%;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痢疾和结核性胸膜炎、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33%.结论 感染管理控制科对急诊住院患者及住院首次确诊传染病患者作为重点监测,并针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加强了预防消毒与隔离防控,3年期间督查法定传染病的报告、落实防控措施,无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对法定传染病的督查与防控起到了预防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90年4月,我校发生一起因水原污染而引起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暴发,但在短期内得到了控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及血清学检测结果,证实为一起甲型肝炎水源性暴发,现将本次流行经过报告如下。流行特征1.发病时间分布整个发病时间非常集中,从4月15日发现第1例到5月2日的最后1例,相距18d,共发病36例,其发病高峰在25~27d,发病例数分别为5、6、7例,且未出现继发病例。2.发病单位分布及罹息率全校分为五大单位,各单位均有发病人员,而且发病时间相同,表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时间是一致的(见表1)。本校同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某学兵集训中心暴发流行成人麻疹的发病情况及流行原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临床分析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果 某部 30 2名成人中 8人罹患麻疹 (占 9 3 % ) ,发病高峰时间为 7d。有患者间接触密切 ,居住拥挤 ,无麻疹病史及疫苗接种史等因素。结论 成人麻疹暴发流行与易感者聚集、环境因素、吸烟有密切关系 ,有必要开展麻疹免疫与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据对某师、旅、团各五个医疗卫生单位1993年1~12月间的传染病疫情调查统计发现:传染病发病数为489例,报告病例数288例,漏报201例,漏报率为41.1%;传染病报告卡489张,上报227张, 漏报262张,漏报率为53.7%;暴发疫情3起(甲肝、食物中毒,菌痢)发病53例、上报2起(甲肝、食物中毒)44例,漏报1起,(菌痢)9例,漏报率分别为33.3%和17%.目前,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在基层部队医疗卫生单位中比较普遍.调查的15个单位中存在疫情漏报有12个单位,占70%.造成疫情漏报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15.
1998年 9月~ 1999年 3月株洲 331厂内发生了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本次爆发仅限于该厂内流行 ,共发病 2 18人 ,发病率高达 5 73 7/ 10万。 2 18例患者中男 131例 ,女 87例 ,发病年龄最小为 1岁 ,最大为 45岁 ,以 7岁~11岁年龄段为主 ,占发病总数 6 3 8% ;发病时间从 1998年9月~ 1999年 3月 ,持续 7个月 ,发病高峰集中在 1998年 11月~ 1999年 1月之内 ,占发病总数 5 9 2 %。疫情主要在学校传播 ,个别班级发病率高达 6 0 % ,直至 1999年 2月学校放假 ,半月后疫情才得到控制。本次流行有以下特点 :①流行范围比较局限 ,仅在该厂内流行…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自2006年3月份报告本年度第1例登革热病例后,9月初,疫情达到高峰期,平均每天新增27例确诊病例。驻扎广东省的我区部队随时可能有病例发生,或引起局部暴发。登革热疫情十分严峻。1广州地区登革热疫情广州市乃至广东省,一直是登革热大小疫情的热点地区。1978年广东省在佛山等地首次出现登革热暴发疫情。至今,全省共有10多个地市先后发生过登革热疫情。不同年份流行规模大小不等,有些年份仅发现散发的输入病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年份年发病例数达到几千例,乃至上万例。2002年,广东全省登革热发病数有1000余例,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市。在2002、2003年广州市出现登革热本地暴发后,2004、2005年仅发现输入的散发个案。2006  相似文献   

17.
杨慧宁  曹力  王鲜平  高进  梁慧 《武警医学》2007,18(9):664-666
 目的 研究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出院的4 840例病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3.86%,医院感染人群以年龄>60岁者最多,占31.02%;感染发生时间以7月份最多;感染率前3名的科室为肿瘤科、移植科和血液科;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下呼吸道最多占28.34%,其次是切口感染占15.51%、泌尿道感染占12.30%;医院感染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40.44%,革兰阳性菌占32.00%,真菌占27.56%;抗菌药物使用率98.93 %.结论 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人群是老年患者、肿瘤患者和移植手术患者,夏季应加强消毒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4-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兵团控制疫情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9年兵团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2019年兵团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797例,年平均发病率27.98/10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为每年的5-7月,次高峰为10、11月,呈双峰分布;发病率位最高的为第十师(58.85/10万)、其次为第八师(49.24/10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病原学分型以CoxA16阳性最多,占48.79%,其他肠道病毒占37.37%,EV71占13.84%。结论:兵团2014-2019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年均发病率接近新疆发病水平,远低于全国发病水平。5岁及以下儿童仍是重点防控人群,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应继续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健康教育,针对性的在家长和幼教人员中开展。优势病原交替变化,应加强手足口病原学监测,进一步探讨病原谱变化,防治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军队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为部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991年1月至2016年7月军队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情监测数据及1949年以来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文献共报道23起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疫情;驻东北地区部队暴发17起,占73.91%,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部队(P<0.01);1991年1月至2016年7月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和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共上报暴发疫情12起,流行性出血热1666例,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驻华北地区部队上报病例最多,为734例,占46.00%(P<0.0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1);战士发病人数明显多于军官(P<0.05);营区内发病明显多于营区外发病(P<0.05).结论 军队流行性出血热总体发病情况趋于平稳,在年龄、地区、发病地点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加强监测,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升高流行区域驻军流行性出血热卫生防控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1998-06应驻昆某部卫生部门请求,对该部营区内近期连续发生数10名不明热病人的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经听取疫情报告、病例访问、实地调查、采样检测、预防措施干预,现初步认为此系一次因饮用水源污染而致的伤寒暴发流行。1 材料与方法1.1 发病经过及病例特征 1998-05-24驻昆某部营区内发现首例不明发热病人,至06-22,共发生42例不明热病例。病例散布于院内13个单位,共用同一水源,皆收治于本系统医院。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38~40℃)、头痛、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半数病例伴有腹痛腹泻。查体多有相对缓脉,未见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