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四大家学术思想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有深厚的影响,其论治妇科疾病特色思想主要概括为:叶氏重视肝肾,从奇经辨证论治妇科诸病;薛氏重视湿热为患,从脾胃论治妇科诸证;吴氏通补结合,巧用剂型论治妇科杂证;王氏强调药用清灵,药食两用调理妇科诸证。选择温病四大家特色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传统中医大家不会局限于某一科、某一病的治疗,更符合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另一方面其特色学术思想广泛适用于妇科临床,为妇科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后世医家好好继承。  相似文献   

2.
解析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关于温病的治疗禁忌。即:温热病治疗三禁,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温病斑疹治疗三禁,温病诸方治疗三禁,并指出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塘首倡三焦学说,将其用于温病辨证施治,为温病理论与临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在治疗温病时重视调整气机以达到邪除病愈的施治特点,并未引起诸医家的注意。本文试从《温病条辨》一书探讨吴塘在治疗温病过程中注意调整气机的学术特点。一、湿温为患调整三焦吴氏注重调整三焦气机以驱邪外出、邪除病愈的思想,在《温病条辨》一书中随处可见,而以文学论述最精辟却是湿温病。湿温病其  相似文献   

4.
暑温与风温、春温、温热、冬温、温毒、温疫等诸证同属于祖国医学温病范畴。但由于暑温发病季节和特有的病征,又可与上述诸温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温病病因学的认识,是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其间经历了伏气发病,新感发病,新感引出伏邪、戾气为病等不同阶段。至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始汇伏气、新感、戾气诸说于一起,且提出了气候、环境对发病的影响,以及人体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其贡献正如吴鞠通在自序中所  相似文献   

6.
温病中出现痉症多属急症、重症,纵观现代温病学专著及《中医内科》对温病痉症之论述,多论及热盛风动、阴虚生风二证,主张以凉肝熄风、滋阴熄风两法为治。而对于肺经风热、阳明热炽、肠腑燥实、热入营血,以及湿热人络、邪陷阻络诸痉症,则略而不详。结合张德超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将本人对温病痉症证治的认识略论于后,以期有补于温病痉症辨治内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温病痰证,临证多见。其形成不外三途:或因素有停痰宿饮,温邪外袭,与痰互结;或因热邪灼液成痰;或因湿邪困久酿痰。痰之已成,留于体内,为热所附,随气升降,变生诸证。本文拟从温病痰证形成角度,探讨其证候特点及治疗方法,冀对临证辨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清·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论治温病诸方。杨氏认为,仲景虽然指出“伤寒”、“温病”之不同,但在论治时则重“伤寒”而略“温病”,因此使后世医家只知治伤寒而亦略于温病。直至金、元时代,刘河间始则极力反对以辛温治疗伤寒,创双解、凉膈等寒凉方剂,为外感热病之治疗另辟了蹊径;元末明初之王安道提出伤寒“治以辛温解  相似文献   

9.
温病三焦辨证源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三焦辨证为吴鞠通所创。吴氏以三焦为纲,将温病各种不同证候概括为上、中、下焦温病,对于温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就三焦辨证源流诸问题,略陈管见,就正于贤达。一、三焦辨证的渊源“三焦”最早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布胃中,出于上焦之后……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相似文献   

10.
回溯上古,伤寒本为热病,热病便归温病,温病即是伤寒。一一细研内、难、伤寒诸经自晓其义。然而,数百年来,寒温之争聚讼纷纭,相互抨击,各鸣门户,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或曰:寒温冰炭各自有别;或曰:古今时异辨治当殊;……直致判若泾渭,悬隔霄壤。此委实无稽之谈,大可不必也。读者只需将伤寒,温病辈病证稍聚类,略探原委辄昭然矣。近时,许多医家纷纷提出"伤寒温病应为一体"之论,剖今追昔,博引旁证,力纠中医理论界之宿弊,对我启迪颇大。揭示于我们,中医理论未固封于汉代,亦未受明清徘徊之扰,而是要承起  相似文献   

11.
吴鞠通辩治小便不利经验初探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林国250000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嘉庆吴鞠通先生遥承《内经》、《伤寒》,近尊叶氏,潜心研究温病、杂证,妇儿诸科,其于小便不利证治,自具特色。试述于下。渊源深博重视宣络养阴吴鞠通认为,小便不利包...  相似文献   

12.
徐恕甫先生(公元1884年~1964年),系安徽省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之一。悬壶50载,病家咸往,辐辏于道,临证涉及内外妇儿诸科。现录其治疗温病验案数则,与同仁共赏。  相似文献   

13.
刘得华 《陕西中医》1993,14(7):307-308
<正> 我院温病教研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灿晖教授,业医近40载,博极医源,尤精温病。临证善治内科、妇儿诸疾,经验丰富。笔者有幸侍诊于先生之侧,临证之时每得先生晓示;随诊有日,见先生治慢性胃炎一病,疗效卓著;乃悟阅先生诊籍,参合平日先生晓示所得,撷其精要,整理成文,以飨同道。1 疗疾不拘泥证型,辨治以灵活为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53例温病患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体温、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血液流变学诸指标情况,结果表明温病各阶段上述指标都有相应的变化,且符合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从而认为,上述指标可作为中医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分型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5.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常见传变规律之一。究竟何谓逆传心包?常见于哪些温病之中,原文中均未详细论述,致使后世医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对其原著的学习,参考诸家之说,试将温邪逆传心包的确切涵义及其常见的病种等问题阐述如下,以为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6.
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倡明于河间,经明清诸家阐发,在对急性热病的诊断、治疗诸方面,异峰突起,别开生面,至今仍广泛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本文试就其中攻下、清热、开窍、救阴等法则在这一治疗中的应用作一论述,以期对当前深入开展中医治疗急症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17.
肖晓雅  展照双 《中医药导报》2022,(7):138-140+144
柳宝诒虽为温病医家,但其博通诸科,不仅专于伏气温病,对妇产科疾病的辨治亦独具特色。其认为痛经以气滞瘀热为因,畅气顾阴为治;阴枯血瘀为闭经的主要病机,以“增水行舟”补阴血为治;崩漏日久阴虚风扰为关键病理,滋阴息风为治;产后病重视伏邪因素,以滋阴托邪为治;带下病于养阴健脾中行束带之法。用药上善灵活运用膏滋,辨证制膏以填补阴液。  相似文献   

18.
施仁潮 《中医杂志》1995,36(5):265-267
王孟英12岁时,其父病温,众医见其大便溏污,升提温补浪投,病渐加剧。一浦姓医谓幸得自利,热势尚得宣泄,不宜妄止,当从其势而凉泄,用之果验。孟英聆其言而心识之。及长,究心于温病,验诸临证,触类而旁通,于温病喜便通之说颇多精辟见解。兹述其要。1 温病以便溏为邪有出路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出现肺卫病证,如能及时治疗,用药不谬,则邪得外解,病变由此终止,最属可喜。但是,往往由于邪在肺卫,症情轻浅,易被忽视,贻误时机;或由于邪  相似文献   

19.
由著名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审阅,沈凤阁教授担任主编,组织集体力量编著的当代大型温病学专著——《温病的理论与临床》一书,已于今年春季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笔者有幸先睹为快,获益良多,深感此书是一部不可多得之佳作。兹评介如下:一、内容宏富全面逮补古今不足众所周知,温病学说自《内》《难》肇始以降,仲景、河间代有发挥,迨至明清诸贤辈出,叶薛吴王各立新说,使温病学说日臻完善,其间有关专著迭出。建国以来,又陆续出版了多种温病学著作、教材及参考书,无疑对学习研究温病学说大有裨益,但是,纵观所有温病专著即可发现,这些著述不是偏重于理论探索,便是侧重于临床治疗,然而随着温病学理论研究的日益广泛深入,以及温病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清法为八法之一,是用寒凉性药物祛除热邪的一种治法。温病由感受温热病邪而致,以热象显著为主要特点,故清法是温病诸治法中的重要之法。清叶天士在温病清法的运用方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并有许多独特而卓越的见解和发挥,使得温病清法的内容更加丰富。本文拟根据叶氏的有关论著和病案,作一初步的分析与讨论。一、辨阶段,按气血施治叶氏创卫气营血辨证,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