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析达原饮的运用及其类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原饮见于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瘟疫论》 ,是治疗瘟疫初起邪伏膜原的要方 ,且是治疗湿邪内伏膜原证的要方。湿邪内伏膜原证 ,可表现为往来寒热 ,或壮热 ,或低热 ,也可不发热而恶寒 ,头身痛 ,胸胁痞满 ,恶心呕吐 ,纳呆 ,脘痞倦怠 ,尿少 ,便秘或不爽 ,苔多白厚腻 ,脉濡滑或数。吴又可在解释达原饮方义时说 :“槟榔能消能磨 ,除伏邪 ,为疏利之药 ,又除岭南瘴气 ;厚朴破戾气所结 ;草果辛烈气雄 ,除伏邪盘踞 ;三味协力 ,直达其巢穴 ,使邪气溃败 ,速离膜原 ,是以为达原也。”以槟榔、厚朴、草果为君臣 ,其余药物佐使而已。“三味协力 ,直达其巢穴…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伏邪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得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也包括了伏气温病。历代医家所论伏邪包括外感伏邪和内伤伏邪,外感伏邪多由伏气温病、伏寒化温、疫疠伏邪、六淫伏邪。  相似文献   

3.
吴有性治温疫重用下法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吴有性 ,毕生致力于疫病的研究 ,晚年著有《温疫论》。其书对疫病的治疗 ,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其祛邪之法 ,重视攻下 ,尤推重大黄之类的药物。本文试就其对攻下法的应用 ,探讨如下。1 客邪贵乎早逐1 )温疫初期 ,膜原伏邪有入胃之趋势时 ,即在达原饮疏利透达的基础上加大黄以下之。如在“注意逐邪勿拘结粪”篇中说 :“温疫可下者 ,约三十余证 ,不必悉具 ,但见舌黄心腹痞满 ,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设邪在膜原者 ,已有行动之机 ,欲离未离之际 ,得大黄促之而下 ,实为开门祛贼之法 ,即使未愈 ,邪亦不能久羁”。2 )疫邪入胃 …  相似文献   

4.
论伏邪温病     
伏邪温病是由于冬不藏精,伏寒、暑热、暑湿、痰瘀等伏邪自体内外发所致。“冬不藏精”与冬令应寒反温、衣着过厚等多方面原因有关。伏邪温病之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本文除列举了常见症状外,还报道了临床少见的“体虚温邪内伏,上热下冷”验案。用伏邪温病理论可以探讨带状疱疹、乙肝等病的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且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通过观察、分析,根据人体感邪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伏”是隐藏、潜伏之意;“邪”是指随着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致病因素。伏邪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现就其源流、基本特点和治疗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伏邪”又称“伏气”,顾其名,思其义,就是人感受了大自然中某一种邪气侵袭后,未即发病,潜伏于体内,逾时发病的叫“伏邪”。按伏邪之名,在医藉中最早见于蒋问斋《医略》。柳宝诒云:“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煌煌然著伏邪之名,而伏温一证,始昭然大白于天下。”。吴又可虽已先道及“伏邪”,是指瘟疫之邪而言,与温病之“伏邪”名同而实异。“伏气”之名,仲景言之最早,《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当须脉之。”此“伏气”病名之嚆矢。追溯其名之由来,源自《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说,为温病病因学说的源头,也是“伏邪”学说的理论渊  相似文献   

7.
探讨明未吴又可《瘟疫论》的学术思想。主要从疫为戾气 ,邪伏膜原 ,达原祛邪、注重舌脉 ,下不厌早等方面阐述了瘟疫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瘟疫论》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明未吴又可《瘟疫论》的学术思想。主要从疫为戾气,邪伏膜原,达原祛邪、注重舌脉,下不厌早等方面阐述了瘟疫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伏气又称伏邪,指温病中与新感温病相对而言的伏气温病。自《内经》成书以来,历代医家对“伏气”有较大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伏气温病的“邪”伏于何处而各持己见。清末以后,对伏气的争论又转为对“伏气”与新感作  相似文献   

10.
<正>感染后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亚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感染后咳嗽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体质、药物干预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至今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通过药物等对症治疗的效果欠佳,且医疗花费及副作用大。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疗效高,花费少,依存性高等优势,易被患者接受。“伏邪”致病的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与总结日趋成熟,目前泛指一切伏于体内,而不即时发病的邪气,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程较长、症状缠绵难愈,这与“伏邪”的致病特点十分相似。本文以“伏邪”理论为引,历代典籍、现代医学及临床疗效观察为基,从虚邪致伏、风痰致伏、郁热致伏出发,分别探讨“虚”“风”“痰”“郁”“热”与感染后咳嗽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擅治温疫,他晚年所著的《温疫论》中有大量通过下法进行治疗的论述,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吴氏对下法的运用有所创新,在辨证施治过程中不囿于古法,突出治病求因的思想,四诊合参,大胆施治,更考虑到下后固护胃气,分析全面透彻,用药精准效佳,对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胃为十二经之海,胃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吴有性在治病过程中及病后调理中都十分重视顾护胃气,通过对原文的学习来系统的了解《温疫论》中顾护胃气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吴又可《温疫论》论治疫病提出"杂气致疫"的观点,杂气致病特点可归纳为:其来无时,其着无方;来而不知,感而不觉;某气专入,专发某病.疫病治疗大法以逐邪为第一要义,顾护正气、攻补兼施为主要治疗特点,同时注重生活起居、养护正气.在疫病调护方面,吴又可以安养调神、顾护阴液为主,并依据患者现有身体状况和平素体质实施个性化调护.基...  相似文献   

14.
丁樱教授认为,湿热伏邪是小儿过敏性紫癜重要的病因之一。湿热病邪潜伏机体,形成本病的"夙根"。同时湿热伏邪易与风热、瘀血等相兼夹,加之湿热困阻日久,损及气阴,最终导致本病的反复与缠绵。所以,为预防本病的反复,急性期应注意清热化湿、疏风凉血;缓解期应加强健脾祛湿,活血滋阴。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能够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治疗时不应忽视湿热伏邪的存在,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同时应注意祛除三焦湿热邪气。  相似文献   

15.
伏暑属于伏气温病,六版和七版温病学教材将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出血热归属于伏暑范围,并以此提出伏暑后期可出现肾气大伤,肾气不固的多尿症,但均未阐明这一病机的演变过程。根据历代医家有关伏暑的论述,从伏暑的发病、邪伏部位并联系流行性出血热的特点进行探讨。认为气虚是暑邪内伏之因,而邪伏三焦膜原或骨髓可致肾气耗伤,故后期可出现肾气不固的病机变化。并指出肾气不固是伏暑后期的转归之一,流行性出血热可表现为伏暑,但不等同于伏暑。  相似文献   

16.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疫病"是感染杂气所致,首次提出杂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流行时间捉摸不定的外感病邪。强调杂气发病类型为"伏而后发",即杂气为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与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不同,吴又可提出杂气为"邪伏膜原,表里分传",即以膜原为中心,而后出表、入里。故治疗疫病既要扶助正气,亦要祛除邪气。祛除杂气以宣通疏利为本,用药上善用走而不守之大黄,而慎用守而不走之黄连等寒凉药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药治疗方案遵循了《温疫论》"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之治则。  相似文献   

17.
疫毒多为温毒,但亦有寒毒之说,治疗疫病也应有清解和温解之分.病机复杂时也常辛温、辛寒、咸寒、苦寒并投,区别寒热,分清阶段,辛勿矫,清勿遏,寒勿过.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白血病在我国古典医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参照其贫血、出血、感染、发热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虚劳""血证""急劳""热劳""癥积""瘰疬"等范畴,亦有医家将其命名为血癌、髓毒、毒劳、淋毒病等~([1])。化疗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式,但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及疾病复发等,严重影响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虽然今年SARS流行已经过去,但大多数人们对流行病学概念的认识并不因为它曾经“流行”而真正理解,经过流行病学回顾性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与SARS流行期间人们对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认识及所采取的措施等实例相结合进行分析.目的是以SARS作为例子阐述流行病学概念,并从经验教训中认识流行病学实用性.流行病学研究范围不仅涉及传染病,而且也涉及广大民众关注的各类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它是一种方法学,是医学领域中的哲学,它来自于多学科,形成规律后指导并应用于这些学科.  相似文献   

20.
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医学中病因与邪气概念的混乱模糊现象进行澄清。认为致病因素是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邪气是六淫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病邪,不能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