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治疗非输卵管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性少弱精症、不明原因不孕等)的效果。方法对引例(对个周期)不孕症患者分别采用(1)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hCG(7个周期):(2)卵泡刺激素(FSH)/hMG/hCG(2)个周期);(3)短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hMG/hCG(2个周期);(4)长方案GnRH-a/FSH/hMGhCG(12个周期)进行超促排卵。阴道超声下取卵,经阴道向输卵管内插管注人卵母细胞和精子,用hCG或黄体酮维持黄体功能。结果平均每周期植人卵子数为(3.3±2.1)个(1~8个);5例妊娠,周期妊娠率为引7%.其中宫内妊娠4例,输卵管妊娠1例。2例胚胎停止发育,2例继续妊娠已达30~34周。结论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是一种操作较简单而有效的助孕技术,与经腹腔镜配子输卵管移植相比,价格低廉,无需麻醉,可用于治疗输卵管正常的多种不孕症。  相似文献   

2.
对16例不孕症妇女,以氯蒂酚(CC)、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超排卵,以阴道B超及尿LH酶标法测定来监测卵泡发育和成熟,在腹腔镜下进行采卵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共16个周期。结果共有7例临床妊娠(6例单胎,1例3胞胎)其中5例足月妊娠,分娩5个健康儿,1例单胎妊娠早期流产,1例3胞胎晚期流产。每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3.8%(7/16),足月产率为31.3%(5/16),无异位妊娠发生。提示:经腹腔镜配子输卵管内移植治疗女性不孕症,技术较简便、经济、成功率高,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16例不孕症妇女,以氯蒂酚(CC)、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超排卵,以阴道B超及尿LH酶标法测定来监则卵泡发育和成熟,在空镜下进行采卵和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共16个周期。结果共有7例临床妊娠(6例单胎,1例3胞胎)其中5例足月妊娠,分娩5个健康和,1例单胎妊娠早期流产,1例3胞胎晚期注产。每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3.8%(7/16)。足月产率为31.3%(5/  相似文献   

4.
1994年3~12月,在诱发超排卵条件下,经腹腔镜共进行16例16周期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临床妊娠7例,临床妊娠率为43.8%(7/16)。其中单胎6例,三胞胎1例;第1例GIFT婴儿于1995年1月14日经剖宫产分娩,为一女婴,体重2700g,身长51cm,体检无异常。该婴儿为我国大陆首例腹腔镜下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婴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联合应用经阴道配子移植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至少一侧输卵管正常的不孕症。方法 29例均用超促排卵方法。经阴道向输卵管内插管注入卵母细胞和精子,其余卵母细胞行体外受精培养,于取卵后48h将胚胎移入宫腔内。结果 29例患共32个治疗周期。每周期平均植入卵子数(3.4±0.9)个,植入胚胎数(3.3±1.1)个,32个周期中12次妊娠(37.5%),其中宫内孕8次、输卵管妊娠4次;2次胚胎停止发育,6例已足月分娩。结论 联合应用经阴道配子移植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至少一侧输卵管正常的不孕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经阴道的输卵管人工授精替代传统的经输卵管配子转运,治疗已知无输卵管疾病不育的可能性.方法在排卵刺激或非刺激周期,由输卵管导管作经阴道的输卵管人工授精.结果17个hMG/hCG刺激周期,临床妊娠6例次,周期妊娠率33.3%;4个自然周期,临床妊娠1例次.结论对于非输卵管不育妇女,经阴道的输卵管人工授精是经输卵管配子移植的可靠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联合应用经阴道配子移植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治疗至少一侧输卵管正常的不孕症。方法 2 9例均用超促排卵方法 ,经阴道向输卵管内插管注入卵母细胞和精子 ,其余卵母细胞行体外受精培养 ,于取卵后 48h将胚胎移入宫腔内。结果2 9例患者共 32个治疗周期 ,每周期平均植入卵子数 (3 4± 0 9)个 ,植入胚胎数 (3 3± 1 1)个。 32个周期中 12次妊娠 (37 5% ) ,其中宫内孕 8次、输卵管妊娠 4次 ;2次胚胎停止发育 ,6例已足月分娩。结论联合应用经阴道配子移植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治疗至少一侧输卵管正常的不孕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妊娠。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婴儿诞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4年3-12月,在诱发超排卵条件下配子输卵下,经腹腔镜共进行16例16周期配子输卵管内移植,临床妊娠7例,临床妊娠率为43.8%,其中单胎6例,三胞胎1例;第1例GIFT婴儿于1995年1月14日经剖宫产分娩,为一女婴,体重2700g,身长51cm,体检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经阴道配子输卵管内转移成功:广西首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  王琳 《广西医学》1999,21(6):1109-1111
目的:报道广西首例经阴道配子输卵管内转移妊娠分娩,探讨分析TV-GIFT的特点及成功体会。方法;对1例因输卵管远梗阻致继发不孕患者,采用CC/hCG控制促排卵,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采卵,将精卵混合液用特制导管经阴道子对左侧输卵管内。结果;获取并转移Ⅱ卵子1个,成功地获得了妊娠,并于1999年5月5日分娩一正常女 。结论:TV-GIFT是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助孕术,获得较成熟狼母细胞是妊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腹腔镜上治疗不孕症的新助孕技术,开展了精子输卵管内移植(sperms intra-fallopian transfer,SIFT)。选择育龄不孕妇女29例,其中18例为自然周期,11例为超排卵周期。采用B超方法监测卵泡发育。排卵前行腹腔镜检查,将制备后的精液注入输卵管内。29例SIFT中,3例(10.3%)当月妊娠(均为自然周期),术后半年妊娠率为31.0%(9例),而“真正”原因不明的15  相似文献   

11.
宁丰  黄玉葵 《海南医学》2012,23(4):68-7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 1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组(A组50例)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50例),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及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结果 A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76%,宫内妊娠率70%,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12%;B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40%,宫内妊娠率48%,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畅情况,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可有效地判断输卵管通畅情况;就提高今后宫内妊娠率、减少患侧输卵管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方面,腹腔镜保守手术均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腹腔镜下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后获得的自然妊娠率,探讨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因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245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比较输卵管不同梗阻程度患者术后获得自然妊娠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245例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经腹腔镜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术后自然妊娠,宫内妊娠率为26.5%(65/245),异位妊娠率4.1%(10/245)。不同的输卵管梗阻程度术后宫内妊娠率分别为:轻度40.9%(18/44)、中度31.1%(38/122)、重度11.4%(9/79)。轻度与中度输卵管梗阻术后宫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较轻中度病变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卯管远端梗阻的有效方法。轻、中度输卵管远端梗阻,首选腹腔镜下粘连分解,重建输卵管伞,争取自主妊娠;重度输卵管远端梗阻建议行输卵管结扎或切除术,采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治疗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13.
黄诗敏  黄浩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3):2881-2882,2885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方法:在我院因不孕就诊患者输卵管妊娠121例,均行腹腔镜手术,行输卵管切除37例、输卵管切开取胚41例、部分输卵管切除43例,于术后1个月(月经第2~3天)、3个月(月经第2~3天)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与基础激素水平比较,术后随访共2年了解其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FSH、LH均增高、E2下降,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为82.45%,术后妊娠率为39.62%;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患者及输卵管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排卵率分别为91.32%、89.51%,术后妊娠率为43.62%、45.71%;与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相比,排卵率及术后宫内妊娠率均稍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病变的情况是决定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尽量保留输卵管可以保留卵巢部分血供,避免影响手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卿荣珍 《华夏医学》2012,25(2):192-196
目的:评价宫腹腔镜联合人工授精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对住我院的200例因输卵管原因引起的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检查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内有21例妊娠;术中、术后常规给予促排卵治疗,监测排卵,指导性生活时间;术后3个月未受孕给予人工授精组68例,妊娠43例,妊娠率为63.2%,未人工授精组85例,妊娠34例,妊娠率为40.0%,两组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追踪,共有98例妊娠,妊娠率为49%.而异位妊娠3例,占1.5%.结论;宫腔镜可直视下诊治宫腔疾患和输卵管近端的病变,腹腔镜则可诊治盆腔疾患和输卵管远端的病变.联合应用能同时治疗宫腔、盆腔及输卵管异常,对输卵管通畅性作出准确评价,术后辅以促排卵、人工授精技术,可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提供更多的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输卵管结扎术后进行复通及输卵管远端阻塞进行粘连分离、整形及复通,并随访.结果:输卵管结扎术后复通率100%(28/28),复通术后妊娠率92.9%(26/28).输卵管远端阻塞复通率75%(24/30),术后妊娠率65.6%(21/32),其中伞端成形术复通率83.3%(20/24),妊娠率75%(18/24),输卵管开口复通率50%(4/8),术后妊娠率37.5%(3/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肯定,术后复通率及妊娠率均较普通术式显著提高,但病例选择要适当,术中保证输卵管充足的血液供应及防止手术后再粘连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输卵管性不孕病人经宫腹腔镜手术后的自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的病例226例.按照输卵管梗阻部位和侧别分为单侧输卵管近端梗阻、双侧近端梗阻、一侧近端一侧远端梗阻、单侧远端梗阻、双侧远端梗阻、不全梗阻,采用近端插管、伞端造口、伞端成型及盆腔粘连松解术等手术方式,术后至少有...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氦氖激光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氦甲喋呤辅以He-Ne激光治疗未破便放管妊娠与单用MTX治疗未破型输卵管九娠的输卵管妊娠肿块消失时间,及两无子女居半年内子宫内妊娠情况。结论He-Ne激光有利于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功能恢复,减少重复性宫外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保守手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有无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病情分为A组(51例)与B组(39例)两组,A组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以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B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A组宫内妊娠率为43.14%,B组为20.5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未孕率为41.18%,B组为66.67%,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再次妊娠率及宫内妊娠率高;但对于患侧严重输卵管损坏而对侧输卵管正常以及严重盆腔粘连者则建议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以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康丽萍 《甘肃医药》2012,(10):735-737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途径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3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4.1~5.0Fr导管行选择性子宫动脉内灌注MTX(氨甲喋呤)50mg,灌注后用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术后以患者症状、体征、β-HCG水平及孕囊B超值的动态变化作为疗效的监测指标。将MTX(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病人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日,提高治疗成功率(P<0.01)。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成功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发现疗效与血β-HCG高低及有无心管搏动有关。结论: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尤其经动脉途径更有价值,介入治疗应成为终止输卵管妊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72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Ru486)2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2种药物联用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杀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P〈0.05),治疗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15%者(95%,40/42)明显多于对照组(70%,21/30)(P〈0.05),包块缩小≥30%者(86%,36/42)明显多于对照组(66%,20/30)(P〈0.05),血HCG转阴时间[(12.2±7.2)d]明显短于对照组[(18.5±10.2)dJ(P〈0.05),平均住院日[(8.5±3.4)d]明显短于对照组[(11.2±5.2)d](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