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波桥  黄浩  高敏  刘佳微  张蒙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4):2275-2279
目的 调查分析四川省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急医疗物资管理现状,为建立完善医院应急医疗物资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143家三级医院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资料及应急医疗物资储存与管理等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四川省三级医院143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67家(46.8%)、三级乙等医院71家(49.7%)、三级医院等级待定5家(3.5%).消毒供应中心常规储备管理应急医疗物资的医院68家(47.6%),无常规储备应急医疗物资的医院75家(52.4%),医院规模如床位数、月手术量及业务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省三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急医疗物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与管理,切实增强医疗物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蓉  付沫  丁永艳 《护理学报》2020,27(13):64-6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疫区综合医院应急医疗物资的集中供应的效果。方法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期间医疗应急物资及时充足供应感染片区的重要性,介绍应急医疗物资集中供应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工作流程。结果 采取应急医疗物资集中供应,成立物资供应组后,每天可节省感染片区外出领取物资护理人员时间1 080 min,节省防护用品12套,减少了防护用品不必要的消耗,降低了医院内工作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保证了应急防护用品的合理调用和动态平衡。结论 疫区综合医院应急医疗物资采取集中供应便于医院应急物资的集中管理,确保了感染病区日常工作的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在5·12汶川地震震后1周内医疗耗材的应急管理情况,为未来突发公共事件中医疗耗材的保障与管理提供一手证据。方法回顾性统计震后1周内手术相关,需求量前3位耗材的需求量、供应量、捐赠量、库存量等数据,并定性分析其与手术量和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震后第1天手术量最大,耗材发出量在第1天也同步达到峰值,但第1-2天部分耗材采购因供应缺乏未能完成:截至震后第3~4天,紧急采购和捐赠的耗材数量基本满足供应缺口。截至震后1周,由于捐赠耗材的针对性不强和滞后以及手术量的减少,导致部分耗材供大于求。结论为应对未来突发公共事件,我国应加快建立医用耗材供需信息瞬时反馈系统的步伐,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物资保障平台,并引导加强社会捐赠物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4):509-509
2007年3月Eizo Nanao Corporation(EIZO)RadiForce系列医疗显示器解决方案引入了四种新型号,包括300万像素的GX320和GS320以及200万像素的GX220和GS220。这些机型专为诸如PACS、CR、DSA、CT和MRI等医疗成像应用而设计。  相似文献   

5.
我们门诊部编制为营级单位,承担着省军区机关、直属单位的官兵和部分休息干部共2000余人的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服务的任务。90年前仅有医疗用房1500平方米,设备总值不足50万元,设施简陋,技术平淡,保障能力一般化,遇有发烧38℃的病人就得向医院后送。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门诊部的管理者经过深思,认识到不求进取、不谋求发展,就难以摆脱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空间站医疗救护保障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载人航天任务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特点,从人员选拔、人员培训、物资准备与维护、流程制定、演训演练和防疫工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神舟十二”任务包括发射段、运行段、返回段全程,任务环节多,时间长。医疗救护保障内容包括人员身心素质、技术能力、环境设备器材、航天员可能出现的伤情、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任务保障。针对这些内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让护士能够迅速掌握并熟练地配合救治,为救治赢得更多时间,提高整体救护水平。结论航天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各种流程预案已经整合优化。携行设备装备先进、野战操作性强、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复杂工况伤情使用。救护保障人员也做到了穷尽所想、精益求精、状态固化。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航天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上不断做出新成绩,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间站医疗救护保障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根据载人航天任务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特点, 从人员选拔、人员培训、物资准备与维护、流程制定、演训演练和防疫工作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神舟十二"任务包括发射段、运行段、返回段全程, 任务环节多, 时间长。医疗救护保障内容包括人员身心素质、技术能力、环境设备器材、航天员可能出现的伤情、新冠疫情常态化的任务保障。针对这些内容,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让护士能够迅速掌握并熟练地配合救治, 为救治赢得更多时间, 提高整体救护水平。结论航天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 各种流程预案已经整合优化。携行设备装备先进、野战操作性强、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复杂工况伤情使用。救护保障人员也做到了穷尽所想、精益求精、状态固化。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 对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在航天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上不断做出新成绩, 取得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建立“1 7”住院医疗服务保障流程与集中管理模式(模型)。【方法】建立后勤调度中心,分解并重组运送任务; 发挥网络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工作流程,完成网络运送流程图及时间安排表;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法,实施并优化该网络模型。【结果】建立全院集中统一管理的、由计算机进行调度的服务管理中心,初步形成了住院病人临床医疗护理的支持与保障网络。【结论】集中管理的住院医疗服务保障流程的建立和运行,符合临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可以确保病人、物资、药品、各类送检标本及报告能安全、及时达到规定位点,同时提高医院服务的效率和效力。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妇幼专科医院的药事应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后,华西第二医院立即启动药事应急管理预案,通过双轨制的工作模式对医院的药品供应、采购、使用和捐赠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了地震和常规住院患者的药物供应,保障了用药的合理性,推进了捐赠药品的使用,为医院节约药品费用8万余元。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疗设备、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工作,规范设备的使用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医疗管理成本,减轻患者负担,还能保障人体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我院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健全招标物资采购程序,结合创全国百佳医院活动和医院实际情况,整理和编辑了医院医疗设备的新型管理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收集和分析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应急药品使用数据,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药品后勤保障工作,提高类似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药品使用构成比和用药频度为评价指标,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对芦山地震后当日~1月内该院地震伤员救治药品使用情况、药品金额以及汶川与芦山两次地震捐赠药品接收、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芦山地震后1月内该院地震伤员用药共涉及26类、455个品规,其中治疗性用药量和用药频度高于辅助性用药;共接收捐赠药品8类、16个品规,本时间段均用于院内地震伤员救治。芦山地震后所接收的捐赠药品品规数和药品总金额分别较汶川地震减少90.91%和89.73%,实施了以收治地震伤员用药信息为导向的院内应急药品保障机制,应急药物的分配相对更准确、高效。结论实施以收治地震伤员用药信息为导向的应急药品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地震医学救援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安全保卫应急方案实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安全保卫部充分把握地震灾害中影响医院安全的因素,建立应急通讯平台和应急信息发布渠道,为抢救地震伤员开辟专用区域和通道,确保抢救通道畅通和医院秩序良好、加强对赈灾物资的安全守护,确保医疗救援环境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救援应急指挥纪实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5·12汶川8级地震,造成绵阳极重灾区87.7%的卫生系统受损,共伤亡31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1.24亿元。灾难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医疗卫生救治指挥部,震后4小时内派出5支医疗队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现场医疗队首次分检后送伤员22947名,经三级转运到绵阳本地医院。截至6月30日,绵阳医疗机构累计接诊伤病员37.96万人次,收治住院伤病员21628人,其中危重伤员2772人,含截肢伤员146人,住院伤病员死亡846人。从5月17日起,绵阳向全国14省市医院转运伤员3381人。6月19日,绵阳市伤员康复中心成立,累计接收住院康复病人156人,治愈32人,并与援绵心理干预医疗队一起,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进行7万余人次的心理危机干预。绵阳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尸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提前防范次生灾害,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极大地保障了相关政府、非政府部门及援绵各机构能在统一、有前瞻胜地指挥调度下协同工作,创造了地区性特大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和疾病防控的“绵阳模式”,取得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阶段性胜利,所积累的宝贵一手资料和经验,将成为灾后重建和区域性国家级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茜  杨玲  胡秀英 《华西医学》2010,(9):1742-1744
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医护人员参与灾害医疗救援及其灾害救援知识和技能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量表于2008年9月对223位参加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的医护工作者的一般情况,及其已有的灾害救援知识技能和培训要求等进行调查。结果 96.9%医护人员在灾害中实施医院救护,3.1%为现场救护,仅有51.1%~61.0%的医护人员参加过灾害相关训练,28.7%参加过救护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不具备灾害救援知识和技术,97.3%的人员将来愿意参加灾害救护工作等。结论对于灾害救援,医护人员多数实施医院救护,部分参与灾害救援医护人员救援知识和技术缺乏,需要进一步培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汶川地震伤员救治过程中日间病房的医疗物资准备、管理经验,为日后应对突发事件中医院综合性病房医疗物资保障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收集整理汶川地震伤员救治过程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病房医疗救治数据、医疗队和护理模式、物资准备与管理等相关资料。结果在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华西医院日间病房的医疗护理高效有序的物资服务流程管理与准备工作为其圆满完成大量地震伤员的救治任务提供了充分保障。5月12日至5月29日收治224例地震伤员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论日间病房作为以护理为中心的综合性病房,转型和管理具有灵活性,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首先腾出可收治病人的病床资源并快速有效地准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展开医疗救护,满足紧急救援伤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消毒供应室三角形纸塑袋包装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革新包装的三角形纸塑包装对手术器械包装材料成本控制的影响。方法确定专用纸塑袋的单位面积成本,筛选出16种临床专科使用的呈前细后宽类器械,三角形纸塑包装为实验组,长方形包装为对照组,各5125包/月。结果实验组每包成本比对照组的每包成本降低了0.42元;实验组每个器械包成本;均低于对照组的每包成本;年总费用比对照组少支出19%,年成本费用比对照组共节约25830元。(t=32.926,P〈0.01)。结论三角形纸塑包装可有效节省包装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芦山地震发生后,震中医院的救援组织管理经验。方法:早期对院内在院患者快速转移安置,同时组建地震救援统一指挥部,利用建立医疗小组,通过检伤分诊、分组负责、分区域救治的流程模式,对早期突发的大量地震伤员进行高效的救护组织管理。结果:在地震发生后24h内,我院成功有序抢救227例(其中前3h接收131例)地震伤员,未发生新的伤亡,并有效降低致残率。结论:科学地使用组织管理方法,在地震突发早期,能够高效地利用本地救援资源,达到自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中赴陇南巴基斯坦国际医疗救援队的配置与工作模式,为我国地震灾后医疗队建设和配置提供一手数据和参考。方法通过随队工作,见证和分析救援队的功能定位、人员构成、装备配置、物资贮备、工作模式和绩效,总结其优、缺点:结果巴基斯坦国际医疗救援队功能定位为搜救与医疗救治。人员共28名,包括正副领队各1名(领队为流行病专家,副领队为行政人员)、医师6名、护理人员2名、医技师3名,战地搜救与转运人员10名、后勤工作人员5名。医疗队装备包括:战地救护车1辆、医院1所(由7顶帐篷组成)、海事卫星电话2部医疗救援装备和药品耗材包括:X线检查床1台,B型超声扫描仪1台,心电检查仪1台,手术室配套设备1套,ICU设备2套,200例手术的麻醉药品及耗材,500人份的输液及有关药品,500人份的检查试剂和耗材,3000人份的口服药品、药棉、绷带。后勤物资包括:炊事用具1套、供应全队2周食用的米、面等食物和水、厕所设施2套医疗队的帐篷医院存1天内建成,10天内接诊1256例地震伤员,完成14台手术和236例x线和B超检查和314例生化检查。结论巴基斯坦国际医疗救援队配置与功能定位一致、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兼顾转运救治和公共卫生。设备配置与物资装备在满足一线抢救300-500例伤员的同时,还考虑了自身生存与环境保护,值得借鉴。医疗队若能在灾后第一周赶到重灾区,作用和绩效会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雅安地震医学救援的经验与不足。方法:针对雅安地震医学救援实践,结合我院救援情况,与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医学救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雅安地震医学救援不论从组织到人员、装备、后勤保障、卫生防疫、心理疏导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从情感救援向专业救援和科学救援的转变。结论:雅安地震医学救援进步明显,但所暴露的不足也不能回避。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四川省卫生应急救援成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系统总结和反思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各类巨灾的卫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各类统计数据、专报、座谈会资料和相关评估报告,采取头脑风暴法、问卷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迅速组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在极短时间内建立部省间、部门间、军地间协调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卫生应急救援行动。②水陆空三进,“黄金72小时”内实现3.58万名医疗救援人员大集结和重灾县医疗救援全覆盖,采取“四集中”、“伤员大转移”等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③坚持早期、科学、规范,狠抓防病重点环节,灾后两周实现乡、村和灾民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④全力组织灾区医疗物资保障供应,做到科学快捷、透明公开,实现单月的药品器械调配量达到平常一年总用量。⑤分两阶段推进灾区医疗卫生功能恢复和重建,10月中旬实现灾区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和监督执法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结论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四川省卫生应急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科学防控、攻坚克难,取得了抗震救灾卫生应急救援的阶段性成果。深刻反思存在的不足,在应对巨灾方面还需从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医药物资储备和队伍装备、学科建设和预案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