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郑凯  王玉红  杨阔 《中国药业》2010,19(8):32-33
目的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RP—IP—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及其片剂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三乙胺(含5mmo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4,30:70:0.3),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0.8mL/min。结果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0804-1.6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0.72%(n=6)。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溴己新及其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乃江 《中国药业》2009,18(8):35-36
目的建立测定茶新那敏片中盐酸溴己新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inn×4.6mm,5μm),以用三乙胺调节pH至3.5的甲醇-0.2%磷酸溶液(65:35)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48nm。结果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604~2.41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82%(n=6)。结论HPLC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茶新那敏片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00mm,5um),流动相为水-甲醇-三乙胺(含5mmo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5)(30:70:0.3),检测波长249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盐酸溴己新浓度在4.0-80.0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0.33%,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盐酸溴己新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盐酸溴己新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小杯法,以0.1mol·L^-1盐酸1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249nm。结果:盐酸溴己新在3.984~19.92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6C-0.012(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盐酸溴己新片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莉 《安徽医药》2008,12(2):121-12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用Phenomenex C18柱(150mm×4.6mm,5μm),以1%醋酸水溶液-甲醇(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盐酸溴己新线性范围为20.13-201.30mg·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48%。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片的含量及溶出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盐酸溴己新为临床常用祛痰药,疗效确切。目前盐酸溴己新的含量测定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和毛细管电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盐酸溴己新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进行溶出度实验时以0.1mol/L盐酸溶液为溶媒,该法测含量专属性不强,易受辅料干扰。盐酸溴己新在水中极微溶解,而在目前的质量标准中还没有溶出度检查,仅以崩解时限作为生物利用度的评定标准。为系统评价其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疗效,本建立了盐酸溴己新片的HPLC法,可用于该片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为考察盐酸溴己新片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标准。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经献检索,尚未发现有关盐酸溴己新片溶出度实验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nucleodur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0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4.0)-乙腈(20:8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2nm,柱温为40℃。结果盐酸卡替洛尔质量浓度在19.85~198.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2%(n=9)。结论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适用于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麻氟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5mol/L磷酸二氢钾(加入0.5%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乙腈(52:38.4:9.6),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40℃。结果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100~6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4%,RSD=1.0%(n=6);地塞米松磷酸钠质量浓度在10~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0%,RSD=1.2%(n=6)。结论HPLC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麻氟滴鼻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许景景 《中国药业》2008,17(2):30-31
目的探讨水牛角解毒丸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8:72),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155~1.553μg(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5.0%,RSD=2.2%(n=9)。结论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水牛角解毒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窦炎糖浆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鼻窦炎糖浆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磷酸-三乙醇 (3:97:0.1: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盐酸麻黄碱浓度进样量在0.01204~0.24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14%,n=9)。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稳定,专属性强,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杨宏伟  张迪 《中国药事》2009,23(9):914-91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枸磺新啶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和盐酸溴己新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戊烷磺酸钠磷酸盐缓冲液(1.45g戊烷磺酸钠、3.45g磷酸二氢铵溶于900mL水中,用磷酸调pH至3.0)(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枸橼酸喷托维林和盐酸溴己新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2.33μg(r=0.9999)和0.16~1.4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62%,n=9)和99.4%(RSD=0.7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有效地控制枸磺新啶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和盐酸溴己新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迪 《齐鲁药事》2009,28(7):410-4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pollo C18柱(4.6mm×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05mol.L-1磷酸盐缓冲液(磷酸调节pH=3.0)(40∶6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盐酸溴己新在2.264~45.2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15%,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赵霓  李宁 《西北药学杂志》2011,26(4):255-25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枸磺新啶片中枸橼酸喷托维林和盐酸溴己新含量。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10 mL.L-1磷酸溶液-10 mL·L-1三乙胺溶液-乙腈(35∶35∶30);检测波长:21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线性范围分别为质量浓度73.8~172.2μg·mL-1(r=0.999 9)和51.1~119.3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0.5%)和100.2%(RSD=0.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枸磺新啶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庄旭琴  马永驰 《中国药房》2013,(48):4567-4568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溴己新,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87%vs.64.10%),且观察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多个系统,且对照组的发生率显著多于观察组(46.15%vs.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盐酸溴己新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且不良反应较少。患儿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与几种碱性药物注射液混合后的配伍变化。方法:选取临床常用几种不同pH值的弱碱性药物注射液,分别与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pH4.2)进行混合实验,观察混合溶液的性状变化,测定其pH值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盐酸溴己新的含量。结果:盐酸溴己新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与pH较高的常用药物输液如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输液、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输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混合后可产生白色浑浊,使其含量下降。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pH4.2)与pH较高的药物输液连续静脉输液时,中间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或分开注射。  相似文献   

16.
江月华  李俊  王英瑛 《中国药房》2014,(25):2366-2368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溴己新原料药中4种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甲苯和乙酸)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色谱柱均为HP-FFAP柱,检测器均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均为250℃;丙酮、乙醇、甲苯检测进样口温度为200℃,程序升温,顶空瓶平衡温度80℃,时间30 min,以二甲基亚砜为溶解介质;乙酸检测进样口温度为150℃,柱温60℃,顶空瓶平衡温度60℃,时间20 min,以甲醇为溶解介质,衍生化法检测。结果:在2种色谱条件下,各被测溶剂峰均分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丙酮、乙醇、甲苯和乙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4%、98.7%、105.7%、100.8%,RSD分别为2.3%、2.6%、2.7%、2.1%(n=3);检测限分别为0.25、1.21、0.18、0.32μg/ml。样品中只检出乙醇。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迅速,可用于检测盐酸溴己新原料药中残留的丙酮、乙醇、甲苯和乙酸。  相似文献   

17.
A simple 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and subsequently validat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albutamol sulphate and bromhexine hydrochloride. The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acetonitrile, methanol and phosphate buffer, pH 4 in the ratio 60:20:20 v/v. The column used was SS Wakosil-II C-18 with a flow rate of 1 ml/min and UV detection at 224 nm. The described method was linear over a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110 μg/ml and 20-140 μg/ml for the assay of salbutamol sulphate and bromhexine hydrochloride, respectively. The mean recovery was found to be 95-105% for salbutamol sulphate and 96.2-102.1% for bromhexine hydrochloride when determined at five different leve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与注射用阿奇霉素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进一步寻找原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两种药物分别溶解,按照临床配比混合,检测pH。结果:盐酸溴己新溶液pH为4.38,两种不同浓度阿奇霉素溶液的pH分别为7.93和7.91,二者混合后出现浑浊。结论:注射用盐酸溴己新与注射用阿奇霉素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