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痛苦,方便使用,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在危重患者抢救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在静脉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连接注射器抽取血标本或连接输液装置时,常出现血液外溢造成污染。笔者通过对63例退出针芯时,分别采用按压留置针外套管顶端和留置针外套管口反折法血液外溢观察比较,发现将留置针外套管口反折能明显减少血液外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针蕊的外套可以在病人的血管内留置几天时间。穿刺时将将外套管和针蕊一起刺人血管中,当套管送人血管后抽出针蕊,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  相似文献   

3.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短导管)又称套管针,针芯的外套可以在患者的血管内留置72-96h天,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婴幼儿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肢体活动,利于抢救工作;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中,若护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现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院开展对手术病人以静脉留置针替代普通静脉输液器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技术要领根据不同年龄、手术而选择合适的静脉。1头静脉穿刺 :操作时手持套管针与皮肤成 1 5~ 30度角直刺血管见到回血后退针芯至外套管内 ,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 ,拔出针芯 ,连接输液管 ,固定好套管。2大隐静脉穿刺 :病人取仰卧位 ,两腿平放稍外展在内踝处选择穿刺点 ,与皮肤呈 1 5~ 30度角直刺血管 ,其他操作与上述相同。2 运用体会2 .1 静脉留置针在术中的运用 使用静脉留置针 ,便于手术体位的选择 ,减少了病人由于肢体屈曲…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 ,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而且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 ,临床已广泛应用。然而 ,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 ,在静脉留置针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十分重要。1 穿刺部位与方法1.1 皮下静脉穿刺 操作时手持套管针与皮肤呈 15°~ 30°直刺血管 ,见到回血后退针芯至外套管内 ,再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 ,拔出针芯 ,连接输液管 ,固定好套管。1.2 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6.
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套管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期在血管中留置。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  相似文献   

7.
材料与方法1 材 料 采用美国 B- 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 2 2~ 2 4 G号 ,宽 4cm的 3L医用透明胶贴。穿刺部位选大隐、前臂手背及头皮静脉。2 方 法2 .1 消毒及穿刺 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 ,直径 8cm,松动外套管。操作者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血管 ,右手拇指、食中指握住套管针回血针管腔两侧 ,采用 1 5~ 30 0 角 ,在血管上方进针 ,见回血后 ,分甲、乙两组方法置管。2 .2 甲组常规置管法 见回血后 ,压低套管针角度约 5~ 1 50 ,继续进针 0 .2 cm,左手拇食指固定外套管 ,余指握拳状 ,待右手退针芯 0 .2 cm后 ,将套管全部置入。以…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静脉留置针早已在欧美国家广泛普及应用。近年来,我国的应用也日趋广泛,我院手术室是2004年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为手术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是由钢制针芯,软的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是将柔软的外套管留置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理想输液工具。现在把几年来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一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浅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期在血管中留置.套管针的使用,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减少留置套管针所致的并发症,延长留置的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世纪初静脉输液正式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以来,发展到现在超过9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而且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早期大部分患者需要反复穿刺。寻找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成为输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1留置针概况1964年,美国BD公司发明了第一代静脉留置针: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不同送管方式穿刺成功率比较.方法 在儿科输液患者采用BD24G-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观察120例次,按双手法送管和单手法送管两种不同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60例次见回血后不再进入血管,松开左手,用左手拇指、示指夹持Y型软管跟部,将外套管缓慢推入血管的同时右手拇指、示指退针芯,边送软管边退针芯,至完全退出针芯后固定;B组60例次见回血后压低穿刺针与皮肤角度10-15°,顺血管方向在将穿刺针推入0.2cm,左手持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持针座将针芯与外套管一起送入静脉内,将针芯全部撤出,固定.结果 显示2组成功率分别为83.3%、95.0%,B组穿刺成功率更高,即单手法送管明显高于双手送管法(P<0.05).  相似文献   

12.
静脉留置针目前已部分应用于临床 ,它使用安全方便 ,避免反复穿刺 ,受到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好评 ,特别对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需随时进行抢救 ,且需持续静脉点滴药物的患者实用性更大。我院应用美国 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 ,在心脑血管病房的应用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使用方法选择适宜血管 ,常规皮肤消毒 ,操作者拇指与食指捏紧留置针针翼 ,使针尖与皮肤呈 15°~ 30°角从血管正上方进针 ,速度要慢 ,见回血后再进少许 ,退针芯至套管内 ,再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内 ,拔出针芯 ,固定好针翼 ,把输液器接好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两种穿刺送管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退出针芯3~4㎜后,左手仍绷紧穿刺部位下方皮肤,右手平稳送外套管及针芯至血管再取出针芯;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然后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明显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鲍丙华 《大家健康》2016,(1):163-164
正上世纪80年代初,静脉留置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1]),我国也在随后逐渐引进这项技术。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使用浅静脉留置不但可以减少了病人的穿刺次数,减轻了疼痛感,为住院病人输液等一系列静脉治疗提供了方便。留置针主要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和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过程中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新生儿直型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置管方法 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将90例使用直型安全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穿刺成功后对照组采用边推套管边退针芯,观察组采用拔出针芯后连接抽取生理盐水的2m l注射器根据血管长度边推边送入套管,然后接肝素帽或输液.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直型安全留置针的改良置管方法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的痛苦,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退出针芯为防止静脉血回流溢出时的按压部位。方法随机选择3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100例,Ⅰ组按压静脉留置针的套管,Ⅱ组按压套管上方1~2。。的穿刺静脉,Ⅲ组按压套管上方2cm以上的穿刺静脉。结果Ⅱ组静脉血溢出率低于Ⅰ组、Ⅲ组(均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防止静脉血溢出的有效按压部位为套管上方1~2cm的穿刺静脉。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对该技术的成功经验已有大量报道,但静脉留置针临床穿刺失败原因值得分析和思考,现将我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穿刺失败与采取的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肾内科静脉穿刺困难病人使用留置针开放静脉时常规送管方法与固定针芯方法的成功率。方法入选成年首次静脉穿刺失败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固定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病人在针芯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继续进针约3-5 mm后退针芯,再继续将套管连针芯完全推进血管内;改良组病人在留置针针芯回血后压低针芯继续进针约1-2 mm后保持针芯相对固定,将套管向前推进血管内。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24),套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固定针芯法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可明显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也逐步提倡中心静脉穿刺及套管针的留置,根据我们使用封闭式套管针的情况,介绍一下套管针的穿刺技术及管理方法。 1穿刺前的准备 1.1 封闭式套管针的选择:套管针,即在钢针头外裹以一个柔软的外套管,并将同穿刺针一起介入的 外套管保留在静脉内。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封闭式套管针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INTIMA),型号多样。优点:质软、光滑、无毒、不易老化,对组织刺激小。 1.2 封闭式套管针型号的选择和输液量: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最短、最细的导管。这样有利于延长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1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6例和试验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右手一进一退配合将外套管送入血管的方法。试验组采用见回血后,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不动,右手食指退出针芯2~3mm,拇指与食指将外套管送入血管的方法。结果:试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67,P〈0.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4,P〉0.05)。结论:试验组单手操作法优于双手穿刺法,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