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增强rIL- 2 激活的骨髓细胞(激活骨髓ABM)的抗白血病效应。方法:应用抗CD3 单抗与rIL- 2 联合作用体外激活骨髓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不同条件下ABM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结果:rIL- 2、抗CD3 单抗+ rIL- 2 体外诱导3 d 的ABM 杀伤活性分别为56.4% ±9.0% ,65.8% ±9.2%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1);体外诱导7 d 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3.7,6.0 倍。结论:在合理的诱导条件下,能够增强ABM 的杀伤活性,扩大ABM 的增殖效应,从而使有限的骨髓细胞在短期内达到有效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2.
朱步海  杨平地 《医学争鸣》1998,19(3):283-286
目的:探讨rIL-2体外激活骨髓细胞产生细胞毒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人新鲜骨髓中单个核细胞,体外与rIL-2孵育24h及48h,即激活骨髓(ABM),同时设不加rIL-2组(NBM)为对照,分别检测了ABM,NBM的细胞毒活性,膜表面标志(mTNF-α,CD11b)及培养液中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观察和相关性分析。结果:ABM对HL-6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较NBM明显增强,mTNF-α,CD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CD3AK细胞冻融提取液的抗肿瘤作用,作者采集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先用抗CD3的单克隆抗体(CD3McAb)的rIL-2诱导和激活,使之成为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再制备CD3AK的冻融提取液,然后进行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低剂量的CD3McAb和rIL-2能明显诱导PBMC的活化和增殖;激活后的CD3AK细胞冻融提取液可抑制小鼠肝癌实体瘤细胞H2  相似文献   

4.
T—AK细胞上清液抑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了rIL-2和抗CD3单抗共同诱导激活的T-AK细胞培养上清液对K562细胞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并观察了T-AK上清液抑瘤活性与T-AK细胞杀伤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T-AK细胞能够自发分泌一些抑制K562细胞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但活性很低;(2)T-AK细胞在杀伤K562细胞过程中释放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物质,抑瘤活性比较高,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CD3McAb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抗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和苔盼蓝染色法,IL-2依赖细胞株(CTLL细胞)增殖实验、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IL-2,TNF-α的产生及CD3、CD4、CD8、IL-2R等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比较粘附状态抗CD3单抗和游离状态抗CD3单抗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的能力。方法:采用3H-TdR掺入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苔盼蓝拒染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以及CTLL细胞IL-2检测法,分别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两种状态抗CD3单抗刺激后,其增殖活性、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内源性IL-2释放以及IL-2R表达等生物免疫学指标。结果:粘附状态抗CD3单抗刺激HPBMC,其增殖活性、活细胞总数以及增殖活性维持的时间均高于游离状态抗CD3单抗,且前者不依赖外源性IL-2;粘附状态抗CD3单抗诱导HPBMC释放内源性IL-2以及细胞表面IL-2R表达的能力也强于游离状态抗CD3单抗。结论:粘附状态抗CD3单抗比游离状态抗CD3单抗具有更强的诱导人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培养7d以上的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加rIL-2静注治疗晚期肝癌21例,其中CR1例,PR5例,临床有效率以CR+PR计为28.9%,明显高于LAK细胞抗肝癌疗效。治疗后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外周血CD3+、CD4+升高,CD8+下降,CD4+/CD8+升高,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差异。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果提示:静脉注射CD3AK细胞可以降低肝癌患者机体瘤负荷,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对晚期肝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标记脐血造血祖细胞表面抗原(HPCA),CD34中,比较抗-HPCA-2-FITC和Tk3(纯抗体)标记的CD(34+)细胞在流式细胞仪分析中的荧光特征及两种单抗标记的CD(34+)细胞与体外培养的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红系爆发形成单位(BFU-E),和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Mix)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脐血有核细胞中,抗HPCA-2阳性细胞占1.05±0.72%(n=13),Tk3阳性细胞占2.06±1.25%(n=8),差别显著(P<0.05)。每毫升脐血两种抗体标记的细胞分别为96.56±56.64和231.40±163.93(P<0.05)。尽管HPCA-2阳性细胞与Tk3阳性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5,P<0.01),前者与CFU-GM,BFUE,CFU-Mix及集落总数CFUs均呈正相关,而后者仅与CFU-GM,CFUs相关。研究提示在检测造血祖细胞时,用抗-HPCA-2-FITC代替Tk3可降低假阳性,获得较好的OD(34+)细胞与CFU间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晓平  区庆嘉 《广东医学》1997,18(6):405-407
CD3AK细胞是一种增殖快、扩增倍数多、细胞毒活性高和低rIL-2剂量依赖的新型免疫活性细胞。本实验应用CD3AK细胞治疗小鼠B16黑色素瘤原发和肺转移肿瘤,结果显示:CD3AK细胞仅需小剂量的rIL-2即可激活,且体外抑癌效应增强,实验动物的瘤体大小和肺转移结节数明显下降,生存期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CD3McAb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抗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和苔盼蓝染色法、IL-2依赖细胞株(CTLL细胞)增殖实验、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内源性IL-2、TNF-α的产生及CD3、CD4、CD8、IL-2R等的表达。结果:抗CD3McAb对HPBMC有很强的丝裂原作用,该作用与其诱导浓度、时间及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CD3AK细胞可产生内源性IL-2、TNF-α,IL-2R表达及CD8+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结论:CD3AK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但需要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增殖细胞以CD8+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硒酸酯多糖(KSC)对CD3AK细胞增殖活性和杀瘤活性的增强效应。方法:应用CD3单抗(CD3McAb)和小剂量rIL-2从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生CD3AK细胞;观察KSC在诱生和扩增阶段对CD3AK细胞增殖特性(增殖指数、激活率、克隆率和分裂指数)、IL-2R表达水平和对Raji、L4210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KSC(5μg/ml)单独对CD3AK细胞的殖无明显作用,但增强I  相似文献   

12.
人骨肉瘤浸润淋巴细胞和引流淋巴结细胞体外抗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例骨肉瘤患者手术切除的实体瘤中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从患者引流淋巴结中分离淋巴细胞(LNL),以rIl—2激活培养,并以4小时51Cr释放试验测定TIL和LNL体外抗瘤活性。结果表明:12例骨肉瘤患者的TIL培养15~25天,对K562和LiBr靶细胞(效靶比25∶1)平均杀伤活性分别为59.7±12.6%和44.2±10.2%,激活的LNL对K562和LiBr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55.2±11.6%和40.8±9.1%,二者对K562和LiBr细胞杀伤活性相差不显著(P>0.05)。其中6例患者TIL和LNL对自身肿瘤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38.8±9.5%和35.5±7.6%,二者相差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维生素E(VE)、普罗布考(PRB)对溶血卵磷脂(LPC)引起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和脑微血管平滑肌细胞(BCM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及结晶紫染色法分别测定BCMEC损伤和BCMSMC的增殖。结果:VE5~50μmol/L时显著抑制LPC50nmol/L引起的BCMEC释放LDH,释放率下降至(36.8±1.0)%~(16.2±2.9)%;显著抑制LPC10nmol/L引起的BCMSMC增殖,抑制率为(37.6±7.0)%~(61.3±0.6)%。PRB5~50μmol/L时显著抑制LPC50nmol/L引起的BCMEC释放LDH,释放率下降至(34.2±3.3)%~(19.1±2.4)%;显著抑制LPC10nmol/L引起的BCMSMC增殖,抑制率为(40.9±2.4)%~(47.0±3.7)%。结论:VE和PRB对LPC引起的BCMEC损伤有保护作用,对BCMSMC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乳香提取物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乳香提取物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作用,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乳香提取物对36例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成熟。结果:诱导分化率ANLLM3(67.9±7.9)%;ANLLM2a(57.9±11.7)%。NBT还原率ANLLM3(67.8±3.9)%、ANLLM2a(59.9±9.5)%。墨汁吞噬功能:ANLLM3(56±8.9)%,ANLLM2a(59.8±8.7)%。结论:乳香提取物对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使之诱导分化成熟,并恢复其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粘附状态抗CD3单抗和游离状态抗CD3单抗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的能力。方法:采用^3H-TdR掺入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苔盼蓝拒染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以及CTLL细胞IL-2检测法,分别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两种状态抗CD3单抗刺激后,其增殖活性、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内源性IL-2释放以及IL-2R表达等生物免疫学指标。结果:粘膜状态抗CD3单抗刺激  相似文献   

16.
小鼠CD3AK的诱生与抗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抗小鼠CD3单抗和重组白细胞介素2刺激小鼠脾细胞以诱生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诱生的CD3AK能够增殖并介导体外抗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免疫毒素杀伤试验分8组进行。主要采用改进的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CD3-PAPs、抗CD7-PAPs1抗CD3-PAPs+抗CD7-PAPs、爽抗AHTG-PAPs杀伤T细胞的效率,同时以B细胞作非靶细胞对照。结果证实,两种抗人T细胞单抗和多抗IT均具有特异性杀伤T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γ-IL2)体外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在YPC3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YPC3mAb)介导下,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机制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4h51Cr释放实验表明,在YPC3mAb作用下,活化腹腔巨噬细胞对Capan-2人胰腺癌细胞的杀伤活力明显增强,比单用巨噬细胞杀伤活力约提高70.0%,而对照1-F/7抗登革热病毒单抗无明显影响。γ-IL2作用的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具有类似的ADCC杀伤效应。结果提示,γ-IL2和YPC3mAb联合腹腔注射,可能为胰腺癌的局部治疗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半乳糖基抗CD3单抗-TIL体外趋肝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趋肝性,制备了半乳糖基抗CD3单克隆抗体-TIL(Gal-antiCD3McAb-TIL),将其与肝细胞共同孵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通过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作用情况。测定了半乳糖基抗CD3单抗(Gal-antiCD3McAb)的糖密度以及Gal-antiCD3McAb与TIL的结合率。结果发现,Gal-antiCD3McAb-TIL与肝细胞有明显粘附现象。Gal-antiCD3McAb的糖密度为62.18,Gal-antiCD3McAb与TIL的结合率为97.9%。结果表明,Gal-antiCD3McAb-TIL在体外有良好的趋肝性,62.18的糖密度和97.9%的结合率保证了TIL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更有效的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方案,用α-CD3单克隆抗体(单抗)激活FBL-3红白血病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获取肿瘤特异性T细胞,并观察α-CD3单抗对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杀瘤活性及表型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脾细胞经α-CD3单抗激活后,采用低剂量IL-2即可维持其长期高度的、持续的增殖;又培养过程中α-CD3单抗持续存在可大大促进其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细胞分型分析结果也支持了α-CD3单抗的持续存在对维持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瘤活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肿瘤过继免疫疗法中颇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