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米索前列醇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52例因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内注射,无效时对照组改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总量≤120U;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250μg子宫体肌内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使用,总量≤500μg。观察2组常规应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内注射无效后再次用药至产后2h内的出血量,后续出血量、止血时间及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后续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谭凤珠 《北方药学》2016,(5):101-102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妇产科收治的6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应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产后不同时间点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作用起效快,大大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49例。胎儿娩出后,2组均予子宫按摩,并应用缩宫素40U及米索前列醇0.4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于三角肌肌内注射。观察2组用药前后出血情况。结果用药后2组出血量均少于用药前,但治疗组出血量减少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强效而安全的宫缩剂,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按摩子宫,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时使用无菌手套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深部肌内注射,如宫缩仍差,间隔15min再次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深部肌内注射。结果治疗组28例,25例阴道出血立即减少,3例30min内出血减少,产后24h内出血量统计为(752.5±52.3)ml;对照组19例阴道出血立即减少,9例30min内出血减少,产后24h内出血量统计为(961.2±48.5)m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伍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使产后24h内出血量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分析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有产后出血倾向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产后2h内及2~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8.
何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82-84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0.4 mg+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同时按摩子宫,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颜面潮红、恶心、呕吐、腹泻、寒战和血压上升等不良反应10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且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和安全的特点,但应明确诊断,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广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产时、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优于缩宫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给予缩宫素20U加5%葡萄糖溶液500m l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及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观察术后2、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9%低于对照组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齿卵圆钳用于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55例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欣母沛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立即用无齿卵圆钳钳夹住宫颈及子宫下段。对比2组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在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患者中用无齿卵圆钳钳夹宫颈及子宫下段是治疗产后出血、减少出血量的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患者112例,常规方法处理的5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的5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56例患者,显效4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中显效3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可比性(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指出该术式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6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772.09±65.89)ml,少于对照组的(2134.23±77.02)ml(P<0.05);止血时间为(10.02±1.73)min,短于对照组的(13.44±2.88)min(P<0.05)。观察组术后Hb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输血率及产褥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均存活,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许伟荣 《中国药房》2014,(12):1084-1086
目的:观察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6例有高危因素的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催产素20 IU静脉推注或臂部肌肉注射后,观察组产妇给予卡贝缩宫素100μg单次静脉推注;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剖宫产产妇单次子宫体肌肉注射,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经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产前、产中给药前及给药30 min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产后2 h内和224 h的出血例数和平均出血量,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产后24 h内是否需要额外干预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总有效率、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min后两组产妇SBP、DBP、HR均显著高于产前及产中给药前,两组产妇产后224 h的出血例数和平均出血量,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产后24 h内是否需要额外干预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总有效率、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min后两组产妇SBP、DBP、HR均显著高于产前及产中给药前,两组产妇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同组2 h内,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内均无需要额外干预治疗的情况发生。结论: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卡贝缩宫素联合地塞米松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宫缩乏力高危剖宫产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缩宫素20 U子宫肌肉注射和卡前列甲酯栓1 mg肛塞,观察组则给予缩宫素20 U静滴和欣母沛250μg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和尿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欣母沛可有效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疗效优于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缩宫素肌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二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肌注射;对照组49例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宫肌注射。比较2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结果治疗组第三产程时间(3.15±1.35)min,对照组(5.32±1.78)min(P<0.001);治疗组产后2 h出血量(326.6±186.2)mL、产后24 h出血量(389.6±182.4)mL、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11.52±3.23)g.L-1,均低于对照组(468.5±193.4)mL、(548.2±226.6)mL、(16.35±4.60)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汪涛  陆剑锋 《中国药房》2011,(40):3793-379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卡贝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按单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2例(卡贝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和对照组38例(卡贝缩宫素)。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的子宫收缩效果、止血效果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子宫收缩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及总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