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予馨 《癌症进展》2016,14(12):1199-1202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相较于其他亚型的乳腺癌,TNBC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肿瘤,具有发病年轻、侵袭性强、早期远处转移率高、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已成为目前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将对TNBC的内科治疗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 TNBC)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 TNBC 在乳腺癌中的比例达17%~20%[1],中位复发时间为30.2个月,2年内复发患者的比例占36.3%,2~3年内复发患者比例达27.8%[2]。TNBC 具有易复发转移、生存率低、预后差的特点,是目前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反复未控TNBC 应用卡培他滨治疗获长期生存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多发生于绝经前的年轻妇女,具有侵袭性高及预后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周静  杨岩  王静萱 《现代肿瘤医学》2021,(22):4063-4067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均呈阴性的临床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5%~20%。与其他亚型相比,TNBC更具侵袭性,其预后差、复发转移率和病死率高。一直以来,TNBC的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治疗靶点的缺乏,细胞毒性化疗是唯一被批准用于TNBC的全身治疗方案。为了改善TNBC患者的疗效,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临床试验来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乳腺癌干细胞(BCSC)的自我更新分化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能够调控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和治疗抵抗,TNBC中肿瘤干细胞(CSC)比例的升高与化疗耐药和不良预后相关。本综述阐述了TNBC的治疗现状以及CSC在TNBC的发生发展、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CSC及相关信号因子作为TNBC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复发率高、总生存率低的高侵袭性疾病。TNBC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决定了其临床预后较差。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监测TNBC的新辅助疗效与微小残留病灶,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性疾病,进而指导TNBC的个体化治疗,改善其临床预后。全文就ctDNA检测技术作一介绍,并重点阐述ctDNA在TNBC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因缺乏激素受体(H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缺乏特异性,成为乳腺癌(BC)预后最差的类型之一。TNBC的治疗主要有化疗、放疗及外科手术,但效果仍不满意,促使我们致力于探索新的分子标志物或新的治疗靶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TNBC靶向治疗中具有生物标记作用,LncRNA及其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都可能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回顾有关LncRNA及其他表观遗传改变作为TNBC生物标记的现有研究进展及其作为TNBC治疗靶点的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7.
李超  李琳 《现代肿瘤医学》2016,(21):3505-3508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 ,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因此不能从现有的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获益。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是目前TNBC的标准治疗,但其复发率及病死率仍较高。近年来,针对TNBC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成为热点,并已有临床试验发现上述药物能使TNBC患者不同程度获益,该文就TNBC药物治疗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其预后差、复发率高、疗效差。由于TNBC的异质性,针对性治疗很少。新辅助化疗可缩小原发肿瘤病灶,降低分期,消除微转移,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为保乳和手术治疗创造更多机会。大量临床试验研究表明,TNBC对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高,疗效满意。作者通过检索文献,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X线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202例患者资料,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情况将其分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比较两组病例腺体分型、病灶是否单发、肿块情况及有无钙化。结果:202例乳腺癌TNBC有34例,NTNBC有168例。两组病例肿块边缘及有无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体分型、是否单发、肿块的大小、肿块的形态、肿块的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BC有一定特征,大多为单发肿块,与NTNBC相比肿块边缘更易表现为清晰光滑,钙化相对少见的征象。  相似文献   

10.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学类型的10%~20%。TNBC术后近期复发率较高,易发生内脏转移,尤其是肺和脑的转移,且晚期化疗效果欠佳。与其他亚型乳腺癌比较,TNB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一直是临床研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而在精准医学时代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TNBC的分类更加准确,出现了针对不同靶点的靶向治疗和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现就TNBC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 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征,预后差.对三阴乳腺癌相关性因素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该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判断疾病的进展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缺失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20%~25%。由于缺乏相应受体不能进行内分泌及生物治疗,目前这类特殊类型乳腺癌的治疗仅限于化疗,但效果欠佳,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不能从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及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靶向治疗中获益,除手术治疗外,目前化疗是三阴性乳腺癌(TNBC)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由于传统化疗疗效不理想, TNBC的靶向治疗正成为研究热点。已有大量临床试验发现靶向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等能使TNBC患者不同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雄激素受体(AR)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6年间101例经病理确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肿瘤组织雄激素受体(AR)表达状况,分析AR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101例TNBC患者中,AR表达阳性患者27例(26.7%),AR表达阴性患者74例(73.3%)。AR阳性TNBC较AR阴性TNBC更多表现为非浸润性导管癌(P=0.015)和较低的组织学分级(I/II,P=0.000)及低Ki-67表达(P=0.010)。AR阳性较AR阴性TNBC患者具有较好的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P=0.014,P=0.02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R阴性表达、高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于2 cm与不良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AR阴性表达、高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于2 cm与不良的总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R阳性表达为判断TNBC患者良好无进展生存期及良好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R表达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相关性,AR表达对TNBC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AR可能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云  张妍  陈曦 《中国肿瘤临床》2023,(18):946-950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占浸润性乳腺癌的10%~20%。TNBC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TNBC治疗手段相对匮乏,预后较差,临床上亟待寻找可用于精准治疗及提高预后的新靶点。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在三阴性乳腺癌及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信号在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其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在临床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靶向Trop2的ADC治疗TNBC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靶向Trop2的ADC在TNB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提高患者生存预后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莉  赵毅 《现代肿瘤医学》2019,(13):2420-2424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2,HER-2)均不表达的乳腺癌。按其功能特征可归纳为5类分子分型:以DNA修复缺陷或生长因子为途径的基底细胞样三阴性乳腺癌;以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肿瘤干细胞为特征的间质样三阴性乳腺癌;免疫调节型三阴性乳腺癌;雄激素受体过表达的管腔/分泌型三阴性乳腺癌;HER-2富集型三阴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且异型性较大,其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很多学者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各有研究,并有临床试验证实下述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70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分子标志物和激素受体状态,将其分为多种亚型。对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数据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χ2检验,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生存曲线显示,TNBC 患者(n=85)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患者(n =615)的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并低于luminal A型乳腺癌患者(P=0.001),与其他亚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NBC与nonTNBC患者在绝经状态、组织类型、AJCC肿瘤病理状态、AJCC淋巴结病理状态和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综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是TNBC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1)。伴随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也短于无肿瘤患者(P=0.009)。结论 TNBC临床病理特征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差异较大。手术完全清除肿瘤对TNBC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缺乏的一种异质性肿瘤,常表现出侵袭性强、易复发转移等特点。与其他亚型相比,TNBC因缺乏治疗靶点,除化疗外对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均不敏感。因此,明确TNBC的预后特点及有效的治疗靶点有助于尽早实行个体化治疗。近年来各种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研究者利用"组学"技术整合"大数据"与生物系统,以期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就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在TNBC中的预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侵袭性强,与其他分子分型乳腺癌相比复发率较高,生存率低。临床上内科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随着对TNBC分子分型的深入探索,靶向治疗的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多种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取得一定疗效,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部分药物已批准上市。本文将对TNBC的靶向治疗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因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是较难治疗以及预后较差的乳腺癌亚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TNBC中表达明显增加,其免疫逃逸机制使其更适用于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然而,临床试验中TNBC对抗PD-L1或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治疗的反应率并不令人满意,客观反应率只有10%~20%,可能与TNBC具有免疫沉默效应有关,因此免疫检查点阻断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策略可能会增加TNBC的临床获益率。本文综述TNBC中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设计多药联合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