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般资料本组 49例 ,平均年龄 2 6岁 ;平均病程 6年 ;其中未婚者 32例 ,已婚者 1 7例 ;多数患者痛经发生于月经初期 3~ 5年间 ;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者 34例 ,寒湿凝滞者 1 1例 ,肝肾亏损者 3例 ,气血两虚者 1例。治疗方法取穴缘中、丘脑、内分泌、子宫、卵巢。经前 3~5天加交感、皮质下、肝 ;经期加神门、交感 ;经后加肝、肾 ;气滞血瘀加肝 ;寒湿凝滞加脾、三焦 ;肝肾亏损加肝、肾、脾 ;气血两虚加心、脾。将王不留行籽置于胶布上 ,贴于所选耳穴上。每天按压 5~ 6次。每个月经周期贴压 1~ 2次 ,连续治疗 2个月经周期。治疗效果49例中 ,36…  相似文献   

2.
耳穴贴压治疗痛经6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85年以来 ,采用耳穴贴压治疗痛经 60 0例 ,收效颇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 0例中 ,年龄最小者 13岁 ,最大者 3 0岁 ;疼痛时间最短者 2d ,最长者 7d ;其病程最短者 5个月 ,最长者 10浕。2 治疗方法2 1 选 穴 寒湿凝滞型 :子宫、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 ;气滞血瘀型 :子宫、交感、皮质下、卵巢、肝、脾 ;气血两亏型 :子宫、肝、肾、内分泌、交感、神门、心等穴。2 2 操作方法 取王不留行籽一粒 ,置于 0 5cm× 0 5cm的正方形胶布上 ,让患者取坐位 ,先用 75 %酒精棉球消毒耳廓 ,待干后 ,应用耳穴诊断仪 (北…  相似文献   

3.
耳穴压豆治疗痛经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子宫、内分泌、交感、神门、耳尖、肝肾等耳穴,以五不留行贴压,治疗痛经有效率95.6%,具有操作简便、取效迅速、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笔者用耳穴压豆治疗痛经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6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最小12岁,最大38岁,平均21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6ɑ,平均53ɑ。2治疗方法21取穴肾、子宫、内分泌、卵巢、会阴1、2。...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妇女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痉挛性疼痛、乳房胀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甚至晕厥或虚脱等症状。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以来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耳穴贴压配合中药治疗痛经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彬 《中国针灸》1999,19(11):690-690
1 临床资料30例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2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经妇科诊断为原发性痛经27例,继发性痛经3例。中医辨证分型属气滞血瘀12例,寒凝胞中9例,湿热下注2例,气血虚弱3例,肝肾虚损4例。2 治疗方法2-1 耳穴贴压 以子宫、神门、内分泌为主穴。气滞血瘀型加肝、卵巢,寒凝胞中加皮质下、脾;湿热下注加会阴、腹穴;气血虚弱型加脾、阳谷;肝肾虚损型加肝、肾。于月经来潮前一周将王不留行籽按辨证贴压于上述耳穴,嘱其每日按压耳穴3~5次,每次5~10分钟,使耳郭有灼热感。每3日换贴1次,…  相似文献   

7.
耳穴贴压治疗痛经10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世忠 《中国针灸》1993,13(6):27-28
  相似文献   

8.
靳映伟 《北京中医药》2009,28(8):659-660
肥胖是指体内因热量摄人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其中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称为单纯性肥胖病,占肥胖总数的95%以上[1].  相似文献   

9.
原性性痛经属妇科常见病 ,尤其多发于青春期少女。患者除小腹和腰部疼痛以外 ,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 ,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近年来笔者用耳埋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68例 ,并以服用中成药月月舒痛经宝 64例作对照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3 2例均系在校女生 ,年龄从 1 4~ 1 9岁不等。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期或经行前小腹疼痛 ,痛及腰骶 ,甚则昏厥 ,呈周期性发作 ,均排除盆腔器质性质疾病所致腹痛。痛经程度分级标准参照《中医妇产科学》 (刘敏如主编 ,北京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以指导临床的优化选择。方法:将45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视觉类比量表观察三种方法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艾灸组及耳豆组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总有效率均达100%;从治愈率来看,艾灸组优于针刺组和耳豆组(P0.05)。结论:针刺组、艾灸组及耳豆组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均有效;根据优化原则,艾灸法最佳。  相似文献   

11.
耳穴压豆治疗便秘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常见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因排便困难,腑气不通,常引起腹胀、腹痛、纳呆等实滞积聚之症.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兼有长期便秘时可使病情加重.笔者自1995年开始应用耳穴压豆治疗便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共5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9~60岁;辨证分型属实秘者(因胃肠积热,气机郁滞,耗伤津液而致大便秘结)17例,属虚秘者(因气虚大肠传送无力,血虚肠道干涸或阳气不足,寒自内生,阴寒凝结而致便秘)38例.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头痛主要以偏头痛为多 ,为临床常见病 ,女性多于男性 ,遇情感刺激、劳累过度即易诱发 ,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 ,而药物疗效欠佳。本文介绍的以耳穴压丸治疗血管性头痛 ,具有速效、经济、简便、无毒副作用、疗效满意、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经严格体检 ,通过脑血流图、脑电图、眼底、头部CT等检查确诊为功能性头痛患者。其诊断标准为 :( 1)反复发作性头痛。 ( 2 )具备以下两项或以上者 :头痛偏一侧 ,头痛前有先兆 ,痛时伴有恶心 ,或发作在月经前 ,痛呈搏动性 ,睡眠时痛止 ,有家族史。 ( 3…  相似文献   

13.
王沫 《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37-233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100例失眠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覆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少腹逐瘀加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痛经46例,结果治愈19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文中对痛经的病机和治疗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前后或行经过程中发生的下腹疼痛。临床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自月经初潮起即有 ,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内分泌失调等。笔者自 1996年以来 ,以耳穴压丸配心痛定治疗原发性痛经 75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5例患者中 ,年龄 13~ 35岁 ,平均 2 4岁 ;2 0岁以下 4 5例 ,2 1~ 30岁 2 7例 ,30岁以上3例 ;病程 1~ 2 0年。1.2 治疗方法1.2 .1 选穴 :内生殖器 (子宫 )、交感、内分泌、肝、胆、肾、皮质下。耳廓常规方法消毒后 ,将经过 75 …  相似文献   

16.
隔姜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9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饶艳秋  李亮 《中国针灸》1999,19(11):653-653
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其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31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5年。2 治疗方法2-1 材料 药粉0-5g(丁香、肉桂各半研末);生姜250g绞碎成末去汁,留姜末备用;桑皮纸1张(10cm×25cm);艾绒适量。2-2 操作 ①令患者俯卧,取督脉命门至腰俞穴一段,涂少许姜汁,将药粉均匀铺于该段督脉上成一细线,上铺桑皮纸,将所备姜末隔纸置于穴上,压紧砌成长方体状(约2cm厚、7cm宽);然后将捏紧成15cm长呈虫状艾绒(30g左右)放在姜上正中,分别从两头点燃,燃尽为1壮,灸5~1…  相似文献   

17.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育龄妇女多见,其病状是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为主,或痛引腰骶,甚至昏厥,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诸病源候论》有“月水来腹痛候”,《千金要方》有“经来即腹中痛”的论述。其主要发病机理,是气血受阻,经行不畅所致。笔者1991年5月~1995  相似文献   

18.
19.
王沫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37-2337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100例失眠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疗效。方法:90例不寐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