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窦粘液囊肿袋状化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应用鼻内窥镜对蝶、额、筛窦粘液囊肿的病人施行袋状化手术,分别随访3~5 年,观察治疗结果。方法:对15 例病人,男9 例,女6 例,年龄28~72 岁,平均44.73 岁,其中蝶窦囊肿5例(并筛窦囊肿1 例,并上颌窦囊肿1 例,蝶额筛窦囊肿1 例),筛窦囊肿11 例(并上颌窦囊肿3例),额筛窦囊肿3 例,应用鼻内窥镜施行袋状化手术治疗,术后分别随访3~5 年。结果:凸眼、鼻塞、头痛等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施行鼻窦囊肿袋状化手术,简捷、经济、手术确实、副损伤小、面部无瘢痕,并可保留鼻窦粘膜的功能,是处理鼻窦粘液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窥镜下蝶,额,筛窦囊肿开盖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8例副鼻窦囊肿的病人,男4例,女4例,年龄28-72岁,平均54.3岁其中额筛窦囊肿5例,蝶窦囊肿3例,1例伴上颌窦囊肿,既往经鼻外进路行筛窦囊肿摘除术1例,临床表现主要是凸眼,头痛和鼻塞,1例蝶窦囊肿临床无症状,经CT扫描和MRI检查明确诊断,局麻下应用鼻内窥镜行囊肿开盖术,简捷,经济,手术确定,副损伤小,面部无瘢痕,并可保留鼻窦粘膜的功能,故鼻窦囊肿应为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首选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蝶额、筛窦囊肿手术进路的选择,对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至为重要。采用鼻内窥镜下鼻内进路手术的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蝶、额、筛窦囊肿9例,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4~75岁,平均52岁。囊肿位于右侧5例,左侧3例,双侧1例;9例中蝶窦囊...  相似文献   

4.
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切除鼻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20例鼻窦囊肿经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愈,其中单侧上颌窦囊肿10例,双侧上颌窦囊肿2例;筛窦囊肿3例;额窦和蝶窦囊肿各2例。鼻窦多发囊肿1例(额、筛窦复合囊肿+上颌窦囊肿)。结果:18例随访8 ̄40个月无复发。结论:该手术损伤小,不留面部瘢痕,适用于多数鼻窦鼻病例。  相似文献   

5.
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切除鼻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20例鼻窦囊肿经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愈,其中单侧上颌窦囊肿10例,双侧上颌窦囊肿2例;筛窦囊肿3例;额窦和蝶窦囊肿各2例;鼻窦多发囊肿1例(额、筛窦复合囊肿+上颌窦囊肿)。结果18例随访8~40个月无复发。结论该手术损伤小,不留面部瘢痕,适用于多数鼻窦囊肿病例。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筛窦囊肿2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筛窦囊肿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总结25例鼻内镜下袋状化手术治疗蝶、筛窦囊肿及1-3年随访的资料。结果 25例囊肿在内镜下均暴露良好,术野清晰,术后囊腔得到充分引流,23例获得满意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袋状化手术是一种治疗蝶、筛窦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一侧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的额、筛窦粘液囊肿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总结 18例额、筛窦粘液囊肿诊治及防访 1~ 4年的临床资料。结果 CT扫描诊断符合率 90 %。鼻外进路的林迟氏手术 (Lynch′soperation)复发率为 2 0 % ;鼻内窥镜下额、筛窦囊肿鼻内开放引流术均一次手术治愈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扫描诊断额、筛窦粘液囊肿准确率高 ;鼻内窥镜下鼻窦囊肿鼻内开放引流术是治疗额、筛窦粘液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鼻窦黏液囊肿的传统手术多采用鼻外径路、上颌窦根治术径路,且尽可能完整切除囊壁。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现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本文介绍26例鼻窦黏液囊肿的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2006年我院收治的鼻窦黏液囊肿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3~66岁,平均38.7岁;双侧1例、单侧25例;上颌窦囊肿3例、筛窦囊肿10例、额及筛窦囊肿7例、蝶窦囊肿5例、蝶及筛窦囊肿1例。均经鼻窦CT检查及囊肿穿刺抽液证实。临床表现为凸眼及复视12例、内眦或额部肿块10例、头痛18例、鼻塞13例、流脓涕16例、视力下降7例。1.2方…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至1998年9月我们为鼻窦炎、鼻息肉、上颌窦囊肿等14例行上颌窦鼻腔联合径路鼻内窥镜手术。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行双径路手术14例、16侧,其中男6例,女8例,双侧同时进行2例,单右侧7例,单左侧5例。病例选择条件为鼻窦炎、鼻息肉病变较重侧或两侧同时进行,上颌窦囊肿及上颌窦根治术后复查。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进行(鼻腔3次表麻,上颌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鼻内窥镜下常规切除钩突,开放前组或全组筛窦,扩大上颌窦口,术区填放麻醉棉片。于病变侧第4牙上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给鼻内窥镜手术提供详细的解剖学数据。方法:测量80例头颅正中矢状切面标本的鼻腔、鼻窦及有关结构,并进行与鼻内窥镜手术有关的测量。结果:①上颌窦口前缘至鼻泪管后缘的距离为(8.69±3.58)mm;小于上颌窦口后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19.99±3.25)mm];②泪囊后缘与钩突前下缘很接近,有23例其距离小于1.0mm;③蝶腭孔与后组筛窦、上颌窦、蝶窦等鼻窦的相邻骨壁间的距离分别为(2.39±1.37)mm、(3.50±1.20)mm及(3.03±1.60)mm。结论:在施行鼻内窥镜手术时,术者须对其解剖相当熟悉,并随时了解器械伸入术腔的深度和角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引起颅眼部损害的蝶筛窦黏液囊肿的效果。方法对37例引起颅眼部损害的蝶筛窦黏液囊肿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鼻内镜手术后37例病人颅眼部损害均有所好转或治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0个月~3年,鼻内镜下复查术腔上皮化良好,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引起颅眼部损害的蝶筛窦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吴建  陆书昌 《上海医学》1997,20(1):17-18
为了评价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对15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为窥镜鼻窦手术,其中男103例,女53例,年龄15 ̄65岁,计功能性鼻内窦镜手术65例,全筛窦开放术39例,全蝶筛窦开放术45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7例,术后随访3 ̄12月,观察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以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的筛窦黏液囊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筛窦黏液囊肿分别行鼻侧切开筛窦黏液囊肿整个及部分切除,鼻内窥镜下筛窦黏液囊肿前下壁切除,同时切除肥厚或息肉化的中鼻甲黏膜,建立筛窦鼻腔引流通道。结果 10例患者眼球突半年内恢复原位,眼部症状消失,视力提高,鼻外径路者术后颜面部留有疤痕,而鼻内窥镜术者颜面部不留瘢痕。结论 应用鼻内窥镜施行囊肿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治疗筛窦黏液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筛窦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 14例筛窦囊肿的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结果 :14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囊肿无复发。结论 :应用鼻内窥镜施行筛窦囊肿手术 ,具有损伤小 ,效果好 ,面部无疤痕之优点 ,为治疗筛窦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径路的选择。方法根据良性占位性病变侵犯的部位,将116例鼻窦眼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分为额筛眶区、蝶筛眶区和颌筛眶区;其中额筛眶区16例,包括鼻内镜径路6例,联合径路(鼻内镜手术+鼻外开放式手术)8例,鼻外径路2例;蝶筛眶区40例,为鼻内镜径路;颌筛眶区60例,包括鼻内镜径路42例,联合径路12例,鼻外径路6例。结果蝶筛眶区40例良性占位性病变均经鼻内镜径路切除病灶,且手术视野好,病变清除彻底,未见复发,所有患者术后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鼻内镜径路对48例颌筛眶区脓囊肿、上颌窦内侧壁良性占位性病变及某些额筛眶区脓囊肿也能较容易的清除病灶,但对28例额筛眶区、颌筛眶区某些特殊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却很难完成。结论鼻内镜径路是治疗蝶筛眶区良性占位性病变、颌筛眶区脓囊肿、上颌窦内侧壁良性占位性病变及额筛眶区某些脓囊肿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筛窦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14例筛囊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结果:14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囊肿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施行筛窦囊肿手术,具有损伤小,效果好,面部无疤痕之优点,为治疗筛窦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169例蝶窦和筛窦囊肿鼻内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蝶、筛窦临床应用解剖的基础上,对169例蝶、筛窦囊肿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仲明  李德炳 《医学科技》2003,(1):30-30,35
目的:比较传统鼻内及鼻外途径手术方法与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额筛窦粘液囊肿(简称额筛囊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1年12月额筛囊肿30例的临床资料,对传统鼻内鼻外途径手术17例,鼻内窥镜下手术13例的效果及出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复发分别为1/17例和1/13例,X^2检验无差异。传统组手术出血量平均40ml,鼻内窥镜组出血量平均28ml,t^2检验无差异。结论:治疗额筛囊肿首选内窥镜手术方法,因此法简便、损伤小,无面部切口,不损伤面容。只有对鼻外有瘘管及鼻额管骨性封闭者采用鼻外手术。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58~1986年底共收治的鼻及鼻窦囊肿104例分类为1、鼻窦囊肿68例。含上颌窦粘膜囊肿、额筛窦粘液囊肿、筛窦粘液囊肿,上颌窦粘液囊肿、额窦粘液囊肿及上颌窦筛窦粘液囊肿。2、  相似文献   

20.
甘的探讨鼻内镜治疗巨大蝶、筛窦囊肿侵犯颅底的方法.方法自从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例巨大蝶、筛窦囊肿,均有侵犯颅底、联合耳鼻喉科在内窥镜下切除囊肿。并用鼻自体材料进行颅底重建修补.结果7例头痛,鼻塞症状均改善,术后1周眼球均恢复正常位置。眼球突出度恢复正常。视力不同程度恢复,复视消失,所有患者术后无颅内感染、脑膜脑膨出、脑疝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6a,其中2a以上者5例.1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于术后2a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经鼻内镜再次修补手术治愈;其余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蝶、筛窦囊肿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