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并发对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颅骨修补术后并发对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结果4例均采用硬膜外锥颅钻孔负压引流术结合液化剂冲洗治疗,4例均治愈。结论锥颅钻孔负压引流术结合液化剂冲洗治疗颅骨修补术后并发对侧急性硬膜外血肿,虽有一定的风险,只要处理得当,一般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3例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例及其效果。方法3例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均先行钻孔引流术,术中见硬膜下鲜血块,2例术中活动性出血,转为开颅手术。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需注意有无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如有活动性出血可考虑转为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3.
开颅术后并发非手术区急性血肿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开颅术后并发非术区急性血肿14例。其中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2例。分析认为,术中颅内压力的骤降,水后脑蹋陷,为发生硬膜外、硬膜下血肿的主要原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手术易并发脑内血肿。术中平缓降颅压,平稳的麻醉,术后严密监护,及时头颅CT扫描是预防和早期诊断此类血肿至关重要的环节。及时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是成功救治的关键。文中特别讨论了国产头颅固定架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急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血肿,可发生于术中或术后短期内,也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较为棘手。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间诊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血肿21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8~71岁,平均4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坠落跌伤5例,打击伤1例。入院时GCS评分≤8分13例,9~12分5例,13~15分3例。手术血肿类型:急性硬膜外血肿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7例,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5例。合并其他颅脑损伤情况,脑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曾收治的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再发可分为3种: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对侧再发血肿,原因各不相同。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手术虽简单,但也应注意多方面操作,方可预防血肿复发。再发血肿多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确诊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06例,采取单孔钻孔引流91例,采取双孔钻孔引流15例。结果术后血肿引流80%以上,脑组织复张31例;留置引流管3天血肿引流彻底,脑组织复张96例;留置引流管3天血肿无明显减少者3例;血肿引流彻底,脑组织复张欠佳,遗留硬膜下积液3例,引流管移位入脑组织未引起临床症状2例;血肿下脑挫伤及血肿1例,保守治疗,无遗留神经功能障碍;钻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1例,予抗精神症状药物,3日后症状消失。结论钻孔引流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为探讨在急性颅脑外伤中,一侧颅内血肿手术,对侧硬膜外血肿行钻孔引流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对本院近10年收治的59例一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手术,对侧硬膜外血肿分别行保守、钻孔引流和直接翻骨辩清除血肿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26例钻孔引流病人均痊愈出院,说明当时侧硬膜外血肿小于40ml时,掌握钻孔引流适应证,行钻孔引流治疗,可避免直接翻骨瓣的手术创伤,也可减少保守治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底骨折静脉窦损伤伴硬膜外血肿行血肿清除术中大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 剪开硬脑膜于硬膜下压迫硬膜止血,找到活动性出血裂口,用Avitene或胶原蛋白海绵覆盖压迫促血栓形成,再涂耳脑胶将硬膜与颅底骨粘附消灭颅底硬膜外血肿腔。结果 19例术后复查CT未见血肿残留或复发。结论 剪开硬脑膜于硬膜下压迫、Avitene或胶原蛋白海绵覆盖、耳脑胶粘附硬脑膜是颅底硬膜外血肿清除术中大出血时的一种可靠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创伤性颅内血肿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常发生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神经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术式。本研究目的是评估钻孔数目与术后硬膜下血肿复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并行钻孔引流术。术前以及术后通过CT及MRI进行评估。钻孔数量主要决定于术者选择.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个月。结果183例患者中,128例行单孔引流术治疗,其余55例患者行双孔治疗。整体术后复发率为4.3%。单孔引流术复发率为2.3%,双孔引流术复发率为9%。慢性硬膜下血肿行双孔引流术治疗的复发率高于单孔引流术者(P〈0.05)。结论与以往研究相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对于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本研究显示,单孔引流术可能更利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排除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演变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1例患者,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1例病例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由保守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演变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难以单纯用某一种机制来解释。大部分病例采用钻孔引流术就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颅内血肿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颅内血肿8例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260例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8例,同侧脑内血肿2例,同侧硬膜外血肿2例,脑室内血肿l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对侧硬膜外血肿l例。其中对侧硬膜外血肿行手术治疗,余保守治疗。8例均治愈。结论颅骨缺损修补术需严格规范,仔细操作,防止术后颅内血肿并发症,如有发生,要做到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对颅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各类颅内血肿92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7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结果本组死亡6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无二次出血病例。生存的病例术后6个月随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疗效,ADL1(恢复日常生活)硬膜外血肿及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高血压脑出血20例;ADL2(生活自理)28例;ADL3(生活需要帮助,可扶行)20例;ADIA(卧床,有意识)4例;ADL5(植物状态)无。本组治疗良好率92%。结论微创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远期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再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硬膜外血肿10例,脑内血肿6例,硬膜下血肿2例。血肿位于脑挫伤及颅骨骨折处12例,手术止血不仔细4例,术中出现低血压12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4例,术后血压不稳躁动8例。本组手术16例,死亡7例。结论:手术减压引起颅压下降为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以硬膜外及脑内血肿多见。脑挫伤及骨折的存在是再出血的潜在危险,术中急性脑膨出是再出血的表现形式,手术操作不规范,术中低血压及术后躁动构成了再出血的其它因素。全面彻底准确的手术操作,维持术中术后稳定的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对侧再出血的形成原因 ,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 15例病例的治疗及住院情况 ,并对其形成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15例病例经再次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考虑与年龄因素 ,硬膜下积液形成有一定关系。结论 :对于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术后应采取头低位 ,多饮水 ,禁用脱水剂 ,并适当补充低渗液体。特点是术后有硬膜下积液的患者 ,要高度注意 ,加强随诊 ,对积液量大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导致血肿复发或对侧再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颅内血肿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次开颅清除双侧血肿.结果 术后按Glasgow(COS)评定预后,其中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采用一次开颅治疗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接受急诊实施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血肿清除骨瓣回纳术治疗。对比术后颅内压减弱情况、手术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天、3天、1周的颅内压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治疗效果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接受急诊实施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颅内压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急性颅内血肿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一次开颅清除双侧血肿.结果 术后按Glasgow(COS)评定预后,其中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采用一次开颅治疗一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继发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探讨高年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4年中收治的65例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65例患者,59例治愈,6例术后症状无改善,其中l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继发颅内出血1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首选钻孔引流术,但经引流术后并发颅内血肿应高度重视。本院自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318例,均钻单孔引流治疗,术后颅内再出血11例,发生率为3.46%。现就此11例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2~82岁,平均56岁。术前CT检查均为单侧血肿,血肿量为50~80ml4例,80~100ml6例,>100ml1例。所有病例均行钻单孔引流术。术后并发同侧硬膜外出血5例,脑内出血3例,硬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冲洗加引流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高龄患者脑皮层未复张,形成硬膜下积液,配合高压氧治疗后积液吸收。1例术后发生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未复张、再次出血、张力性气颅、癫痫发作及颅内感染等。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部分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手术治疗首选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确切,手术的关键在于血肿腔彻底的冲洗、手术细节及硬膜下置管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