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邱能庸,朱宪明,赵广明,郭占林(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我院自1986年6月~1992年8月共诊治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8例,其中手术治疗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在8~51岁之间,从出现症状至...  相似文献   

3.
4.
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皮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切除修补,同时矫正合并畸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均痊愈。结论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且其确诊率高。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治疗,同时矫正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5.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处理及疗效随访。49例经右心行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修补术,2例经主动脉行窦瘤破裂修补的同时分别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或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显示:51例中,住院死亡3例;术后随访有3例可能仍有轻度主动脉心腔间血液分流、余病人疗效良好、提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应尽早手术,必要时行急诊手术,其中多数经右心均能修补,必要时可同时行主动脉、右心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研究8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治疗经过。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5年8月~2003年8月,对8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及时准确闭合主动脉窦瘤破裂及矫正合并心内其它畸形。其中窦瘤切除修补术35例,窦瘤切除加房、室间隔修补术3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予处理,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悬吊成形术,重度主动脉瓣不全宜行置换术。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3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纵膈感染心脏大出血;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患者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均痊愈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及时手术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报告少见的先天性主动脉窦瘤外科治疗28例结果,探讨其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以及手术的特殊处理。方法 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对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窦瘤和严重并发症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 全部痊愈出院,长期存活。全部得到随访,疗效优者27例,良者1例。结论 彩色超声心动图为主动脉窦瘤的主要诊断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窦瘤和伴发的病变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特殊处理对提高疗效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先天性疾患。本文报道23例,均发至右冠状动脉窦,破入右室22例,破入右房1例。合并室缺1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我们主张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内瘘口及室缺行补片修补。本法具有修补确实,防止复发,消除对主动脉瓣干扰等优点。本组病例全部成活,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1年2月至2005年10月31例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男性26例,女性5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3岁.主动脉根部瘤和升主动脉瘤20例,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8例.施行经典Bentall手术21例,其中合并室缺修补1例,二尖瓣成型2例,二尖瓣置换2例;施行改良Bentall手术4例.施行Wheat手术3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3例均施行破口段降主动脉切除人工血管置换.结果无住院期死亡,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13~46 d,平均16.4 d.随访1~63个月[平均(21±18.5)个月].术后2年猝死1例,死因不明.1例于术后半年发现主动脉肺动脉瘘1例.1例Stanford B型急性夹层患者术后半年复查发现人造血管远端吻合口内膜出现破口,经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治愈.结论胸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能够安全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个体化的外科策略和手术方法、精确的手术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及体外灌注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5年手术治疗的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4例,慢性夹层3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瘤4例中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2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全弓替换加支架1例,行Bentall手术同期行半弓置换1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2例。4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左锁骨下动脉灌注和上腔静脉逆灌(RCP)。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瘤2例,单纯行升主动脉置换,DeBakeyⅢ型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降主动脉置换。结杲:7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电话及门诊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1例。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体外循环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告 2 0 0 1年 2~ 10月连续 7例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在左心转流下行降主动脉瘤切除及人造血管置换术 1例 ,2例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 ,4例行Bentall手术。术前心功能I级 1例 ,III级 3例 ,IV级 3例。动脉瘤直径 5 .0~ 7.5cm ,平均 (6 .1± 1.1)cm。结果 无手术后早晚期死亡 ,术后心功能均恢复至I级。结论 胸主动脉瘤一经确诊 ,即应积极手术治疗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4例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患者,左心转流(LAV)3例,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HCA SCP)1例。3例降主动脉瘤中,2例急诊在LAV下血管置换,1例择期在LAV下血管置换。1例弓部瘤急诊在HCA SCP下行半弓置换。结果:4例均无手术死亡及脊髓、肾脏损害,1例主动脉弓部瘤术后出现脑梗塞。结论:主动脉弓部瘤及降部瘤外科治疗中,选择正确的体外循环方法和适当的外科吻合技术对手术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5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分别行传统外科手术19例,腔内修复术4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果: 23例施行手术,死亡2例,均为AAA破裂急诊手术者,其中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术后死于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另2例AAA破裂患者因病情危重未治病死。围手术期死亡率为8.7%,其中择期手术为0,急诊手术为50%。随访18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6年,无动脉瘤复发,无吻合口假性动脉瘤,无吻合口破裂出血,手术后人工血管通畅。腔内修复术患者支架无移位,通畅,无肠缺血、无内漏发生。结论: 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疗效是满意、安全的。腔内治疗特别适用于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5例、女4例,年龄18~50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5例患者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阻断时间74.11±30.35分钟,体外循环时间117.33±36.00分钟 。本组病例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静滴利多卡因有效。所有患者治愈出院。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尽早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主动脉及右心房或主动脉及右心室双切口利于心肌保护,利于确切修补主动脉窦瘤,纠正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年 1月至 2 0 0 4年 3月收治的 4 1例主动脉窦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 ,死亡 1例 ,病死率为 2 .4 %。术后随访 2个月至 14年 ,全组无残余分流。证实随访者心脏功能恢复到Ⅰ~Ⅱ级 (NYHA) ,能从事正常学习工作。结论 本病术前诊断并不困难 ,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 ,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X线诊断和临床资料,其临床特点为发病前,部分病人有明显诱因,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心电图无特征性;X线平片及升主动脉造影可以对其进行定性诊断。结合文献讨论了本病的病因与病理及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8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补术?其中右冠窦破入右室48例,右冠窦破入右房16例,无冠窦破入右房18例?本组包括室间隔缺损3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3例?除修补窦瘤外,同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6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肺动脉瓣穿孔修补1例,主动脉瓣下狭窄切除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1例因残余分流行二次手术矫治,术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再次成型术1例,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微量残余分流2例?随访患者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心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即为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采取适当?有效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ruptured aneurysm in sinus of Valsalv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s used to diagnose and surgically treat ruptured aneurysm in sinus of Valsalva (RASV).Methods Thirty-seve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ruptured aneurysms in the sinus of Valsalva from September 1981 to April 2001, including 21 cases (56. 7%) of RASV associated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 and 11 (29.7%) with aortic valvular prolapse were given surgical interventions.Under hypothermia and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we successfully performed the surgical correction of RASV for all 37 patients VSD repair in 21 patients, aortic valvuloplasty in 6 and aortic valvular replacement in 2.Results There was no hospital deaths among these patients, although residual shunting occurred in two patients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was found one. Follow-up study of one month to 20 year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repair of RASV revealed that the mostly individuals treated with operation obtained satisfactory cardiac function.Conclusion Correct diagnosis of ruptured aneurysm in sinus of Valsalva should be confirmed immediately and surgical corre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