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青少年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人,以12~15岁为青春前期(n=1698),16~18岁为青春期(n=2255),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1)总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2)13~18岁超重肥胖者血压高于体质量正常者(P<0.05).3)男、女性青春期舒张压(DBP)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青春期前(P<0.05),青春期女性收缩压(SBP)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4)高血压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SBP、DBP、FPG、TG及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稍低于对照组(P<0.05).5)高血压组超重肥胖、高TG、低HDL-C、MS及高血压家族史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高FPG、糖尿病家族史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SBP危险性是男性的2.10倍(95% CI为1.47~2.98);年龄每增加1岁,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2倍(95% CI为1.08~1.38);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高SBP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1.64倍(95% CI为1.17~2.30);BMI每增加1 kg/m2,S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4倍(95% CI为1.20~1.28),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19倍,(95% CI是1.15~1.23)(P<0.01).结论 青少年高血压与MS密切相关,家族史、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重视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少年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2~18岁青少年3953人,以12~15岁为青春前期(n=1698),16~18岁为青春期(n=2255),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1)总调查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2)13~18岁超重肥胖者血压高于体质量正常者(P〈0.05)。3)男、女性青春期舒张压(DBP)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青春期前(P〈0.05),青春期女性收缩压(SBP)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4)高血压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SBP、DBP、FPG、TG及L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稍低于对照组(P〈0.05)。5)高血压组超重肥胖、高TG、低HDL-C、MS及高血压家族史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间高FPG、糖尿病家族史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SBP危险性是男性的2.10倍(95%CI为1.47~2.98);年龄每增加1岁,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2倍(95%CI为1.08~1.38);有高血压家族史青少年高SBP的危险性是无家族史的1.64倍(95%CI为1.17~2.30);BMI每增加1kg/m。,S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4倍(95%CI为1.20~1.28),DBP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19倍,(95%CI是1.15~1.23)(P〈0.01)。结论青少年高血压与MS密切相关,家族史、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要重视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老年男性MS患者157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OP)分为两组,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BMD、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腰围(WC)、血压(BP),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老年男性MS的相关代谢因素与BMD的相关性。结果与非OP组(NOP)相比,O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TG、TC、LDL-C水平明显增高(P<0.05),BMI、WC、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P组中BMD与BMI、WC呈正相关(r=0.235、0.182,P=0.000、0.011),与年龄、FPG、TG、LDL-C呈负相关(r=-0.325、-0.244、-0.090、-0.311,P=0.000、0.000、0.022、0.000),与TC无明显相关性(r=0.002,P=0.979)。结论老年男性代谢异常与BMD关系密切,在做好OP防治的同时,须重视代谢危险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12~18岁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秦皇岛市青少年中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测定4604名秦皇岛地区12~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调查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2.1%和7.3%.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及肥胖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FPG、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1).体重升高组(超重及肥胖组)高TG、高收缩压、高舒张压、高FPG及低HDL-C的检出分别为16.9%,12.1%,7.3%,4.9%,15.0%,与体重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人群无代谢综合征发生,而体重升高组有60人诊断为代谢综合征.调查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3%.结论 青少年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加强对青少年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监控与防治,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5.
腰围是代谢综合征最主要的危险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代谢综合征(MS)多种成分中,试图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成分,验证腰围预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MS标准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63例研究对象,以CDS建议的MS为标准,MS患者80例,非MS患者83例,比较MS及非MS患者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腰围对MS的危险性,分别建立男性及女性腰围对MS的ROC曲线评价系统,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腰围最佳诊断界定值,得出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MS患者的年龄、腰围、BMI、SBP、DBP、FBG、TG、1/HDL-C均大于非MS患者;控制年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后,Logistic回归分析示腰围是MS最主要危险因素;男性ROC曲线下面积0.92,腰围界定值为89.5 cm时,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93.女性ROC曲线下面积0.93,腰围界定值为80.8 cm时,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81;研究发现,吸烟也是MS的危险成分,现仍吸烟者MS的风险是从未吸烟者的6.88倍,曾吸烟者是从未吸烟者的3.96倍.结论 证实高腰围是MS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预测CDS建议MS标准的可靠指标.吸烟也是MS的危险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代谢综合征(MS)多种成分中,试图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成分,验证腰围预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MS标准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63例研究对象,以CDS建议的MS为标准,MS患者80例,非MS患者83例,比较MS及非MS患者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腰围对MS的危险性,分别建立男性及女性腰围对MS的ROC曲线评价系统,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腰围最佳诊断界定值,得出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MS患者的年龄、腰围、BMI、SBP、DBP、FBG、TG、1/HDL-C均大于非MS患者;控制年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后,Logistic回归分析示腰围是MS最主要危险因素;男性ROC曲线下面积0.92,腰围界定值为89.5cm时,灵敏度为0.84,特异度为0.93。女性ROC曲线下面积0.93,腰围界定值为80.8cm时,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81;研究发现,吸烟也是MS的危险成分,现仍吸烟者MS的风险是从未吸烟者的6.88倍,曾吸烟者是从未吸烟者的3.96倍。结论证实高腰围是MS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预测CDS建议MS标准的可靠指标.吸烟也是MS的危险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儿童青少年腰围(WC)、体质指数(BMI)预测胰岛素抵抗(IR)或代谢综合征(MS)的意义。方法 对超重33例、肥胖106例、正常对照(NC)儿童青少年140例进行身高、体重、腰围、Tanner分期、血压及OGTT、血脂、胰岛素的测定。结果 总体人群中,BMI、WC与MS组分存在单因素相关关系(P〈0.01),其中与HOMA-IR相关性最好(r=0.717,0.70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WC(β coefficient=2.169)和TG(βcoefficient=0.429)可预测HOMA-IR,而超重肥胖组BMI(βcoefficient=0.356)和TG(βcoefficient=0.886)可预测HOMA—IR。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BMI可能是确定MS高危人群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体质量指数,而不是腰围/身高,与青少年高血压关系最密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WHtR)与血压关系.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共抽取13~18岁青少年3874人,以BMI及WHtR将人群分为:A组:BMI正常、WHtR<0.46,(n=3024),B组:BMI正常、WHtR≥0.46,(n=103),C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189),D组:BMI达超重肥胖诊断标准、WHtR≥0.46,(n=558).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 结果 1)D组SBP和DB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C组SBP与DBP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校正年龄、性别后,与A组相比,logistic回归分析,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A组的2.9,7.6倍(95%CI分别是1.49~5.55,5.32~10.81,P<0.01),D组发生高DBP的危险性是A组的5.39倍(95%CI:3.63~8.01,P<0.01),C组和D组发生高SBP的危险性分别为是A组的2.4,6.2倍(95%CI分别是1.35~4.17,4.64~8.39,P<0.01).3)对超重肥胖青少年(C组和D组)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仅BMI为SBP和DBP独立危险因素,而WHtR未被引入方程. 结论 超重肥胖是引发青少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BMI,而非腰围/身高,可作为青少年高血压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之间的关系。方法将96例MS患者依其代谢紊乱数目分为MS1组、MS2组、MS3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PAI-1的变化;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评估胰岛素抵抗。分析PAI-1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代谢紊乱程度的加重.BMI、WC、SBP、DBP、TG、LDL-C、PAI—1、FINS和HOMA-IR呈增高趋势,HDL-C呈下降趋势;血浆PAI-1分别与WC、SBP、DBP、TG、LDL-C、FINS、H—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0.21、0.33、0.61、0.27、0.25、0.74.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42,P〈0.05)。结论MS患者存在IR和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是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之一。PAI-1参与了代谢综合征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就诊的235例农村地区老年T2DM患者,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5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1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因素。结果 MS组与非MS组的平均年龄、性别、SBP、DBP、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组的体重指数(BMI)显著性高于非MS组患者(P<0.01);MS组FPG、1、2 h的餐后血糖、FINS及胰岛素抵抗(HOMA)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β细胞功能显著性低于非MS组(P<0.01);MS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5)、HDL-C显著性低于非MS组(P<0.01);MS组UA、hs-CRP、HbA1c、FCP均显著性高于非MS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UA、TC、TG、LDL-C、HDL-C为最危险因素。结论与非MS组相比,合并MS的农村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BMI、UA相对较高,脂质代谢紊乱,更容易出现相关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