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雯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2010,30(11):1006-1007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古代又有哮、哮喘、哮吼、哮嗽、哮拔、天哮、水哮、久哮、喘鸣、喘呼、喘喝、喘吼、齁(鼻合)、齁鼾、齁喘、(鼻叚)齁、呷咳、呷嗽、呴嗽等多个相关称谓,各称谓含义从文字角度看虽略有差别,却均能体现哮病发作时的症状特点——气喘且喉中有痰鸣声,因此,均为哮病的相关病名。  相似文献   

2.
曾庆骅教授认为,哮喘是一种症状,喉中有声谓之哮,呼吸急促谓之喘。正如《医学正传》所说:“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临床上哮多兼喘,但喘未必都兼哮。哮为实证,喘多为虚证。引起哮喘的原因,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如《症因脉治》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证治汇补》云: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甚至张口抬肩、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虚脱。“喉间有声者谓之哮,气促而无声者谓之喘”,临床上常哮喘并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及气候变化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及肺脾气虚、肺肾气虚5型哮喘。现将笔者临床一般护理要点及各型的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甚至张口抬肩、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虚脱."喉间有声者谓之哮,气促而无声者谓之喘",临床上常哮喘并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好发于秋冬季及气候变化时.中医根据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为风寒袭肺、痰热壅肺、痰浊阻肺及肺脾气虚、肺肾气虚5型哮喘.现将笔者临床一般护理要点及各型的辨证施护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咳喘是以症状而定名的。咳即咳嗽,前人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一般咳多兼嗽,可简称为咳。喘即喘逆气促,临床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谓之喘,若呼吸急促,喉间有喘鸣音者称之哮。一般哮必兼喘,可简称为喘。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责之肺的功能失调,内伤则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一、常见咳喘病证1.咳嗽:一般常见的咳嗽病证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兼见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症状为风寒初起;兼见咽喉干痛,鼻出热气,喉哑痰稠为火热咳嗽;兼见身体重着,骨节烦痛,脉细而缓为感湿咳嗽;若痰不易出或干咳无痰为肺燥咳嗽。内伤咳嗽若症见上气呛咳肋痛为肝木乘肺;若咳嗽多汗,食少便溏为脾虚致咳;若咳嗽面白,痰白质稀,无身热等属肺胃虚寒;若喘嗽见血,皮毛焦枯,多年不愈为肺肾阴虚;兼形寒腰酸,小便频数或遗泄者为肾阳虚衰。2.喘逆:喘逆常见有实喘、虚喘、寒喘、热喘四种。凡属六淫、痰湿等邪阻塞气道,肺气不得升降者为实,实喘之证,其来骤,其脉实,气粗声高;虚喘  相似文献   

6.
小儿哮喘辨治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病 ,多见于 3岁~ 7岁小儿。主要以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一般哮是指呼吸时喉中的哮吼声 ,喘是指呼吸急促 ,因哮必兼喘 ,故而通称哮喘。哮喘易反复发作 ,好发于春秋气候突变季节和冬季严寒时。哮喘病名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喘有虚实两类。张景岳云 :“实喘者有邪 ,邪气实也 ;虚喘者无邪 ,元气虚也。”叶天士云 :“在肺为实 ,在肾为虚。”罹患本证成因颇多 ,一是素体不足 ,二是痰饮留伏 ,三是肺脾肾不足与痰浊相结。历代医家认为 ,肺脾肾三脏不足、卫表不固和痰湿内伏 ,是致病的主要内因。外因多为气候转变 ,寒…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喘范畴,主要表现为呼吸喘促且于患者喉间发出哮鸣。“哮”中医中多为实证或本虚标实,又有寒哮、热哮之分;“喘”则虚实兼备,可分为实喘和虚喘[1-2]。2012-01-2013-01,我们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5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并与常规护理51例对照观察,旨在研究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喘、咳、哮三证,表现各不相同,总之都属肺病,与脾、肾关系尤为密切。呼吸急促谓之喘,喉中有声响谓之哮,咳兼嗽,但咳与嗽亦有区别。咳,无痰而有声,为肺气伤而不清;嗽,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而哮实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人年五十之后,脏气日渐衰减,气道不甚调畅,因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一旦外有非时之感,往往容易引起喘咳哮的发病。老人喘咳哮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由于哮必兼喘,也有称之为哮吼或胸喘者。但临症时,哮应与喘严格区别开来。哮者,气为痰阻,呼吸有声;喘者,张口抬肩,动则加剧。喘,除气息喘促之外,以发作时喉间哮鸣如水鸡声为其特征。《医学正传》说“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哮有寒热之分,喘分虚实  相似文献   

10.
哮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或非发作性哮鸣,气喘性疾患,哮是指喉中有哮鸣音;喘是指呼吸困难,合称哮喘。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肾受病,升降失常,呼吸不利。邪在于肺者为实喘,气不归肾者为虚喘。受寒或当风或因饮食而发者为冷哮,因痰热素盛,肺气郁滞不宣,喉中哮鸣者为热哮。在临床中有喘证自发或哮喘同时  相似文献   

11.
<正>哮喘是一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肺系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分为哮病和喘症。哮病指在喘息之时,喉中有哮鸣之声,且病有夙根,哮必兼喘,为一种经常发作性疾病;喘症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甚至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但不一定兼哮,二者多同时发作,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范畴。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丰富多彩,其中《金匮要略》所论及"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并拟射干麻黄汤,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有阴阳之分,虚实之别,仲景所论当为实证。笔者遍阅古今圣贤之说,认为张景岳之论公允而全面:"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  相似文献   

12.
哮与喘有区別,“哮証喉中有曳鋸之聲,而喘証多見呼吸急促,古人謂之喘息”(张氏医通)。哮証多有兼喘,而喘証有不兼哮,临床上往往相提并論,統称哮喘。 1960年三伏期中,我們采用了白芥子合剂外涂,治疗哮喘病十例,經初步观察,認为对哮証有显著效果,但对喘証疗效不高。治疗的十例中,男性九例,女性一例。年龄最大的五十七岁,最小的十五岁。病史最长的三十九年,最短的二年。农民六人,干部二人,工人、学  相似文献   

13.
呼吸急促谓之喘,喉中有声响的谓之哮;咳,无痰而有声,为肺气伤而不消;嗽,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人逾五十,脏气日渐衰减,气道不甚调畅,因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一旦外有非时之感,往往容易引起喘、咳、哮的发病。老人喘的调治老人气喘有虚喘、实喘之分。实喘之症,发病急骤,多因风寒与火邪所引起。风寒之邪,必受自皮毛,皮毛闭塞,肺气逆而  相似文献   

14.
小儿哮喘病症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症治第七》中指出:"咳而上气,喉中水鸣声。"在《医学正传》中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总之,哮以呼吸急促,喉间水鸣声为特点;而喘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不能连续以息为主症。喘未必哮,而哮必兼喘,故称哮喘。小儿哮喘主要以支气管哮喘多见。本病反复发作,根治难,大宗治疗:在发作时以祛邪为主,缓解时则从调补肺脾肾着手。笔者在辨证的原则下运用三苏汤治疗小儿哮喘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呜气喘疾患。在古代文献中有“呷嗽”、“喘息”、“哮吼”等病名。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其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主的治疗原则。明代虞抟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或简称哮证。  相似文献   

16.
<正>概说喘者,促促气急,喝喝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者,嗽而气急,喉中痰鸣,呷嗽如吼,  相似文献   

17.
方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7):300-302
支气管哮喘是以突然发作、呼吸喘促、喉中哮鸣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中的哮病 ,由于哮必兼喘 ,故又称哮喘 ,亦有称哮吼和喘。哮病临床一般辨治首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又分冷哮与热哮两型。冷哮多为痰积日久 ,痰从寒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寒 ,外有表寒、内伏寒痰之候 ,方选射干麻黄汤 ;若反复发作者 ,不但肺实 ,更有肾虚 ,宜加配真武汤温肾益阳 ,化气行水 ,杜绝寒饮再生 ,寒饮不生 ,寒痰从何而来。热哮多为积痰日久 ,痰从热化所致 ,常呈内外皆热 ,外有表热 ,内伏痰火 ,上焦热盛 ,肺气壅阻之候。如新病暴发主责于肺 ,次及于胃 ,勿须…  相似文献   

18.
姜老师说:“哮喘前人分症甚多,如实哮(喘)、虚哮(喘)、寒哮(喘)、热哮(喘)……,有中外皆寒与寒包热、食哮、水哮、风痰哮、年久哮等,主要是据证或据初发原因(诱因)而来,在治疗上可以参考。”姜老的经验:治喘用平喘法,但有时不必平喘,观其主要矛盾所在。喘本是主要矛盾,但一有表证,则表证转为主要;痰多壅塞,则痰多为主要;痰胶粘难咯,则胶痰为主要;咳嗽剧烈,则咳为主要。解其一端则一端自平。关于治疗上要注意几个环节。姜老说:“若要预防哮喘发作,平时益气补  相似文献   

19.
赵玉兰 《光明中医》2012,27(6):1239-1240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的"哮喘"范畴,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哮多实证或本虚标实,而分为寒哮、热哮;喘则有虚有实,而分实喘、虚喘;哮证久病,在缓解期常表现为虚喘证候,在临床护理中根据哮喘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哮喘的复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百日咳是近代儿科学上的一个病名,为小儿急性传染病之一种,此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上均有类似的记载,大多概括于“虚嗽”“呀呷嗽”“天哮”“顿咳”等病范围。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肺虚者,咳而哽气,时时长出气,喉中有声”。又云:“杜氏有子五岁,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其侯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气,又时长出气。”陈士良聖惠方记载:“小儿嗽而呀呷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