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133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病变组(冠心病组)和冠脉正常组(对照组).冠心病组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积分,计数病变支数;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A)、射血分数(EF)、A峰值速度(A峰)、E峰值速度(E峰)、峰值速度比值(A/E).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严重程度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积分、LVDD、LVDA、EF、A峰、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VDD、LVDA、A峰、A/E与病变积分和病变支数呈正相关,EF与病变积分和病变支数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冠心病患者病变支数越多,病变狭窄程度越重,心脏功能受损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善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成功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住院患者102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用累积积分法显示冠脉狭窄严重程度,根据积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检测EF、E峰、A峰及E/A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高分组、低分组EF值、E/A比值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且高分组EF值、E/A比值的改善明显高于低分组。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心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冠脉病变越重,左心功能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5.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有效方法之一。左室射血分数(LVEF)<30%CAD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危险性大大提高,尤其LVEF≤20%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仍有不同的看法。国内对这部分患者的手术例数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9例经...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17例患者(其中男性91例,女性26例)进行血压、血脂、心脏超声等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分.得出Gensini积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由低至高Gensini积分四分位分组后.患者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Ds)、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在不同Gensini积分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Gensini评分与各变量间Spearman相关性比较:LAD(R=0.341,P=0.000),LVDd(R=0.373,P=0.000),LVDs(R=0.399,P=0.000)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FS(R=-0.298,P=0.001),LVEF(R=-0.320,P=0.000),HDL-C(R=-0.276,P=0.003)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负相关.Gensini评分与各参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VDs和DBP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积分呈独立相关.LVDs和DBP是Gensini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LVEF及FS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呈负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病 ,在其进展过程中 ,常常累及心脏 ,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本研究采用SPECT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各期高血压心功能参数 ,以了解各期心功能改变情况。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正常对照组共 2 5例 ,男 1 7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52 7± 8)岁。高血压组 :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共71例 ,其中高血压Ⅰ期组 1 7例 ,高血压Ⅱ期组 2 8例 ,高血压Ⅲ期组 2 6例。平均年龄 (55 6± 7)岁。1 2 方法 受检者均经SPECT行静息心室显像。设备为GE 40 0 0XR/T型SPECT ,采用体内标记红细胞法 ,静脉注射亚锡焦磷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多排CT 对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狭窄程度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
分析196 例于心脏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CT造影(CTA)检查的患者,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不同将其分成正常组、A 组(正常及狭
窄P<25%)、B 组(25%~49%)、C 组(50%~74%)、D 组(>=75%)共5 组,准确测量每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
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EF)分别为正常组(60.90±
5.79)%、A 组(60.27±5.53)%、B 组(59.17±6.11)%、C 组(61.25±6.02)%、D 组(51.14±7.27)%,统计分析显示A、B、C 各组与正常组
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 组和正常组组间ESV、SV、EF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排CT 能准
确评价冠状动脉及左心功能,且左前降支狭窄对左心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8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诊断结果,评价DSA—CA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DSA选择性CAG证实病变≥50%直径狭窄病例63例,依病变狭窄程度累及冠状动脉部位、数目、形态、冠状动脉优势状况、侧支循环及心肌梗死病例、左室壁运动情况和射血分数(EF)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狭窄或闭塞63例(73%)冠状动脉右优势型41例(66%),左优势型7例(11%)均衡型12例(20%),单支病变22例(36%)双支病变17例(27%),3支病变20例(32%)受累血管104支136处,重度狭窄及闭塞28处(45%),12例(19%)有不同程度侧支循环形成,32例做了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缩率分析,EF≥50%的20例(66%),EF40%~50%的7例(22%),<40%2例(7%),经统计学分析,严重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合并室壁瘤者与单纯狭窄病变LVEF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循环与分布多数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多累及前降支(LAD),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回旋支(LCF),病变程度多为严重狭窄,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对左心室功能有保护作用,高质量的DSA设备是开展冠心病介入的重要基础,DSA-CAG对冠状脉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可否用左室重量表达并判定左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方法:将左心功能不全按NYHA标准分成4个级别,每级1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同一个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重量。用SAS统计软件做方差分析。结果:LVEF与左心功能不全高度负相关(R=-0.77270),左室重量与左心功能不全高度正相关(R=0.73421)。LVEF、左室重量各级指标间差别显著(n=153,F=64.85,P<0.01;n=153,F=53.39,P<0.0001)。各级与对照组比统,LVEF指标从Ⅱ级开始方有显著差别(P<0.05);而左室重量指标从Ⅰ级开始就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LVEF与左室重量指标均与左心功能不全高度相关,但心功能Ⅰ级的病人,左室重量指标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冠状动脉病变对节段室壁运动的影响。方法:对34例心绞痛患者、30例心梗患者与36例正常对照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冠状动脉病变结合电影影像和数字减影影像进行专家目 测和自动测量对照分析,节段室壁运动研究采用室壁运动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按一支或一支以上血管有50%以上狭窄确定诊断。结果: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直接影响局部室壁运动。结论:室壁运动异常部位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TCA)中无复流现象与左心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60例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病例分为无复流组(16例)和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 I)后TIM I血流3级组(44例),随访6个月,用三维彩色多普勒测量两组射血分数(LVEF),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PW-DTI)测量并计算两组Em/Am值,以此来评价两组左心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PC I后冠状血流正常组6个月时EF值和Em/Am值高于无复流组(P<0.05)。结论无复流现象提示,AM I左心功能恢复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效果?方法:31例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分别于术前放置球囊反搏导管,心脏复跳后行IABP辅助,对使用IABP前和停IABP前患者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尿量?血管活性药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1例患者术后死于右心功能不全,病死率3.2%,其余患者于2~8天转出ICU;停用IABP前心输出量?舒张压和尿量均值明显高于使用IABP前均值;停用IABP前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值明显低于使用IABP前均值?结论:对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进行IABP辅助具有明显的循环支持效果,提高了重症冠脉搭桥术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左心形态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左心形态及收缩功能的关系。 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间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 5 89例住院患者 ,剔除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后 ,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形态及收缩功能关系的分析。并使用 SPSS10 .0统计软件分析包进行数据的 R× C表χ2 检验、均值的 t检验、One- Way ANOVA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病变支数、病变分型与左室短轴缩短率 (FS)、左室射血分数 (EF)呈负相关 ,与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 ADS)、左房舒张末期内径 (L A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 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 VDD)呈正相关 (P<0 .0 1)。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中 EF、FS均值较低 ,L ADS、L ADD、L VDS均值较高。而且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及冠状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难度越高 ,EF、FS的均值降低及 L ADS、L ADD、L VDS、L VDD的均值升高越明显。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可引起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及心脏扩大 ,并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加重 ;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肌收缩功能减弱的影响要高于对心脏扩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邱志兵 陈鑫 徐明 蒋英硕 石开虎 肖立琼 郭子璜 QIU Zhi-bing CHEN Xin XU Ming JIANG Ying-shuo SHI Kai-hu XIAO Li-qiong GUO Zi-huang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364-366,370
目的:探讨严重左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进行的选择性OPCAB手术34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手术结果,总结围手术期治疗体会。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34例患者行旁路移植2~5支,平均(3.4±0.7)支,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8例,其中16例均在手术中安放,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IABP)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死亡1例(2.9%)。有2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心力衰竭,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结论:严重左室功能低下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前降支(LAD)狭窄不同部位及有无心肌梗死(M I)史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36例LAD近段狭窄患者、117例LAD中段狭窄患者和52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并根据有无M I史分别比较。结果有M I史者,对照组、LAD近段组和中段组LVEF分别为(60.78±9.87)%、(52.29±9.41)%和(63.50±12.23)%,LAD近段组LVEF下降,与对照组和LAD中段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M I史者,3组LVEF分别为(68.31±10.74)%、(66.83±13.34)%和(67.5±10.33)%,无显著性差异(P>0.05)。任何组内有M I史者LVEF均明显低于无M I史者(P<0.05)。各组间节段室壁运动异常比例的比较基本同LVEF。LVEDP的平均值、LVEDP升高(大于12 mmHg)的发生率、造影前后LVEDP差值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可明显损害单纯LAD狭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在LAD近段狭窄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心功能不全患者LDDE对冠脉介入术疗效的预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数量对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术的影响 .方法 3 0名左室射血分数 ( L VEF)小于 5 0 %的心肌梗死患者 ,于冠脉介入术前 ,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 DDE) (即多巴酚丁胺剂量为 5 μg· kg- 1 · min- 1 ,10 μg·kg- 1 · min- 1 )检测存活心肌 ,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wk,1mo和 3 mo观察室壁节段运动指数 ( WMSI)和 L VEF的变化 .结果 存活心肌大于等于 4个节段的患者 ,术后 1mo和3 mo WMSI和 L VEF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存活心肌小于 4个节段的患者 ,术后 1wk,1mo和 3 mo WMSI和 L VEF没有显著变化 ;存活心肌大于等于 4个节段的急性心梗 ( AMI)患者术后 1mo WMSI和 L VEF即有明显改善 ,陈旧性心梗( OMI)于术后 3 mo方有明显改善 .结论 心肌梗死伴心功能不全患者 ,经 L DDE检测存活心肌大于等于 4个节段 ,冠脉介入术能使患者最大获益 ;心梗患者尽早行冠脉介入术能使患者心功能尽早恢复 .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23):4221-4225
Background Among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left ventricular (LV) function is widely variable, and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correlates of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remain to be defined.
Methods Among 73 339 patients undergoing diagnost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at a single center in China,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ographic assessment were identified with three-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ith or without left main involvement.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were examined among patients with normal or varying extent of LV dysfunction, and predictors of LV impairment (ejection fraction (EF): <25%, 25%–40% or >40%)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Among 11 950 patients identified with three-vessel coronary disease, the sample distribution of LVEF was >40%, n=10 776; 25%–40%, n=948; <25%, n=226. Patients with reduced LV function (<40%) more commonly were male and had a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diabetes or unstable angina. Hypertension was more frequent in those with LVEF ≥40%. In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prior MI (odds ratio (OR), 3.3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96–3.84) was most predictive of LVEF <40%, followed by male gender, diabetes, and presentation with unstable angina. For LVEF <25%, only prior MI was identified 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e of severe LV dysfunction (OR 4.06, 95% CI 3.06–5.39). Following exclusion of patients with previous MI (n=7416), male gender and diabetes were predictive of LVEF <40%, yet presentation with unstable angina was the only factor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VEF <25%.
Conclusion Among individuals identified with three-vessel coronary disease with or without left main involvement, previous MI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of LV dysfun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