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深低温停循环(DHCA)前后及不同脑灌注方法中脑氧供需平衡及自由基变化,比较不同灌注方式的脑保护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n=5).Ⅰ组单纯行DHCA,Ⅱ组DHCA RCP,Ⅲ组DHCA SACP.体外循环降温至鼻咽部温18℃时停循环,期间Ⅱ、Ⅲ组分别行逆行脑灌注(RCP)及选择性顺行脑灌注(SACP),90 min后复温,再灌注90 min.结果 Ⅰ,Ⅱ组停循环后犬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下降(P<0.001),脑氧供需不平衡,自由基活动升高.恢复循环复温后SjvO2回升,而自由基活动进一步升高达峰值.而Ⅲ组Sjv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7)并显著高于Ⅰ,Ⅱ组(P<0.001),Ⅱ,Ⅲ组SOD,MDA变化明显轻于Ⅰ组(P<0.01).结论 DHCA中存在脑氧供需不平衡及明显自由基损伤.RCP和SACP可改善DHCA中脑氧供需平衡,减轻自由基损害,SACP脑保护效果优于RCP和DHCA.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脑灌注在儿童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选择性脑灌注(SCP)在儿童主动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灌注方法。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小儿主动脉手术中应用SCP技术32例,在肛温18℃~20℃时,通过无名动脉开口处进行选择性顺行脑灌。结果SCP时间为17~121(39.6±19.4)min,流量维持在15—40(29.7±6.1)mE/(kg·min)。全组死亡4例,死亡原因与神经系统无关。其余28例均存活,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儿童主动脉手术时,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并进行SCP可以安全的延长停循环的时间,并提高脑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犬脑选择性深低温对全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选择性降温技术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单侧颈总动脉低温灌注法 ,对 10只犬进行了选择性脑部降温。观察了降温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 ,术前及术后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及心脏、肝脏酶谱的变化。 结果 :10只犬均实现了选择性脑部降温。脑温最低达 (17.8± 1.8)℃ ,直肠温保持在 (32 .5± 2 .0 )℃以上。4只犬于术后 1~ 3d死亡 ,6只长期存活。降温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 ,随温度回升而恢复正常。术后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酶谱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结论 :采用动脉内低温灌注 ,可选择性快速降低脑温。降温使脑干心血管中枢功能抑制 ,但经开放椎动脉后可迅速纠正。该技术对全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无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选择性动脉内低温灌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采用不同温度(4、10、20、37 ℃)的生理盐水在恢复血流同时进行灌注,测定各组体温、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变化,并通过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含量测定、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各组实验动物血脑屏障的功能及超微结构改变,同时通过血清学检测比较S100β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研究显示,恢复血流灌注同时进行低温盐水灌注对实验动物核心体温无明显影响,但4 ℃生理盐水灌注较其他温度灌注可显著降低脑温并缩小脑梗死体积、降低EB含量,维持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完整性,并明显降低血清S100β蛋白的浓度,但对模型建立后48 h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选择性动脉内低温灌注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4 ℃低温盐水灌注的脑保护作用优于其他温度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全弓替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3例行主动脉全弓替换术的患者应用经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插管的方式进行选择性顺行脑灌注 ,脑灌注流量为 2 0ml/(kg·min)。结果 :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时间 63~ 92min(平均 80min) ,停循环时间 3 0~ 65min(平均 4 6min) ,术后恢复顺利 ,6~ 8h清醒 ,1 2~ 4 8h拔除气管插管 ,未见脑及脊髓并发症。结论 :在主动脉全弓替换术中应用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技术可以更加安全地延长深低温停循环时间 ,并提高脑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行Ⅰ期矫治术中,应用深低温停循环 区域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对患儿机体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2005年5月~2006年5月,采用深低温下半身停循环 区域性脑灌注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对11例主动脉缩窄伴室间隔缺损患儿行胸骨正中切口Ⅰ期矫治术。患儿月龄3~34个月;体重3.8~13(6.58±2.15)kg。鼻咽温度降至18℃~20℃;直肠温度降至19℃~22℃。区域性脑灌注流量15~20 m l/(kg.m in)。结果本组11例患儿无一例死亡。患儿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和肾功能衰竭。术中停循环行区域性脑灌注时间18~55(32.5±16.4)m in。ICU中气管插管时间38~96(54.7±12.6)h。ICU中停留时间45~112(67.9±28.4)h。结论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行Ⅰ期矫治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 区域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对机体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选择性脑灌注(SCP)对深低温停循环(DHCA)兔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大耳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对照组(DHCA组):DHCA 60 m in;实验组(SCP组):DHCA 60m in 经右锁骨下动脉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每组均经体外循环降温至鼻咽温18℃,停循环,实验组停循环期间经右锁骨下动脉SCP。DHCA 60 m in,复温,停机,取脑组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脑皮质中的谷氨酸(G lu)和天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实验组脑组织G lu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37.3±23.6)vs(87.0±15.9)μg/100 mg(P<0.01)。结论选择性脑灌注可抑制EAA的释放,可能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深低温灌注对猴脑严重缺血后脑电功率谱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恒河猴3只,建立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温模型,使脑温维持在14.7℃~16.0℃,持续1 h,随后自然复温。全程予脑电图监测,随机采集常规电极信号,分析δ波、θ波、α波、β波4个频段的绝对功率值。结果脑电波幅随脑温降低而下降,主要以慢波为主,脑温降至18℃及以下时近乎呈直线状,复温后波幅随温度升高逐渐恢复。灌注期、低温维持期的绝对功率值与麻醉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超深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低温维持期主要存在以慢波(δ、θ)为主的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9.
深低温停循环中不同脑灌注方式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深低温停循环(DHCA)中不同脑灌注方法下脑组织氧代谢、脑组织温度变化及脑皮质超微结构改变,评价不同灌注方式的脑保护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单纯行DHCA,Ⅱ组DHCA+RCP,Ⅲ组DHCA+SACP。转流降温至鼻咽部温18℃时停循环90min,期间采用不同脑灌注保护技术,然后复温,再灌注90min。结果 降温期颈静脉氧饱和度(SjvO2)上升;停循环后各组SjvO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HCA90min时,Ⅲ组SjvO2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显著(P=0.000)。停循环期各组脑组织温度均有缓慢升高,以Ⅰ组最为明显,与Ⅱ、Ⅲ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00);电镜观察DHCA组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害最重,RCP组次之,SACP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单纯DHCA、DHCA+RCP中脑氧供需不平衡,RCP不能提供足够的脑营养,对DHCA期脑氧代谢无明显改善,但可保持脑部低温,有助于脑保护。SACP能保持脑氧供需平衡,提供充足的氧和营养供应,有效保持脑部低温.有明显的脑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单侧与双侧脑灌注在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行256排螺旋CT确诊,均急诊手术治疗,行顺行性脑灌注,其中32例行选择性单侧脑灌注,28例行双侧脑灌注。术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双侧脑灌注组深低温停循环(DHCA)时间及体外循环(CPB)时间均较单侧脑灌注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脑灌注组的术后清醒时间、住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单侧脑灌注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选择性单侧脑灌注,选择性双侧脑灌注应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矫治术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患者恢复清醒较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115例ICD的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4例69支血管闭塞,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别为28支和27支。血管狭窄75例133处,以颈内动脉最常见。其它尚有血管迂曲扩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大多数患者依据血管造影和有关临床资料可诊断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提示脑血管造影在ICD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脑氧供取决于相对稳定和充足的脑血流,以此来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在围术期进行脑血流监测可以防止缺血性或高灌注性脑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很多监测脑血流方法,各有优势以及局限性,尚无一种完美的监测手段。本文就目前围术期一些常用以及新出现的成人脑血流监测方法,结合其出现的时间、原理、临床应用进展以及相应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青年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经脑CT确诊的33例39岁以下青年脑出血,占脑出血病例的15%,出血多位于脑叶。青年脑出血有以下特点:(1) 头痛、呕吐、抽搐、颈强等症出现率高;(2) 昏迷、共同偏视、偏瘫、一侧病理征、高血压等症出现率低;(3) 在病因方面,青年脑出血主要由脑血管畸形引起(4) 对所有病例均应争取做脑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脑血管畸形应行外科手术。青年脑出血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术后早期脑缺血性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脑缺血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颅内动脉瘤,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缺血性并发症分组,对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入院Hunt-Hess分级、发病Fisher分级等11个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术后发生脑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性。结果术后2周不可逆性脑缺血的发生率为14.1%(41/29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中动脉瘤处理方式复杂、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者发生脑缺血的危险系数分别为1.998、2.501和3.419(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高血压病史、术中动脉瘤处理方式、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可作为术后早期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脑室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存在及其影响.方法 选取CVS患者17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痉挛组,所有患者按照脑室出血诊疗指南治疗,抗痉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痉挛治疗.所有患者第5~7、10、14天做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了解脑血流情况,计算血管痉挛指数,第5、14天所有患者做MRI灌注成像测定脑血容量判断有无脑缺血,并评估CVS及其影响.结果 脑室出血后,所有患者均存在脑血管痉挛,随着时间推移,痉挛指数不断增大,提示痉挛加重.抗痉挛组各时间段痉挛指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抗痉挛组灌注参数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后发现,抗痉挛组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脑室出血后,通过抗血管痉挛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血液稀释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及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D)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脑血流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将Wistar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8)和ANHD组 (n =8) ,于缺血前和缺血 1 2 0min内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缺血周边皮质的局部脑血流 (LCBF)变化 ,缺血后 2 4h测定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 2组在脑缺血后LCBF均显著下降 (P <0 .0 1 )。ANHD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1 ) ,并且缺血 2 4h后的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提示中度ANHD可增加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缺血周边区的LCBF ,缩小脑梗死面积 ,在脑缺血情况下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神经降压素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向红  李志超  贾斌 《医学争鸣》2004,25(7):650-652
目的:观察神经降压素(NT)在脑血管病(CV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为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和预后寻找有效指标.方法:用放免测定方法动态观察159例CVD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浆中NT含量.结果:脑出血(CH)患者急性期血浆NT水平峰值为(63.37±27.54)ng/L,与对照组(46.75±5.15)ng/L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CH患者30d后血浆中N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脑梗死(CI)患者急性期血浆NT水平峰值为(38.69±11.7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NT(46.75±5.15)ng/L水平,发病10d后血浆中N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T在CV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动态观察血浆中NT含量的变化对于判断CVD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心磷脂抗体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45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的含量。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IgG型抗心磷脂抗体增高率比正常人明显增多(P<0.05),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IgG和IgM型抗心磷脂抗体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结论抗心磷脂抗体增高应警惕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115例脑血管疾病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补体C_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中的67例急性期脑血管病病人脑脊液Ig,补体C_3,白蛋白、IgG指数进行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了脑动脉硬化期、TIA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液免疫指标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升高的趋势.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有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和血脑屏障破坏(BBB),后者还有CIC的形成增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态观察发现其临床前期、急性期及恢复期体液免疫变化持续存在.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原理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病与高凝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16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出血组48例、脑梗死组39例、腔隙梗死组29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ET-1)、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应用Clauss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Fg),并比较各指标在脑血管病组与对照纽(n=40)间的差异。结果各项指标,除腔隙性梗死组的ET-1、TFPI外,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与腔隙梗死组比较,除vWF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除TF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存在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的激活,脑梗死和腔隙梗死各项指标的异常程度与梗死的面积大小相一致。脑血管病患者均存在有高凝状态,特别是脑出血患者同样存在着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