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治疗前后微量元素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曾报道颈椎病的临床发作有其潜在体质因素 [1 ]。为进一步观察中药治疗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对 2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进行对比 ,现初步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选择符合 1 984年桂林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诊断标准。1 .2 对象 门诊就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2 0例 ;其中女性 1 5例 ,男性 5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4岁 ,平均 3 9岁。1 .3 采样程序和方法 患者初诊时采样 1次 ,治疗 2疗程症状不同程度好转后采样 1次。测定方法见作者颈椎病临床发病机理初探一文 [1 ]。2 辨证治疗方法我们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气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颈椎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分析体质与颈椎病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山市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另外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中医九种体质分类量表进行调查,比较颈椎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比例。结果:对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3种偏颇体质进行统计分析,与健康对照组(24例)比较,颈椎病组这3种偏颇体质病例(44例)明显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更倾向于偏颇体质类型,其中医体质类型和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推拿疗法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笔者近年来通过临床对颈椎病患者不同症状、体征、X线照像显示的不同病变,及患者年龄、体质等不同情况,辨证应用不同的手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有较好的疗效。作者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症状,体征,颈椎X线照相显示的不同病变,以及患者年龄、体质等不同情况,辨证应用不同的手法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体质辨证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三个疗程治疗,治愈94例,显效30例,好转6例。结论:针灸局部取穴加体质辨证取穴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但相关的体质研究匮乏。临床观察发现血瘀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的体质类型。疼痛和麻木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以疼痛为主诉的患者多责之于瘀血,麻木多属痰属虚,痰湿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的患者,临床表现则多以麻木为主。因此,能否把握患者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体质类型,运用针对体质特点的方药,对疾病的转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不同体质的人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不同。颈椎病作为现代社会的高发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不同的体质与颈椎病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关系,阳虚质、血瘀质、痰湿质等偏颇体质表现尤为明显。从体质本源出发,通过调整饮食、调畅情志、劳逸结合、适度锻炼以及应用中医药等方法,对颈椎病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本文从中医对体质的认识、中医体质类型与颈椎病发生的关系、不同体质类型颈椎病的预防等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患者的体质类型及经络特性,为其预防保健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JK-02C型中医经络检测仪对80例确诊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及经络检测。结果:80例患者的偏颇体质中阳虚质发生率最高,占23.75%,其余血瘀质、气虚质与湿热质比例亦高;小肠经异常率最高为13.71%,但无明显虚实偏颇,其余异常率偏高的经络中,三焦经、肝经、大肠经上能量处于偏低状态,仅膀胱经能量值偏高。结论:研究结果与中医对颈椎病的传统认识基本一致。体质辨识后可基于"治未病"思想对"易感人群"提出防治对策;而经络检测结果在为临床治疗颈椎病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颈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性血压异常37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引起植物性神经机能障碍,文献中已有不少论述,但关于颈椎病伴有血压异常的诊治则甚少引起人们注意。我们在推广冯天有同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过程中,从1976年3月至1977年8月,于诊治的550例颈椎病者中发现伴有血压异常者50例,其中37例经采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为主的治疗后,伴随颈椎病症状的改善,其血压异常也收到较好疗效。对于这组患者暂名之为颈性血压异常,并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例直肠癌术后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辨体质用药处方治疗2月后,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钱彦方教授在临证中强调,治疗肿瘤应针对体质状态持续用药。本例患者就诊时无明显临床不适症状,但已构成了肿瘤基本体质状态,具备痰、瘀、毒三个基本病理因素,且因多次行手术治疗,正气受损。钱彦方教授在诊治过程中,始终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并将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治法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除与内科、耳鼻喉科疾患相关外,还与颈椎病的发生有关。由颈椎病相关因素引起的眩晕,称之为颈性眩晕,在交感性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均可出现。笔者自2008年8月-2010年9月期间采用仰卧位理筋拔伸手法配合温胆汤口服治疗治疗颈性眩晕6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65例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颈椎病引起脱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分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综合型共五型,有数十种症状,但现各资料未见有颈椎病引起脱发症状的报道。作者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时常见其脱发症状好转;经仔细观察发现:脱发也应属颈椎症状之一,且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现将临床上治疗颈椎病兼脱发症状的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并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为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的213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组)和208例未患有颈椎病的健康体检人群(健康人群组)进行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情况、中医体质类型。结果颈椎病组临床分型占前三位的依次是颈型82例(38.49%)、神经根型50例(23.47%)与混合型31例(14.55%)。不良坐姿、颈部外伤、枕高、体育锻炼、连续伏案工作1 h与颈椎病的发生关系密切(P均0.05)。颈椎病组阳虚质、痰湿质和血瘀质体质类型比例[19.72%(42/213)、14.55%(31/213)、16.43%(35/213)]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颈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阳虚质和气虚质关系密切,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痰湿质关系密切,交感型颈椎病与气郁质关系密切,混合型颈椎病与血瘀质关系密切,脊髓型颈椎病与血瘀质和阳虚质关系密切。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属于高危体质,其发展为颈椎病的风险相较于其他体质高,应予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 996年以来通过 1 0 0例病人的生物力学分析和临床研究 ,发现颈椎反弓是导致颈椎病的一种重要因素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 ,并由此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称为颈椎反弓畸形 ,它是颈椎病的一种演变过程。颈椎病病程越长 ,颈椎反弓角度越大 ,症状也随之发展较重。作者认为纠正颈椎反弓畸形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 ,它不仅可使治疗效果稳定 ,且能恢复颈椎的基础力学平衡 ,减少复发率。一般资料本组 1 0 0例中男性 40例 ,女性 60例 ;年龄 2 9~ 5 3岁 ;其中 85例长期从事伏案工作 (每天低头工作不少于 6h) ,经盲目按摩治疗以致症状加重者3…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学将症状定义为"为患者感知并表达的不适或异常",但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无症可辨的情况时有出现.据此,本文结合具体病例,指出可以参照舌脉等体征、既往治疗方药、现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现代理化检查指标和体质因素等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学将症状定义为“为患者感知并表达的不适或异常”,但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无症可辨的情况时有出现。据此,本文结合具体病例,指出可以参照舌脉等体征、既往治疗方药、现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现代理化检查指标和体质因素等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0例属于少阴人体质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朝医太极针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治疗前后测评,并采用《朝医学诊疗标准》(主编:金福男)制定的眩晕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朱强  姜颖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35-2636
为了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对1999-2006年来本院就诊的96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进行治疗和随访,就病人的一般状态、疼痛、联带症状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治疗结果进行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青壮年患颈椎病也数见不鲜。颈椎病治疗方法虽多,但一般仅能缓解症状,且易复发,颈椎功能障碍难以消除。作者自拟颈椎病防治方案,指导患者执行,经5年观察,有随访结果的225例,现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朝医立体定位祛痰瘀湿毒通络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的4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立体定位祛痰瘀湿毒通络法治疗3个疗程。分析朝医四象人的体质因素及体质量指数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结果:立体定位祛痰瘀湿毒通络法可有效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结论:立体定位祛痰瘀湿毒通络法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症状,恢复功能,疗效满意。太阴人、少阳人体质较多。超重能够导致患病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