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β1整合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β1整合素(CD29)启动子区基因全长序列,构建并鉴定β1整合素启动子全长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β1。方法以含β1整合素启动子基因全长序列的基因片段(2 735 bp)的重组pGEM-T easy载体为模板,用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整合素β1启动子基因全长序列1 756 bp,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构建含正确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GL3-β1,并NheⅠ、XhoⅠ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并以该质粒转染人表皮细胞株HaCaT进行活性检测。结果酶切、PCR及序列测定表明,克隆获得的1 756 bp与GenBank DNA序列数据库对比分析序列一致,插入方向正确;且pGL3-β1启动子在人表皮细胞株HaCaT中有明显转录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β1整合素启动子基因全长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下一步研究人β1整合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Survivin启动子的有效片段,并检测其在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和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的转录活性。方法用PCR扩增Survivin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Basic,构建pGL3BSurvivin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BIU87及SV-HUC-1中,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同时构建含CMV启动子的pGL3BCMV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48h后收集转染细胞与荧光素酶底物反应,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克隆440 bp的Survivin基因启动子,并构建了携带有Survivin基因启动子的pGL3Basic真核表达载体,转染BIU87细胞后的荧光素酶活性为2 286.98±440.21,而SV-HUC-1荧光素酶活性为12.32±1.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的Survivin启动子在BIU87细胞中表现出较高的肿瘤特异性活性,其有可能作为调控元件用于膀胱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survivin启动子的有效片段,并检测它在人胃癌细胞株AGS和人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转录活性,为该启动子在胃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 用PCR扩增survivin基因的启动子片段,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Basic,构建pGL3-sur-pro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AGS及GES-1中,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同时构建含CMV启动子的pGL3-CMV-pro重组质粒作为阳性对照。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扩增的survivin启动子片段长约440bp,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survivin启动子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pGL3-sur-pro重组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survivin启动子片段在细胞株AGS中有较高转录活性,而在GES-1中几无转录活性。结论 本实验克隆的survivin启动子有效片段在胃癌细胞株AGS中有转录活性,在正常胃上皮细胞中无活性。其有可能作为调控元件用于胃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构建的含人乳腺癌DF3启动子和白喉毒素A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在体内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4周龄裸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4组,每组9只。将DF3阳性和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分别接种于相应的裸鼠皮下。待成瘤后,将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和PGL3-DF3多次、多位点注射入相应裸鼠移植瘤内。连续测量瘤体大小,计算瘤体重量。在不同时间分批处死动物,用光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肿瘤内淋巴管和血管的生成情况。结果成功的建立了人乳腺癌裸鼠动物模型,经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作用后的DF3阳性人乳腺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LYVE-1、F8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重组表达载体PGL3-DF3-DTA能在体内对DF3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产生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整合素β1近端启动子和远端启动子基因序列,构建并鉴定整合素β1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261和pGL3—1442。方法:以本室构建的含整合素β1全长启动子基因序列(1756bp)的重组载体pGL3—β1为模板,用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整合素β1近端和远端启动子基因序列,克隆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basic,构建含正确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pGL3—261和pGL3—1442,经Nhe I、Xho I酶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测序鉴定;并用pGL3—261和pGL3—1442质粒与pGL3—β1质粒同时转染人表皮细胞株HaCaT进行活性分析。结果:酶切及序列测定表明,克隆获得的近端启动子261bp和远端启动子1442bp与GenBankDNA序列数据库对比分析序列一致,且插入方向正确;此三种质粒都有明显的启动子活性,远端启动子活性与全长启动子活性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近端启动子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整合素B1近端和远端启动子基因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整合素β1远端启动子在HaCaT细胞中起主要作用。为下一步研究人整合素β1启动子核心区、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B2(high mobility group box2,HMGB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对其进行活性验证,预测可能与HMGB2启动子结合的转录因子。方法: 在NCBI Genbank数据库中查询HMGB2基因启动子区域序列,运用PCR扩增HMGB2启动子序列片段,将其克隆至pGL3-Basic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GL3-HMGB2-promoter,并通过双酶切和测定核酸序列鉴定。采用虫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pGL3-HMGB2-promoter重组质粒的活性,进一步通过在线软件PROMO预测可以与HMGB2启动子序列结合的转录因子。结果: 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和核酸序列比对,证实pGL3-HMGB2-promoter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虫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质粒具有启动子活性。PROMO在线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有72个转录因子可能与HMGB2启动子序列结合。 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有HMGB2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该质粒具有启动子活性,且有72个转录因子可能与HMGB2启动子序列结合,促进HMGB2的转录。  相似文献   

7.
李学军  张灏  李永敢  孙碧红 《重庆医学》2012,(9):881-883,887
目的扩增人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h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5′端调控序列,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对hfgl2基因5′侧翼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可能的调控区域及顺式作用元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中扩增h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5′端调控序列,PCR产物酶切后克隆至pGL3-Basic载体,重组质粒行酶切及测序鉴定,使用在线分析软件对5′端调控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及启动子序列进行预测。结果扩增了长度为1 567bp的hfgl2凝血酶原酶基因5′端序列,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构建的pGL3-hfgl2质粒插入片段正确无误,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共含有138个、31种顺式作用元件。结论构建hfgl2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为研究hfgl2的转录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克隆小鼠PGC-1α基因的启动子并分析其转录调控模式.方法 设计引物,以小鼠肝脏组织DNA 为模板,PCR扩增PGC-1α基因启动子区并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GL3-Basic 中,构建具有PGC-1α启动子转录活性的报告质粒pGL3-PGC-1α-Luc.通过特异性引物,引入替换碱基突变相关转录因子调控模序,构建点突变融合载体,并将其转染1c1c7 及c2c12 细胞系,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的pGL3-PGC-1α-Luc 系列报告质粒经过酶切鉴定及DNA 测序分析都显示正确;PGC-1α基因启动子区域(-2533~+78)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突变失活PGC-1α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CRE及IRE反应原件导致转录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成功构建小鼠PGC-1α基因启动子报告质粒,PGC-1α基因上游区域(-2533~+78)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启动子区域中的CRE和IRE反应原件为主要转录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带有肿瘤特异性DF3启动子、针对hTERT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pGenesil-10-miR30-DF3-hTERT,探讨该表达载体的肿瘤靶向性基因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针对hTERT基因的RNA干扰寡核苷酸序列及DF3启动子取代质粒pGenesil-10-Micro30中原有的miR30序列及CMV启动子,构建pGenesil-10-miR30-DF3-hTERT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该载体分别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肝癌HepG2细胞及造血干细胞,ELISA法检测hTER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符合设计要求,构建成功。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MCF-7细胞及HepG2细胞的hTERT蛋白下降显著(P〈0.05),其中以MCF-7细胞下降更为明显;造血干细胞实验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DF3启动子调控的hTERT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DF3阳性肿瘤细胞中hTERT的表达,以乳腺癌细胞效果最为显著,而对端粒酶阳性的正常细胞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缺氧调控报告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能用来检测缺氧应答启动子转录调控作用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方法:合成缺氧应答元件(HRE)的寡核苷酸序列及其突变对照,克隆入pCI-neo,构建HRE/CMV重组载体. 然后采用PCR方法将HRE/CMV启动子定向亚克隆入pGL3-Basic. 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分析,所克隆的基因产物酶切结果与预期值一致,序列无碱基的突变. 结论:成功构建了缺氧应答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缺氧调控作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GL3-DF3-DTA对乳腺癌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MCF-7人乳腺癌细胞,建立人乳腺癌移植模型.用质粒PGL3-DF3-DTA,质粒PGL3-DF3和生理盐水分别给裸鼠移植瘤瘤内多点注射.观察肿瘤大小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重组质粒PGL3-DF3-DTA组裸鼠乳腺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为50.08%,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结论 重组质粒PGL3-DF3-DTA对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PEPCK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表达质粒,为评价PEPCK启动子对下游基因的转录调节创造条件.方法从载体质粒pPEPCK-int中截取大小为550 bp的大鼠PEPCK启动子片段,借助过渡载体质粒PBS-PEPCK,将PEPCK启动子片段插入pGL2-Basic-Luc报告质粒.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明pGL2-PEPCK-Luc荧光素酶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并能够在体外表达荧光素酶.结论 pGL2-PEPCK-Luc质粒可作为体外研究PEPCK启动子转录调节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细胞表面黏附分子P选择素(p-selectin)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pselectin-promoter,检测其 转录活性,并应用于筛选药物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UCSC软件查找的人基因组DNA的p-selectin启动子序列并设 计两端引物,扩增人基因组DNA中的p-selectin启动子。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和XhoⅠ双酶切质粒pGL3-Basic和p-selectin启 动子后,将p-selectin基因启动子插入到pGL3-basic报告基因载体上。重组质粒命名为pGL3-pselectin-promoter。将其与内参 质粒pRL-SV40瞬时共转染293F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对不同启动子片段长度的p选择素报告基因进行双荧光素酶的 检测。以炎症因子和药物分组刺激转染了报告基因质粒的293F细胞并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p-selectin基因启 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pselectin-promoter,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完全正确。瞬时共转染pGL3-pselectin-promoter/ pRL-SV40 组荧光素酶活性为0.8573±0.4703,高于转染pGL3-Basic/pRL-SV40 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值0.03955±0.05894。 pGL3-1826 bp相比较于pGL3-1092 bp组和pGL3-3738 bp组具有最强的转录活性。炎症因子LPS和TNF-α和药物As2O3均具 有上调pGL3-pselectin-promoter转录活性的作用。结论pGL3-pselectin-promoter在293F细胞中能被转录激活,并验证了炎症 因子对其转录表达的作用,并为药物筛选与评价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人TAT-Survivin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人胸腺细胞瘤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扩增survivin基因成熟蛋白编码的全部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及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基因。结果: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462bp,以此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TAT-survivin,经HindIII和BamHI双酶切后显示5.9kb和462bp左右的两条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人survivin基因cDNA(Genbank序列号)序列一致。证明人survivin已成功克隆到了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28a(+)中。结论:成功构建了pET28a-TAT-survivin重组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白喉毒素融合蛋白(hsBAFF DT388),探讨其靶向B细胞活性。方法 根据优化合成的hsBAFF DT388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插入克隆载体pMD19-T,采用菌落PCR、酶谱分析及DNA测序鉴定阳性克隆,重组克隆载体经双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ColdⅡ,并鉴定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菌株经ITPG诱导,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经Ni2+ NTA层析柱纯化,检测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hsBAFF-DT388高效表达菌株,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左右。重组蛋白与BAFF受体阳性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对人B细胞系Hmy2.CIR具有靶向细胞毒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hsBAFF DT388表达载体,获得具有靶向B细胞活性的重组蛋白,为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扩增hIL 26基因;目的片段与pMD18 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菌落PCR、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克隆。用SalⅠ和EcoRⅠ将目的片段切下,插入pIRES2 EGFP的相应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IRES2 EGFP/hIL 26并进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用非脂质体试剂Fugene 6转染至COS7细胞中。结果:重组克隆载体pMD18 T/hIL 26内插入片段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的hIL 26基因序列完全一致;pIRES2 EGFP/hIL 26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转染后的细胞有荧光出现,Western blotting 鉴定证明hIL 26基因得到了有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IL 2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了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