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钱仁义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9):73-73,75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200例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痊愈率达8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86%、61%,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均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积分值,但治疗组显著由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均有一定疗效,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假性球麻痹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假延髓性麻痹(曾名假性球麻痹)34例。假延髓性麻痹是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以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构音困难、呛水为主要症状。采用针刺加输液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宾 《中国医药指南》2014,(23):256-257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4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神经科专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采用康复治疗,同时辅以高压氧、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洼田俊夫饮水实验评分平均(3.28±0.67),对照组平均为(3.31±0.7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治疗半月以后观察组洼田俊夫饮水试验(1.49±0.37)级低于对照组的(2.31±0.39)级(P〈0.05)。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30例、无效8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P〈0.05)。结论 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患者积极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是针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比较合理的临床管理及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芒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50例患者作为芒针组,50例患者作为毫针组。毫针组予以常用的毫针刺法,芒针组主穴予以芒针刺法。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皆有明显提高,每组治疗前后比较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芒针组愈显率为88.0%,毫针组愈显率70.0%,2组患者治疗后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CT 引导芒针深刺夹脊穴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法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39例采用电针太冲、三阴交、水道、归来等穴位的传统针刺方法再配合常规诱导排尿法;治疗组39例采用电针刺八髎穴再常规诱导排尿方法;在治疗3天后评估疗效,对能自行排尿患者进行残余尿量B超检查。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2.31%,对照组愈显率61.54%,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八髎穴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针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在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间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及针灸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用药,针灸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的临床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加以头部运动区配合颈项针刺治疗后显著改善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序贯性综合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临床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综合治疗组(40例)和常规内科治疗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序贯性综合治疗组显效31例(77.5%),有效8例(20.0%),无效1例(2.5%) 常规内科治疗组显效29例(72.5%),有效9例(22.5%),无效2例(5.0%).序贯性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x2=18.648,P〈0.05).结论 早期针灸及功能训练结合后期高压氧治疗的序贯性综合治疗方案在改善急性脑梗死卒中合并球麻痹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康复对再发脑梗死患者假性球麻痹的影响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脑梗死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吞咽康复功能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康复训练后分析患者的疗效以及恢复的程度。结果53例患者中,36例显效(68%),16例有效(30%),1例无效(2%)。结论积极主动地早期吞咽康复训练可帮助假性球麻痹患者尽早完成独立进食,不仅能及时从消化道用药,而且还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对该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双侧完骨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临床疗效为指标,评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完骨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陈莹  曾琨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518-519
目的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分级训练,分析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7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35例为训练组,另35例为对照组,对训练组的患者一边进行常规治疗方案,一边进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后,经过对患者进行分级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训练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效率为9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早期的分级训练康复综合治疗,可以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困难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减少神经功能的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求较有效的小儿遗尿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4例所选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体针取穴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8例(87.5%),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痊愈17例(53.1%),总有效率为93.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取穴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确切,且痊愈率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比不同干预方法对小儿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面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旨在观察针药结合疗法对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临床观察,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儿96例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进行临床观察.于2组治疗前后观察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分级情况.结果 针药组痊愈3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2.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针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在小儿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对患儿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并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分析加味牵正散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中药加味牵正散配合针灸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可以得知,观察组40例患者中痊愈21例(52.5%),显效11例(28.9%),好转5例(13.2%),无效3例(7.9%)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痊愈13例(32.50%),显效10例(26.3%),好转8例(20.0%),无效9例(23.7%)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加味牵正散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效果优于西医药物治疗,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99-3400
目的比较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30例治愈1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面瘫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面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安全舒适、无痛苦、不良反应小、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针刺,针刺加艾灸、TDP神灯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自愿接受门诊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艾灸、TDP照射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相应穴位治疗;每次针刺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连续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9%,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愈率为26.5%,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旧〈0.05)。结论针刺、艾灸、TDP神灯照射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比单纯针刺法治疗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治未病”理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将15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辨证分型,采用冬病夏治疗法,以中药于三伏天穴位贴敷配合针刺、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156例患儿经过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90例,占57.7%;显效38例,占24.4%;有效22例,占14.1%;无效6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针刺、穴位注射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6.67%,有效6例,占总数的20.0%,无效4例,占总数的1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显效13例,占总数的43.33%,有效6例,占总数的20.0%,无效11例,占总数的36.67%,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补阳还五汤和针灸、穴位注射对出血性中风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入院患者60例,用补阳还五汤和针灸、穴位注射的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5%,对照组为6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基本治愈率,治疗组为51.3%,对照组为33.7%(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和针灸、穴位注射的治疗方式效果明显,可做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针灸与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针灸与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差异,探寻临床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方法把62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穴位注射组,每组31例,针灸组给予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下脘,关门,得气后用艾灸盒灸中脘穴,穴位注射组给予维生素B6注射液0.1g双侧内关穴位注射,观察比较两组妊娠剧吐评分的变化和显愈率。结果针灸组显愈率为93.55%,穴位注射组的显愈率为54.84%,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P〈0.01),两组的妊娠剧吐评分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妊娠剧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P〈0.01)。结论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均有效,针灸疗效优于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以供医生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12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50/6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