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尿纤维结合蛋白在评价狼疮肾炎患者狼疮活动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纤维结合蛋白 (Fn)水平变化在狼疮肾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1 8例狼疮肾炎患者和 1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尿Fn水平检测 ,比较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活动指数 (SLEDAI)的相关关系。结果 :狼疮肾炎患者尿Fn水平活动期为 732 .73± 32 6 .51ng/ml,静止期为1 1 6 .0 7± 52 .1 0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9.86± 7.1 9ng/ml(P <0 .0 5) ,并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 (P <0 .0 0 1 ) ,尿Fn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 (r =0 .934 ,P <0 .0 5)。结论 :尿Fn水平可作为狼疮肾炎患者活动度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可溶性B7-H3(sB7-H3),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9例CP患者血清中sB7-H3水平,并以11名健康男性作为对照。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将79例CP患者分为3型:Ⅱ型9例,ⅢA型21例,ⅢB型49例。患者症状轻重程度均通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CPSI)判定。分析各组间血清中sB7-H3水平差异,以及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卵磷脂小体(SPL)计数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与CPSI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CP组血清中sB7-H3水平分别为(3.685±1.881)ng/ml和(3.619±1.514)n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型组(2.305±0.732 ng/ml)明显低于ⅢA型(3.670±0.771 ng/ml)及ⅢB型(3.839±1.736 ng/ml)组(均P〈0.01)。从CP患者中诊断Ⅱ型及Ⅲ型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取最佳诊断点为2.943 ng/ml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8.9%。血清sB7-H3与CPSI评分、WBC、SPL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sB7-H3检测可能有助于区分Ⅱ型及Ⅲ型前列腺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白介素22(IL-22)的表达调控及其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肺腺癌A549细胞B7-H3基因(A549/KO),同时收集56例肺腺癌患者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A549/KO培养上清液和患者血清中的IL-22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3(sB7-H3)含量.分析sB7-H3与IL-22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肺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sB7-H3、IL-22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A549/KO细胞上清液IL-22表达水平较野生型A549降低(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腺癌患者血清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与p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且sB7-H3和IL-2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16,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定sB7-H3(OR=1.423,95% CI:1.139~1.778)、IL-22(OR=1.108,95% CI:1.001~1.228)为肺腺癌的危险因素,两者可作为肺腺癌诊断指标.ROC曲线分析表明,IL-22和sB7-H3联合检测(AUC =0.827,95%CI:0.727~0.903)对肺腺癌的诊断性能高于sB7-H3 (AUC=0.795,95% CI:0.690~0.877)和IL-22 (AUC=0.766,95%CI:0.658~0.853)单项检测.结论 B7-H3可通过上调IL-22表达在肺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作用,联合检测血清sB7-H3和IL-22有助于肺腺癌的诊断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动期和静止期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7-1(CD80)和B7-2(CD86)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以探讨B7-1和B7-2mRNA表达异常在LN自身免疫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分离15例活动期和13例静止期的LN患者PBMC,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的方法,检测PB-MC的B7-1和B7-2mRNA表达.B7-1和B7-2mRNA表达与SLE疾病活动评分指数(SLEDAI)的相关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静止期LN组B7-1和B7-2mRNA表达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LN组B7-1mRNA有明显的上升(P<0.05),B7-2mRNA表达增高更加显著(P<0.01).B7-2mRNA的增高与SLEDAI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8641,P<0.05).结论活动期狼疮性肾炎存在着B7mRNA表达的异常,B7-2mRNA的增高与SLEDAI呈直线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抗C1q抗体水平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病理类型及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狼疮肾炎37例,非狼疮肾炎10例)血清抗C1q抗体水平,并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及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抗C1q抗体水平(92±55)U/m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LN患者(99±56)U/ml高于非LN患者(64±53)U/ml(t=3.185,P〈0.01)。各肾脏病理类型的血清抗C1q抗体水平有统计学差异,IV型LN患者(126±48)U/ml,高于其他各LN病理分型(P〈0.01)。血清抗C1q抗体水平与肾脏病理病变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750,P〈0.01)。肾炎复发组血清抗C1q抗体水平(131±54)U/ml在各临床活动度分组中最高(P〈0.01)。结论血清抗C1q抗体水平与SLE患者肾脏损害显著相关,监测其变化可为临床评估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B7-H4(sB7-H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 )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夹心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36例健康女性血清中 sB7-H4的含量。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为(39.45±6.21)μg/L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1.56±6.15)μg/L、体检健康者(30.85±5.57)μg/L ( P <0.05)及其术后(33.48±5.46)μg/L ( P <0.05),且各期EM 患者血清sB7-H4水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可溶性B7-H4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有关,且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升高,检测sB7-H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胃癌患者进行空腹血浆B7-H4水平检测,探讨其在胃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胃癌患者262例,于术前2 d抽取空腹静脉血行血浆可溶性B7-H4水平检测,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浆B7-H4水平为(20.2±12.1)ng/ml,对照组为(10.4±5.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血浆B7-H4水平与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均有关(均<0.01)。5年内死亡患者血浆B7-H4水平[(23.1±11.8)ng/ml]显著高于生存患者[(11.5±8.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B7-H4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而血浆B7-H4水平可能是评价胃癌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L)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ML患者71例(初发组59例,复发组12例)及健康体检者40名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B7-H4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淋巴瘤组织及10例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组织中B7-H4的表达情况。结果:ML患者血清中sB7-H4的表达水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非霍奇金淋巴瘤组亦高于霍奇金淋巴瘤组(P<0.05);复发组患者血清中sB7-H4的表达水平低于初发组(P<0.05),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L组织中B7-H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组织(P<0.05)。结论:sB7-H4在ML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为淋巴瘤的辅助诊断、预后提供了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狼疮性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相应的临床表现、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非生物素免疫组化二步法,对31例LN患者肾组织MMP一9的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及肾脏病理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肾小球内无明显MMP-9表达,肾小管申有一定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N组肾小球、肾小管内均有MMP-9表达,且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见6例Ⅳ型LN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区域MMP-9阳性表达,4例Ⅵ型LN硬化肾小球内MMP-9表达明显减少.各型LN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强度不同Ⅳ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高,与Ⅱ型、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型LN组肾小球、肾小管MMP-9表达最低,与Ⅲ型LN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型LN组肾组织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甚至P<0.01).LN肾小球MMP-9水平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RM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MMP-9水平与RAI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相关联;肾小球MMP-9水平与肾小管MMP-9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LN肾组织MMP-9的表达增强,表达部位主要在肾小球、肾小管、炎症细胞浸润的肾间质也有MMP-9的阳性表达.LN肾组织MMP-9的表达与肾脏病理类型(Ⅱ型、Ⅲ型、Ⅳ型)有关;病理损害越严重,MMP-9表达越多;且LN肾小球MMP-9表达水平不仅可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还可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及LN肾组织病理活动程度.由此推测,MMP-9很可能在LN肾脏损伤、修复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及其演变规律,还需要大量更深入性的研究,以及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荟萃分析,尤其需借助肾活检病例的重复穿刺和实验动物模型的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李雪斌  王洁 《华夏医学》2009,22(3):436-437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62例SLE患者的血清NSE进行检测,并对不同SLEDAI评分的SLE患者NSE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LE组NSE(22.86±9.5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1.14±4.52)ng/m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LE患者SLEDAI评分愈高,NSE水平愈高.结论:SLE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且与SLEDAI评分有关,NSE有可能作为早期判断狼疮脑病是否存在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肾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的表达水平,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肾癌患者40例与非肾癌患者10例血清中sB7-H4浓度,根据肿瘤分期、分级及T细胞亚群结果进行分类分组。结果:(1)两组血清sB7-H4水平比较:肾癌组为(23.08±19.42)μg/L,对照组为(11.41±5.4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sB7-H4水平临床分期比较:肾癌I、II、III/IV期分别为13.24±9.08μg/L、26.99±10.89μg/L、53.63±27.22μg/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sB7-H4水平病理分级比较:I、II、III级分别为10.08±5.07μg/L、23.01±10.20μg/L、52.47±20.53μg/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肾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T细胞亚群分析呈线性负相关。结论:肾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血T细胞亚群分析等情况呈线性负相关。提示sB7-H4与肾癌发生、发展有关,检测sB7-H4对肾癌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夹心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与51例正常人血清sB7-H4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原发性肝癌患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为(52.90±23.26)μg/L,正常人血清sB7-H4水平(32.67±12.28)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B7-H4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I/II期原发性肝癌患患者血清sB7-H4水平显著高于III/IV期患者;术后原发性肝癌患患者血清sB7-H4水平显著低于术前。结论-原发性肝癌患患者血清sB7-H4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临床分期、治疗情况呈正相关,提示sB7-H4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关,检测sB7-H4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溶性B7-H4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评价血清中可溶性B7-H4(soluble B7-H4,sB7-H4)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45例食管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B7-H4含量,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sB7-H4作为食管癌诊断标记分子的诊断价值。同时检测上述标本中CEA的含量,将两者的诊断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食管癌患者血清中sB7-H4显著升高(P<0.001),其在食管癌诊断中的灵敏度(93%)和准确性(87%)均高于CEA。结论 sB7-H4是一个有临床应用前景的食管癌诊断血清标记分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分子B7-H4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肺癌的患者37例,用ELISA夹心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B7-H4水平变化,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分析比较B7-H4与CA125水平变化与患者病理类型及其诊断的相关性;选取30例健康人群血清作为对照。结果:与健康组相比:治疗前患者血清中B7-H4水平(1.53±0.22)μg/L明显高于治疗后的水平(0.96±0.1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发现腺癌患者血清B7-H4水平(2.05±0.33)μg/L远高于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和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分子的敏感度为62.2%低于CA125分子的75.7%,而二者联合使用时的敏感度可达91.9%。肺癌患者血清B7-H4水平与CA125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B7-H4水平变化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在腺癌的诊断上B7-H4分子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而在鳞癌的诊断上不建议采用该分子作为一个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Xu CH  Yu LK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117-118
目的 探讨可溶性协同刺激分子B7 -H4(sB7-H4)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98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48例,恶性胸腔积液50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胸腔积液中sB7-H4浓度,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组sB7-H4浓度为(65.7±5.8)μ/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28.6±8.7) μg/L(P<0.05).应用ROC曲线确定sB7-H4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最佳临界值为36.5 μg/L,敏感度为92.0%,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87.8%.结论 检测胸水sB7-H4浓度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可溶性B7-H4(sB7-H4)和病情活动指标DAS28(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sB7-H4对类风湿关节炎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92例RA按病情活动分组,病情稳定组13例,低度活动组12例,中度活动组25例,高度活动组42例。67例RA中度、高度活动组按关节功能分级,1级11例、2级22例、3级24例、4级10例。92例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sB7-H4,魏氏法测定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依据血沉和相关数据计算得出DAS28评分。结果92例RA的sB7-H4(μg/L)治疗前后浓度分别为36.58±12.88、20.73±8.35,DAS28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5.03±1.37、2.62±0.61。治疗前92例RA病情稳定组、低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度活动组sB7-H4(μg/L)分别为12.26±4.14、20.55±8.83、32.64±11.52、63.50±23.71;DAS28评分分别为1.84±0.49、3.11±0.76、4.54±1.21、7.22±1.58。67例RA关节功能分级1级、2级、3级、4级sB7-H4(μg/L)分别为29.37±10.19、40.73±13.24、52.32±19.83、68.28±24.46;DAS28评分分别为3.98±1.16、5.72±1.30、6.05±1.62、7.83±1.74。sB7-H4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为0.483,P0.01)。结论sB7-H4在RA血清中高表达,与RA病情活动指标DAS28评分高度相关,sB7-H4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进展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与狼疮性肾炎(LN)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4例LN患者(LN组)及1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sTM和sEPCR水平。结果 LN组血浆sTM、sEPCR水平分别为(32.87±13.39)ng/ml、(180.97±14.92)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4±3.72)ng/ml、(147.68±34.97)ng/ml(P均<0.01)。Ⅳ型LN患者sTM和sEPCR水平均高于Ⅲ型和Ⅴ型患者(P均<0.05)。LN组sTM与sEPCR呈正相关关系(P<0.05);sTM、sEPCR均与尿蛋白水平及狼疮活动指数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sTM与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LN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浆sTM及sEPCR水平可作为判断LN疾病活动性及肾脏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